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獲得騰訊支持的劇集製作商,獲得港交所允許在港股上市

重點:

  • 檸萌影視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公司除了向騰訊出售劇集播映權,更獲對方持有近兩成股權
  • 該公司收入波動,過去三年營業額呈下跌趨勢,但今年首季收入激增8.8倍

劉明

中國影視業大起大落,而且文化產業面臨的監管風險不低,這家劇集製作商能否藉上市踏上新的增長台階?

檸萌影視傳媒有限公過去出品的劇集如《小舍得》、《三十而已》與《獵狐》,均能收穫以億元計的收入與理想收視。公司更得到騰訊(0700.HK)支持,既獲對方成為主要股東,也是最大客戶之一。最近檸萌影視成功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估計短期內啟動招股程式。

檸萌影視2014年於上海成立,主要業務是劇集投資、製作、發行、宣傳及衍生品授權等。公司在短短8年間,已在中國劇集製作行業穩佔一席位,據初步招股文件資料顯示,按2021年中國劇集收入計,該公司於市場排名第四。從2019年至2021年,檸萌製作的8部版權劇,當中6部屬於高收視率劇集(進入前20名電視/網路劇清單),高收視率劇集比例佔75%,對比行內前五大競爭對手約45.9%的比例明顯超前。

檸萌影視繼2016年的《小別離》及2019年的《小歡喜》後,去年推出同系列的《小舍得》、《小敏家》,首播同樣大受歡迎。該公司能夠不斷製作出受歡迎劇集,除了因為擁有優秀的洞察能力外,也透過推出系列化或有延續性的劇集,協助持續留住觀眾。

收入表現波動

檸萌的主要收入來自版權劇授權,透過向國內網路視頻平台或電視台授出劇集播映權,並從中收取授權費。上市資料顯示,集團過去三年的版權劇收入出現下滑跡象,分別錄得16.3億元、12.1億元和10.5億元,佔總收入91%、84.7%、84.2%,純利也從8,040萬元減少到6,090萬元。公司解釋,主要原因是授權予客戶的首播版權劇總集數減少,以及劇集授權費相對較低所致。

踏入今年首季,該公司收入同比激增8.8倍至4.7億元,主要因為有兩部版權劇播映後確認收入入帳。收入表現如此波動,恐令市場難以評估其業務表現。

製作時間長、投資金額大,是劇集製作公司面臨的風險。一般劇集的劇本開發及前期籌備過程需要18至24個月,加上拍攝或後期製作需時約4至6個月,整個開發及製作過程長達兩至三年。以定製劇集為例,每集固定費用約50萬元至500萬元,按基本集數40集計算,製作成本以千萬甚至上億元計。此外,開發製作時間越長,可能出現的變數越多,假如時勢變化、觀眾口味改變、法規更改等風險因素出現,輕則影響收視,重則無法播放,公司隨時嚴重虧本。

若按客戶類型劃分,該公司過去三年來自網路視頻平台收入佔比77%、74.3%與68.7%,其中騰訊是其重要客戶之一。檸萌不單向騰訊旗下附屬視頻平台──騰訊視頻授出劇集播映權,也會為其製作定製劇集,即由騰訊視頻提供智慧財產權(IP),檸萌負責制作。

事實上,該公司來自騰訊的貢獻占總收入有上升趨勢,由2019年的4.5%增至去年的16.9%。除了是重要客戶外,騰訊更是檸萌單一最大戰略投資者,檸萌於2015年、即成立的第二年已獲騰訊入股,最新持股比例達19.78%。

既有自家IP,也有騰訊支援,是檸萌的最大優勢,不過中國電視劇市場趨向成熟,行業高度分散,未來要面對的挑戰不少。公司引述市場研究報告資料顯示,2017至2021年中國劇集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僅2.9%,預計未來5年將保持低單位數增長。雖然檸萌是中國四大劇集製作公司,但市場佔有率只有2.5%,而且前五大劇集公司總市佔率僅佔18.2%,反映行業競爭劇烈。

經營“吃老本”

版權劇的首播權收入價值最高,檸萌需要不斷出品新劇集,以保持收入來源。雖然受歡迎的系列劇集是賣座保證,但長期“吃老本”消費觀眾的熱衷,最終可能會被嫌棄;相反,如果起用新IP,則要面對是否能“火起來”的風險,一旦收視失利,可能影響客戶下次購劇意欲,更糟是可能進入惡性循環──沒有辦法取得預售或吸引投資者資金、資源緊拙令財務惡化,最終出品更少更差,難以吸引投資者。

為降低對製劇的單一收入依賴,檸萌積極拓展新增長管道,例如向客戶提供植入式廣告、IP衍生授權及海外發行等,但這些方法只是最大化利用劇集的商業價值,成功關鍵始終離不開劇集的市場歡迎程度,因此可說是沒有辦法分散業務上根本性的風險。

幸運的是公司不乏項目在手,目前有29個正處於劇本開發及前期籌備中的劇集專案、兩個待播映劇集項目,以及兩個正處於拍攝中或後期製作中的劇集項目;當中10個項目已預售,預計未來4年內播出,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檸萌的劇集收益還是有一定保障。

早於2021年在港股上市的製片商稻草熊娛樂(2125.HK),去年實現了8部劇集的投資拍攝,全年純利約1.69億元,歷史市盈率約8倍,以此計算,檸萌上市市值可能僅得5.8億元。如果管理層想取得更高估值,公司可能要準備好劇本,展現業務發展進度,提高可預見性,才有望受到投資者青睞。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從玉智農發盈警料去年盈轉虧

從事農業種植及銷售的從玉智農集團有限公司(0875.HK)周一發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淨利潤轉為淨虧損,預計蝕1.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23年則有盈利5,140萬元。 公司表示,期內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減少,同時又確認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相反2023年則有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的回撥。 從玉智農周二開市沒起跌,報0.58港元,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從高位下跌超過7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3月季度營收下滑 同店銷售額跌幅擴大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期間,其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銷售額則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場表現最差,三月當季零售收入同比驟降11%,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挫14%。相較之下,中國內地業務表現較好,當季零售收入增長20%,同店銷售額亦錄得2%升幅。 報告期內,集團淨減少56間門店,總門店數從去年9月底的3,343間縮減至今年3月末的3,287間。 由於復活節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與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PCB設備製造商大族數控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設備製造商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公司已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 成立於2002年的大族數控,是中國印刷電路板(PCB)專用設備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PCB專用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包括PCB鑽孔、檢測、曝光、成型設備等。其控股股東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104.56%,淨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122.20。今年首季收入9.6億元,同比增加27.89%,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價自2022年上市以來,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約159.8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Temu與Shein大砍美國廣告支出 警告即將漲價

據媒體報道,中資電商平台Shein與Temu正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廣告支出,並警告消費者即將調漲價格。這是因應美國即將開始對所有進口包裹徵收關稅的新政策,該政策取代了原本的免稅規定,過去內容物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型包裹可免關稅入境美國。 路透社援引SensorTower數據報道,截至4月13日的兩周內,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及YouTube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較前30天均值下降31%。同期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Pinterest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縮減19%。Temu是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旗下國際業務板塊,Shein則是全球快時尚行業領軍企業,總部在新加坡但其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英國《衛報》披露,這兩家電商業者已警告其美國客戶,預計下周起將上調價格。Shein在向消費者發出的公告中表示:「由於全球貿易規則與關稅政策變動,本平台的營運成本已上升」,價格調整將於4月25日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上調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後,Shein與Temu或需繳納最高145%的稅金。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