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海外金礦業務上市 紫金礦業搶食高金價紅利
紫金礦業選在金價創新高之際,啟動海外黃金資產分拆,為長線擴張預留更大的想像空間 重點: 境外黃金產量約佔公司整體黃金產量近七成 去年黃金業務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約49.64% 李世達 在資本市場上,黃金不只是貴金屬,更是一種信仰。當地緣政治不穩、利率趨降、通脹高企,全球資金往往如候鳥般湧向避風港——黃金。2025年4月,國際金價一度飆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歷史新高,年內漲幅逾30%,成為市場最搶手的資產。 而就在這波金價熱潮,中國最大金屬礦商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99.HK; 601899.SH)近日宣布,將位於南美、中亞、非洲與大洋洲的多個大型金礦整合至香港註冊的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並擬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可謂「趁熱打鐵」,精準踩在金價上升周期的浪頭之上。 公司稱,此舉旨在加快國際化步伐、強化資本運作效率、擴大海外融資與併購能力。分拆完成後,紫金黃金國際仍為紫金礦業合併報表範圍內的控股子公司,確保公司對境外黃金資產的控制權不變。 業績隨金價起飛 黃金作為紫金礦業的重要業務板塊,其收入與利潤貢獻不可小覷。根據紫金礦業2024年報,黃金業務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約49.64%,為集團最大收入來源。 毛利方面,黃金貢獻亦高達30.07%,遠高於其他金屬品類。全年礦山產金量達72.94噸,年增7.7%,其中約65.5%來自海外礦場,如哥倫比亞Buriticá金礦、澳洲諾頓金田,以及蘇里南的羅斯貝爾金礦。 此外,公司產金能力及資源量也位居領先,去年礦山產金產量72.94噸,同比上升7.70%。近五年礦山產金產量年複合增長達12%。今年第一季度礦山產金產量為19.07噸,同比增長13%。公司也上調全年黃金產量目標為85噸,較去年提升16%。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2024年中國實現礦山產金298.4噸,公司礦山產金相當於中國總量的24%。截至2024年底,公司黃金資源量達3483.7噸,在全球排名第六 紫金礦業整體2024年業績亦受惠於金價飆升。全年營業收入達3,036.4億元,年增3.5%;淨利潤320.5億元,年增高達51.76%,遠超國際金價全年升幅27%,創下歷史新高。礦產品毛利率升至57.97%,較上年上升8.88個百分點,反映出金價上行對盈利能力的顯著推動。 2025年一季度,營收達789.28億元,按年增5.5%;淨利潤101.67億元,同比增長62.39%,首次單季突破百億元。同期國際金價再升約20%,4月下旬一度觸及3,500美元歷史高點。 境外金礦吸引力大 從戰略角度來看,紫金此番分拆不僅是資產重估,更是資本運作上的前瞻部署。獨立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將成為公司在海外進行黃金資源併購與資本操作的主要平台,藉此可降低母公司財務負擔與地緣風險,強化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此外,在香港上市亦有利於對標國際黃金巨頭如Newmont(NEM.US)、Barrick Gold(GOLD.US),爭取更高估值與全球資本關注。 而獨立上市後的紫金黃金國際,資產底氣並不薄弱,其黃金產量接近紫金礦業總黃金產量約七成,潛在估值規模不容小覷。其中,南美洲是黃金產量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公司位於該區的四個金礦去年產量達21.6噸,佔整體約三成。若能獨立上市,料將迅速進入黃金類股投資者視野,成為黃金ETF與主題基金追蹤的熱門標的。 從股價反應亦可見市場的期待。紫金礦業在宣布分拆當日,A股與H股分別上漲1.7%與1.3%,反映資本市場對此舉正面看待。市場普遍認為,紫金此舉可釋放其海外黃金資產價值,提升整體估值,並吸引更多對黃金資產有配置需求的長線資金。 總體來看,紫金礦業選擇在金價高漲時分拆黃金資產,不僅是順勢而為的資本運作,也是對未來全球資源競爭與地緣政治變局的主動應對。對投資人而言,紫金黃金國際的上市開啟了針對中國海外黃金資源的獨立投資通道,有助於釋放黃金資產價值、提升估值彈性,並增強國際資本接觸。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元走弱預期下,黃金資產的吸引力與日俱增。而具備規模化資產、成熟產線的紫金黃金國際,將比新興金礦公司更具抗壓與盈利能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大福上季零售額跌12% 零售點減少406個
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1929.HK)周四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三個月,上季零售額按年跌11.6%,其中,中國內地市場跌10.4%,港澳及其他市場跌20.7%。 公司表示,宏觀經濟外部因素及黃金價格高企,持續影響消費意欲。由於期內公司採取產品優化,以及農曆新年營銷活動,令內地市場的同店銷售跌幅有所收窄,季內內地直營店及加盟店的同店銷售分別下降13.2%及8.7%。 港澳市場方面,則仍受市民外遊及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與喜好轉變所影響,同店銷售跌幅與上季相若,香港與澳門同店銷售分別下降13.2%及8.7%。另外,截至3月底,周大福在全球共有6,643個零售點,較去年底淨減少406個 周大福的競爭對手六福集團(0590.HK)近日亦公布上季業績,其港澳市場零售額下跌11%,但內地市場則升20%。 公司股價周五早盤下跌,至中午收市報9.24港元,跌4.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山東黃金預計首季多賺35%到61%
黃金生產商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一公布,預計第一季度實現淨利潤9.50億元(1.3億美元)至11.30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2.50億元到4.30億元,同比增長35.74%到61.45%。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9.51億元至11.3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42億元到4.22億元,同比增加34.05%到59.41%。公司表示,首季度公司統籌優化生產布局,同時疊加黃金價格上行因素,公司利潤同比漲幅較大,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 山東黃金港股周二低開1.35%,至中午休市報22.95港元,升2.9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獲超額認購19倍 夢金園首掛收升
夢金園黃金珠寶集團有限公司(2585.HK)周五在港交所首日掛牌,開市報12.5港元,較招股價12港元高4.2%,一度高見13.2港元,其後漲幅回落,收報12.90港元,升7.5%,市值約35.22億港元。 夢金園公布,香港公開發售獲19.58倍超額認購,中籤率7.66%,認購3,000股獲穩派一手。國際配售0.98倍不足額,觸發回撥機制令公開發售部分增至20%。夢金園以每股12港元定價,為招股價範圍的下限,集資總額5.27億港元。 夢金園總部位於天津,專注於黃金及白銀珠寶的製造、設計及零售。主要市場在內地三線及以下城市,截至今年6月底止,共有加盟商1,670名,涉及店鋪達2,850間,另有36家自營店。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黃金第三季轉賺2,790萬美元
中國黃金國際(2099.HK)公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第三季度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達2,79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虧損3,080萬美元,收入則按年增加309%至2.5億美元。業績成長主要歸因於甲瑪礦區恢復營運及銅產量上升。 今年第三季度,黃金產量按年增加51%至50,160盎司。銅產量為3,830萬磅(約1.7萬噸),去年同期的銅產量為零。前三季度計,公司錄得股東應佔虧損30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550萬美元;收入則按年增加19%至4.6億美元。 公司亦宣布,委任侯晨光為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自2024年11月14日起生效。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夢金園上市申請終圓夢
經營黃金飾物零售的夢金園黃金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已獲港交所批准上市,公司上載聆訊後資料,預計短期開展招股。 夢金園主要市場在內地三線及以下城市,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共有加盟商1,670名,涉及的店鋪達2,850間,另有36家自營店。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達99.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升7%,股東應佔溢利4,743萬元人民幣,按年下跌54%,主要是因期內黃金價格上漲,公司的期貨合約變現出現虧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金價愈高金鋪愈差 周生生中期少賺四成
金價持續上揚,金飾消費愈發低迷,周生生示警上半年少賺最多近四成 重點: 公司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料按年減33.5%至39.5% 上半年中國黃金首飾消費同比下降約27% 李世達 黃金價格上漲,鼓勵了不少黃金珠寶品牌借勢申上市,但黃金消費的節節衰退,也讓許多品牌業績大受衝擊。周生生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116.HK)近日發布盈警,預期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約為5億至5.5億港元間,較去年同期的8.3億港元減幅介乎33.5%至39.5%。這是珠寶金飾行業承壓的又一例證。 周生生表示,溢利減少主因是金價創下歷史新高及宏觀經濟條件的挑戰,導致消費疲弱,令珠寶及鐘錶零售收入下降;以及期間貴金屬借貸按市值重估取得未變現虧損,而去年同期的重估則取得未變現收益。 盈警公布當日恰逢亞洲股市大跌,具避險屬性的黃金類股股價上升。周生生股價在盈警後連續兩日上漲,升幅約4%。不過今年初以來,股價已跌去26.8%。 周生生於1934年在廣州創立,創始人周芳譜與周大福(1929.HK)創始人周至元,同樣來自廣東順德,但兩人並非親戚關係。周生生創立僅比周大福晚了五年,取名周生生,則源自《易經》中「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寓意。1973年,周生生在港股上市,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珠寶行業公司,上市至今已超過50年。 截至2023年底,周生生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開設了977家分店,雖然數量上遠不及周大福、周六福或周大生等品牌,但周生生旗下分店全為自營,不走加盟這條路。公司營收主要來自黃金飾品與珠寶鐘錶零售,其中黃金飾品銷售佔零售銷售總額的79%,鑲嵌珠寶及鐘錶分別佔9%,其餘則為鉑金、K金飾品。 珠寶金飾行業集體受挫 事實上,盈利減少並非周生生一家。據行業龍頭周大福最新公布的季度報告,今年截至6月30日止的三個月,零售業績較去年同期下滑20%,位於中國大陸的同店銷售額下滑26.4%,香港澳門地區則下滑30.8%。 今年上半年,周大福已在全國關閉180家門店,約平均「一天關一家」。大量關店還有六福集團(0590.HK),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市場門店已減少108家。截至6月底止的第一個財政季度,六福整體零售額下滑18%,同店銷售額大跌34%。 金價上漲是業績受挫的主因之一。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黃金價格持續上漲。截至今年6月底,倫敦現貨金價每盎司2,330.9美元,較年初2,074.9美元上漲12.3%。下半年開始雖一度回落,但哈馬斯領導人7月31日在伊朗被暗殺,令中東局勢更加緊張,金價在8月初創下2,500美元歷史新高,目前持續在2,400美元徘徊。 上半年金飾消費降27% 金價維持高位,令黃金首飾需求受到衝擊。據中國黃金協會在7月底發布的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約523.8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約5.6%,其中黃金首飾消費同比下降26.7%,但金條與金幣消費量同比卻增長46%。這顯示民眾對避險保值的需求高於消費的需求。 而在香港與澳門,雖然旅客量已較疫情期間大幅回升,但珠寶鐘錶等高價位零售商品銷售同樣大幅滑落。其中香港6月份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額按年下跌23.1%;澳門5月份鐘錶珠寶零售銷售額則按年大減34.9%。 據去年年報,中國內地為周生生主要市場,去年營業額約為158.3億港元,佔總營業額的63%;港澳地區則為89億元,約佔36%。其餘營業額來自台灣與其他地區。 今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3.7%,但6月增速僅為2%,為2023年2月以來最低。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即使是有意投資黃金,也會選擇金塊、金條,使得金飾品牌利潤近一步下降。 金飾品牌的行業邏輯,其實就是賣黃金賺加工費。對消費者來說,多半分不清周大福、周六福、周生生、周大生的產品有何區別,但卻可能說得出Cartier、Dior或Tiffany設計風格有何不同。前者賣的是黃金,後者賣的其實是品牌。當金價高漲侵蝕利潤空間,前者就會很被動。 今年以來金飾品牌股價普遍下跌,周生生股價下跌超過26%,六福集團下跌27%,周大福更慘,跌去42.7%。市盈率方面,周生生市盈率為4.2倍,低於周大福的10.2倍與六福集團的5倍。而剛剛上市、號稱「古法打造黃金」的老鋪黃金(6181.HK),市盈率高達28.8倍,似乎已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