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智譜AI完成新一輪30億元融資

大模型獨角獸智譜AI宣布完成新一輪30億元融資,多個戰略投資者及國資背景資本參與了此次融資,老股東如君聯資本繼續跟投。此次融資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推動國產大模型技術的創新和生態發展。 據財新報道,這是智譜AI半年內第二輪融資。今年9月,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宣布以投前200億元估值領投,智譜AI也成為目前中國估值最高的大模型公司之一。 智譜AI成立於2019年6月,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孵化。公司披露,2024年業務高速增長,商業化收入增長超過100%,其面向企業應用的MaaS開放平台,API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倍,MaaS平台已經吸引了70萬企業和開發者用戶。C端產品「智譜清言」擁有2,500萬用戶,年化收入(ARR)超千萬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JK eyes to potential expansion of Nvidia partnership

因英偉達之名 中金科股價急升

這家上市不久的高科技緊固件製造商,被邀請參與英偉達的新型高科技散熱系統開發後,股價上漲了近兩倍 重點: 中金科表示,獲邀為英偉達正在開發的新型高科技散熱系統製造緊固件 這家高科技零部件製造商可能會通過二次發行籌集更多資金,此前9月的上市集資規模不大,僅籌集600萬美元 陽歌 在高科技零部件領域,客戶名單是最重要的。螺母、螺栓和光學鏡片這些東西幾乎不會讓投資者感到興奮,即便它們是各種產品的關鍵零部件。但如果像蘋果(Apple)這樣的公司選擇在iPhone或其他產品中使用你的產品,就是另一回事。 新上市的中金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ZJK.US)在12月3日宣布,與芯片製造商英偉達(NVDA.US)的現有合作可能會大幅擴大時,就非常清楚這一點。但它可能沒料到,公佈這一消息後,投資者會給予它熱烈的掌聲,反映一個代表人工智能(AI)巨大潛力的公司名字的力量。 在公布這消息的當天,9月底上市的中金科股價上漲近兩倍,這家原本平平無奇的緊固件(用於各種電子產品)製造商的市值,一度突破10億美元的門檻,達到11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此後,該股一直下跌,尤其是在周二,中國宣布一項似乎出於政治動機而針對英偉達的反壟斷調查後,股價下跌了12.5%。 儘管如此,按最新收盤價12.45美元計算,中金科的市值仍高達8.7億美元,股價是9月30日首次公開募股時5美元的一倍多。更重要的是,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時,籌集到的資金非常有限,只有625萬美元,僅售出了2%的股份。 在它首次公開發行時,我們就說過,如果該公司在未來幾個月在市場進行二次發行,我們不會感到驚訝。該股受到的熱烈歡迎,尤其是有關英偉達的最新公告發佈後,讓這種可能性更增加了。該公司二次發行,可能會聘請更大牌的承銷商,幫它籌集到相當於上次融資規模很多倍的資金,甚至可能達到1億美元或以上。 中金科當然可以利用這些資金,因為它正在尋求將製造基地拓展到中國以外的地方,這是一個普遍行業趨勢。更重要的是,擴大與英偉達的合作讓投資者如此興奮,如果項目最終取得成果,無疑將需要大量新投資,包括研發和製造。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中金科已經擁有相當強大的客戶名單,不僅有英偉達,還電動汽車巨星比亞迪、全球領先的無人機製造商大疆,以及iPhone製造商富士康等。 有意思的是,中金科在IPO招股說明書中,甚至沒有提到英偉達和很多大牌客戶,相反,外界只能通過查看公司的網站才知道它們。 探索階段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讓投資者興奮不已的英偉達相關公告。中金科和英偉達的合作,可能仍然處於探索階段,它涉及開發用於英偉達芯片產品所需的高科技散熱系統的精密緊固件。這種散熱系統,是用於AI的高性能芯片組的關鍵部分,因為產品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了防止故障,必須將熱量散髮出去。 以Zjinlok為品牌名的中金科表示,最近在英偉達加州總部舉行的一次會議後,它收到生產樣品的請求,用於英偉達即將推出的一個液體散熱項目。為此,中金科組建了一支由工程師和技術支持人員組成的團隊,專門負責這個項目。它稱這一髮展為公司增長戰略的「轉折點」。   中金科的首席執行官丁寧說:「我們的合作領域擴大到液態散熱系統,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展示我們的能力之大、研發團隊的實力之強,以及工程的質量和多功能性之優。」 雖然現在顯然還為時尚早,而且中金科可能只是受邀參與該項目的幾家公司之一,但如果英偉達最終選擇了它的產品,那麼這樣一個重要的新收入來源,其潛力顯然是相當大。公司目前主要的緊固件產品已經涵蓋了廣泛的應用,包括汽車、5G基站和無人機。 但中金科的實際收入仍然相對較小,2023年全年僅2,900萬美元,較2022年的2,480萬美元增長了17.2%。公司還實現了盈利,去年淨利潤增長約6%,從2022年的730萬美元增至770萬美元。 從戰略角度看,擴大與英偉達的合作,可能標誌著中金科在客戶和生產製造上,向中國以外的多元化邁出重要一步。它去年的收入中約有2,500萬美元來自中國,佔86%,而該公司目前的大部分生產來自國內的兩家工廠,一個位於總部所在地深圳,另一個在清遠。 今年4月,公司在越南設廠,並表示還計劃明年初,在美國開設一個銷售辦事處以拓展業務。越南的工廠可能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需要更多的建設資金,這是潛在的二次發行帶來的新資金可能會用到的地方。如果與英偉達的合作取得進展,並獲得新的大訂單,那麼還可能需要在研發和新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總而言之,中金科看起來是一家管理良好但規模顯然較小的公司,對自己突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公司如何應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轉變,將決定它是否擁有在大聯盟中競爭的「實力」,或者它是否最終只是全球高科技零配件市場中的一個小小參與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uofu Hydrogen files for IPO

國富氫能成功與否 還看技術突破

這家新能源公司已申請在香港上市,它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氫氣運輸和加氫設備 重點: 2021年至2023年,國富氫能的收入雖穩步增長,但三年合計虧損2.38億元 該公司需要在制氫和氫氣存儲方面取得技術突破才能取得長期成功  陳竹 中國已把發展氫能作為國家優先事項。當政府做出這樣的決定時,意味著任何願意參與的公司都可以賺取豐厚的利潤。隨著中國政府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淨零排放,因而在過去幾年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政府的政策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氫能創業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現在尋求上市,欲從對該行業的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最新的一家,該公司上周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請。而就在它提交申請的一周前,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交了赴港上市的申請。 國富氫能成立於2016年,生產用於製造、存儲和運輸氫氣的專用設備。其主要客戶是清潔能源生態系統中的很多公司,包括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商、汽車製造商、能源公司和城市公交運營商。 然而,儘管經過政府的多年支持,氫燃料的採用率卻相對較低,導致國富氫能及其同行的銷售額不高。上市文件顯示,該公司去年銷售額僅5.22億元,較2022年的3.59億元增長了45%,2021年的銷售額為3.29億元。 與新興領域的許多初創公司一樣,國富氫能尚未實現盈利,不過過去三年的虧損相對較小。該公司的淨虧損從2021年的7,100萬元增至2022年的9,400萬元,去年又回落至7,300萬元。 公司已獲得多輪融資,主要來自東方江峽、金浦投資、遨問創投、錦泰金泓和湧鏵投資等二線投資者。今年2月,暨陽氫能出資2,000萬元收購了該公司0.52%的股份,表明它當時的估值約為38億元。 這意味著國富氫能距離“獨角獸”(指估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公司)的地位還很遠。但按照這個估值,它的市銷率為7.3倍,對於這種成長型公司來說,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雖然國富氫能宣稱自己是氫能價值鏈的領導者,但仔細研究它的產品目錄就會發現,這家公司缺乏氫能製造和存儲的很多核心技術。它的四個主要產品類別主要集中在氫氣運輸和加氫設備,而不是更關鍵的、技術密集型的制氫和液化設備上。 說實話,製造氫氣運輸和加註設備並沒有那麼複雜,真正的挑戰在於這種燃料的實際製造和存儲。生產涉及對水進行分解或從天然氣中提取氫氣,而存儲則需要通過將氫氣冷卻至極低的溫度進行液化,成本昂貴。 專注技術含量不高的設備 國富氫能顯然專注於運輸和加氫這兩類技術含量不高的設備,它們在2023年貢獻了81.2%的收入。其餘的收入來自銷售氫氣液化和液氫儲運設備,這些設備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試驗階段。 儘管進行了多年的投資,但該公司在開發制氫和儲氫技術方面並未取得重大進展。上市文件顯示,過去三年公司的研發費用保持相對穩定,從2021年的4,200萬元微降至2023年的3,900萬元。 國富氫能面對的挑戰反映出中國氫能行業面臨的普遍困境。儘管政府推動氫能行業發展的時間相對較長,但該行業尚未起飛。 目前的補貼主要集中在對終端用戶的資金支持上,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提供了此類激勵措施。自去年以來,支持步伐有所加快,各地紛紛出台具體措施來推廣這種能源。例如,瀋陽的一個區已經開始為購買氫動力汽車的人提供財政補貼,每輛車的補貼金額從50萬元到105萬元不等。 儘管有這些補貼,但氫動力汽車目前是氫能源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一直發展緩慢,這與近來鋰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形成了鮮明對比。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3年中國氫動力汽車的銷量僅為5,800輛,與全年3,000多萬輛汽車的銷量相比,這個數字可以忽略不計。 雖然在整個氫能領域,國富氫能的技術可能並不領先,但就產品的市場份額而言,國富氫處於領先地位。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顯示,該公司在它生產的主要的氫氣運輸設備的兩個子市場中佔有約30%的份額。 然而,這些領域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這意味著它的地位可能很快就會發生變化。而國富氫能目前的領先地位並不穩固。比如,該公司去年在車載高壓供氫系統的市場佔有率為30.4%,並沒有領先第二和第三的競爭對手多少,後兩者市佔率分別為24.6%和22.9%。 除了持續的虧損,投資者可能還需要考慮該公司的另一個重大風險因素:收入高度集中在有限的客戶身上。國富氫能前五大客戶貢獻的收入佔比,從2021年的44.8%和2022年的53.5%,上升到了2023年的56.7%,表明公司對一個相對較小的客戶群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歸根結底,國富氫能的成功將取決於其能否在氫能“食物鏈”更為複雜的環節取得技術突破。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將把通過上市籌集到的資金的一部分,用於改進制氫設備技術,但它未說明具體金額。 畢竟,制氫是最有前途的領域之一,增長潛力巨大,進入壁壘更高。預計從2023年到2028年,此類設備在中國的市場每年將增長約80%,從19億元增至642億元。在這個市場贏得可觀的份額將為國富氫能,或任何一家能夠找到安全、經濟的氫能生產方式的公司提供巨大的增長動力。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ivil service exam preparation company Fenbi Ltd. said on Monday it will report a net profit of 166 million yuan or more for 2023, reversing a loss of 2.09 billion yuan in 2022.

快訊:考試培訓需求強勁 粉筆預告去年扭虧

最新:中國公務員教培供應商粉筆有限公司(2469.HK)周一公布,預期2023年度扭虧為盈,盈利將不少於1.66億元,遠勝2022年的20.9億元虧損。 利好:該公司業績大幅改善,主要因為去年招錄類考試培訓需求強勁,以及成本結構持續優化,令毛利率及淨利潤率均明顯提升。 值得關注:如果剔除股份支付、按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負債虧損,以及上市開支等,該公司的經調整利潤預計將不少於4.2億元。 深度:在中國政府開始打擊私人補習服務之前,粉筆這個名字可能較為陌生,公司之前是一家線上學習「獨角獸」的一部分(獨角獸是被定義為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它於2020年獨立成另一家公司,專注中國公務員考試輔導,並在專業人士線上教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截至去年6月底,其網上平台擁有5,620萬註冊用戶,月均活躍用戶從2021年的650萬名,增加去年同期的920萬名,並於去年在港股上市,成功集資約2億港元。 市場反應:粉筆的股價周二下跌,中午收市挫4.6%至4.76港元,比去年的上市價9.9港元下挫51.9%。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Klook: a Hong Kong unicorn

港產獨角獸Klook 能否成為後起之秀?

港人成立的旅遊及體驗平台Klook,剛獲逾2億美元融資,公司朝上市又邁進一步 重點: 公司表示,今年收入逾30億美元,並已獲得盈利 創辦人王志豪表示,已隨時準備在香港或美國上市      劉智恒 由萬人迷碧咸擁有的美國足球隊邁亞密,於明年二月旋風訪港,這支擁有世界球王美斯的球隊,勢將在港掀起一片熱潮,人人都想一睹球王風彩,料必一票難求。而這次獲獨家銷售門票的Klook,亦即時搶盡風頭。 這家港產的獨角獸Klook Travel,主要經營旅遊及體驗的平台,剛獲2.1億美元(15.1億元)融資,參與的機構投資者有美國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亞洲投資基金Atinum Investment、Golden Vision Capital,以及泰國大城銀行旗下的Krungsri Finnovate。 根據資料,是次為公司成立9年以來第7輪融資,首輪融資是2015年獲取經緯創投的500萬美元,之後接連有知名投資機構入股,包括紅杉、高盛、軟銀願景及TCV等先後注資。至2018年時,當年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 說到Klook,是近年香港少有能做到如此規模,並能獲世界頂級投資者青睞的本土企業,而它的成立,背後就是一個追夢的故事。 一切源於一次尼泊爾的旅程 人的一生很微妙,有人營營役役辛勤工作,忙來忙去一事無成,有人因一件事情,就改變一生命運。Klook的誕生,或許也是一個偶然。 2013年,兩名任職投行的80後年輕人王志豪和林照圍,相約到尼泊爾旅行,在籌備到出發,深深體會到市面上的預訂服務並不足夠也不便利,於是靈光一閃,認為此生意大有可為。 因為年輕,所以任性,也顧不了那麼多,想到就做,當時王志豪的父母極為反對,認為投行工作薪高糧準,沒必要冒險。王志豪卻有另一番看法,「人生只活一次,我想開設一盤生意,不想後悔。」 創業有時就是一剎那的衝動,雖千萬人,吾往矣。王志豪毅然辭去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工作,並將位於半山荷李活道的住宅物業賣掉,集資數百萬創業。林照圍亦辭掉花旗銀行的工作,兩人找來熊小康,三人於2014年成立Klook,意思是Keep Looking。 公司以OTA(Online Travel Agency)模式營運,主要是一家境外目的地旅遊服務商,地域以亞太為核心,通過旅遊KOL去體驗及挑選旅程,設計出多種不同的體驗活動及行程,再而推薦給用戶,當中包括有交通、住宿及遊樂,並為客戶解決各項預訂服務。 把握時勢籌備上市 今天回看,當初的決定沒有錯誤,縱使一路走來經歷風風雨雨,但總算邁過多次的高山低谷,Klook聯合創辦人兼營運總監王志豪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公司業績今年早前已有可觀增長,創下歷年最佳成績,亦遠超過疫情前水平,今年度的總預訂額達30億美元,更實現成立以來首次盈利。  市場早已傳聞,Klook正籌組上市,集資金額達到3至4億美元。王志豪早前對外表示,已做好充分準備在美國或香港上市。 事實上,旅遊業自疫後復蘇,正邁入一片亮麗前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世界旅遊晴雨表》報告指出,旅遊業已恢復至疫前的80%。報告又說,今年第一季全球旅遊人次達2.35億,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倍。同時,世界旅遊觀光組織(WTTC)發布的《2023年經濟影響研究》報告預計,2023年旅遊業收入預計將達到9.5萬億美元。…
Huya looks for stability in diversification

虎牙冀借多元化再成獨角獸

該公司在過去兩年遭受一系列挑戰,現在希望減少對直播遊戲收入的依賴而穩定下來 重點 虎牙三季度營收繼續大幅下滑,它希望通過8月宣佈的多元化計劃來改善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盈利,但表示由於四季度季節性開支過大,該季度可能會錄得虧損       陽歌 老虎、獨角獸,還是兩者並存? 這是潛藏在直播遊戲公司虎牙(HUYA.US)背後的一個關鍵問題。這家名為「老虎牙齒」的公司公佈最新業績顯示,三季度業務繼續快速萎縮。儘管如此,投資者似乎對這份報告頗為滿意,在公告發佈後的兩個交易日里,公司股價上升了12%。 該股實際上在過去六個交易日里,已經上漲了逾20%,推動虎牙市值達到9.2億美元(66.6億元),迅速逼近躋身「獨角獸」行列的10億美元大關,因此也帶來了在本文開頭提出的那問題。 話雖如此,虎牙早前估值曾遠超10億美元,該股在2018年IPO後曾風光一時,一度是現股價的接近10倍,當時中國直播行業蓬勃發展。在那之後,虎牙及其行業發生了很多事情,但沒有一件是正面的。 首先是2021年,中國市場監管機構否決了虎牙與競爭對手鬥魚(DOYU.US)合併的計劃,交易是由同為兩家公司大股東的騰訊(0700.HK)策劃,本可以讓中國直播遊戲領域出現一個絕對的領導者。這次挫折之後,政府又在過去兩年向直播公司發佈一系列限制措施,意在控制未成年人過度玩遊戲。 最近,長期擔任虎牙首席執行官的董榮傑因「個人原因」於8月突然離任,促使董事會任命兩名代理聯席首席執行官,並同時尋找長期替代人選。 規模約為虎牙三分之一的鬥魚也面臨著領導層危機,據報道其首席執行官陳少傑於上月突然失聯。媒體猜測可能與一項調查有關,該調查涉及鬥魚服務中的色情內容,但該公司尚未置評。鬥魚通常會與虎牙在大約同一時間公佈最新業績,但這次尚未宣佈三季度財報的發佈日期。 在如此動蕩的背景下,虎牙的收入從2021年底開始收縮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趨勢延續到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0%至16.5億元,不過分析機構預計,它在明年的下降速度會有所放緩。 為了穩定局勢並恢復增長,公司於8月宣佈了一項多元化計劃,擬進軍爭議較少的遊戲相關服務,如遊戲分發、遊戲道具銷售以及遊戲廣告等不易受到監管打擊的業務。公司目前的大部分收入(超過 90%)來自其核心的直播遊戲服務。 「隨著我們意識到內容和運營之間出現的協同效應,遊戲相關服務將對直播業務起到補充和增強作用。」代理聯席首席執行官黃俊洪在公司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本季度,我們主要聚焦在與遊戲工作室推動合作關係,並構建支持這些新型服務所需的業務基礎設施。」 難以實現的利潤 我們可能需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虎牙戰略轉變的初步結果,不過投資者似乎認為,該公司最困難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虎牙將提供的許多遊戲服務都涉及與其他企業的交易,這應該有助於它目前幾乎全依賴消費者支出的局面。儘管如此,由於中國的網遊行業還經常受到監管收緊的影響,意味著即使它的商業模式變得更加多元化,打擊也還是不可避免的。 至此,我們還是仔細看看虎牙的最新財報情況。與前兩個季度營收各20%左右的降幅相比,三季度30%的降幅實際上是加速了。 最近的下滑是由核心直播業務同比下降24%所致,該業務佔虎牙本季度收入的93%。它將原因歸咎於虎牙直播服務的付費用戶數量出現了相類幅度的下降。 至少部分下降似乎與去年同期強勁的網絡遊戲活動有關,當時在中國新冠清零政策的最後階段,許多人被迫長時間呆在家裡。政策隨去年年底取消,年輕人一般恢復了典型的活動模式,即更多時間在戶外,而不是坐在電腦屏幕前。 三季度虎牙的整體收入也受到重創,廣告收入大幅下降68%至1.16億元。公司歸咎於「內容轉授權收入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虎牙最近一個季度的支出同比僅下降20.7%,遠低於收入下降的幅度。受此影響,公司毛利率受到擠壓,由上年同期的14.4%下降0.5個百分點至13.9%,影響了公司的利潤,從一年前的6,040萬元縮減至1,210 萬元。 公司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實現了盈利,但它表示,由於四季度有很多大型遊戲活動,預計季度內支出會激增。因此,虎牙代理聯席首席執行官兼財務副總裁吳欣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可能會在本季度出現虧損。  分析機構預計虎牙四季度會錄得虧損,但認為它明年將恢復盈利。目前的市場盈利預期使虎牙的預期市盈率達到64倍,看起來相當高。相比之下,鬥魚和另一家大型直播公司快手(1024.HK),目前的預期市盈率分別為14倍和19倍。 這似乎表明投資者比較看好虎牙將東山再起,對其股價給予很大的期望。然而,如果未能滿足預期,則可能令股價承壓,從而危及公司重新進入「獨角獸具樂部」的機會。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快狗打車收入增 經調整虧損改善

最新:同城網上物流平台快狗打車控股有限公司(2246.HK)上周五發布盈利預警,預計去年收入為6.96億元至7.96億元,按年增加5.3%至20.4%,但股東應佔虧損卻擴大33.9%至51.9%,達到11.69億至13.26億元。 利好:如果扣除以股份為基礎的酬金費用約6.24億元,以及與去年上市有關的1,190萬元開支,該公司的經調整虧損為2.22億至2.55億元,比2021年減少9.2%至20%。 值得關注:以該公司估計的全年收入上限計算,其下半年收入將較上半年錄得28%升幅,意味該公司下半年業務表現平穩,未因新冠疫情在全國多地爆發引致的很制措施而受到巨大影響。 深度:快狗打車的前身GoGoVan於2013年成立,並於2016年中把業務從香港擴展至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印度、新加坡和韓國。2017年8月,GoGoVan與58速運合併,估值達到10億美元(69億元),成爲香港首批獨角獸創業公司;翌年,公司改名爲快狗打車,業務至今覆蓋超過340個城市,司機網路逾520萬人,並於去年6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不過該公司在上市前已預告難以在短期內轉虧為盈,而總結過去五年,其累積虧損額已超過25億元。 市場反應:快狗打車股價周一下挫,中午收市軟6%至2.99港元,比9個月前的招股價21.5港元低86.2%。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