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PC版挑戰兩巨頭 華為下大棋布局未來
公司最新舉措在說服更多應用開發者,為其操作系統開發適配產品 重點: 華為推出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PC產品,試圖挑戰Windows和Mac OS的全球主導地位 儘管應用適配率相對較低,制約了其開發第三大操作系統的雄心,但華為可能因中國科技自主化戰略獲得政府支持 陳竹 開發操作系統(OS)是出名困難,不僅因為技術複雜,還因說服應用程序開發者,以及要用戶採用新系統極具挑戰性。微軟在2010年代初進軍手機操作系統折戟便是明證,即便它當時已在個人電腦(PC)端坐擁Windows的巨大優勢,並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大肆宣揚要開發一個新的OS來挑戰安卓和iOS的雙頭壟斷,但歷史最終還是否決了Windows Phone。 最新試圖打破這種持續數十年雙頭壟斷局面的,是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出於自願,而是美國禁止其使用安卓系統後,迫於無奈而採取的行動。 上周,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登上媒體頭條,因公司發布面向電腦端的鴻蒙操作系統,正式向Windows和Mac OS的雙頭霸主地位發起挑戰。同步亮相的還有兩款搭載最新鴻蒙5.0系統的筆記本電腦。 MateBookFold非凡大師配備了OLED雙屏,完全展開時可達18英吋,並且取消了物理鍵盤。這款電腦並不便宜,售價23,999元(約3,331美元)。MateBook Pro則採用了傳統筆記本電腦設計,更實惠些,起售價7,999元。 因違反美國對伊朗技術禁運而遭華盛頓制裁以來,華為此次最新產品的發布,標誌其多年來打造「去美國化」供應鏈的努力再進一步。除鴻蒙操作系統外,在美國制裁其智能手機業務後,華為還自主研發了先進半導體芯片。 華為並不避諱開發操作系統的難度,在產品發布會上,它向觀眾表示,其「堅持做困難而正確的事」。華為近期多款產品發布策略如出一轍,此次活動也巧妙地激發民族主義情緒,公司宣稱以美國為主導市場而開發的產品中,「鴻蒙電腦給世界多一個選擇」。 華為透露,已有超過1,000款應用適配鴻蒙PC操作系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類似微軟Office的辦公套件WPS,以及字節跳動旗下類似Slack的辦公協作應用飛書。 至少自2019年起,華為便提及開發自主操作系統的計劃。當年,在美國制裁禁止其使用安卓後,華為立即發布了鴻蒙1.0。但直至去年,經過數月測試的鴻蒙OS NEXT(後更名為鴻蒙5.0)正式推出,其研發努力才真正獲得動力。與之前的版本不同,該迭代版本完全脫離安卓代碼,標誌著與安卓系統的徹底割裂。 從應用開發者的採用情況看,鴻蒙OS 5.0已取得顯著進展。公司數據顯示,截至本月,鴻蒙商店的應用軟件超過2萬款,較去年11月的1.5萬款大幅增長。儘管與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各自約200萬款相比仍相差甚遠,但已表明開發者開始關注鴻蒙系統。 微信里程碑 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經過數月的內測,微信的一個版本在鴻蒙應用商店正式上線,此時距離2024年初,微信首次決定為鴻蒙OS 5.0開發應用程序已過去近一年。在微信這款國人用於從通訊,到支付等應用程序到來後,現在大部分中國主流應用程序都推出了鴻蒙版本,包括抖音和打車應用滴滴。 雖然這對鴻蒙來說是一種進步,但亦只是邁出了第一步。鴻蒙系統上的大多數應用程序,仍然只具備核心功能,缺乏安卓和iOS對應版本的完整功能。例如,鴻蒙版微信缺少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 目前,華為主要將精力集中在中國的熱門應用程序上,因其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現在僅在中國銷售。將其推廣到全球可能是另一回事,這不僅是因為中國境外缺乏華為產品,還因為美國可能會抵制並設置障礙。 即使在中國,主要的挑戰也在於說服開發者在鴻蒙上投入資源。正如微軟在本世紀頭十年的經歷,這並非易事。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悖論:如果開發者不投入資源,用戶會因為應用體驗差而放棄該操作系統;而隨著用戶的離開,開發者就更不願意投入,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華為大舉推動用戶轉向最新的鴻蒙OS版本,也可能影響習慣早期版本的粉絲群體。今年早些時候,它決定取消鴻蒙OS 5.0的回退功能,引發廣泛爭議。公司在沒有給用戶提供回退到早期版本選項的情況下,自動將用戶升級到最新的鴻蒙OS 5.0,這給許多用戶帶來了問題,因為一些應用程序與最新版本並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