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3.HK
Aoyuan secures respite through debt restructuring

負債纍纍的奧園,獲法院批准重組計劃,公司暫得以喘息下來

重點:

  • 重組計劃包括以新債換舊債、發行普通股、永續債及可轉債
  • 奧園預計未來8年可節省利息49億美元

     

劉智恒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這是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883.HK)大股東郭梓文去年發給員工的信函內,激勵團隊的一番說話。今天,春天何時到來還未知,但起碼這個冬天暫沒那麼冷。

負債逾千億的奧園,去年底向美國紐約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後,近日其涉及61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計劃,雖然其中一位債權人平安海外反對,最終亦獲香港、開曼群島及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批准。

根據奧園的重組方案,集團分別發行4隻總值23億美元的債務工具、1.43億美元的可轉換零息債券、16億美元永續債,再加上發行14億普通股,而將原有的境外債進行置換。奧園未來8年,預計可減少境外債務的利息達49億美元。同時,集團在未來兩至三年,在境外公開市場沒有還債壓力。

暫緩一口氣

早於去年9月時,奧園的12隻境內債務產品已全部獲展期,加上是次解決了境外債務,集團成為完成境內外債務重組流程的首家廣東房企。

經過兩年艱辛的重組談判,奧園可說暫時喘一口氣,不過往後能否將債務悉數償還,最關鍵還是看內地樓市走勢。

截至今年6月的中期業績,奧園已屬負資產公司,淨負債205億元。期內虧損近29.4億元,借貸1,088億元,包括長短期銀行借款745億元,優先票據及債券344億元,當中超過九成要在年內償還,但手頭現金加受限制存款只有69.4億元。

集團手上投資與銷售物業約1,500億元,若樓價持續下跌,資產會續貶值,甚至能否賣出也成問題。若內地樓價回升,資產升值,公司有機會脫離負資產之列,所以一切要視符未來樓市走向。

房企經過債務重組,通常會獲大幅削債及延期償還,但並不是代表不需要償還重整下的債項,而能否還債,主要看有沒有現金回籠,而作為房地產開發商,手上的產品就是樓字,若銷售理想,才能套回現金,支持營運及償還債務。

去庫存需時

現時內地樓市供應沒減少,但需求持續下滑,雪上加霜是多家房企陷於債務深淵,大家也希望加快銷售步伐,要賣樓套現,減價是不二法門,但當各家房企趕著賣樓,樓盤一窩蜂推出市場,供應肯定大增,樓市不斷受壓,樓價自然愈往下走。

供應雖多,若需求持續,問題也不大。但現實是需求亦同步下跌,中指研究院《2023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去年內地百大房企的銷售金額計算,合共62,791億元,按年下跌17.3%。

坦白說,房屋並非單純是居住用途,許多時被視作投資工具,當房價不斷上漲,人們怕今天不買明天更貴,愈搶著買。樓價回調時,初期或有人認為相宜而入市,過不多久,樓價再跌時,情況就逆轉,因人們深恐今天低價成交或許是明天高價,大家也不再入市。

情況更嚴峻是,當有個別開發商未能如期交樓,人們就怕收不了樓,市場大眾看在眼裹,也不敢貿然入市,擔心樓盤最終爛尾,損失慘重,結果進一步拖低需求。

樓市要復蘇,先看何時能去庫存。上海易居研究院去年的《百城住宅庫存報告》表示,在百大城市中,有68個去庫存周期要超過14個月,部分次一線的城市,如山東日照及河北香河,要超過4年時間,景德鎮及西寧,更要5年以上。

據西南財經大學2022年底發布的《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報告,內地有1.2億套空置房,較2021年的6,500萬套大增近85%。

這個冬天特別長

房地產向下的態勢一旦形成,很難會短期扭轉,因為需要時間去消化市場的供應,即使去庫存成功,另外亦要市民對房價重捨信心,要人們扭轉對房價未來下行走勢看法,他們才敢入市,這是需要相當時間。香港97樓市下跌至2003年,整整花了6年時間才回穩轉上。

當然,還要看中國的經濟情況﹐經濟增長理想,人們口袋有錢,才想到買房子,才有能力改善居住環境。而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率,世界銀行估計只有4.5%,許多國際投行也預期,內地經濟增長保五有困難。經濟的放緩,毫無疑問影響人們對房子的需求,再而影響樓市回升。

奧園成立於1996年,乘著中國經濟起飛及國力日盛,國家開始積極舉辦國際大型活動時,郭梓文將運動會完結後的選手村進行改造而出售,令集團賺取可觀利潤,此亦為何公司命名為奧園,因為是跟奧林匹克運動會息息相關。

發展廿多年,奧園經歷多番起跌,好幾次也如郭梓文所言,最終等到春天來臨,然而今次的冬天是歷來最漫長,能否等到春天到來,抑或之前就被凍死在嚴寒,除了看郭梓文的能耐,很大程度要看未來內地樓市。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國罕王出售澳洲金礦業務交易告吹

從事鐵精礦業務的中國罕王控股有限公司(3788.HK)周三公布,原計劃向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出售旗下澳洲全資附屬公司Primary Gold的交易正式告吹。Primary Gold主要資產包括位於澳洲北領地的Mount Bundy金礦項目。 根據雙方於2024年初簽署的股份出售協議,交易對價為3億澳元(1.97億美元),並以若干先決條件為完成前提,包括買方須於2025年7月1日下午5時前,獲得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出具的無異議通知。然而,中國罕王表示,買方未能如期取得該批准,故公司當日正式向買方及其擔保人發出終止通知,立即終止股份出售協議。 交易告吹意味公司須重新評估澳洲資產的發展方向。中國罕王指出,集團目前正全面檢視金礦業務發展路線,未來將專注優化資源配置,並計劃於短期內對外公布新規劃,以提升資產價值與股東回報。 中國罕王股價周三高開,一度升逾4%,其後轉跌,至中午收市報2.28港元,跌0.44%。年初至今仍累升近20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naissance Capital gets into crypto

大舉押注數字資產 華興資本望重振業績

這家投行擬斥1億美元配置數字資產,以期在中國疲弱的經濟下突破業務困局 重點: 華興資本計劃斥資1億美元投資數字資產,距離其創始人包凡涉嫌行賄被拘已超過兩年 目前,公司的投行業務受中國經濟放緩影響,加密貨幣市場則延續牛市行情   梁武仁 對尋求高潛力快速大額投資的企業而言,加密貨幣的吸引力如今已勢不可擋。華興資本控股有限公司(1911.HK)上周成為最新入局者。曾因創始人包凡涉嫌行賄被拘而深陷輿論漩渦的投行,如今已在爭議中走過兩年有餘。 上周四,華興資本公告稱,董事會已批准1億美元自有資金,用於投資Web 3.0領域,後者是建基於區塊鏈和加密資產的去中心化互聯網。公司同時宣布,任命加密技術專家Fu Frank Kan為獨立非執行董事。Fu Frank Kan系開發數字貨幣錢包及軟件Math Global Foundation的聯合創始人。 華興資本此次進軍狂熱的加密貨幣領域,適逢其投行業務遭遇逆風。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並購交易顯著降溫。去年,公司剔除投資收益的核心業務收入下滑約23%至7.77億元(約合1,080萬美元)。今年雖受益於香港數年來的最強IPO募資季,公司業務有望恢復增長,但尚未就近期業務給出指引。 儘管香港投資市場近年表現起伏,加密貨幣卻已延續牛市行情一年多,比特幣價格更屢破10萬美元紀錄,過去一年累計漲超70%。如此高回報的資產實屬罕見,巨額資金湧入數字代幣領域,自是情理之中。 當前,加密貨幣總市值已突破3萬億美元。據加密貨幣數聚合平台CoinGecko的數據顯示,本週二,單是前五大幣種24小時總成交量就接近900億美元,相當於上周五納斯達克日成交量約16%。 在數字資產投資計劃的公告中,華興資本表示:「Web3.0及加密貨幣資產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符合全球金融和商業發展的趨勢。」 加密貨幣素以價格劇烈波動著稱,此前已歷經漫長低迷期,直至去年初才啓動本輪上漲。這意味著當前市場狂歡或會迅速消散,再度陷入長期下行通道。 樂觀派則認為,形勢已不可同日而語,加密貨幣正加速建立全球公信力,日益成為重要的新興資產類別。核心推動力在於虛擬貨幣實際用戶規模正快速擴大,且獲摩根大通、高盛等金融機構巨頭背書。監管容忍度也不斷提升,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打造“全球加密資產之都”後,數字資產領域再添新動能。 此外,香港正全力競逐加密貨幣樞紐地位,儘管該資產類別在中國內地非法。繼此前多項舉措後,特區政府上周四發布《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通過完善監管框架展開產業發展藍圖。 香港的加密貨幣雄心 香港的政策佈局或是華興資本拓展加密業務的關鍵動因,公司聲明稱,其加密投資計劃,旨在響應特區政府近年推出的一系列支持Web3.0及加密貨幣產業發展的「積極政策」。 作為加密領域第二波入局者,華興資本正追隨五年前行業爆發期的首批探索者,如從彩票銷售商轉型的比特礦業(BTCM.US)。不過,華興資本此舉也並非無跡可尋;這家投行本就專注科技賽道,現在涉足該領域最熱風口,實屬必然。事實上,其早有加密貨幣行業的試水經驗。 2018年,公司曾通過華興新經濟基金投資美國企業Circle Internet Group(CRCL.US),後者發行的USDC是錨定美元的穩定幣。該項投資回報頗豐,Circle上月以180億美元估值登陸紐交所後,首日股價暴漲逾倍。乘此東風,Circle正申請美國信託銀行牌照,若成功將助其加速擴張,為華興資本帶來更可觀的長線收益。 在去年的年報中,華興資本的數字資產雄心也表露無遺,顯示公司並非僅是追逐市場熱潮。 這1億美元資金的具體投向尚未完全明晰,比如將用於投資類似Circle的加密貨幣企業,還是直接交易數字資產,博取短期收益。公告暗示,二者皆有可能。公司聲稱,將加大對加密貨幣資產(含USDC等穩定幣)的“投入及發展力度”,同時提及可能開展數字資產買賣,並警示此類交易風險。…

行業簡訊:6月澳門賭收大升近兩成 半年收入1,188億澳門元

澳門博監局周二公布,6月的博彩毛收入為210.64億澳門元(下同)(204.4億港元),按年升19%。不過,按月則微跌0.6%。今年上半年,澳門賭收已達1,187.7億元,同比上升4.4%。 今年初澳門賭收有放緩趨勢,1月賭收更按年下跌5.6%,之後幾個月的賭收增速也是個位數字。直至在5月及6月有回勇態勢,兩個月均錄得超過2,000億元收入。 澳門2024年賭收達2,280億元,今年初政府估計全年賭收是2,400億元,但5月時修訂為2,280億元,現時上半年賭收已達修訂目標的52%,相信今年要達標並沒困難。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ina plays catch-up to U.S. in stablecoin rivalry

中美穩定幣競逐浮上水面

在美國正為鏈上金融制定規則之際,焦慮的中國正透過香港試圖在虛擬貨幣世界中尋求突圍    李世達 近年來,穩定幣憑藉其鏈上支付與清算能力,在虛擬資產市場中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美國在特朗普總統上任後積極推進穩定幣立法尋求規則主導,中國則透過香港制度改革與中資券商的布局,試圖在這場數位貨幣清算權爭奪戰中打開缺口,令全球貨幣清算的戰場正式延伸至虛擬貨幣世界。 今年4月,美國《STABLE Act》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獲得通過,要求穩定幣發行商須持有銀行牌照並接受聯邦監管,而另一部更為嚴格的《GENIUS Act》近日也在參議院通過。美國的戰略意圖明確——將USDC、USDT等美元掛鉤穩定幣納入官方體系,鞏固其在鏈上金融中的主導地位。受此推動,Circle(CRCL.US)作為USDC的發行商,其股票在6月初上市至今已漲了3.8倍,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美元鏈上清算優勢的預期。 所謂穩定幣(Stablecoin),是一種與特定法定貨幣掛鉤的加密資產,常見如與美元1:1掛鉤的USDT、USDC。其價值穩定性使其成為DeFi、跨境支付、代幣化資產(Tokenized Assets)等場景中的首選清算工具。與比特幣、以太坊等波動性極高的虛擬貨幣不同,穩定幣強調的是可預期、可兌換、可用於支付結算的貨幣功能。 美國穩定幣立法的意義,不僅在於對消費者的保障與反洗錢的監管,更在於將穩定幣納入官方金融清算體系,使其具備跨境支付與資產清算的合規身份。這一步一旦完成,就意味著美元(或其他貨幣)透過穩定幣「駐紮」在全球各個區塊鏈與虛擬資產生態中,無需經由傳統SWIFT或商業銀行網絡。 九成穩定幣掛鈎美元 根據數據提供商CoinMetrics,截至2024年底,全球流通中的穩定幣市值超過1,400億美元,其中逾九成掛鉤美元。這一事實意味著,即使在去中心化的Web3與虛擬資產生態中,美元依然透過穩定幣維持其主導地位。 這對急欲提昇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而言,顯然是一場不容忽視的挑戰。 由於中國明令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活動,雖然積極發展數位人民幣(e-CNY),但主要由央行主導,其封閉式設計難以在全球自由流通。在此背景下,中國對美元穩定幣滲透亞洲、非洲等區域市場感到警惕。今年以來,中國官媒多次點名批評美國推進穩定幣立法,稱其本質是構建「數字美元霸權」。 不只是嘴上説說,中國也在展開具體行動。同樣是6月,香港正式通過穩定幣發牌制度立法,並於8月1日起實施,中國透過香港正式邁出參與數字資產國際清算體系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中資券商國泰君安國際(1788.HK)獲准成為首家可於香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與託管服務的內地背景金融機構,象徵著中國資本開始謹慎試水區塊鏈金融。雖尚未直接涉及穩定幣發行,但結合金管局提供的制度框架與監管路徑,未來推動錨定人民幣的穩定幣並非不可能。 除國泰君安外,包括中信建投、海通國際等其他大型中資券商亦被傳出正在積極研究入局可能性,甚至著手建立虛擬資產平台與風控模型。這種制度與商業的雙向積極,顯示香港可能成為人民幣推動鏈上國際清算的試驗場。 儘管與美國立法方式不同,香港採用的是行政指引與牌照制度,但其針對資產儲備比例、資訊披露、清算透明度的規範已具備完整體系。更重要的是,它容許掛鉤港幣與人民幣的穩定幣發行,為未來更多中資金融機構參與創造制度空間。 目前來看,中國內地放寬虛擬貨幣管制的可能性仍然很低。由於缺乏較為開放的虛擬資產生態與參與空間,中國要追趕美元穩定幣勢必面對不少困難,但在香港或透過特定跨境用途上進一步的放鬆是可能的。透過香港作為特殊金融樞紐,以「受控實驗場」方式發展人民幣穩定幣或其他清算方案,終究不會讓中國在新一波貨幣競爭中缺席。 李世達,詠竹坊編輯。他的聯絡方式:shihtalee@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