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因基因將於港交所上市,其業務正從消費級基因檢測,向潛力更大的癌症篩查服務轉型

重點:

  • 美因基因主營“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但主要收入來自榮譽主席俞熔及其持有的公司美年健康
  • 該公司正積極向癌症篩查基因檢測轉型,但不少競爭對手也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

莫莉

想瞭解自己的祖先來自哪裏?想知道自己有否強大的運動基因?想預知自己有哪些健康風險?只需要在家中收集2毫升的唾液樣本,交給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就可在一個月內收到一份包含祖源分析、健康風險、遺傳性疾病等個人特徵的詳細報告。隨著中國人健康意識增強,這類新奇有趣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吸引大量年輕人嘗試,成為不少人在體檢時的檢測項目。

背靠連鎖體檢中心美年健康(002044.SZ)的基因檢測公司美因基因有限公司(6667.HK),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平台,並即將登陸港股市場。已截止公開招股的美因基因發行約1,196萬股,招股價18港元至22港元,最多籌資2.6億港元(2.23億元),預計於6月22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雖然港股近期遭遇新股“寒冬”,市場情緒低迷,但美因基因仍頗受投資者看好,其招股“孖展”部分錄得約4.6倍超額認購。此外,該公司獲得基石投資者南昌金融、南昌工控園區與邁克生物(300463.SZ)認購約993萬股,佔已發行股本約4.15%。

美因基因是一家專注消費級基因檢測及癌症篩查服務的基因檢測平台公司,以去年為例,消費級基因檢測與癌症篩查服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約為60%與40%。根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以2020年的檢測量計算,美因基因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的市場份額超過60%,但以收入計算,其市場份額則為34.2%。

業務依賴大股東

從財務數字來看,美因基因的收入增長勢頭有所放緩,利潤也未有同步上升。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24億元、2.03億元和2.37億元;期內利潤分別為2,969萬元、7,909萬元和7,901萬元。招股書解釋,由於2020年改進了更高利潤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並且擴大了癌症篩查服務,因此該年度的收入和淨利潤才錄得大幅增長。

同時,美因基因亦有部分新冠核酸檢測業務,過去兩年分別完成了58.8萬和95.2萬次檢測。但由於政府要求新冠檢測單價強制下降,該業務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68.7%減少至58.7%,讓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1.7個百分點。

美因基因從創立之初就與美年健康關係密切,該公司2016年由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成立,雖然經歷兩輪融資以及多次股份轉讓,但仍然牢牢掌握在美年健康及俞熔手中。招股書顯示,美年健康持有美因基因16.39%股份,而俞熔和郭美玲分別持有10.03%和9.68%,二人分別為美年健康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亦同為美因基因的董事。

美因基因的客戶主要為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已與中國超過340個城市逾1,400家醫療保健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其中57%為體檢中心。其大股東美年健康於全國擁有613家體檢中心,覆蓋主要省會城市,全年體檢人次達到1,860萬人次。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美因基因的主要收入也來自美年健康以及股東俞熔的聯繫客戶,2019年至2021年,與二者相關的收入,已佔美因基因總收入的53.8%、56.1%、47.6%。

雖然美因基因自稱是具備綜合能力的基因檢測公司,實現上游產品研發、中游檢測服務和下游商業化的全產業鏈覆蓋。但是從研發和銷售開支對比來看,美因基因似乎不是一家“技術型”企業,反而更像是銷售驅動的企業。

轉型將面臨競爭

2021年,公司的研發開支為1,140萬元,而銷售及分銷開支約為研發開支的一倍,達2,298萬元,而在本次公開發售籌資,其中約30%的款項也將被用於銷售及行銷。

這或與消費級基因檢測的特性有關,這類檢測不同於臨床級基因檢測,更多用於非醫療場景,即使報告顯示有患癌風險,仍然需要進一步接受專業的醫療診斷;加上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上約有20名參與者,同質化嚴重,因此行銷推廣尤為重要。

美因基因立足消費型基因檢測,但祖先溯源、運動基因這類基於個人情況的檢測複購率有限,未來可能陷入用戶增長的困局。或許是看到了市場潛力有限,美因基因正積極向癌症篩查基因檢測轉型,現擁有結直腸癌篩查、胃癌篩查等多項癌症篩查業務。

在癌症篩查領域,美因基因面臨不少競爭對手,例如獲得“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諾輝健康(6606.HK),以及擁有“多癌種早檢”技術的燃石醫學(BNR.US),均已早早在臨床級基因檢測深耕佈局。

然而,這類企業普遍處於虧損狀態,而資本市場對他們的估值也存在較大個體化差異,諾輝健康、燃石醫學的市銷率分別為32倍與3倍。如以招股價中間水平20港元定價,美因基因的市值約為48億港元,市銷率17倍,屬於行業中游位置。

雖然美因基因收入增速理想,但在癌症篩查領域仍屬起步階段,在美年健康的加持下,轉型能否成功,仍然有待市場觀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簡訊:津上精密預告年度利潤急升

機床製造商津上精密機床(中國)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稱,預計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將實現淨利潤7.8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的4.8億元增長約60%。 公司指業績增長因中國製造業信心恢復,帶動汽車、氣動液壓及一般機械加工領域支出增加。公告補充:「本集團推進全員參與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作為日本津上精密專於中國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間業績發布後,股價應聲上漲9%。目前價格處於52周區間的中位水平。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復星醫藥增持復宏漢霖至63.43%

復星醫藥(2196.HK)周一公布,於4月11日至17日期間,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購子公司復宏漢霖(2696.HK)合計2,103.43萬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購價24.6港元,約佔股份總數3.87%,涉資共計5.17億港元。 復星醫藥表示,今次增持是基於對復宏漢霖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並擬以自籌資金支付本次增持對價。今次增持完成後,集團持有復宏漢霖的股權比例將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復星醫藥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復宏漢霖,但今年1月遭少數股東反對而失敗。過去六個月,復宏漢霖股價上升65.5%,來到36.5港元左右。 復宏漢霖股價周二早盤上漲,至中午收市報37.95港元,升11.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從玉智農發盈警料去年盈轉虧

從事農業種植及銷售的從玉智農集團有限公司(0875.HK)周一發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淨利潤轉為淨虧損,預計蝕1.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23年則有盈利5,140萬元。 公司表示,期內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減少,同時又確認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相反2023年則有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的回撥。 從玉智農周二開市沒起跌,報0.58港元,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從高位下跌超過7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3月季度營收下滑 同店銷售額跌幅擴大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期間,其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銷售額則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場表現最差,三月當季零售收入同比驟降11%,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挫14%。相較之下,中國內地業務表現較好,當季零售收入增長20%,同店銷售額亦錄得2%升幅。 報告期內,集團淨減少56間門店,總門店數從去年9月底的3,343間縮減至今年3月末的3,287間。 由於復活節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與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