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 Ltd. faces a potentially damaging fight

三葉草生物遭追債 明星疫苗企業前路在何方?

這場糾紛源於2021年6月三葉草生物與GAVI簽署的預購協議,同樣達成類似協議的Novavax向GAVI分期退還近七成預付款 重點: 三葉草拒絕退款且態度強硬,稱將全力以赴、嚴正有力地維護自身權益 股價從2021年上市時的13.38港元跌至近期的0.24港元,淪為「仙股」    莫莉 曾經風光無限的「疫苗明星股」三葉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197.HK),在經歷新冠疫苗商業化失利、裁員近50%後,近期因遭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追討2.24億美元預付款,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2021年,憑借Gavi的4.14億劑新冠疫苗預購協議背書,三葉草生物先後完成1.34億美元(10.42億元)的Pre-IPO輪融資,並在同年11月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就突破154.94億港元。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三葉草生物現金流告急時,Gavi的追債行動是否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3月24日,三葉草生物公告稱,在3月21日收到Gavi單方面終止新冠疫苗預購協議的通知,Gavi還要求退還2.24億美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預付款。這場糾紛源於2021年6月三葉草生物與GAVI簽署的預購協議,協議稱,一旦三葉草生物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獲批進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緊急使用清單,將會在2021年提供第一批6400萬劑疫苗,通過「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機制)分配給全球參與國,同時Gavi也保留追加採購3.5億劑疫苗的選擇權,這些疫苗將於2022年交付。 然而,三葉草的新冠疫苗研發進度遠遠不及預期,未能像公司在招股書中所宣稱的在2021年底上市。2022年9月,三葉草和Gavi修訂了預購協議,將合作期限延長四年,並且剔除最多3.5億劑選擇購買權。不過,Gavi當時已經支付了2.24億美元,作為購買6,400萬劑訂單所需的不可退回材料的預付款。 但是,據Gavi所稱,截至2025年,該組織僅收到約1,200萬劑疫苗,遠遠低於合同約定的數量,因此要求退還預付款。三葉草則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拒絕有關退款的要求,認為基於預購協議條款該等要求缺乏依據,並將全力以赴、嚴正有力地維護自身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追債風波涉及的是預購協議中的預付款,與生物醫藥界常見的授權合作中的首付款性質並不相同,授權合作的預付款在財務報表中被列為收入,而三葉草生物獲得的款項被列入合約負債。由於三葉草生物並沒有詳細公布合作條款,無法判斷當中是否設置了有利於Gavi的「不可抗力條款」,比如:當疫苗供應時疫情已經消退,合作方需要退還預付款等類似條款。 儘管三葉草生物目前的態度十分強硬,但是從Gavi此前的「追債」案例來看,三葉草生物分文不退的難度較大。同樣與Gavi簽訂新冠疫苗預購協議的疫苗企業Novavax曾獲得7億美元的預付款,但是到2022年,Novavax稱Gavi未能按約定數量採購疫苗,違反了預購條款,雙方經過多次仲裁後於2024年4月達成和解,Novavax以分期支付的方式向Gavi退還最高4.75億美元的款項。 財務危機加劇 如果三葉草被迫退還全部預付款,該公司將面臨財務斷流的危機。2024年,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僅5.56億元,流動負債卻高達19.07億元。儘管手握新冠疫苗和四家流感疫苗兩款已上市產品,三葉草的財務狀況依然令人堪憂,2024年營收3,841.9萬元,淨虧損9.03億元,主要由於新冠疫情在內地幾乎過去,疫苗需求銳減。另一方面由於上半年最終未發生顯著的流感爆發,導致2023年底實際的退貨率高於最初的估計。 為了縮減開支全力支持新冠疫苗的開發,三葉草生物在2022年起暫停了腫瘤等3條管線研發,但新冠疫苗直到管控全面放開的前夕才獲准上市,這款重金打造的產品未給三葉草帶來豐厚的回報。2023年,三葉草生物宣布引入四價季節性流感疫苗,但該市場競爭同樣相當激烈。 資本市場對三葉草生物的信心也幾近崩塌,其股價從2021年上市時的13.38港元跌至近期的0.24港元,淪為「仙股」。三葉草生物的管理層是典型的「上陣父子兵」,公司董事長為梁朋,其子梁果則出任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兩人的薪酬遠超行業水平,2022年梁朋和梁果的薪酬分別高達1,044.50萬元和3,028.50萬元,此後財報中甚至不再披露高管薪酬數據。 如今,三葉草試圖通過RSV疫苗重獲生機,近期剛剛公布RSV候選疫苗產品的臨床I期積極數據。然而,RSV賽道上早有GSK、輝瑞等巨頭壟斷,三葉草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能否將產品推進至上市階段仍是未知數。三葉草當前市值僅3億港元,同樣推進RSV疫苗的艾美疫苗(6660.HK)的市值約51億港元,前者的市值大幅低於平均線。昔日的明星企業能否扭轉頹局,或許需依靠技術授權或新資金注入方能重獲生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 posted a surge in first-half earnings after a $384 million grant for Covid vaccine development was belatedly folded into its accounts.

三葉草生物轉虧為盈 放眼流感疫苗求增長

這家疫苗開發商預告上半年轉虧為盈,主要受惠於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的一筆巨額資助 重點: 三葉草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獲得3.84億美元資助,並獲轉化為上半年收入 由於新冠疫苖賽道擠迫,而且需求大減,該公司將未來重點轉移到流感疫苗市場   莫莉 即使近期新冠病毒再度活躍,但資本市場上的「新冠概念股」早已成為明日黃花,如果不能盡快轉換賽道,尋找新的亮點,這些公司很容易遭到投資者拋棄。上週一,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研發商三葉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197.HK)在港交所發佈上半年扭虧為盈的業績預告,讓投資者對其信心重燃,消息公佈當日,其股價上揚47%,三天內的累計漲幅高達60%。 直至本週三,該公司公佈上半年淨利潤為6.5億元,遠勝去年同期錄得的淨虧損約11.36億元。其業績大幅扭轉,與新冠疫苗的「遺產」有關。2020年5月,三葉草生物旗下在研的新冠疫苗獲得了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的3.84億美元(27.9億元)資助,由於該資助的隨附條件現已獲滿足,這筆遞延收益轉為其他收入,大大增厚了三葉草生物的期內收益。 曾經,受惠於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展,三葉草生物在一級市場備受青睞,2021年2月獲得高瓴創投、淡馬錫等明星資本加持,之後更在同年11月5日登陸港交所。不過,在研發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公司選擇了全力押注新冠疫苗,在去年6月砍掉了三個藥物研發的項目,包括曾經被公司寄予厚望的一款核心產品,還申請了一筆最高3億美元的銀行授信支持疫苗開發。 然而,直到2022年12月初,三葉草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才獲准上市,當時更有其他三款新冠疫苗獲批,競爭相當激烈。 更糟糕的是,中國政府的新冠防控政策在去年底急速轉彎後,新冠感染規模驟增,國內對疫苗的需求也大幅下滑。全球新冠疫苗市場都呈現萎縮趨勢,以新冠mRNA疫苗的研發商莫德納(MRNA.US)為例,去年上半的總疫苗銷售額達到105億美元,而2023年上半年僅21億美元,縮水超過八成。 在最新的業績預告中,三葉草生物並未透露今年上半年新冠疫苗的銷售情況。不過,在7月上旬公司公佈的商業化進展中,公司表示,正在開發新一代針對XBB.1.5變異株的新冠疫苗,開發計畫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XBB.1.5變異株是奧密克戎亞變異株的一種,主要在今年初流行。但是,新冠病毒變異速度快,近期的流行毒株已經變成EG.5變異株,目前尚未清楚三葉草生物研發的新一代疫苗,是否能覆蓋更多變異毒株。 押注四價流感疫苗 新冠疫苗前景黯淡之際,三葉草生物急需新的亮點支撐業績,他們選擇了「打造領先的呼吸道疫苗產品組合」,以「引入+自研」的方式擴充相關的疫苗產品線,該公司聲稱將會提速自研管線的進展,優先專注呼吸道合胞病毒候選疫苗。 今年2月,三葉草生物宣佈與台灣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光生技)簽訂獨家協定,在中國大陸分銷AdimFlu-S(QIS),該疫苗曾經是唯一獲批用於三歲及以上人群的進口四價季節性流感疫苗。 截至今年 7 月,中國獲批上市的四價流感疫苗共有9款,研發機構不僅包括華蘭生物(002007.SH)、長春生物等中國老牌疫苗企業,也包括國際疫苗巨頭賽諾菲(SNY.US)。三葉草生物引進的AdimFlu-S則進展落後,公司稱,預計該疫苗將於今年第三季度進口到中國大陸,並進行後續批簽發檢測,其後會陸續供應市場。 新冠疫情之後,大眾對呼吸道傳染病更加重視,流感疫苗市場空間廣闊。東吳證券的研報指出,預計未來三至五年間,中國四價流感疫苗「供應天花板」約為每年2.5至3 億劑,仍以存量廠商為主,且存量廠商具備較強先發優勢。考慮到三葉草生物以往只有一款新冠疫苗進入市場,未來能在競爭激烈的四價流感疫苗市場中獲得多大的收益,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對三葉草生物而言,近期可能將迎來資本市場的一場風暴。由於恒生指數公司或在8月25日公佈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恒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部分市值不足40億港元(37.2億元)的港股通投資目標可能慘遭剔除。華泰證券7月公佈的研報顯示,三葉草生物岌岌可危,因其在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的平均月末市值僅為29億港元。 若三葉草生物被移出港股通名單,將大大影響其流動性。資料顯示,截至6月30日,遭剔出深港通的20家公司,平均股價下跌24%,成交活躍度也普遍下降,平均成交額萎縮42%。 三葉草生物當初上市時的發行價高達13.38港元,如今股價已長期在1港元左右徘徊,投資者損失不少。雖然最新的盈利消息帶來一波股價上漲,但是這筆3.84億美元的高額收入屬一次性收益,如果引入的流感疫苗商業化不順利,其盈利狀態恐難以為繼,後續的研發恐怕仍將受資金不足的掣肘,投資者宜謹慎考慮其前景。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快訊:三葉草生物獲流感疫苖獨家分銷權

最新:三葉草生物製藥有限公司(2197.HK)周一宣布,就進口四價季節性流感疫苗AdimFlu-S(QIS)與國光生物科技股份達成獨家協議,公司可利用其現有銷售團隊,將該疫苖在中國內地進行分銷。利好:該協議還授權三葉草生物獲得註冊部門批准後,在孟加拉、巴西和菲律賓商業化AdimFlu-S(QIS),並有望與國光生技合作開發其他候選疫苗,對未來收入或有正面影響。值得關注:與新冠疫苖不同,流感疫苖在中國的接種率不高,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顯示,在2021至2022年的流感流行季節,全國流感疫苖接種率僅2.46%,因此其衍生的商機可能有限。深度:三葉草生物於2007年成立,致力開發新型疫苗和生物療法,在新冠、流感、狂犬病及腫瘤等領擁有9種候選產品,並於2021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該公司於2020年1月啟動新冠候選疫苗SCB-2019研發,經過接近三年時間,去年12月終獲批在中國緊急使用。隨着該款新冠疫苖於2月中作為加強針正式上市,加上剛宣布引入中國首款四價季節性流感疫苖,集團今年收入可望錄得顯著增長。市場反應:三葉草生物的股價周一早段曾大漲9.2%,中午收市升幅收窄至4.6%,報2.73港元,貼近過去52周的低位。記者:何仲尼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