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HK

這個短片平台第一季錄得調整利潤4,200萬元,是上市以來首次扭虧

重點:

  • 快手上季度收入按年增長近兩成,並首次錄得4,200萬元經調整利潤
  • 管理層預計下半年廣告復甦勢頭更強,有助公司收入增長,更宣布展開回購股份計劃

 

羅小芹

上市兩年多,這家深受中國網民歡迎的短片平台,終於初嘗盈利滋味。

快手科技(1024.HK)上周一公布,今年第一季收入按年增長19.7%至252億元,期內毛利率大升4.7個百分點至46.4%,引領淨虧損收窄86%至8.76億元。以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即剔除公允值變動、股權激勵支出及無形資產減值等非營運因素,該公司更錄得4,200萬元經調整利潤,為上市以來首度獲利。

回顧首季度,快手大部分業務指標都得到改善,其中用戶數目、核心業務與海外市場營收均錄得明顯按年增長,加上成本控制得宜,最終扭虧成功。管理層同日更宣布另一則好消息,決定從即日起至來年股東周年大會期間,斥資最多40億港元回購公司股份。消息公布後翌日,其股價上漲約3.1%,反映投資者也對這項決定表示歡迎。

今年第一季,快手的核心業務線上營銷、直播及電商的營收,雖然因為去年第四季直播年度盛典活動的高基數效應而錄得按季倒退,但受惠於經濟活動於新冠疫情後復常,推動廣告業務回暖,加上電商商品交易總額提升,上述三大業務的營收,按年仍錄得15.1%至51.3%增幅,引領總收入上升19.7%至252億元。

電商業務建功

一直以來,快手與競爭對手抖音主要通過直播和廣告營銷來變現,通常廣告營銷及電商的利潤率較高,而直播業務因為要將收入與主播分成,並涉及較大稅項支出,利潤率一般較低,但卻是鞏固線上營銷的重要服務方式,也是内容推廣的有效途徑。

為了賺取更高收入,快手近年開始涉足利潤較高的電商業務,並通過累積的用戶數據,繼續拓展該方面收入,是其業務得到改善的主要推動力。

此外,該公司首季海外市場表現改善,也對季度業績帶來利好作用。受惠於巴西、印尼市場用戶直播付費率增長強勁,海外市場經營虧損按季大幅收窄45%至8.23億元。反觀內地市場因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令經營利潤按季減少24%至9.63億元。

對於下半年的廣告營銷表現,首席執行官程一笑充滿信心,認為外循環推動金融、媒體、教育和零售,將令廣告業務的復甦勢頭更強。問及公司未來的增長動力,他指出,在供應側方面,商戶基礎設施、短片内容、品牌電商和不同商品類别的持續擴大,有利於推動其電商業務的需求增長,而快手會繼續投資改善商戶基礎設施,以便更精準匹配用戶,並提高轉化率。

若從首季財報來看,公司在改善用戶基礎上,的確取得了不俗成果,期內平均日活躍用戶(DAU)較上季淨增800萬戶至3.74億戶,按年增長8.3%,平均月活躍用戶(MAU)也淨增1.400萬戶至6.54億戶,升幅為9.4%。

銷售開支大減

快手指出,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和技術工具,以及原創、高品質的短劇、短片和直播內容自動放置的結果,不但帶動用戶增加,用戶對其應用程序(App)的黏度也有所提升,平均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126.8分鐘,短片和直播內容的總觀看次數按年增長超過10%,代表了更高的增長率和總使用者支出,其中以電商交易總額(GMV)增長最為明顯,按年大升28.4%至2,248億元,遠高於其用戶增速。

此外,快手還進一步完善了平台上的搜索功能,從而增強了使用者對搜索的習慣。第一季,該公司的搜索月均使用者突破4.2億名,平台日搜索量峰值超過6.5億次,在搜索功能商業化方面也取得了持續進展,季內搜索生成的電子商務GMV按年翻了一番,令搜索廣告收入按年增長超過50%。

努力開源的同時,快手也在加快節流。隨著該公司更有效地控制用戶獲取及留存支出,佔支出最大比例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在第一季按年下降8%至87.2億元;此外,由於研發人員福利支出減少,其研發開支更大削17%至29.2億元,可能側面反映了該公司今年1月起以降本增效為由,「靜悄悄」展開裁員計劃帶來的影響。

快手第一季業績表現可圈可點,預測市盈率暫時高達119倍,遠高於同業摯文集團(MOMO.US)與歡聚傳媒(YY.US)的6.3倍及30倍。不過,投行富瑞把快手第二季經調整利潤預測上調至12.5億元,並預計全年的經調整利潤達37.89億元,如果預測成真,將有助快手大幅降低市盈率,並回到與同業較接近的理性水平。因此,富瑞因此維持快手的「買入」評級,並把目標價由105港元上調至108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核數師對恒達持續經營產生重大疑問

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2%,並錄得虧損2.7億元,2023年同期則有盈利4,094萬元。 期內集團的現金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4.1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3.7億元,長期銀行借款為3.88億元。公司的槓桿比率為66.8%,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約15.7個百分點。 公司的核數師指出,恒達向第三方及一名關聯方提供的財務擔保,可能產生現金流出達68.4億元,鍳於集團現金流較低,而產生足夠現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恒達自去年4月2日開始在聯交所暫停買賣,停牌前報0.26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hipu shifts IPO strategy amid management turmoil, stiff competition

人事動盪內捲嚴峻 陷困局的智譜謀港上市

原正在進行A股上市輔導的人工智能企業智譜,突有消息指正考慮轉往港股上市 重點: 智譜先後獲多輪融資,估值達400億 公司今年出現大地震,多位高管相繼離任 劉智恒 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在人工智能(AI)領域大出風頭,被描述為中國力抗老外的神兵利器。然而,在美國Open AI 眼中的勁敵或許另有其人,矛頭直指甚少出現在公眾目光的低調高手—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penAI不諱言,智譜在中國對外拓展上扮演關鍵角色,其在海外的業務,以及與中國政府的深厚聯繫,值得國際社會關注。美國政府更在今年1月,將智譜列入貿易限制黑名單。 香港投資者未必認識智譜,但隨著近日一則消息,港股市場開始對智譜的關注。7月中彭博報道,被視為A股市場「大模型第一股」的智譜,雖已啟動內地的上市輔導,但亦考慮將上市地點從內地轉至香港,初步計劃集資3億美元。 語言模型的大神 成立於2019年的智譜,專注開發大型語言模型,創始人來自清華大學的唐傑及張鵬。智譜原屬校企,後脫離獨立,先後歷十多輪融資,投資者星光熠熠,有阿里巴巴、騰訊、紅杉、啟明創投及君明資本等。 不光如此,國家對智譜亦鼎力支持,國企珠海華發、杭州城投及成都高新區,今年3月共投入18億元。市場估計,最近一輪融資後,公司估值400億元。 在內地AI六小虎中,智譜被認為是老大哥,一來成立較早,二來屢獲國家扶持,而公司超大規模語言模型GLM-130B,是2022年亞洲唯一入選斯坦福評測的全球主流大模型。 人事大地震 2023年當Chat GPT忽然爆紅,內地私募或風險基金對AI公司趨之若鶩,爭相捧著資金來敲智譜的大門。不過AI市場的變化,一點也不遜於大模型迭代更新的速率,智譜的光環逐漸褪色,更陷入一場困局。 最近半年公司高管接連離職,本來人事變動在AI行業並非大不了的事情,但智譜的情況仿如地震,年初首席戰略官張闊及專責融資的副總裁曲藤相繼離任後,融資推進就有點困難。二月時,應用AI及合作副總裁李惠子亦離任。到上月,就連COO張帆也宣布離職,據聞是對業務重新劃分有所不滿。市場更傳出智譜AI院的負責人東昱曉也辭任,雖然公司否認,但消息仍不逕而走。 其實在人事變動前,公司的問題已開始浮現,特別是深度求索的面世,殺了專攻大型語言模型的六小虎一個措手不及,作為虎頭的智譜更是首當其衝。 DeepSeek橫空而出 深度求索推出後,市場發覺原來低成本都可以做出好東西,仍在不斷輸血的大型語言模型企業的情況就變得尷尬;投資者質疑,究竟是否仍對大型模型投入海量資金? 六小虎中的百川智能創始人王小川即時轉變戰略,不再繼續投資基礎模型,改攻醫療保健應用。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創立的零一萬物,亦表示停止投資開發基礎模型。 事實上,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智譜也被迫走上降價之路,如GLM-4-Flash的價格每百萬tokens(模型理解和處理文本的計算單位)只收0.06元,但在一年前,每千個tokens收費為 0.5元,可想而知降價幅度是何等驚人。 今年初深度求索發布的DeepSeek-R1,讓智譜平添不少壓力,因為現時許多客戶均傾向於DeepSeek的模型,直接影響智谱的B端業務部署,令智譜要向企業拿訂單時面對更大挑戰。 一方面開源陷困局,另外節流又難做到,畢竟大模型的研發,是需要高額的投入,智譜堅持自研技術,讓情況進一步惡化,據《財經雜誌》報道,2024年公司的收入僅約3億元,但虧損達到20億元。 面對內憂外患,又未能開源節流,智譜暫只能寄望盡快拿到資本市場的上市車票,除可以融到資金外,也可提升公司層次,後續的拓展更有一個大平台支撐。碰巧香港新股市場正藉大熱,特別是AI概念股份更加成市場寵兒,有見及此,智譜除在內地續進行輔導外,也作出兩手準備,不忘香港這個窗口,始終香港都是面向國際的資本大舞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個月的第一季度,整體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轉跌勢至雙位數增長,分別按年升13%及14%。整體同店銷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場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銷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銷售升1%,澳門跌1%,海外市場升20%。至於內地市場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銷售,分別升14%、31%、19%。 公司稱,雖然季內國際平均金價升約四成,按重量計價的黃金產品同店銷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本季進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團全球有3162間店舖,上季淨減少125間,主要是內地品牌店減少。公司對內地中長線業務前景審慎樂觀,計劃今年度在海外淨增加約20間店舖。 六福集團周五股價高開0.7%,至中午休市報22港元,升3.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新遊戲上線 創夢天地扭虧為盈

網游企業創夢天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119.HK)周四披露,受惠於新產品上線推動,預計2025年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扭虧為盈。 公司預計今年前六個月將實現淨利潤2,000萬元至5,000萬元,較2024年同期1.09億元的虧損顯著改善。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達3,000萬元至6,000萬元,上年同期則為3,400萬元。 公告明確指出:「淨利潤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集團自研產品和新產品的上線,帶來集團利潤率的提升。」 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21%至15.1億元,淨虧損則從2023年的4.53億元同比擴大至5.29億元。 創夢天地股價周五開盤上漲9.6%至0.91港元,隨後持續上漲,早盤上漲20%。週四收盤時,該股年內已下跌6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