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尊三年首錄盈利 Gap今年擬增40門店
這家電子商務服務和品牌管理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長7.7%,並計劃今年在中國淨新增40家Gap服裝店 重點: 寶尊電商去年第四季度取得三年多以來的首次淨盈利,其品牌管理和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截至去年底在中國擁有152家Gap門店,並計劃2025年再淨新增40家門店 陽歌 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的最新季度報告滿足了所有人的需求。公司營收繼續以可觀的速度增長,旗下的中國Gap網絡實現了同店銷售額增長,在當前消費者信心低迷的環境下,這是罕見的成績。最重要的是,公司還報告了三年多以來的首次季度盈利,並承諾2025年將「帶來變革」。 但投資者對此並不買賬,周四在最新財報公佈後,該股下跌12.7%,給原本看起來非常不錯的財報潑了一盆冷水。即使在這一輪拋售之後,該股在過去六個月里仍上漲了15%,似表明投資界對公司越來越有信心。 雅虎財經調查的七家分析機構中,有五家將寶尊評為「買入」,另外兩家則給予「持有」評級。但投資者對寶尊的評價並不高,其市銷率僅為0.17倍,相比之下,Gap Inc.(GAP.US)的市銷率為0.52倍,競爭對手零售商佐丹奴國際(0709.HK)的市銷率為0.63倍。當我們將寶尊電商與其他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這是寶尊的另一項主要業務)進行比較時,差距進一步拉大。國內競爭對手微盟集團(2013.HK)的市銷率為3.12倍,而美國巨頭賽富時(CMS.US)的市銷率為7.18倍。 要更好地理解投資者為何如此不看好寶尊電商,我們需要追溯該公司的歷史。它最初是一家為電子商務商家提供軟件服務的供應商,與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生態系統關係緊密。直到今天,阿里巴巴仍然是其主要股東之一。但近年來,這塊業務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停滯。 不久前,公司引發媒體關注,它在2023年收購Gap的中國業務,邁出了進軍品牌管理的步伐。其後不久,公司還與Authentic Brands Group成立合資企業,將這家美國品牌所有者旗下的Hunter品牌引入亞洲市場。 進軍品牌管理行業的舉措最初引起了很多質疑,因它與寶尊電商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核心服務相對距離遙遠。品牌管理業務最初也拖累了寶尊電商的整體業績,因為該公司關閉了許多Gap門店,並試圖重新定位該品牌,使其更具競爭力。這些努力似終取得了一些成果,品牌管理業務現在約佔寶尊電商收入的五分之一。 該公司第四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7.7%,從27.8億元增至30億元,是公司連續第二年實現全年收入增長,而2021年和2022年這個數字均出現了收縮。 訂單履約成本同比持平,而銷售和營銷成本增長了17%。 由於這兩個因素相互抵消,公司報告本季度盈利10萬元,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首次淨盈利。董事會主席仇文彬表示,這一勢頭在2025年繼續保持,分析機構紛紛預測,公司今年將實現年度盈利,這將是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 仇文彬在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5年是我們戰略轉型的結合,為未來的增長奠定基礎。」他續稱:「我們加強了高級管理團隊,以推動下一階段的發展。」 Gap拓展版圖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瞭解公司的兩項主要業務,首先是較新的品牌管理業務,這業務在經歷了初期的收縮階段後,正步入增長模式。儘管寶尊電商表示,最近在上海和馬來西亞開設了首批Hunter實體店,但Gap品牌門店仍佔這塊業務的大部分。 品牌管理業務的產品銷售(主要來自Gap門店),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7.3%,從上年同期的4.56億元增至5.35億元。 公司稱,去年下半年,新開了40家Gap門店,其中第四季度新開16家,截至2024年底,中國Gap門店總數達到152家。公司表示,計劃今年再開設50家新店,在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後,今年門店的淨增量將達到40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表示Gap門店在第四季度實現「低個位數的同店銷售額增長」,在當前許多零售商,都在報告銷售額下滑的經濟環境下,這一表現相當令人鼓舞。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進展是,公司正與加盟商合作,把店開到二線城市,這是許多品牌越來越多采用的策略,以便向中國較小城市拓展業務。 「我們在全年開設新門店的同時,也戰略性地關閉了一些表現不佳的門店,以優化線下門店網絡,使2024年成為結構升級的一年。」寶尊品牌管理的首席財務官Ken Huang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展望未來,我們計劃加快擴張步伐,優先考慮人流量大、銷售潛力最大的地點。」 Ken Huang還表示,繼最近在上海開設了一家Hunter門店後,公司正計劃將該品牌拓展到中國的其他市場,如北京、深圳和杭州。 在電子商務方面,公司表示其服務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長了9.3%,從上年同期的17.3億元增至18.9億元,主要得益於網店運營和營銷服務兩位數的增長。但由於消費者情緒疲軟,電商產品銷售額從上年同期的5.98億元下降4.3%至5.72億元,部分抵消了這一增長。 品牌管理業務的良好表現,加上電子商務服務業務的出色業績,抵消了電子商務產品銷售業務的疲軟,使寶尊電商的經營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40萬元增至7,320萬元。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公司在經歷了三年多的虧損後,也重新實現了盈利。…
快訊:寶尊電商收入增 品牌業務致虧損
最新: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S; 9991.HK)周三公布,今年上半年的淨虧損為9,726萬元,按年減少6.1%。 利好:該公司的整體收入上升4%至43.7億元,主要由於增值服務收入上升7%至27.9億元,但其產品銷售收入微跌1%至15.8億元。 值得關注:該公司品牌管理業務錄得7,930萬元經調整經營損失,抵銷了電商業務的7,200萬元經調整經營利潤。 深度:寶尊電商的總部位於上海,201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於2020年9月在香港二次上市。該公司本來主要提供與資訊科技、門店運營與倉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不過近年矢志轉營,除了收購服裝零售商Gap(GPS.US)大中華區業務,亦與Authentic Brands成立合資企業,在大中華地區和東南亞銷售Hunter的惠靈頓靴產品。該公司表示,展望未來,對宏觀不確定性保持審慎態度,但有信心其持續轉型已鞏固業務基礎。 市場反應:寶尊電商的港股周四下跌,中午收市軟1.7%至5.87港元,貼近過去52周低位。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品牌管理業務收入增 寶尊電商虧損收窄
最新: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S; 9991.HK)周二公布,今年第一季的收入按年上升4.9%至19.8億元,浄虧損收窄20.2%至6,660萬元。 利好:該公司管理旗下Gap及Hunter兩個品牌的品牌管理業務,期內收入大增65.6%至3.13億元。 值得關注:其電商業務產品銷售減少17.3%至3.95億元,主要原因是優化了經銷模式的產品組合,令快消品及小家電收入分別下降51%及15%,抵銷了美容化妝品的收入升幅。 深度:寶尊電商的總部位於上海,201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於2020年9月在香港二次上市。該公司長期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合作,提供與資訊科技、門店運營與倉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不過,寶尊渴望擺脫阿里巴巴的影響,並尋求主業之外的多元化發展,除了收購服裝零售商Gap(GPS.US)大中華區業務,亦與Authentic Brands成立合資企業,在大中華地區和東南亞銷售Hunter的惠靈頓靴產品,並開始取得不俗成果。 市場反應:寶尊電商的港股周三下跌,中午收市軟0.7%至7.2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寶尊能否彎道超前仍待時間驗證
這家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表示,“轉型旅程”正迎來轉機 重點: 收購Gap中國後,寶尊電商去年營收增長5%,Gap中國佔其全年總銷售額的14% 去年公司原來的電商業務產品銷售額下降21%,電商服務收入也下滑5% 譚英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之一,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在過去一年一直在進行重大轉型,收購品牌並投資新的離岸業務,以便實現多元化發展。但這家大股東包括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9988.HK)的公司,究竟發生了什麼? 上周寶尊電商發佈2023年年報,並宣布兩項高管變動,給出了一些新的暗示。祝燕潔被任命為公司新任首席財務官,接替前任於鈞瑞,於鈞瑞則將專注於寶尊電商總裁的職責。兩人都是四年前加入公司,最新變動似是為了讓於鈞瑞有更多時間,專注重振寶尊核心的電子商務服務業務。 消息公佈後的第二天,寶尊電商在香港掛牌的股價下跌了4%,這是投資者對該公司正在進行的轉型不感興趣的最新證據。公司此前在3月公佈了2023年的財務業績,意味最新的下滑可能是對高管變動和年報中新細節的回應。公司在納斯達克掛牌的股票,在過去52周已下跌40%以上。 年報揭示了寶尊電商的最新想法。在國內,已推出一年的品牌管理業務正在轉向兩個新方向,而在國外,它也正在向南,即東南亞擴張。去年,公司收購了Gap(GPS.US)中國業務,並在幾個月後與私營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成立了持股51%的合資企業,這已成為公司兩項全新的品牌相關業務,即寶尊品牌管理(BBM)和寶尊國際(BZI)。 寶尊電商仍然是公司在國內的品牌管理業務的核心,為各品牌提供後端電商供應鏈管理服務。寶尊國際也在國際上做同樣的事情,最初是在東南亞。首席執行官仇文彬在公司3月份的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Gap中國處於寶尊品牌管理的核心位置,隨著公司致力於將該連鎖重塑為更高端的品牌,Gap中國經營虧損大幅收窄。 “品牌管理轉型第一年即顯現積極成果,為未來的增長和成功奠定堅實基礎,”仇文彬說。“寶尊品牌管理是寶尊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組成部分。寶尊國際是公司的長期發展機遇,我們將持續構建業務基礎設施。” 不起眼的數字 雖然這個願景在理論上聽起來不錯,但實際數據並不太起眼。寶尊電商2023年的年收入僅增長5%至88億元,其中包括來自Gap中國的13億元。公司為其他品牌提供電商服務的核心業務下降了5%,至55億元,而通過電商銷售產品的收入下降了21%,至20億元。 在產品銷售類別方面,家電銷售收入下降了29%,電子產品銷售收入下降了56%,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消費者避免購買大件商品的疲軟情緒。 公司全年虧損2.78億元,較2022年的6.53億元虧損有所收窄。公司的品牌管理部門(主要包括Gap中國業務)全年調整後營業虧損1.88億元。該連鎖店在被收購前關閉了86家門店,寶尊電商繼承了連鎖店的經營虧損。 寶尊電商轉型正值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發生痛苦變化之際,經過多年的強勁增長,行業正顯示出成熟的跡象。國內,從阿里巴巴的天貓到騰訊的微信視頻號等主要平台,都在努力應對疲軟的消費者信心。曾經是寶尊電商主要客戶群之一的國外奢侈品牌,也面臨著來自本土奢侈品牌的新競爭。 2007年,寶尊電商始於一個聰明的想法,為希望利用當時中國日漸興起的電商浪潮的知名外國品牌提供後台服務。公司核心的電商服務業務的主要合作夥伴是阿里巴巴,它擁有寶尊電商14.4%的股份。對阿里巴巴的依賴最終成為了一種負擔,限制了寶尊電商的增長機會,它後來開始通過為品牌合作夥伴提供跨平台的電商服務來實現多元化發展。 那麼,目前情況如何?從年報看,寶尊電商通過推出“創業內容商業中心”,以及收購抖音的頭部合作夥伴洛氪迅,來應對抖音在國內電商生態系統中的顛覆性影響。 寶尊品牌管理已從70余個歷史運營系統整合為單一綜合運營平台,將是該部門未來發展的基礎。寶尊努力擺脫與Gap門店相關的折扣品牌形象,實施“扎根中國、服務中國”的全新品牌策略。 寶尊國際最初的主打品牌是Authentic Brands旗下的Hunter品牌,寶尊擁有該品牌在大中華區和東南亞市場的知識產權。寶尊國際已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菲律賓、香港和台灣有150 名員工。公司計劃今年將以戶外服裝和橡膠靴聞名的Hunter品牌引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仇文彬表示,寶尊國際與日本的本田汽車建立了類似的合作關係,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新馬市場推出,並補充說雙方將同時在線上和線下開展合作。 寶尊目前的市銷率(P/S)為0.13倍,與國內競爭對手微盟集團(2013.HK)相比顯得相當低迷,後者的市銷率有1.38倍。全球同行Salesforce(CRM.US)和Shopify(SHOP.US)的市銷率都要高得多,分別為7.81倍和13.58倍。寶尊電商低迷的估值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雅虎財經調查的七家分析機構中,有六家對其給出了“強烈買入”或“買入”的評級。至少一家券商,即大和資本最近將該股評級調高為“買入”。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高估值嚇窒投資者 微盟分拆股價急插水
這家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表示,正計劃分拆旗下營銷服務的公司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 重點: 微盟計劃分拆營銷服務的子公司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公告發表後股價下跌12% 公司稱正在剝離的業務價值36億元,但市場對該業務的估值還不到一半 陽歌 先是寶尊電商(BZUN.US;9991.HK)作出重大戰略調整,通過2022年收購美國零售商Gap(GPS.US)的中國業務,進軍品牌管理領域。現在,中國另一家主要電子商務服務供應商微盟集團(2013.HK),正在進行業務重大調整。但與寶尊電商不同的是,微盟集團是從小處著手,最新公佈的計劃是把自己分拆成兩大板塊。 本週微盟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公告顯示,集團將剝離其營銷服務子公司上海微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國內業務,尋求讓該公司在中國國內A股市場上市。 投資者並不看好該計劃,公告發佈後微盟集團市值蒸發近12%,延續了該股的下跌趨勢。今年以來該股已下跌30%,過去52周下跌約三分之二。 該公司一度是投資者的寵兒,摩根大通、貝萊德和高盛都是其主要投資者,它們看好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巨大潛力。但現在,除摩根大通之外的所有這些投資者都放棄了微盟集團,因為公司過去四年一直在虧錢。 即便遭遇了此輪拋售,微盟集團看上去仍是贏家,至少與寶尊電商相比是這樣。目前,公司的市銷率(P/S)為2.24倍,而寶尊電商僅為0.10倍。但規模比它大得多的全球競爭對手Shopify (SHOP.US)和Salesforce (CRM.US)的市銷率要高得多,分別為15倍和8倍,反映投資者看好全球電子商務的未來。 微盟集團和寶尊電商均囿於中國市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繁榮了多年,但最近由於經濟放緩,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該行業急劇放緩。微盟集團最初為騰訊(0700.HK)旗下微信平台上的商家提供服務,但也嘗試在其他平台上進行多元化發展。寶尊電商也類似,最初主要為阿里巴巴(BABA.US;9988.HK)旗下淘寶平台上的商家提供服務。 那麼,投資者為什麼對分拆計劃如此抗拒呢? 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微盟集團對被分拆業務的估值似乎遠遠高於市場的估值。公告顯示,微盟集團將按照上海微盟文化傳媒整體估值不低於36億元為基礎,出售該公司50%以上的股權。最終目標是讓上海微盟文化傳媒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該市場對中國公司的估值往往高於香港等更國際化的市場。 公告中的信息顯示,擬分拆的業務約佔微盟集團2022年收入的30%。簡單計算一下,微盟集團目前市值53.6億港元,30%相當於16億港元(14.6億元)。按此計算,市場會認為上海微盟文化傳媒的價值,還不到微盟集團對其估值的一半。 強勁增長 目前尚不太清楚上海微盟文化傳媒的財務增長情況。該公司是微盟集團兩大事業群之一,主要負責微盟的境內營銷業務,正如我們之前指出,微盟營銷佔微盟集團總收入的30%。另一項業務是微盟企服,運營該公司向電商商戶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產品。 在8月的中期財報中,微盟集團才宣布重組,讓這兩項業務成為獨立部門,在本週發佈分拆公告之前,它一直沒有給出這兩項業務各自的收入數據和增長率。 但公司的整體營收增長看起來相當穩健,至少在去年上半年是這樣。隨著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結束,消費者恢復消費,微盟集團收入增長34.5%,達到12億元。這與前兩年收入持平甚至萎縮相比,改善顯著。根據雅虎財經的數據,分析機構預計今年將繼續保持近期的增長勢頭,預計增幅將在20%左右。 去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67.5%,輕微高於2022年同期的66.4%。毛利率提高,加上強勁的收入增長,幫助公司將淨虧損從2022年中期的6.08億元,收窄至去年中期的4.52億元。公司現金相對充裕,截至去年6月持有現金21億元。更重要的是,分析機構認為公司今年將再次盈利。 除了因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取消的提振外,微盟集團還受益於近期更注重大客戶的戰略。在中期業績中,公司稱有望實現千萬級收入客戶超100家、百萬級客戶超1,000家的戰略目標。 微盟集團還表示,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全球化,但迄今為止,它還沒有公佈任何全球銷售數據,似乎意味這部分業務目前依然無足輕重。 綜上所述,我們再來看看投資者為什麼逃離這家公司,以及最新交易為什麼讓他們如此抗拒。該公司對擬分拆業務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似是一個主要原因,而且上分拆後微盟集團的收入可能會減少30%。 與此同時,投資者可能高度懷疑微盟集團的全球化能力,因為它沒有明顯的優勢或經驗,難以從Salesforce或Shopify等更成熟的市場參與者手中,搶奪市場份額。相反,在可預見的未來,該公司可能會繼續與中國本土市場緊密相連,而這看上去是有問題的,因為其業務可能會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而疲軟。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寶尊電商錄正現金流 但經營虧損擴大
最新: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S; 9991.HK)周三公布今年第三季業績,期內淨虧損為1.2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69億元減少25.4%。 利好:除了總收入上升4.7%至18.2億元外,得益於成本管控及營運效率提升,該公司實現了自上市以來的首個第三季正向經營現金流。 值得關注:該公司的經營損失大升416%至1.36億元,經營損失率為7.4%,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5%。 深度:寶尊電商的總部位於上海,201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並於2020年9月在香港二次上市。該公司長期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合作,提供與資訊科技、門店運營與倉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不過,寶尊渴望擺脫阿里巴巴的影響,並尋求主業之外的多元化發展,例如今年初收購服裝零售商Gap(GPS.US)大中華區業務。此外,它與Authentic Brands成立合資企業,在大中華地區和東南亞銷售Hunter產品,該品牌最廣為人知的是惠靈頓靴。上述兩個舉動,意味公司從軟件即服務(SaaS)供應商的老本行,轉型為零售品牌營運商。 市場反應:寶尊電商的港股周四下挫3%,周五略有反彈,中午收市升1.6%至7.83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中國大額消費降 寶尊電商受衝擊
這家電子商務服務公司稱第一季電子產品銷售額暴跌67%,小家電銷售額則下跌36% 重點: 如果剔除Gap大中華區從2月開始貢獻的1.89億元,寶尊電商第一季營收下降14% 該公司本季度在東南亞採取了幾項戰略措施,旨在向本土中國市場之外擴張 陽歌 電子商務服務供應商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的最新財報提供了一項有力證據,表明目前在中國日益普遍的一個主題,即謹慎的消費者正在避免大筆支出。在第一季的財報季期間,我們經常在汽車和房地產行業看到這一主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兩樣是最貴的大件物品。 現在,寶尊的財報顯示,這一趨勢也沿著「食物鏈」向下延伸至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相比之下,快速消費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等較便宜的商品是近期熱門,這表明人們仍然願意在這些較便宜的日常用品上花錢。 與此同時,寶尊公佈了一項新的國際擴張戰略,試圖向中國境外的電子商務商家銷售其廣受歡迎的工具。這似乎建立在該公司今年較早前收購服裝零售商Gap(GPS.US)大中華區門店的基礎之上,此舉使寶尊從軟件即服務(SaaS)供應商的老本行,轉型為此類服務的綜合供應商,以及零售品牌營運商。 該戰略旨在實現多元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像Gap這樣的品牌,可以成為寶尊核心的電子商務服務的主要新客戶。同樣在多元化方面,該公司發佈了一份鼓舞人心的進展報告,顯示其正在穩步降低對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依賴,後者是其最大的股東之一,並通過網上商城天貓,成為它的主要業務來源。 我們稍後會更詳細地來回顧這些要點。但報告發佈後,消費者信心不足和由此導致的大筆支出減少,似乎對投資者的想法影響最大。上週四報告發佈後,寶尊在紐約掛牌交易的股票下跌10%,不過第二天又收復了部分跌幅。 該股今年已下跌27%,較2月的高位下跌了一半以上,當時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大幅上漲。即使如此,根據分析機構對其今年盈利情況的預測,該股的市盈率為37倍,估值仍然相當高。這個數字低於Shopify(SHOP.US)的185倍,但高於賽富時(CRM.US)的32倍。 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大股東至少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施羅德投資這三大機構,它們的持股比例都在5%或以上。因此,儘管寶尊電商目前在中國的處境比較困難,但顯然投資者還沒有放棄它。 寶尊電商第一季的營收並不是特別令人鼓舞,它按年下降4.9%至18.9億元。如果剔除Gap大中華區從2月開始貢獻的1.89億元,它的當季營收將下降14%。儘管如此,與去年四季度營收下降20%相比,這仍然是一個改善的跡象。當時,由於嚴格的防疫措施,消費情緒相當低迷,防疫措施直到12月初才取消。 電子產品需求疲弱 寶尊電商將收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有的電商服務收入,一類是較新的產品銷售收入。在這兩個業務中,佔其營收三分之二左右的核心電商服務在本季度實際上表現相對較好。該類別下降了6%,至12.2億元,主要是由於在此期間處置了虧損子公司。如果排除這一影響,來自服務的收入幾乎持平。 最大的下降來自產品銷售收入,如果不包括2月才開始貢獻營收的Gap門店銷售,起降幅約為30%。產品銷售類別表現最差的是電子產品,同比暴跌67%,至4,360萬元。小家電銷售額也暴跌36%,至2.25億元,因為消費者對此類商品的購買意願下降。 相比之下,本季度快速消費品的銷售額增長了25%,美容化妝品的銷售額也上升了6%。 該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4月和5月的消費趨勢有所改善,但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寶尊電商的利潤情況也不容樂觀,它報告了營運虧損,而在不包括員工股票薪酬的非公認會計準則下也錄得虧損。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報告非公認會計準則虧損1,310萬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為120萬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Gap的大中華區業務,寶尊電商在2月份以大約4,000萬美元(2.8億元)這個相對較便宜的價格收購了該業務。由於激烈的競爭和疫情期間的疲軟支出,該連鎖店一直舉步維艱,在收購完成時,它的門店數量減少到了118家,約為2021年3月連鎖店總數的一半。 寶尊電商的高層透露,他們計畫再次緩慢擴張該連鎖店,目標是今年開設10家門店。他們還說,該連鎖店「在第一季大幅縮小了營運虧損」,但沒有提供何時開始盈利的細節。 最後,我們簡單地說一下寶尊電商收購了生活方式品牌Asia Ltd.的少數股權,並在新加坡開設了一家網店。這個品牌看起來不是很大,在新加坡開店看起來也不是什麼大動作。但這兩件事都表明,寶尊電商希望走出中國,而東南亞是它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這是將我們久經考驗的技術推向全球市場的重要的第一步,」它的董事會主席仇文彬在電話會議上說。「我們的技術,是我們在東南亞不斷增長的電商市場建立業務的重要基礎部分。」 總而言之,寶尊電商似乎整體上正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儘管有人可能會質疑其收購在華陷入困境的Gap品牌是否明智。它目前最大的挑戰是經受住中國經濟低迷的考驗,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未來幾個季度大宗消費支出是否會有所改善。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