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概要:京東藉私有化完成併購達達
自2020年達達上市以來,這家電商巨頭逐漸增持了其股份,目前持有達達63% 陽歌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 (JD.US; 9618.HK)提出私有化達達集團(DADA.US),藉此完成對這家同城配送公司的逐步收購。達達周一表示,已收到初步的非約束性提議,京東將以每股2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所有流通在外的美國存托股票(ADS)。 達達表示,此次收購價格較收購前一天的收市價高出42%。周一交易中,達達股價上漲28%。但以1.8美元的收市價計算,該股仍比收購價格低10%。 達達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本地配送公司之一,成立於2014年,由京東同城配送服務與獨立同城配送公司達達合併而成。去年第三季度,達達24.3億元營收中,京東同城配送服務(現更名為京東到家)貢獻了近40%。達達同城服務貢獻了剩餘部分。 達達集團於2020年6月上市,以每股16美元發行2,00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募資3.2億美元。2020下半年,該股一度飆升至58美元,但此後隨著競爭加劇和對在美上市中國股票的熱情降溫,股價一直下跌。上周五,公司收市價為1.41美元,較IPO價下跌逾90%。 公司面臨來自順豐同城(9699.HK),物流巨頭順豐控股(6936.HK;002352.SZ)旗下子公司以及閃送(FLX.US)等獨立運營商的競爭,閃送去年10月在美國首次公開招股中籌集了6,600萬美元。自上市以來,閃送股價表現不佳,市值縮水了約一半。 達達最新財報稱,去年第三季度,營收為24.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6.2億元下降7.3%,反映行業激烈競爭。其主要為京東提供本地配送服務的京東到家服務表現尤其糟糕,營收同比下降40%至9.3億元。達達同城服務為雜貨店等本地商家提供配送服務,營收增長38.6%。 達達集團自上市以來每年都在虧損,去年第三季度虧損1.97億元。京東並未透露私有化後如何處置達達。但此前,京東已將旗下其他一些主要子公司在香港上市,包括京東物流 (2618.HK)和京東健康(6618.HK)。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市場氣氛改善 閃送美上市首日上漲
同城配送公司閃送有限公司(FLX.US)周五在美國上市,首日上漲9%。公司表示,以每股16.5美元出售4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後,籌集了6,600萬美元。上市價接近公司之前宣佈的15至17美元區間的上限。 周五,該股價一度上漲33%,收於18美元,較IPO價上漲9.2%,上市首日市值為30億美元。中國早前推出的刺激措施,帶動MSCI中國指數在過去一個月內上漲逾40%,閃送的上市也受惠於市場氣氛改善。 公司的閃送服務上半年營收22.8億元,利潤1.24億元。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的 10個季度中,有7個季度實現盈利。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外包模式湊效 閃送申美上市
這家同城快遞公司擬募資1億美元,可能是自極氪5月上市以來,中國公司在紐約規模最大的上市 重點: 閃送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集資1億美元 這家同城快遞公司通過外包的形式,雇用騎手和部份客服人員,以壓低成本 譚英 今年,中國IPO並沒有真正重返華爾街,雖然三年前開始的監管障礙大部份已清除﹐但因中美緊張局勢和投資者信心疲軟,完全抵消了監管放鬆的利好消息。 但一些值得注意的大型上市正在慢慢進入紐約,其中包括閃送有限公司,該公司於上周提交最新申請,擬募集資金1億美元。這將使其成為自5月份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ZK.US)融資4.41億美元以來,華爾街最大的中國IPO。雖然提供同城配送服務的閃送的集資規模遠遠比不上極氪,但與今年上市的大部分中國公司相比,是次的集資金額還是很大。 根據Dealogic的數據,截至8月中旬,今年只有13家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6.42億美元。閃送的IPO規模,以及早前極氪的IPO規模表明,形勢可能正在好轉。 但這肯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應該注意到,上個月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的大型IPO,因市場信心疲軟而在最後一刻被叫停。在線教育公司雲學堂(YXT.US)上個月成功完成納斯達克上市,但只籌集到2,500萬美元,而它起初的目標是3,300 萬美元。 閃送在IPO招股說明書中,未提供有關融資金額的信息。但媒體報道稱,該公司的目標是1億美元,估值71億元,將比2021年少30%。在申請IPO之前,閃送通過七輪融資籌集到高達3.88億美元的資金,其中最後一輪1.25億美元的融資發生在2021年3月,由順為資本、SIG海納亞洲和五嶽資本領投。 與很多處於早期階段的中國IPO候選公司不同,閃送其實處於盈利狀態。這對該公司來說應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因美國投資者已厭倦了支持擁有大量客戶但虧損巨大的中國公司。該公司聘請了相對知名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里昂證券、德意志銀行和瑞銀來承銷此次IPO,證明其上市潛力相對較大。 閃送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在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的10個季度中,該公司有7個季度實現了盈利。這些利潤也伴隨著一些警示,我們稍後再來討論。但能夠盈利就相當不錯。 招股說明書顯示,閃送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2.8億元,利潤1.24億元。這比競爭對手達達(DADA.US)的表現要好,達達今年上半年淨營收48億元,虧損6.14億元。而且與達達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5%不同,閃送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7.5%。 中國最大的同城快遞公司順豐同城(9699.HK)報告今年上半年營收68.8億元,盈利6,220萬元。但這次小幅盈利,以及2023年全年的小幅盈利,都是在連續多年虧損之後取得的。 勞動力成本高昂 同城配送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勞動力成本。閃送表示,它通過眾包騎手來解決這個問題,騎手通過應用程序來獲得工作,並被相對較高的費用所吸引。它也願意雇用幾乎任何人,包括一個名叫「Raz」的外國人,他在YouTube上記錄了自己的經歷。 騎手的薪酬及獎勵是公司的最大成本,佔2024年上半年收入的85.4%。公司也盡可能地將其他勞動力外包,包括203名客服中的61%。 該公司表示,它還通過收取比競爭對手更高的價格來實現利潤,相信消費者會認可其更高水平的服務,並願意支付溢價。 閃送沒有採用其他大多數電商物流服務商所採用的聚合模式,即為單個騎手分配多個任務,它稱這種做法會增加成本,並導致損失。相反,它採取的是一對一的服務模式——企業客戶可能更願意為此支付溢價。事實上,有消息稱,企業客戶佔到該公司訂單的20%至30%。 閃送創始人、董事會主席薛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像順豐速運和其他主要的快遞公司都試圖通過降低成本來控制風險。」他續稱:「我們完全採取了另一條路線,從服務開始,經過精心設計,使其達到消費級,滿足用戶的速度和安全需求。」 閃送的招股書將以下兩種服務區分開來:一種是「專屬」的按需配送服務,比如達達集團,其大部分業務來自大股東京東;另外就是像它這樣的獨立快遞公司。它聲稱,獨立快遞公司的增長速度快於整個行業,2023年至2028年期間每年增長27.8%,而整個按需配送市場每年增長19.1%。 閃送表示,它是「獨立」類別下的最大企業,佔據了33%的市場份額,截至6月,已在中國295個城市開展配送服務,註冊騎手達270萬。該公司表示,其獨立地位使其能夠將客戶放在第一位,而像達達這樣的公司,必須優先考慮相關利益方的配送。 但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閃送的利潤帶有星號。該公司去年的淨收入為1.1億元,而2022年則有虧損1.8億元。該公司扭虧為盈的部分原因是政府撥款,從2022年的920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7,430萬元。在招股說明書中,公司指出,這一增長是其今年實現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並指出此類撥款“由相關政府部門酌情決定”。 由於收入結構複雜,中國的外賣行業既受到監管部門的騎手勞動權益審查,也偶爾出現會計醜聞。今年早些時候,達達承認虛報了約5億元的收入,導致股價大跌。許多中國公司都存在類似違規行為的風險,但隨著外部審計師變得更加嚴格,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 與此同時,關注中概股的人士將密切留意閃送,看看它是否能夠完成首次公開募股,並實現1億美元的融資目標。它的盈利能力和不斷增長的收入可能有助於吸引投資者,儘管對中概股持續的負面情緒仍將是一個主要障礙。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