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首錄季度盈利 未來業績將不再零跑?
零跑去年12月汽車交付量突破4萬輛,隨著交付量增加,公司業績有望續看好 重點: 去年業績虧損按年收窄33% 將推的B10型號,是打進低端市場的重點車款 劉智恒 狄更斯在《雙城記》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對於中國電動車企,正處身在這個兩極時代。好的時代是電動車已逐漸成為明日汽車的主流,壞的時代就是人人也想分一杯羹,競爭日趨慘烈,令行業成為殺戳戰場。 電動車將主宰未來汽車市場已無容置疑,但賽道上百駿競走,除了比亞迪(1211.HK,002594.SZ)及理想(2015.HK, LI.US)等一兩家能暫時領跑,不少龐大車企先後掉隊,威馬的敗走麥城,哪吒的折㦸沉沙,都反映市場的慘烈,那家能夠生存甚至彎道超車仍難說,但近期浙江科技零跑股份有限公司(9863.HK)的表現,確教市場刮目相看。 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收入大幅增長92%至321.6億元,虧損按年大幅收窄33%至28.2億元。去年第四季度業績首度實現正數,獲利8,000萬元。去年公司交付汽車293,724輛,按年大升103.8%。 C系成爆款產品 業務及財務數據大幅改善,市場開始注意零跑,而公司前景確實具有一定優勢。首先,零跑的市場觸覺強勁,公司第四季度得以扭虧為盈,全因銷量提升,而能取得耀目增長,與公司成功押中增程式的SUV不無關係。去年推出的C10及C16,都屬純電加程的雙動力,迎合年輕及中產家庭,成為爆款產品,帶動第四季整體銷售大升。 去年第三季度銷量才是86,165輛,但10月就38,177輛、11月是40,169輛,到12月更是42,517輛。公司全年累計交付近30萬輛,超額完成2024年目標。零跑在增程式SUV上大致有理想的布局,佔據一個頗大優勢,足以成為橋頭堡去作進一步開疆拓土及攻城掠地。 技術是零跑的另一優勢,公司一直堅持全域自研,範圍主要涵蓋新能源車的一級零部件,自製率高於六成半,電子零部件實現全域自研。雖然自研在開首的投資龐大,也影響車企造車進程,資金鏈容易出問題;但一旦成功,研發出獨家而優質的技術,就有機會領跑對手。而且打下相關的基礎,有更堅實技術去支持迭代演進,成本也可隨之調降。 零跑做出LEAP3.0技術架構,命名為「四葉草」,實現具前瞻性的「四域合一」。即將座艙域、動力域、車身域和智能駕駛域集成在一起。 外有Stellantis內有一汽 出海是電動車企另一個拓展業務的市場,但說易行難,這方面零跑找對了合作夥伴。2023年佳仕拿母公司Stellantis入股零跑後, Stellantis在國際市場上全面與零跑合作,協助零跑在國際市場上建立銷售渠道、售後服務、物流及零部件,以致汽車金融等。 在Stellantis的助力下,去年公司於歐洲已建立了350家網點,包括有銷售及售後服務的功能。有這家具規模的識途老馬協助,零跑在出海上佔據相當優勢。 海外有Stellantis的扶持,近日在內地又與龍頭車企第一汽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協議,將展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及零部件合作,並探討資本合作的可行性。 從協議理解,零跑有機成為一汽在發展新能源車上的零部件供應商,此點將可提升零跑收入,也可藉此擴大零部件的規模效應,減輕及攤薄研發與製造的成本。 還有,一汽可能在資本上為零跑提供幫助,對於零跑這類造車新勢力,燒錢速度驚人,資金流的重要,等同身體上的血液,有一汽這家財力充足的車企背書支持,無疑是加強了戰鬥力。 今年劍指50萬輛 在經濟疲弱及消費降級時期,10至15萬元的電動車產品是兵家必爭之地,零跑已瞄準此塊肥肉,B系列的首款車型B10剛於3月上市,由具有更高集成和智能的LEAP 3.5架構打造,有機作為打入細分市場的一路奇兵,成為公司新增長點。 零跑已具備一定條件,暫時的勢頭也漸入佳景。集團創始人朱江明曾對外稱,電動車企年銷量能達50萬輛的才能活,100萬輛才有活力,活到最後需要300萬輛。他已為零跑2025年定下50萬輛交付量,我們就密切注視公司今年銷售走勢,看看零跑能否真的邁進美好的年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