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AI新藥研發最大訂單 晶泰科技市值升至300億港元
交易方DoveTree的創立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Gregory Verdine,他是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學者,曾提出「drug the undruggable」(靶向「不可成藥」靶點)理念 重點: 低首付加上高里程碑付款是AI制藥風險定價的慣例,低首付可讓合作方降低早期風險 晶泰科技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因其年度營收越過2.5億港元門檻,成功摘「P」 莫莉 今年以來,中國創新藥企頻簽大額對外授權訂單,三生製藥以12.5億美元首付款將PD-1/VEGF雙抗授權給輝瑞,創下國產創新藥首付新紀錄,恒瑞醫藥與葛蘭素史克達成最高120億美元戰略合作,AI製藥領域也同樣傳來捷報。上周二晚間,晶泰控股有限公司(2228.HK)宣布已於2025年6月底與美國創新藥企DoveTree完成總訂單規模約59.9億美元(430億元)的管線合作簽約。 根據協議內容,晶泰科技將利用其基於「AI+機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為DoveTree選定的多個主要針對腫瘤學、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代謝失調領域的靶點,發現和開發小分子及抗體類候選藥物,DoveTree獨家享有相關藥物全球範圍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晶泰科技稱,已收到協議約定的首付款5,100萬美元。協議簽署後180天內,晶泰還將獲得4,900萬美元的階段性付款,未來還將獲得最高58.9億美元的潛在監管里程碑及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產品年度淨銷售額的潛在個位數百分點的特許權使用費。以訂單總規模59.9億美元計算,此次合作創下了人工智能新藥研發(AIDD)領域訂單規模的新紀錄。 消息公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晶泰科技在開盤之初飆升近23%,股價創2月25日以來新高,全日收漲12.42%,總市值近300億港元。晶泰科技股價在此後接連回調,截至8月8日收盤,三日的累計漲幅收窄至7.72%。 此次合作的交易對手DoveTree是一家美國創新藥企,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創新研發範式結合生物學的基礎科學,專注於重大疾病領域「first-in-class」(首創新藥)管線的開發及臨床轉化。DoveTree的創立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Gregory Verdine,他是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學者,曾提出「drug the undruggable」(靶向「不可成藥」靶點)理念。他是傑出的連續創業家,由他創立或共同創立的十餘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有五家已經成功上市,由Verdine教授主導推進的3款藥物已經獲得FDA批准。 針對此次合作,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溫書豪表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將徹底改變藥物研發的效率與成功率挑戰、帶來關鍵的範式升級。Gregory Verdine 教授及 DoveTree 擁有豐富的藥物研發成功經驗與精准的市場眼光,與晶泰科技的平台能力高度互補,雙方優勢的協同將加速具有挑戰性的創新靶點的研發突破。 有望在2027年扭虧為盈? 儘管1億美元的首付款在整體近60億美元的訂單中佔比偏低,但是低首付加上高里程碑付款是AI製藥風險定價的慣例。因為AI新藥研發項目大多處於臨床前階段,成功率偏低,低首付可以讓合作方降低早期風險,而且AI新藥研發項目屬於「技術+服務」模式,其價值隨研發進展釋放,綁定具體成果的高里程碑付款可以確保技術價值經實證後才支付大額款項。 今年上半年,晶泰科技已經與多家醫藥企業達成合作,包括:6月底與生物製藥巨頭輝瑞擴大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全新一代的分子模擬平台以驅動新藥研發;4月,與血液製品領域上市公司派林生物(000403.SZ)簽署總規模約1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加速血液製品及其他藥品研發等。晶泰科技甚至出海到阿聯酋,共同建設中東地區首個自動傳統藥物現代化研發實驗室,首期投資3,000萬美元。 作為首家根據18C規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晶泰科技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因其年度營收越過2.5億港元門檻,成功摘「P」,「P」是港交所對未商業化公司的特殊標記。根據2024年財報,晶泰科技的營收同比增53%至2.66億元,其中下半年的同比增速更是達73%,經調整淨虧損收窄至4.57億元,同比減虧12.5%。晶泰科技收入主要來自於兩部分,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約為1.63億元,以及藥物發現解決方案,約為1.04億元。 中郵證券的研報稱,晶泰科技利用其基於AI+機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近期獲上億美元的大訂單,未來具有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潛力,其商業模式初具雛形,顛覆傳統研發範式打開市場空間。研報認為,公司作為AI for Science稀缺標的,有望在2027年實現扭虧為盈。 AI製藥作為新的技術路線,雖然可以加速傳統藥物研發模式,但是該領域至今仍未出現一款成功研發和上市的新藥。當前,晶泰科技的市銷率高達104倍,5月向港交所遞表的另一家AI制藥公司英矽智能的估值偏低,根據其招股書披露的2024年營收及Pre-IPO估值,英矽智能的市銷率約為15.5倍。儘管晶泰科技的技術多次受到業內合作方肯定,但是自上市以來,晶泰科技的股價波動較大,投資者仍需謹慎觀察。…
簡訊:晶泰收購新穎分子研發企業LCC
AI藥商晶泰控股有限公司(2228.HK)周四宣布,已收購專注新穎分子研發企業Liverpool ChiroChem Technologies Ltd.(簡稱LCC),本次交易未披露收購價格。 晶泰表示,LCC已開發出一個「結合AI軟件與自動化技術,能夠在上億個分子的手性化學庫中進行虛擬篩選目標分子,並在自動化裝備的幫助下,高校完成合成並投入實體測試。」 公司稱:「透過收購項目,集團在化學空間探索領域的技術實力持續增強,並在1服務本地及國際客戶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周四晶泰收升近4%,報6.07港元,較一年前每股5.28港元的公開發行價上漲約1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概要:晶泰借AI風口 配股集資2.67億美元
這家騰訊支持的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宣布大規模融資,以加速其AI項目的開發 余特莉 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晶泰控股有限公司(2228.HK) 趕上近期中國科技股上漲勢頭,周三宣布配股集資20.8億港元(2.67億美元)。總部位於深圳的晶泰科技表示,將以每股6.10港元配售最多3.42億股,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5.9%,配售股份佔擴大後股本的8.52%。 晶泰背靠騰訊等投資者支持,公司表示配股所得將用於增強研發能力,特別是在AI驅動的藥物研發和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 同樣在周三,晶泰宣布其一家子公司將與國有企業的廣東恒健投資合作,推進在華南大灣區的「AI+科技與產業融合創新聯盟項目」。項目旨在提升「AI+機器人自動化」技術,打造產業孵化生態系統,促進戰略產業發展。晶泰科技認為,計劃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及全球產業,特別是AI驅動的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機器人領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公告發布後,晶泰周三飆升19%,收報7.71港元。周四盤中,股價進一步上漲7.3%,過去一個月累計漲幅達83%。 晶泰去年6月根據香港交易所新規上市,該規定降低專業科技公司的收入門檻。週一,晶泰預計2024年收入將超過2.5億港元,較2023年的1.74億港元增長約44%,表明公司正向商業化公司轉型。 晶泰非近期唯一借市場對中國科技公司的熱捧而集資的企業。自去年秋季,市場氣氛因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成功而進一步升溫。智能駕駛技術公司黑芝麻(2533.HK)週三也宣佈配售新股集資12.4億港元,機器人製造商優必選(9880.HK)週四宣佈,計劃融資8.76億港元。 DeepSeek的熱潮推動恆生科技指數過去一個月上漲近24%,週二指數收於5,639點。 晶泰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制藥公司,2015年由三位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學生創立,致力於將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和雲計算相結合,以革新藥物研發和材料科學領域。除騰訊外,其他投資者還包括紅杉資本、谷歌、中國人壽和未來資產。
簡訊:黑芝麻乘AI熱 配股集資12.4億元
智能駕駛技術公司黑芝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533.HK)周三表示,將通過新股配售集資約12.4 億港元,成為最新一家借近期中國科技公司熱潮而融資的公司。 根據公告,黑芝麻以23.2港元的配售價出售5,365萬股,佔其擴大股本的8.55%。配售價較公告前的最後收盤價折讓11.8%,但大致相當於過去五個交易日的平均交易價。黑芝麻股價週三上漲3.2%,收市報27.15港元。 近期多家企業乘市場對中國科技股熱烈情緒而集資,例如電信軟件製造商京信通信(2342.HK)、智能駕駛技術公司知行汽車(1274.HK,以及人工智能藥物製造服務商晶泰控股(2228.HK)。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