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enew says trade-ins are becoming popular

以舊換新風潮助力萬物新生首次實現運營盈利

這家回收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長24.4%,首次同時實現淨盈利和運營盈利 重點: 萬物新生第三季度收入增長24.4%,由於與京東合作的“雙十一”促銷效果顯著,公司預計在第四季度繼續實現類似增長 以舊換新成為中國促進回收利用和刺激消費的抓手,萬物新生也借此獲得更強的發展動力 陽歌 傳統而言,二手商品交易通常是節儉或者經濟不寬裕的象徵。但隨著中國消費者變得日益謹慎,這種消費方式卻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尤其是可以用二手貨抵扣新產品價格的時候。 這種消費方式成為回收專家萬物新生(RERE.US)越來越重要的增長引擎。該公司週三發布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其收入保持強勁的兩位數增長,在其他消費領域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不易。 全世界消費者都越來越偏愛網購,但是對萬物新生而言,傳統實體店也同樣重要,因為消費者在選購二手商品時,往往希望可以先親手檢查一下。公司因而選擇“逆流”而上,宣佈計劃加速實體店的開設。 萬物新生通過這樣的舉措來優化商業模式,隨著其規模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公司也從電子產品回收業務向奢侈品、黃金和名酒等其他領域擴張,同時也繼續夯實高利潤業務。在此過程中,公司達成了一個重要里程碑——首次實現季度運營盈利,標誌著又一個主要利潤指標轉正。 隨著知名度不斷提升,萬物新生也吸引到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其現有股東包括Tiger Global、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機構,這些機構均持有公司1%或以上的股份。最新業績發佈當天,公司引來更多追捧,股價上漲近1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46%,遠超MSCI中國ETF的18%漲幅。 為了刺激消費,目前中國推出了主要適用於大型家電等高價商品的購物補貼,借類似政策的東風,日益普及的以舊換新風潮也成了萬物新生最關注的新主題。 萬物新生的核心業務之一是智能手機的以舊換新,這個領域目前還沒有得到政府補貼。但很多人猜測,隨著更多經濟刺激計劃的出台,智能手機以舊換新也會得到補貼。以舊換新的日益流行有助於萬物新生獲得更充足的貨源,這是其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萬物新生董事長陳雪峰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第一個具體判斷是,以舊換新的增速超過大盤,是更受國內用戶歡迎的回收方式,正在驅動二手行業的發展。」他續稱:「我們認為,以舊換新的消費方式仍處於早期階段,萬物新生與平台和品牌都仍需要進行持續的用戶教育,讓更廣泛的消費者體驗到具有性價比的消費方式。」 京東合作 「以舊換新」的日益流行在萬物新生與電商巨頭京東(JD.US; 9618.HK)的合作中體現得最為顯著,後者也是該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今年5月,萬物新生和京東宣布了一項新的多年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進一步整合資源,幫助京東加大鼓勵回收利用的力度,從而更好地響應政策。 萬物新生表示,開展新合作後,通過京東的常規回收和以舊換新服務收集的商品價值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40%以上。其中,通過以舊換新服務收集的商品價值翻了一番。 這種勢頭延續到了當前季度,今年10月14日到11月11日的“雙十一”期間,萬物新生通過京東回收的產品總價值同比增長了77%。其中,通過與京東合作的以舊換新回收的產品價值飆升了246%,這些增長將體現在第四季度的業績中。 除了京東之外,萬物新生的另一個主要合作夥伴是與蘋果,iPhone回收是其最大的產品線。萬物新生表示,與蘋果的合作夥伴關係在最新季度實現了“健康增長”且毛利率也有所改善。公司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外界估計該業務2024年全年將帶來1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萬物新生還宣佈與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建立了新的合作關係,鼓勵消費者以空化妝品容器換取歐萊雅品牌的實體禮品。 公司還披露將加速擴展其愛回收門店的網絡,這些門店能夠幫助公司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助力其將業務擴展到電子產品之外的其他類別。截至9月底,該公司共有1,637家此類門店。 「我們會不斷提升愛回收門店的服務能力和用戶體驗,鎖定愛回收作為第一回收品牌的用戶心智。」陳雪峰表示:「接下來的2-3年我們預計會加速開店的節奏。」 萬物新生去年啓動了「多品類」回收業務,此項業務的交易金額在第三季達到9.5億元,與二季的9億元相比有所提升,而同比增幅達270%。公司透露,黃金成為最大的“多品類”商品,佔77%的業務比重,其次是奢侈品,佔18%。但公司同時表示,這兩個類別在收入方面的貢獻大致相若。 以上這些措施幫助萬物新生在第三季錄得40.5億元收入,相比上年同期的32.6億元取得良好增長。公司預測第四季將有類似的收入增長,預計該數字將為47.4億元至48.4億元,按中間值計算,增幅約為23%。 在最新的收入數據中,萬物新生指出,通過其愛回收網站和愛回收門店直接由消費者產生的銷售額在本季度同比增長了三倍,印證了其正在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二手商品。 凡此種種努力幫助公司將最新季度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9.8%提升至20.0%。也幫助公司首次實現運營盈利,運營利潤為2490萬元。公司的淨利潤也為正值,達到1790萬元,這是萬物新生第二次錄得這一指標的正值。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TRenew strengthens tie-up with JD.com

萬物新生逆勢增長 深度合作京東蘋果

隨著加強與京東的回收合作,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長27% 重點: 消費者日趨追求性價比,推動萬物新生二季度收入強勁增長,並預計三季度態勢將保持 這家回收公司向高利潤業務傾斜,與蘋果和京東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陽歌 最新財報顯示回收專家萬物新生集團(RERE.US)在多個領域持續取得進展——通過加強高利潤業務,並微調與蘋果(AAPL.US)的合作來提高利潤率。 從宏觀的層面來看,隨著促進消費和推動循環經濟成為保經濟增長的主旋律,財報的亮點包括公司通過一項全新的多年協議,與合作已久的京東(JD.US;9618.HK)進一步深化關係;蘋果也迅速成為集團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之一。 隨著經濟增長減速,國內企業紛紛報告收入減弱,萬物新生卻通過與政府保持一致的步調,挖掘重視性價比的消費者潛力,逆勢保持兩位數增長。公司預測,隨著更多城市推出支持以舊換新的政策來促進消費,這樣的增長將持續到三季度。 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看到,消費者行為發生了重大轉變,在想要更新換代電子產品的消費中,以舊換新成為越來越主流的購買方式。下半年,我們期待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國家政策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確定性。” 萬物新生報告二季度收入增長27.4%至37.8億元,略高於之前給出的指引高端。公司預測三季度收入會繼續以22%至25%的類似速度增長,在突破30億元僅一年後跨過40億元大關。 公司絕大部分收入(約90%)來自產品銷售,季度內同比增長29%,其餘收入來自服務。 過去兩年公司一直在完善業務,把重點向產品翻新和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這兩個最賺錢的業務傾斜。這兩項業務的利潤率,都高於透過中間商促成的智能手機、電子產品和其他產品的交易。公司宣佈二季度直接銷售的收入同比增長125%,達到9.6億元,約佔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兩年前推出的非電子產品回收業務也取得了強勁增長,這塊業務包括奢侈箱包、黃金和名酒等品類。這部分業務的交易規模在二季度達到了9億元,高於上一季度的6億元,同比增長近400%。 公司non-GAAP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至2.5%,使得經調整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3,640萬元增長至創紀錄的8,050萬元。公司仍處於淨虧損狀態,不過虧損規模從上一年的6,480萬元收窄至1,070萬元。 深入綁定京東 儘管財報總體樂觀,但它的股價在公佈業績當天下跌了11.3%,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跌幅有所收窄。整體來看,股價保持了強勢,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累計上漲約35%,漲幅遠超iShares MSCI中國ETF 的4%。 該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與全球同行相當,不過這些股票大部分略顯被低估。目前,它的市銷率(P/S)為0.31倍,落後於The RealReal(REAL.US)的0.49倍,但領先於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14倍。所有這些數字都遠低於二手車交易商Carvana(CVNA.US)的2.79倍市銷率,顯示大家有朝一日可能達到的估值水平。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與京東的新合作,以及前面提到的其他一些進展。京東是萬物新生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是主要股東,持有萬物新生34%的股份。萬物新生表示,雙方於5月簽署了一項新協議,期限至2027年底,雙方將“通過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繼續開展二手業務合作”。 這份協議意義重大,因為京東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子產品銷售商之一,還在國家倡導循環經濟的大潮中加大了推廣二手電子產品的力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5月份,萬物新生通過京東平台回收的二手商品交易額同比翻倍,在618購物節期間也實現了類似的增長。 與此同時,萬物新生與蘋果也持續磨合iPhone回收業務,該合作夥伴關係可以追溯到去年。萬物新生曾表示,此番合作有望為其年收入增加15億元,但由於利潤率較低,合作起步並不順利。然而,在過去一年中,萬物新生一直在對該計劃進行調整,並表示在二季度實現了業務毛利率為正的重要里程碑。 宏觀而言,萬物新生表示,國家3月發佈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行動方案以來,愈來愈多的中國城市正推出鼓勵二手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計劃。深圳在7月推出了一項鼓勵智能手機以舊換新的計劃,陳雪峰表示:“下半年,我們期待有更多城市跟進推動此類補貼的發放,進一步促進閒置二手電子產品有效地流入循環體系。” 隨著萬物新生繼續將重點放在利潤最高的業務線上,並繼續努力通過提高檢驗流程的自動化,和城市層面的回收來提高效率,它在二季度的運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6,100萬元大幅收窄至560萬元。雖然公司在非GAAP基礎上盈利,但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它可能很快也會在GAAP基礎上盈利,這將是其盈利能力的又一個標誌性里程碑。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