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獨角獸Klook 能否成為後起之秀?
港人成立的旅遊及體驗平台Klook,剛獲逾2億美元融資,公司朝上市又邁進一步 重點: 公司表示,今年收入逾30億美元,並已獲得盈利 創辦人王志豪表示,已隨時準備在香港或美國上市 劉智恒 由萬人迷碧咸擁有的美國足球隊邁亞密,於明年二月旋風訪港,這支擁有世界球王美斯的球隊,勢將在港掀起一片熱潮,人人都想一睹球王風彩,料必一票難求。而這次獲獨家銷售門票的Klook,亦即時搶盡風頭。 這家港產的獨角獸Klook Travel,主要經營旅遊及體驗的平台,剛獲2.1億美元(15.1億元)融資,參與的機構投資者有美國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亞洲投資基金Atinum Investment、Golden Vision Capital,以及泰國大城銀行旗下的Krungsri Finnovate。 根據資料,是次為公司成立9年以來第7輪融資,首輪融資是2015年獲取經緯創投的500萬美元,之後接連有知名投資機構入股,包括紅杉、高盛、軟銀願景及TCV等先後注資。至2018年時,當年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 說到Klook,是近年香港少有能做到如此規模,並能獲世界頂級投資者青睞的本土企業,而它的成立,背後就是一個追夢的故事。 一切源於一次尼泊爾的旅程 人的一生很微妙,有人營營役役辛勤工作,忙來忙去一事無成,有人因一件事情,就改變一生命運。Klook的誕生,或許也是一個偶然。 2013年,兩名任職投行的80後年輕人王志豪和林照圍,相約到尼泊爾旅行,在籌備到出發,深深體會到市面上的預訂服務並不足夠也不便利,於是靈光一閃,認為此生意大有可為。 因為年輕,所以任性,也顧不了那麼多,想到就做,當時王志豪的父母極為反對,認為投行工作薪高糧準,沒必要冒險。王志豪卻有另一番看法,「人生只活一次,我想開設一盤生意,不想後悔。」 創業有時就是一剎那的衝動,雖千萬人,吾往矣。王志豪毅然辭去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工作,並將位於半山荷李活道的住宅物業賣掉,集資數百萬創業。林照圍亦辭掉花旗銀行的工作,兩人找來熊小康,三人於2014年成立Klook,意思是Keep Looking。 公司以OTA(Online Travel Agency)模式營運,主要是一家境外目的地旅遊服務商,地域以亞太為核心,通過旅遊KOL去體驗及挑選旅程,設計出多種不同的體驗活動及行程,再而推薦給用戶,當中包括有交通、住宿及遊樂,並為客戶解決各項預訂服務。 把握時勢籌備上市 今天回看,當初的決定沒有錯誤,縱使一路走來經歷風風雨雨,但總算邁過多次的高山低谷,Klook聯合創辦人兼營運總監王志豪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公司業績今年早前已有可觀增長,創下歷年最佳成績,亦遠超過疫情前水平,今年度的總預訂額達30億美元,更實現成立以來首次盈利。 市場早已傳聞,Klook正籌組上市,集資金額達到3至4億美元。王志豪早前對外表示,已做好充分準備在美國或香港上市。 事實上,旅遊業自疫後復蘇,正邁入一片亮麗前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世界旅遊晴雨表》報告指出,旅遊業已恢復至疫前的80%。報告又說,今年第一季全球旅遊人次達2.35億,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倍。同時,世界旅遊觀光組織(WTTC)發布的《2023年經濟影響研究》報告預計,2023年旅遊業收入預計將達到9.5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