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對三一重工的迷思 是科技新貴還是老牌巨頭?
這家重型工程機械製造商的首次公開募股,或成香港今年第三大IPO,募資額約15億美元 重點: 三一重工期海外銷售額已超過總營收半數,公司期望快速全球化能打動投資者 這家工程機械製造商在港交所的命運,或取決於投資者將其視為高科技成長股還是傳統企業 陽歌 科技新貴還是老牌傳統產業巨頭?這個關鍵問題正縈繞著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31.HK;600031.SH)。作為中國領先的重型工程機械製造商,公司擬於周二登陸港交所,上市規模有望躋身今年香港第三。 上周五,三一重工宣布以每股20.30至21.30港元價格發行約5.8億股,是次上市預計募資約120億港元(約合15.4億美元),將是香港近年最火爆IPO市場中規模第三大的募資,僅次於5月募資45億美元的電動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750.HK;300750.SZ),以及上月募資32億美元的紫金黃金國際(2259.HK)。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香港募資超10億美元的六宗IPO中,除紫金黃金國際外,均屬「A+H」兩地上市,這些企業在深圳或上海上市後,為提升國際影響力再度赴港上市。三一重工完全符合這定位,其港股招股書中大篇幅宣傳國際化戰略。後文將詳述這一點。 不過,首先需聚焦估值問題,此類兩地上市公司近期呈現有趣轉變:簡言之,與A股估值相比,香港投資者對科技與傳統經濟公司的估值迥異,前者隨時出現溢價,後者估值只屬一般。 寧德時代是前者的典型代表,其港股市盈率達36倍,顯著高於深市27倍的估值水平。另一端則是典型傳統經濟的海天味業,這家中國醬油龍頭港股市盈率僅24倍,遠低於滬市的32倍。 這意味三一重工港股估值的核心問題在於,本土投資者將其定位為科技企業抑或傳統經濟。公司近期業績表現中規中矩,今年上半年營收從去年同期的391億元增至448億元人民幣(約合63億美元),增幅約15%。與此同時,公司正加速將AI與無線通信等技術元素融入重型工程機械,提升設備自動化水平。 2003年,三一重工登陸滬市,當前A股市盈率約25倍,高於中聯重科、徐工機械等國內同業,但略低於美股巨頭卡特彼勒(CAT.US)的27倍。 需注意,三一重工港股定價區間對應市盈率達27倍,與其A股估值基本持平且略高。因此,該股上市後走勢,將取決於投資者對企業屬性的判斷。基於其國際化擴張及前述科技元素,我們預計其或獲接近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但可能難及寧德時代的溢價高度。 國際增長故事 擱置估值討論後,我們將聚焦三一重工的企業發展脈絡,尤其是招股書重點凸顯的國際化擴張。現階段,其國際業務增速總體遠超國內銷售,但今年上半年中國區業績異軍突起,公司歸因於本土市場復蘇。 創立於1994年的三一重工,曾多年受惠於中國基建地產熱潮,當時全國住宅、商場、寫字樓及道路建設如火如荼。但疫情衝擊疊加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重挫其國內業務。更重要的是,國內業務毛利率顯著低於海外市場,這也成為中資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從而提升盈利能力的主因。 三一重工稱,早在2002年便開啓設備出口,產品現已覆蓋超過150個國家。2010年,公司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在印度投產。此後,相繼在美國、德國、印尼設立大型生產基地。目前,公司坐擁16個國際製造基地,與其在華運營的30個基地規模幾近平分秋色。 龐大的海外需求疊加本土市場疲軟,推動國際銷售額佔比突破公司總營收五成。今年前四個月,海外銷售貢獻率達57.4%,中國區佔比42.6%。 如前所述,公司海外銷售毛利率遠超國內,今年上半年分別達31.2%和22.1%,推動上半年整體毛利率升至27.6%。該指標自2022年的22.6%持續攀升,印證製造效率提升。 三一重工盈利能力同樣表現不俗,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5%至52.9億元人民幣。其資產負債率亦穩步下降,截至今年4月已從2022年的58.4%降至50.6%,呈現健康態勢。 歸根結底,三一重工堪稱運營良好的企業,具備值得稱道的全球故事。公司計劃將上市約三分之二募集資金,用於拓展全球銷售及製造網絡,將進一步降低對國內市場的依賴。眼下核心問題,在於國際投資者究竟會將其視為高增長科技企業,還是又一家傳統經濟的代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十倍股金涌的煉金術 入股聖貝拉要點石成金?
今年新聞多多的金涌投資,新近又有動作,於公開市場購入經營月子中心的聖貝拉股份 重點: 金涌突然公布購入聖貝拉183萬股 金涌7月股價爆升,較6月升近十倍 劉智恒 8月1日香港的《穩定幣條例》生效,而自從5 月 21 日立法會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後,香港資本市場就不再穩定,部份上市企業高調公布與穩定幣相關的發展宏圖,股價即時爆升,當中金涌投資有限公司(1328.HK)更是表表者,可謂吃透穩定幣的概念,股價以幾何級數倍升。 公司近日公布,於7月28日至8月1日間,在公開市場累計購入聖貝拉(2508.HK)183萬股,每股介乎7.3286至7.5536港元,涉資1,382.3萬港元,佔聖貝拉已發行股份約0.29%。 有月子中心「愛瑪仕」之稱的聖貝拉,2017年由畢業於牛津大學的八十後向華創立,除經營超奢華的月子中心外、還包括家庭護理及女性健康食品。公司上市前先後獲7輪融資,投資者包括騰訊、高榕資本、國壽投資、新鴻基公司及太古地產等。 公司於今年6月在港上市,每股定價6.58港元,共有7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華夏基金及SS Morgan Capital等。掛牌首天股價一度衝上11港元,但瞬即回軟,至近日回落至7.11港元水平,似乎市場對聖貝拉並不買賬。 在星燦熠熠的投資者加持下,聖貝拉都未能發光發熱,這次金湧投資在公開市場密密吸納,未來又能否將聖貝點石成金? 金涌背後的男人 金涌主要從事投資管理及策略直投,背後大股東及董事局主席是中國投資界赫赫有名的趙令歡,他管理的宏毅投資,資金規模達1,200億元。 趙令歡2003年加入聯想並成立弘毅,曾投資中國玻璃、石藥集團、中聯重科、先聲藥業、字節跳動、錦江股份及新奧股份等。另外,弘毅更管理一線城市多個商用物業,規模達90萬平方米。 趙令歡手底下的金涌,前身是精英國際,2018年趙令歡購入後,多年來股價都暮氣沉沉,今年六月低位時每股仍是1.5港元,直至上月一則公告,將金涌的前景變得不一樣。 站在穩定幣的風口 7月4日,金涌表示與AnchorX 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後者是亞洲數位貨幣解決方案提供商。雙方擬在跨境支付、穩定幣應用場景拓展、數位資產交易管理,以及區塊鏈技術投資等四大領城,展開深度合作。 趙令歡乘著香港大力推行穩定幣而下了這一步好棋,公告發表後,金涌股價一路狂奔,一天急升533%,若與6月低位比較,升幅近十倍。 七月底,公司公布批出1千萬美元,供發展第三代互聯網(Web3.0)業務,並投資虛擬資產,特別是以太幣。金涌的公布,向市場傳遞進一步信息,明確在虛擬資產發展的步伐。 深懂資本市場運作的趙令歡,這次相中聖貝拉,究竟往後有何步署?會否持續增持或增持多少?會為聖貝拉帶來甚麼效應?暫時仍未明朗,但有一家深懂財技的公司入股,對聖貝拉肯定是利多於弊。 盈利漸入佳景 事實上,公司股價表現理想,資本操作及趕風口是一回事,最終一切還看業務表現。過去三年,聖貝拉的業績持續改善,2022至2024年間收入由4.72億元上升至7.99億元, 期間雖錄虧損,但主因是金融工具公允價值影響,若撇除後的經調整盈利,2023及2024年分別有2,077萬元及4,226萬元。 聖貝拉7月底更發盈喜,料今年中期收入將升25%至4.48億元,淨利潤更升至3.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8億元。若不計算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及上市開支,經調整利潤為3,800萬元,同比增長122%。反映業績不但扭虧為盈,更漸入佳景。 養老服務或成突破點 雖然市場質疑,中國嬰兒出生率持續下跌,對月子中心會有影響;不過聖貝拉針對的是頂端客戶,這片市場是有其獨特性,加上富人對於金錢花費不會太計較,最重要是服務質素,因此對走超高檔路線聖貝拉影響有限。 再者聖貝拉未來一大發展領域是養老服務,今天中國內地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峻,對相關服務需求甚欣,而社會較以往富裕,著重養老服務的質素;聖貝拉已計劃未來開拓養老護理業務,我們且看這方面業務發展,倘能闖出一條路,聖貝拉的前景將一片光明,或許這也是金涌押注的一大原因。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