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因基因將於港交所上市,其業務正從消費級基因檢測,向潛力更大的癌症篩查服務轉型

重點:

  • 美因基因主營“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但主要收入來自榮譽主席俞熔及其持有的公司美年健康
  • 該公司正積極向癌症篩查基因檢測轉型,但不少競爭對手也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

莫莉

想瞭解自己的祖先來自哪裏?想知道自己有否強大的運動基因?想預知自己有哪些健康風險?只需要在家中收集2毫升的唾液樣本,交給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就可在一個月內收到一份包含祖源分析、健康風險、遺傳性疾病等個人特徵的詳細報告。隨著中國人健康意識增強,這類新奇有趣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吸引大量年輕人嘗試,成為不少人在體檢時的檢測項目。

背靠連鎖體檢中心美年健康(002044.SZ)的基因檢測公司美因基因有限公司(6667.HK),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平台,並即將登陸港股市場。已截止公開招股的美因基因發行約1,196萬股,招股價18港元至22港元,最多籌資2.6億港元(2.23億元),預計於6月22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雖然港股近期遭遇新股“寒冬”,市場情緒低迷,但美因基因仍頗受投資者看好,其招股“孖展”部分錄得約4.6倍超額認購。此外,該公司獲得基石投資者南昌金融、南昌工控園區與邁克生物(300463.SZ)認購約993萬股,佔已發行股本約4.15%。

美因基因是一家專注消費級基因檢測及癌症篩查服務的基因檢測平台公司,以去年為例,消費級基因檢測與癌症篩查服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約為60%與40%。根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以2020年的檢測量計算,美因基因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的市場份額超過60%,但以收入計算,其市場份額則為34.2%。

業務依賴大股東

從財務數字來看,美因基因的收入增長勢頭有所放緩,利潤也未有同步上升。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24億元、2.03億元和2.37億元;期內利潤分別為2,969萬元、7,909萬元和7,901萬元。招股書解釋,由於2020年改進了更高利潤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並且擴大了癌症篩查服務,因此該年度的收入和淨利潤才錄得大幅增長。

同時,美因基因亦有部分新冠核酸檢測業務,過去兩年分別完成了58.8萬和95.2萬次檢測。但由於政府要求新冠檢測單價強制下降,該業務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68.7%減少至58.7%,讓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1.7個百分點。

美因基因從創立之初就與美年健康關係密切,該公司2016年由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成立,雖然經歷兩輪融資以及多次股份轉讓,但仍然牢牢掌握在美年健康及俞熔手中。招股書顯示,美年健康持有美因基因16.39%股份,而俞熔和郭美玲分別持有10.03%和9.68%,二人分別為美年健康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亦同為美因基因的董事。

美因基因的客戶主要為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已與中國超過340個城市逾1,400家醫療保健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其中57%為體檢中心。其大股東美年健康於全國擁有613家體檢中心,覆蓋主要省會城市,全年體檢人次達到1,860萬人次。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美因基因的主要收入也來自美年健康以及股東俞熔的聯繫客戶,2019年至2021年,與二者相關的收入,已佔美因基因總收入的53.8%、56.1%、47.6%。

雖然美因基因自稱是具備綜合能力的基因檢測公司,實現上游產品研發、中游檢測服務和下游商業化的全產業鏈覆蓋。但是從研發和銷售開支對比來看,美因基因似乎不是一家“技術型”企業,反而更像是銷售驅動的企業。

轉型將面臨競爭

2021年,公司的研發開支為1,140萬元,而銷售及分銷開支約為研發開支的一倍,達2,298萬元,而在本次公開發售籌資,其中約30%的款項也將被用於銷售及行銷。

這或與消費級基因檢測的特性有關,這類檢測不同於臨床級基因檢測,更多用於非醫療場景,即使報告顯示有患癌風險,仍然需要進一步接受專業的醫療診斷;加上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上約有20名參與者,同質化嚴重,因此行銷推廣尤為重要。

美因基因立足消費型基因檢測,但祖先溯源、運動基因這類基於個人情況的檢測複購率有限,未來可能陷入用戶增長的困局。或許是看到了市場潛力有限,美因基因正積極向癌症篩查基因檢測轉型,現擁有結直腸癌篩查、胃癌篩查等多項癌症篩查業務。

在癌症篩查領域,美因基因面臨不少競爭對手,例如獲得“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諾輝健康(6606.HK),以及擁有“多癌種早檢”技術的燃石醫學(BNR.US),均已早早在臨床級基因檢測深耕佈局。

然而,這類企業普遍處於虧損狀態,而資本市場對他們的估值也存在較大個體化差異,諾輝健康、燃石醫學的市銷率分別為32倍與3倍。如以招股價中間水平20港元定價,美因基因的市值約為48億港元,市銷率17倍,屬於行業中游位置。

雖然美因基因收入增速理想,但在癌症篩查領域仍屬起步階段,在美年健康的加持下,轉型能否成功,仍然有待市場觀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行業簡訊:外賣戰升溫引監管關注 五部門約談京東 美團 餓了麼

在外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際,中國監管部門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場監管總局聯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社部及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JD.US; 9618.HK)、美團(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餓了麼等平台企業。 據財新報道,五部門要求企業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強調須履行主體責任與社會責任,規範經營、保障消費者、商戶與外賣騎手權益,促進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京東今年強勢進軍外賣市場,劉強東親自領軍,提出佣金不超過5%、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等政策;美團則回應推出養老保險補貼,雙方並因「騎手二選一」問題互相指責。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戰局,饿了麼宣布百億補貼計畫,並聯合淘寶閃購發放上億份免費茶飲券。 監管層自去年底多次強調平台經濟要規範發展,並整治算法濫用、保護新型就業者權益。未來外賣平台競爭將不僅拼補貼與速度,更須接受更高標準的法律與社會責任檢視。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 較A股折讓逾兩成 恒瑞醫藥集資近百億

中國藥業龍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於周四招股,發售約2.25億股,5.5%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41.45至44.05港元,較A股周三的收市價折讓約23%至27.6%,集資近99億港元,下周二截止認購,周五正式掛牌。 恒瑞醫藥專注的藥物領域包括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科學。公司擁有110多款商業化藥物,包括19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4款其他創新藥。 去年公司盈利達6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8%。今年首季收入72.06億,同比增長20.1%,純利上升36.9%至18.74億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達5.3億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結束三年收入萎縮 虎牙重返增長軌道

遊戲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經歷競爭加劇、監管打壓及合併案遭否等困境後,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收入正增長,結束逾三年的業績收縮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營收總額為15.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億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實現同比增長,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當季營收從28.1億元增長5.7%至29.8億元。 公司核心直播業務收入仍延續跌勢,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約10%至11.4億元。但遊戲相關服務收入大漲52%至3.7億元,彌補了核心業務缺口。根據非公認會計准則,公司最近三個月實現淨利潤2,4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9,250萬元有所下降。 財報發布後,虎牙美股周二漲1.9%。該股年內累計漲幅已達2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五年投資10億 美團Keeta進軍巴西

外送服務巨頭美團(3690.HK)近日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把其海外外送平台「Keeta」拓展至巴西,此前該平台已在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成功推出。美團表示,Keeta將於「未來幾個月內」登陸巴西,並計劃於未來五年內在當地投入總額10億美元。 南華早報報道,有關協議於本周一在北京簽署,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親臨現場,與美團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一同見證。王興表示,巴西是擁有巨大潛力的重要市場,美團將致力於「提升消費者體驗、幫助合作餐廳成長,並為外送員提供更多機會」。 美團於2022年開始部署開拓海外市場,Keeta已分別在香港及沙特阿拉伯推出服務。去年2月,美團進行多項業務整合,由王興親自負責海外業務拓展。 公司稱,Keeta將在巴西建立全國性外送網絡,並為當地餐飲商戶提供多元行銷及數位營運工具,助其拓展業務。 儘管利好消息公布,美團周二股價仍下跌4%,報138.60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