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瑞士信貸、摩根大通和貝萊德集團在最近幾個月紛紛減持這家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的股份

重點:

  • 幾家大牌股東在過去三個月紛紛減持微盟
  • 上個月,騰訊投資的微盟宣布了一項10億港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以緩解拋售壓力

陽歌

我們不如把2021年秋稱為微盟集團(Weimob,2013.HK)的「大退出」季。

這個與互聯網巨頭騰訊(Tencent,0700.HK)關系密切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自8月宣布回購10億港元的股票以來,一直在積極購買自己的股票。現在我們終於知道究竟是誰在出售這些股票,它們中許多位列全球A級投資者名單,曾經是微盟的追捧者。 

我們稍後會來看看這份名單,其中有幾個新近加入的值得註意,它們或許是從公司下挫的股價中嗅到了一些機會。

說實話,不難看出投資者目前不那麽看好它的原因。除了2017年和2019年有小幅盈利外,該公司在過去幾年一直虧損。今年上半年,它繼續虧損,令原本希望獲得小幅利潤的投資者感到失望。

即使以目前的股價,該公司也比一些現在盈利的同行有不錯的溢價。

最重要的是,那些在2019年初投資微盟香港IPO的人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該公司當年以每股2.8港元的價格發行股票,籌集了7.56億港元。此後,該股票取得了不錯的漲幅,大部分時間都處於12港元或以下的水平,在2月份中國科技股整體大漲之時,它短暫地飆升至30港元以上。

出於對國內監管收緊的擔憂,中國科技股此後普遍回落,回吐了大部分漲幅。但是,即使是以周一收盤時的12.20港元計算,該股目前的交易價格仍然是IPO發行價的三倍多。

從估值上看,基於2020年的業績,微盟的市銷率(P/S)也高達16。其競爭對手——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關系密切的寶尊(BZ.US)盡管盈利,但市銷率卻低得多,僅為1.7倍。即使是盈利能力與寶尊相當的美國同行賽富時(Salesforce.com,CRM.US),市銷率也較低,為10倍。

微盟股價高漲的其中一個原因,很可能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A級投資者名單,這代表了對這家公司未來的一大信任票。這個群體包括了瑞銀(UBS)、貝萊德集團(Black Rock)、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摩根大通(JPMorgan)等。這些大機構一般很少涉足像微盟這樣的中小盤股。微盟的最新市值為317億港元(41億美元),正好處於中盤股範疇。

這個全明星粉絲俱樂部在7月失去了一個重要成員,當時瑞士信貸披露它已經將其在該公司的多頭頭寸從6.75%削減到3.79%。這家全球銀行業巨頭在去年年底持有微盟股份更多,為9.12%。在它上市後,也是微盟幾次二級股票發售的承銷商。這一消息引發了微盟股票20%的下跌,促使董事會發表聲明,稱公司一切正常。

恐慌效應

雖然在它的運營層面上可能沒有什麽問題,但該公司的許多其他大牌投資者似乎都註意到了這一點,認為現在或許是退出的好時機,並將他們首次入股以來賺取的部分利潤收入囊中。

瑞士信貸的本土競爭對手瑞銀也已將其在該公司的多頭頭寸從6月底的7.1%減持至目前的不到5%的水平——低於這個門檻,投資者就不需要報告它們的持股情況。摩根大通也減持了所持股份,從年中的9.77%降至目前的7.04%。

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是獲利套現名單上的最後一個,它的持股比例也從6月底的6.17%降至5%的門檻以下。和其他三家機構投資者曾持有大量微盟空頭頭寸不同,由於這家美國巨頭對微盟的押註基本上是做多,貝萊德的拋售行為明顯存在差異。

但對於微盟來說,也不全是壞消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8月底披露,該公司已累計持有微盟5%以上的股份,在最新一次披露中,這一數字升至5.07%。中等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布朗兄弟哈裏曼銀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也在10月7日披露,對微盟的持股比例曾一度超過5%的門檻,不過此後又回到這一水平以下。

在看了該公司最新財務報告後,就不難了解這些大投資機構減持股份的原因了。

今年前六個月,微盟的收入增長44.5%至13.8億元(2.15億美元),這個增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肯定不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這個數字確實擊敗了寶尊,寶尊上半年的收入要高不少,達到43億元,但同比僅增長18%。賽富時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長也較為緩慢,為23%。

但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寶尊和賽富時都是盈利的。相比之下,微盟上半年虧損5.84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457億元略有擴大。即使在調整後的基礎上(通常除去與員工股份薪酬相關的成本),微盟今年上半年仍錄得1.188億元的虧損,去年同期則為5230萬元的盈利。

歸根結底,知名投資機構支持微盟的時代可能要結束了,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盡管瑞銀、瑞士信貸和貝萊德可能仍將持有該公司5%以下的股份,但它們可能會繼續減持,直到有跡象表明有理由采取相反的操作。就這點來說,最重要的信號就是實現長期盈利,盡管目前還遠不清楚何時會真正實現這一點。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雲工場料上半年多賺最多三成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介乎1,400萬元至1,6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230萬元增長約14%至30%。 公司表示,溢利增長主要受惠於上市開支減少,以及持續推進的營運成本控制措施。 雲工場主要提供網絡數據中心(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資訊通信技術(ICT)相關服務等。8月12日,公司宣布與香農芯創(300475.SZ)成立合資公司,開拓智能算力服務市場。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4.22港元,升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現代牙科發盈喜 料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3600.HK)周四發盈喜,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將介乎17.7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上升4.3%至8.7%;純利介乎2.79億元至2.95億元,同比上升30.1%至37.6%。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因增加使用數碼解決方案,令集團營運效率持續提升,以及受惠於歐元及澳元兌人民幣與港元的升值。同時,因今年初完成收購泰國最大牙科實驗室Hexa Ceram,因而帶動收入與盈利增長。 現代牙科開市升近10%報5.08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升逾兩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網易二季度盈收雙升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NTES.US)周四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4%至279億元,上年同期為255億元。業績增長得益於核心網絡遊戲業務及教育板塊有道的營收增長,抵消在線音樂業務的業績下滑。 公司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營收同比上升13.7%至228億元,有道營收增長7.2%達14億元。但在線音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5%至20億元。該季度公司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8億元增至86億元,增幅達26%。 財報發布後,網易股價周四下跌3.9%。該股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4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