陽歌 & 溫衛楠

A two-year-old corruption clampdown in China’s sprawling tobacco monopoly and regulator has netted nearly 20 senior officials and executives.

Why doesn’t any other company or sector contribute revenue as abundantly and consistently to central government coffers as China Tobacco? Will China ever get serious about stamping out smoking more aggressively?

And real time engagement tech maker Agora announces plans to split in two, one half for its China business and the other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this the wave of the future for China tech?

中國煙草大反腐兩年來,已經有將近20名官員、高管落馬。為什麼只有煙草行業能給中央財政帶來如此巨額且穩定的收入?中國會繼續考慮更嚴格的禁煙嗎?

實時互動服務供應商聲網科技宣布拆分成中國及海外兩部分。是否更多中國科技公司要開始拆分了?

關於 China Inc


China Inc是咏竹坊製作的一系列播客節目,主要討論中概股的最新動態,幫助投資者了解這些公司以及它們所處的大環境,並根據相關資訊做出正確的決策。


您可以在這些平臺上找到我們的英文播客:

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新聞

簡訊:新股王寧德時代中午收升17%

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二正式掛牌,開市報296港元,較招股價上升12%,中午收報307.6港元,升17%。 公司發售近1.18億股,7.5%在港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263港元,最後錄得150倍超額認購。 雖然寧德時代的發售採取「Reg S」方式,即不會向美國境內投資者售股,但未對國際招股有大影響,國際配售錄得超額14倍。 是次公司集資淨額達353.3億港元,約90%用於推進匈牙利項目第一及二期建設,約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刺激政策帶動 奇富首季盈利大增54.6%

網貸服務商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 3660.HK)周一公布,今年首季收入按年增12.94%至46.907億元(6.53億美元),按季升4.65%,淨利潤按年大增54.6%至17.96億元,但按季減6%。 其中,信貸驅動服務淨收入為31.109億元,按年升3.14%,按季升7.66%;平台服務淨收入為15.798億元,按年升38.96%,按季跌0.82%。本季貸款促成與發放總額達888.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8%。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台累計連接2.68億名消費者,年增11.1%;獲批信用額度用戶達5,840萬人,年增11.6%;成功提款借款人達3,550萬人,年增13.8%。 公司表示,由於政府官員發布的強刺激政策信息略微改善了公眾情緒,季度初用戶活動有所增加。然而,由於與資費相關的經濟不確定性可能持續至今年年底,在業務規劃方面仍將保持審慎。 奇富港股周二高開0.5%,至中午收市持平,報178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hao Weiguo gets suspended death sentence

貪腐被判死緩 趙偉國跌岩起伏的一生

曾風光一時的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上周因貪污罪被判處死緩 重點: 趙偉國上周因貪污罪被判死緩,其命運的沈浮與中國激進的晶片野心緊密交織,並顯出背後的隱憂 趙偉國構建晶片帝國紫光集團,在債務違約後進行了重組,目前的發展方向沒那麼激進    肖林 在平日,位於吉林省偏遠城市的法院,並不會引起太多關注,它日常審理的均是當地案件。但上周,隨著那裡宣布的一項判決,在國內外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位曾象徵中國大舉發展晶片產業的人物也悄然落幕。 趙偉國被判死緩,他的故事反映中國與西方從微波爐到超級計算機的微晶片競賽。但它也反映這場競賽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包括數千億美元的國家支持。 據多家媒體援引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報道,現年58歲的趙偉國,在擔任由國家支持的紫光集團董事長期間,貪污、為親友非法牟利,並使國家和上市公司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宣判當天的照片中,趙偉國在兩名警察陪同下出庭,神情顯得謙卑且憔悴——這與他昔日自信滿滿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曾幾何時,他主導的收購行動堪稱傳奇,甚至一度放言要收購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 法院查明,趙偉國在2014年至2021年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將業務和資產導向關聯方,損害公司和國家利益。導致超過4.7億元(6,500萬美元)的國有資產被非法侵佔,國家經濟損失超8.9億元,一家上市公司損失超4,600萬元人民幣。現實情況是,這些數字可能只是趙偉國任期內巨大貪腐和資源浪費的冰山一角。 依賴進口 全世界大部分電子產品都是中國製造,但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半導體晶片,這些晶片構成了產品的「大腦」。隨著近年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中國在進口一些最先進的技術(包括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時,面臨日益嚴密且協同實施的限制措施。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致力在這一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中國芯”等口號集中體現了這一目標。 2014年6月,中國的晶片自主行動提速,並發布了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藍圖,目標是到2030年達到先進水平。三個月後,中國成立了規模龐大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又稱「大基金」),扶持有助於實現獨立自主目標的公司和項目。現時,該基金已進入第三期,迄今已募集到高達6,800億元的資金,但貪腐和浪費現象卻屢禁不止。 趙偉國似乎是領導此類雄心壯志的理想人選,他來自新疆的一個小村莊,出身貧寒,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頂尖的理工科學府清華大學。 趙偉國多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自己是在讀了一本介紹硅谷以及蘋果和惠普公司創立的書後,受到啓發成為企業家。創業精神引領他先後在水泥廠、中國第一波互聯網熱潮、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領域創業,並於2000年代初創立了北京健坤投資集團。 2009年,趙偉國通過健坤集團收購了紫光集團的大量股權。紫光成立於1988年,旨在將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商業化。一年後,趙偉國出任紫光集團董事長。 多年來,紫光集團一直是一家平平無奇的國企,缺乏明確的戰略和突出的產品。旗下兩家子公司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分別於1999年和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但均未引起太多關注,基本屬於無人問津的小盤股。 踏上併購之路 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趙偉國開始物色收購目標,為此他經常瀏覽財經網站。2012年底的一天晚上,他發現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電信晶片製造商展訊通信,並最終於2013年以17.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家公司。這標誌著紫光集團首次涉足晶片行業,開啓了一輪持續數年、涉及中外知名企業的收購狂潮。 2014年,公司收購了展訊通信的競爭對手銳迪科微電子,隨後將兩家企業合併。2015年,又出資約23億美元收購惠普旗下華三通信51%股權,以及這家美國PC巨頭在中國的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紫光集團最為人矚目的成就之一,是2016年成立長江存儲,該公司如今被視為中國存儲晶片領域的國家隊。 隨著紫光集團聲名鵲起,西方對中國獲取尖端技術日益警惕,該公司收購國際科技巨頭的嘗試接連受挫。2015年,紫光集團對美國領先的硬盤驅動器製造商西部數據和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的收購,均因國家安全考量遭美方否決。趙偉國對台灣頭部晶片封測企業的收購嘗試,也因類似原因遇阻。 激進的擴張和失敗的收購嘗試,使紫光集團迅速成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晶片企業集團。但這也讓公司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即便它從各渠道獲得了大量國家資金,據報道,僅2017年它就從國家開發銀行和「大基金」獲得了1,500億元。 由於很多投資項目吞噬了大量現金卻沒有帶來豐厚的回報,公司的債務負擔很快變得無以為繼。2020年11月,公司第一筆債券違約,當時其已累計負債超過2,000億元。紫光集團被迫進行重組,由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牽頭的政府主導財團,於2022年獲得控制權,此時公司已經拋售旗下核心和非核心業務的股份。 當時,趙偉國的光環已經迅速褪去,中國針對晶片行業發起反腐運動,更給了他最後一擊,最後不僅他本人落網,還牽出了「大基金」及其他芯片企業的多名高管。 因如實供述罪行並退還贓款,趙偉國獲從寬處理,被判處死緩,最快15年後可出獄。但即便中國最終實現成為全球半導體強國的目標,紫光集團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以及給國家造成的巨大損失,仍將長期是中國晶片雄心的一個污點。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angzhou Tongshifu Cultural and Creative actively seeking a Hong Kong IPO amid Goods Economy, getting support from Xiaomi

獲小米支持 銅師傅趁谷子熱謀上市

銅師傅在內地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佔率達35%,挾龍頭一哥地位申請港交所上市 重點: 銅師傅去年純利大升近八成,股東包括小米 線上直銷佔比大,自研IP收入比例高   白芯蕊 谷子經濟股今年炒上,最具代表的泡泡瑪特(9992.HK),股價今年已急升逾倍,一度撲近200港元大關,布魯可(0325.HK)年初上市後亦反覆走高,同樣擁有谷子概念的杭州銅師傅文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遞交上市申請文件。 主力生產銅質文創產品的銅師傅,由俞光在2013年3月創立,隨後引入基金北京光信、小米旗下的天津金米,及雷軍持股的順為等成為公司股東。據申請文件顯示,目前大股東為俞光,持股公司26.27%股權,小米則持有9.56%,順為及北京光信分別持有13.39%和6.06%股權。 曾計劃內地上市 申請文件中指出,銅師傅曾考慮在中國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但基於市況及戰略調整,以及香港上市有望接觸國際投資者,有助拓展海外,因此銅師傅終止內地上市計劃,轉戰香港掛牌。 受惠內容創作及消費數字化推動,全球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銷售收入由2019年的45.73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62.67億元,複合增長6.5%。隨著全球對精緻美學及具收藏價值的銅質工藝產品需求持續上升,估計到2029年銷售收入將擴至87.09億元,折合2024至2029年複合增長6.8%,當中中國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有望達18.7億元,佔全球21.5%。 尤其是內地銅質文創市場比國際市場強勁,因「國潮」美學崛起,激發消費者共鳴和體驗兼增強參與度,配合中國政府相繼出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等政策,支持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業化開發,以及工藝產品產業現代化轉型,帶動市場持續增長。 銅質文創市場高度集中 中國銅質文創工藝產品市場高度集中,據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稱,去年龍頭首三間企業市佔率便達70%,其中銅師傅在總收入及線上收入更是行業龍頭,市佔分別達35%和44.1%。 銅師傅業務由直銷、經銷和代銷組成,佔集團2024年總收入分別76.7%、20.5%和2.8%。直銷之中,線上佔比最大,佔直銷收入91.9%,也佔集團總收入70.5%。所謂線上直銷,主要來自天貓、京東、抖音等旗艦店,同時實行統一線上零售定價政策,而銅師傅線上客單價平均高於750元。 此外,銅師傅也積極開拓線下渠道,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國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高流量商業區戰略要地運營9家直營店。 谷子經濟其中一個最大關鍵是產品IP(知識產權),銅師傅自研IP產生收入比例高,佔2022至2024年總收入的94.1%、88.3%及93.7%,同期亦創建300個、279個及456個新的原創產品IP,也與其他特許授權商合作,推出銅質擺件產品,包括《功夫熊貓》、《變形金剛》及《侏羅紀世界》系列等。 不過谷子經濟也分好淡季,銅師傅稱11月「雙11購物節」以及12月的「雙十二」等線上購物節、每年的新年及春節等送禮高峰期,以及第四季度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等,銷售都會特別暢旺。 銅價起跌主宰成本 整體來講,銅師傅去年增長強勁,收入按年上升12.8%達至5.71億元,純利升幅更快,按年升79%至7,898萬元。與此同時,營業成本佔比持續下降,由2022年和2023年67.8%及67.6%,下降至2024年64.6%,但公司產品原材料主要是銅,佔2022年至2024年營業成本的51.9%、47.1%及47.1%,未來全球對銅的需求大,特別是人工智能年代下,歐美電網殘舊需全面升級,全球新增產銅產量卻未有同步上升,或會推高銅價,變成集團利潤率有受壓風險。 參考全球IP公司估值,目前泡泡瑪特預期市盈率35倍,布魯可則達25.6倍,還有以Hello Kitty打響名堂的日本上市企業三麗鷗(8136.JP),目前預期市盈率也近30倍,意味全球谷子經濟股估值處較高水平,若果銅師傅能短期內掛牌,配合有小米光環照耀下,預計銅師傅力爭估值最少20倍預期市盈率上市,惟一旦超過30倍市盈率上市,股價炒高水位未必不多,值博率相對較細,投資者宜留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