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新生逆勢增長 深度合作京東蘋果
隨著加強與京東的回收合作,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長27% 重點: 消費者日趨追求性價比,推動萬物新生二季度收入強勁增長,並預計三季度態勢將保持 這家回收公司向高利潤業務傾斜,與蘋果和京東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陽歌 最新財報顯示回收專家萬物新生集團(RERE.US)在多個領域持續取得進展——通過加強高利潤業務,並微調與蘋果(AAPL.US)的合作來提高利潤率。 從宏觀的層面來看,隨著促進消費和推動循環經濟成為保經濟增長的主旋律,財報的亮點包括公司通過一項全新的多年協議,與合作已久的京東(JD.US;9618.HK)進一步深化關係;蘋果也迅速成為集團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之一。 隨著經濟增長減速,國內企業紛紛報告收入減弱,萬物新生卻通過與政府保持一致的步調,挖掘重視性價比的消費者潛力,逆勢保持兩位數增長。公司預測,隨著更多城市推出支持以舊換新的政策來促進消費,這樣的增長將持續到三季度。 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看到,消費者行為發生了重大轉變,在想要更新換代電子產品的消費中,以舊換新成為越來越主流的購買方式。下半年,我們期待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國家政策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確定性。” 萬物新生報告二季度收入增長27.4%至37.8億元,略高於之前給出的指引高端。公司預測三季度收入會繼續以22%至25%的類似速度增長,在突破30億元僅一年後跨過40億元大關。 公司絕大部分收入(約90%)來自產品銷售,季度內同比增長29%,其餘收入來自服務。 過去兩年公司一直在完善業務,把重點向產品翻新和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這兩個最賺錢的業務傾斜。這兩項業務的利潤率,都高於透過中間商促成的智能手機、電子產品和其他產品的交易。公司宣佈二季度直接銷售的收入同比增長125%,達到9.6億元,約佔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兩年前推出的非電子產品回收業務也取得了強勁增長,這塊業務包括奢侈箱包、黃金和名酒等品類。這部分業務的交易規模在二季度達到了9億元,高於上一季度的6億元,同比增長近400%。 公司non-GAAP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至2.5%,使得經調整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3,640萬元增長至創紀錄的8,050萬元。公司仍處於淨虧損狀態,不過虧損規模從上一年的6,480萬元收窄至1,070萬元。 深入綁定京東 儘管財報總體樂觀,但它的股價在公佈業績當天下跌了11.3%,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跌幅有所收窄。整體來看,股價保持了強勢,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累計上漲約35%,漲幅遠超iShares MSCI中國ETF 的4%。 該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與全球同行相當,不過這些股票大部分略顯被低估。目前,它的市銷率(P/S)為0.31倍,落後於The RealReal(REAL.US)的0.49倍,但領先於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14倍。所有這些數字都遠低於二手車交易商Carvana(CVNA.US)的2.79倍市銷率,顯示大家有朝一日可能達到的估值水平。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與京東的新合作,以及前面提到的其他一些進展。京東是萬物新生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是主要股東,持有萬物新生34%的股份。萬物新生表示,雙方於5月簽署了一項新協議,期限至2027年底,雙方將“通過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繼續開展二手業務合作”。 這份協議意義重大,因為京東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子產品銷售商之一,還在國家倡導循環經濟的大潮中加大了推廣二手電子產品的力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5月份,萬物新生通過京東平台回收的二手商品交易額同比翻倍,在618購物節期間也實現了類似的增長。 與此同時,萬物新生與蘋果也持續磨合iPhone回收業務,該合作夥伴關係可以追溯到去年。萬物新生曾表示,此番合作有望為其年收入增加15億元,但由於利潤率較低,合作起步並不順利。然而,在過去一年中,萬物新生一直在對該計劃進行調整,並表示在二季度實現了業務毛利率為正的重要里程碑。 宏觀而言,萬物新生表示,國家3月發佈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行動方案以來,愈來愈多的中國城市正推出鼓勵二手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計劃。深圳在7月推出了一項鼓勵智能手機以舊換新的計劃,陳雪峰表示:“下半年,我們期待有更多城市跟進推動此類補貼的發放,進一步促進閒置二手電子產品有效地流入循環體系。” 隨著萬物新生繼續將重點放在利潤最高的業務線上,並繼續努力通過提高檢驗流程的自動化,和城市層面的回收來提高效率,它在二季度的運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6,100萬元大幅收窄至560萬元。雖然公司在非GAAP基礎上盈利,但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它可能很快也會在GAAP基礎上盈利,這將是其盈利能力的又一個標誌性里程碑。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政策利好加京東助力 萬物新生收入持續增長
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長27%,隨著國家循環利用體系的升級,預計公司未來會取得持續增長 重點: 萬物新生一季度錄得強勁的收入增長,並預測隨著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二季度會取得相若的增幅 公司的股價較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與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近期普遍上漲的步伐一致 陽歌 沒有什麼比政策支持更能帶動公司的業務了,尤其是這家公司的主要股東,恰好是中國頂尖的電子商務公司,他們亦正全力擁抱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 作為中國領先的回收企業,萬物新生(RERE.US)現在正好站在這樣的風口上。儘管很多中國企業在經濟不確定性的環境下表現不盡如人意,萬物新生周一的財報還是顯示一季度的收入繼續強勁增長。公司還稱,通過完善自動化檢測中心以提高效率,利潤率得以提高。上季度公司在2021年IPO以來首次錄得淨利。而本季度再次錄得虧損,不過仍保持了non-GAAP盈利。 中國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逐漸放緩,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氣氛實際上對萬物新生有利。公司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舊電子產品及黃金和奢侈品等換取現金,使公司有充足的商品庫存來維持業務運轉。與此同時,注重價值的消費者也越來越願意購買二手產品,尤其是來自萬物新生等主要供應商的產品。 “在國家和各城市激勵政策的推動下,以舊換新正在成為促進內需的重要抓手,”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公司最新業績公告中表示。“我們看到用戶對於參與以舊換新的熱情提升,並對愛回收的回收交付能力給予更強的認可。” 從政策的角度看,今年開局良好,習近平主席在2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呼籲,加強消費品和設備的回收利用。這些指示很快就變成了行動,國務院發布推動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方案。隨著政策自上而下的推進,地方政府也作出迅速跟進,制定了各地的行動方案。 採取行動的不止地方政府,中國的主要企業也紛紛響應行動號召。其中之一是電商巨頭京東(JD.US;9618.HK),它是萬物新生的大股東,擁有其34%的股份和兩個董事會席位,電子產品是京東的一大產品領域, 陳雪峰表示,京東已開始“對二手交易業務給予更多關注”,並宣佈推動消費類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方案,其中包括在未來3年投入30億元的補貼計劃 。他指出,作為京東“獨家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合作夥伴”,萬物新生將受益於京東對回收業務的重視及力度的加強。今年一季度,公司來自京東的以舊換新的回收額同比增長43%。 股價反彈 對於萬物新生的最新業績,至少在財報公佈當天,投資者似乎並不特別滿意,萬物新生的股價在週一的交易中下跌了4.2%。但更重要的是,該股已經從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從2月5日的收盤價1.03美元上升到本週一的收盤價2.71美元。大背景是中概股近期也在持續反彈,中國ETF-iShares MSCI從1月底的低點上漲了逾30%,當然不同公司的漲幅不一。 即使在反彈之後,萬物新生的市銷率(P/S)仍然只有0.34倍,根據分析機構對今年的預測,它的市盈率(P/E)為8倍。萬物新生的市銷率略低於二手服裝銷售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41倍,也不及The Realreal(REAL.US)的 0.81倍。 萬物新生最近股價大幅上漲,說明一些重要機構開始發現這支股票。它目前的重要股東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大型投行,兩家投行各自持有其1.3%的股份。根據雅虎財經的數據,貝萊德也持有0.4%的股份。 萬物新生繼續利用與京東和蘋果 (AAPL.US)的重要合作夥伴關係,一季度收入增長27%,從去年同期的28.7億元增至36.5億元。iPhone官方回收是萬物新生業務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司表示,二季度將保持同樣的增速,總營收將達到36.7億元至37.7億元,以中值計算的同比增長速度約為26%。 在多項業務改進中,翻新業務取得強勁增長,與簡單地購買和轉售回收產品相比,該業務帶來的利潤更高。它表示,一季度來自翻新設備的收入達到2.82億元,約佔產品總收入的8.5%。與去年第三季度相比,數字穩步改善,當時這個數字總計約為2億元,佔產品收入的6.8%。 過去兩年,公司還一直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多品類的回收專家,不僅涉足電子產品,還包括奢侈箱包、黃金甚至名酒等等。公司表示,一季度這部分業務的交易額同比翻了兩番,達到6億元。陳雪峰還指出,奢侈品回收的成交用戶中,18%的用戶在30天內會完成其他品類的回收。 萬物新生還通過一系列其他措施提高效率,包括減少中間商;在城市層面而不是全國範圍內開展更多的回收工作;推進檢測過程自動化,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和減少人為錯誤。 這些努力幫助公司將一季度的non-GAAP經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5%提高到2.2%。在調整後的non-GAAP基礎上(不包括與員工股票薪酬、攤銷成本),公司仍保持盈利。最新一個季度的non-GAAP淨利潤為2,070萬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010萬元。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官陳晨解釋說,因為認購了一家有戰略協同的生態鏈企業的IPO股票,其股價下跌對萬物新生造成了一次性負面影響。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智能手機循環產業的“完美風暴”
新手機銷售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加上政策因素、環保理念以及行業標準化等,為二手手機銷售注入動力 陳雪峰 (本文由Bamboo Works詠竹坊翻譯) 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循環經濟”正在為可持續發展帶來越來越強的動力,這些動力匯聚到一起,把智能手機循環產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雖然這些變化主要由政府主導,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行業組織也開始匯入這股潮流,力求成為更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不久前,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強調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呼籲加強設備回收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我們認為,這是在倡導擴大耐用品的消費和循環利用,包括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和乘用車。 同時,配套的基礎設施已經日趨成熟。這些設施的標準化程度以及質量保障,是整個行業能夠發展的重要基礎。此外,最近的經濟環境,也使得更多消費者參與到循環經濟中,尤其是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期望花小錢辦大事。 儘管全球智能手機新機市場兩年多來有所收縮,但二手市場的情況卻截然不同。IDC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機新機銷量下降3.2%,至11.7億部,而同期二手智能手機銷量卻增長近10%,達到3.1億部。預計未來五年,二手智能手機交易將繼續以年均8.8%的速度增長。 作為一家領先的二手產品回收與交易企業,萬物新生(RERE.US)一直站在這種變革的前端。我們去年回收並促成了約3,230萬件二手商品的再循環。不久前與蘋果(AAPL.US)達成的合作,也增強了我們對循環經濟的信心。2023年下半年蘋果手機以舊換新的業務,為我們增加了3.3億元的銷售額,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相信,這項合作會成為我們生態系統重要的供給來源,我們也可隨著蘋果在中國的發展而共同成長。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視推進中國智能手機循環產業的發展。在國家層面,中國生態環境部於2021年,發佈對智能手機等九類電子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最新的“十四五”規劃中引用的研究也強調,2021年至2025年可能會有60億部智能手機被廢棄,其中很多都含有金、銀、銅、鉑、鈀和稀土等應被回收的金屬材料。今年3月,國務院發佈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在全國推進消費品循環利用的決心。 碳減排融資 世界經濟論壇202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央行在2021年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對重點領域企業提供碳減排貸款,以此鼓勵循環經濟的發展。報告還指出,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承諾提供45.5億元,資助徐州市建設中國首個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和“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在地方層面,深圳也在2022年推出了一個試點項目,為舊手機的維修和翻新提供指導方針,這給其他城市提供了一個優質的模板,可以推動智能手機回收的進一步標準化。 行業組織也在通過自己的回收計劃參與進來,比如全球電池聯盟,這是一個由150多家企業、政府和行業參與者組成的合作組織。官網顯示,它的“電池護照”鼓勵“在電池的整個生命週期內負責任地採購、管理、回收和使用"。 以上種種努力,共同扶持了越來越多智能手機循環利用平台,其中不僅有像閒魚這樣的傳統二手商品交易市場,還有萬物新生(愛回收)和閃回收等越來越多的專業循環經濟企業。這些專業企業對於整個產業來說非常重要,它們可以讓消費者放心購買高質量的商品,也能在消費者需要的時候,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或者支持。 循環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經濟形勢也出現了新變量,越來越多的零售商發現消費者開始變得更精明、更注重性價比;而高端手機的需求依然強勁,因而以舊換新就成了更受歡迎的選項。 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對各方來說都是好消息。各國政府和國際上的企業與機構正在通過進一步促進循環經濟來保護環境,成為更負責任的參與方。新一代二手交易服務用標準化來保證質量,這趨勢也帶來了新的經濟活力。最後,消費者購買二手手機的意願越來越強,因為這樣的消費方式不僅具有性價比,而且更加環保。 萬物新生已經是中國領先的二手消費電子設備交易和服務提供商。立足於我們1,800多家實體店的強大消費觸點,以及我們朗朗上口的國民回收品牌“愛回收”的用戶認可,,我們也開始涉足其他領域,包括二手奢侈品、黃金甚至名酒等等類別。我們堅信,萬物新生正在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我們鼓勵用戶進行負責任的回收、轉售和重復利用,“讓閒置不用,都物盡其用”;同時,ESG也是我們企業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雪峰(英文名Kerry Chen)是萬物新生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媒體採訪請聯絡pr@ATRenew.com,投資者問詢請聯繫ir@ATRenew.com 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詠竹坊立場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強化回收業務 萬物新生首現盈利
這家回收專家過去兩年一直保持non-GAAP盈利,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更首次實現GAAP下的淨利潤 重點: 萬物新生第四季度收入增長30%,非GAAP經營利潤率在效率提升的帶動下增長0.9個百分點 與蘋果合作回收iPhone,在第四季度創造了3億元的收入 陽歌 沒有什麼比首次盈利更能讓投資者興奮,尤其是在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這是少數仍保持強勁增長的公司之一。 投資者最關注的事情,莫過於回收專家萬物新生集團(RERE.US)宣佈在2021年上市後首錄季度淨利潤下,公司股價大幅上升。上週二公告發佈當天,該股盤前飆升,收漲27%,次日繼續上漲。這一輪上漲表明,投資者可能「重新發現」,這家此前股價一直跌跌不休的公司,在經歷最近的上漲後,股價仍較三年前的IPO低近90%。 自上市以來,萬物新生耗費大量時間,為成為一家多元化的回收專家打基礎,將業務範圍從最初專注於iPhone,擴展到其他電子產品以及奢侈消費品。與此同時,它一直在發展原來的iPhone回收業務,去年通過與蘋果直接合作,該業務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公司還通過增加直接回收、削減成本高昂的中間商,以及更多翻新業務(利潤率比簡單的交易更高)來改善業績。同時,還通過提高自動化水平,和加強在城市(而不是國家)層面的回收,從而提高運營效率。 在實施一連串的措施下,萬物新生第四季度的non-GAAP經營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1.2%提高到2.1%。隨著利潤率改善,萬物新生在截至12月的第四季度里,首次實現了280萬元的季度淨利潤。結束了自2021年6月IPO以來近三年的虧損,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虧損21.5億元。 過去兩年的大部分時間,公司一直保持non-GAAP盈利,這個統計口徑不含員工股權激勵、攤銷和減值相關的成本。第四季度,公司延續了這一趨勢,non-GAAP淨利潤達到創紀錄的9,100萬元,是上年同期2,250萬元的三倍。 「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2023年也是效率之年。萬物新生扎根二手供應鏈能力,提供更有價值的平台服務,在擴張節奏和創新業務上更有紀律性,」萬物新生董事會主席陳雪峰說。「未來,我們還將拓展低價值商品的回收服務,促進更多閒置商品的二次流通。」 萬物新生在盈利方面實現了里程碑,即使中國經濟放緩,很多其他中國企業都陷入增長停滯,但它的收入繼續強勁增長。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約30%至38.7億元,其中產品收入約佔總收入的90%。剩下的來自服務收入,這部分增長約20%至3.51億元。公司預計,今年一季度收入將以約25%的速度增長。 配合政策 萬物新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能配合政府的的政策及取向。在中國做生意要想取得成功,這是一個關鍵因素。在今年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還強調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呼籲進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深圳正在制定標準,促進更多的回收利用。深圳是中國許多市場化改革措施的試點,萬物新生一直是該標準制定計劃的主要參與者。 中國經濟放緩,促使消費者的價值意識增強,這對回收起到促進作用。「我們在2022年和2023年,看到用戶消費習慣從熱衷於品質升級,到追求性價比的轉變,」陳雪峰說。「同時,我們看到用戶回收變現的意願,和以舊換新的需求持續增長。」 公司增長的一個關鍵驅動力,是去年6月開始的與蘋果合作。萬物新生表示,與蘋果的合作,使用戶可在蘋果官網和47家中國蘋果零售店內以舊換新,並在第四季度創造了3億元的收入。這與公司之前發佈的指引,稱該項目每年可額外產生10億元的收入一致。 萬物新生首席財務官陳晨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與蘋果的合作仍在改進階段,毛利率暫時「不算理想」,公司將進行調整,「平衡盈利能力」。他還指出,這個項目導致庫存大幅上升,本季度增加了3.45億元,達到10億元。但他補充說,萬物新生的現金流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除了iPhone外,萬物新生還加大了非電子業務的力度,這是在去年推出,現在歸為「多品類」業務。公司表示,截至去年底,在1,819家線下門店中,有252家開展了這項業務,其中包括奢侈品、老酒和黃金的回收,去年全年的多品類回收GMV超過10億元。 公司還將目光投向全球市場,向內地以外的合作夥伴提供自動檢測技術。公司目前已與香港和日本的合作夥伴建立了關係,並表示去年10月開始,與瑞典的一家海外夥伴展開了合作。 即使在股價大幅上漲後,萬物新生的市銷率仍只有區區0.2倍。這個數字高於服裝回收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08倍,但低於RealReal(REAL.US)的0.62倍和汽車交易商Carvana(CVNA.US)的1.42倍。雖然最新財報公佈後,股價大幅上漲只是一個初步反應,但可能也標誌著大家開始重新發現這只被忽視的股票,而它似乎也確處於有利位置,能從中國本土市場的有利條件,以及自身不斷增長的回收專長中獲利。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美國針對一觸即發 藥明系前景蒙塵
美議員推《生物安全法》擬禁止聯邦機構或接受聯邦資助的機構,購買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的設備與服務,藥明康德等CXO企業遭點名 重點: 藥明康德去年上半年收入超過65%來自美國 藥明康德澄清從未贊助涉軍項目,亦沒有直接收受相關投資 李世達 中美競爭正從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轉向「醫藥戰」。1月26日,一則報道令中國多家CXO(醫藥代工)企業股價應聲下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跨黨派提案,擬禁止美國聯邦機構購買特定生物技術公司的設備及服務。對於營收主要來自美國的中國CXO企業來說,這條法案可說攸關生死存亡。 消息公布後,遭點名的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股價在A股及港股兩市應聲急跌,其關聯公司藥明生物(2269.HK)、藥明合聯(2268.HK)無一倖免。藥明康德從25日收盤價76.2港元,三個交易日下跌26%至56.3港元;A股跌幅亦達22%;藥明生物股價則跌去31%。 對於上個月才剛剛宣布大手筆回購股份的藥明系來說,無疑是沈重的打擊。 這項新法案被稱為《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由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等多位議員提出。法案中提到,中國尋求主導生物技術作為未來產業,且該國的生物技術公司「多次與解放軍實體合作」,當局有權迫使他們交出數據。 在參議院提出類似提案的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表示,當前中國生技公司正透過醫療檢測,收集全球數百萬人的基因數據,許多被抽血的美國公民,並不知道誰有權查看其DNA與敏感數據。隨著生技領域發展,中國能夠大幅收集這些數據,在未來中美科技戰中佔據上風。 法案直接點名藥明康德,指其曾贊助「軍民融合活動」,接受「軍民融合基金」的投資,並指其同系的藥明生物CEO陳智勝曾是解放軍醫藥科技的教授之一。 對於這些指控,藥明康德發布自願性公告,指法案有關藥明的內容「不恰當也不準確」,重申公司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的安全構成風險,澄清公司從未贊助過涉軍項目、沒有直接收受相關基金投資。 是否「極小概率事件」? 藥明生物則發出澄清公告,指法案提及陳智勝有關解放軍醫藥科技學術頭銜,是2013年在唯一一次受邀講座後,作為一種禮遇而授予,這是中國高等院校慣例。強調陳智勝沒有為軍事醫學科學院或任何具有軍事背景的機構工作過,也沒有從具有軍事背景的機構中獲得過任何報酬。 「生物安全法只是一個反華議員的提案,到成為法律是極小概率事件,而且需要幾年的時間」陳智勝說。 陳智勝口中的「極小概率」事件,幾乎推翻了公司為了挽救股價所做的努力。在公司澄清後,藥明系股價仍持續下跌。 藥明康德營收超過八成來自境外。根據2023年中期業績,藥明康德境外業務佔總體營收的82%,美國佔比超過65%,來自中國境內的收入僅佔17%。藥明生物也是如此,去年上半年營收有54%來自北美。 藥企眼中的「富士康」 藥明系對於歐美藥企來說,重要性就像富士康之於蘋果。歐美藥企負責新藥研發、品牌及銷售,而像藥明系這類的CXO企業,則負責技術相對沒那麼尖端的研發、驗證與生產,提供外判代工服務。頂尖藥企集中在歐美,意味著中國CXO企業收入仰賴海外,很難改變。 儘管不少中國分析師認為,有關法案成功立法的可能性不高,然而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臨近,與中國的戰略競爭將會在更多層面被檢視。像藥明系這樣與美國企業廣泛合作並掌握敏感數據的企業,勢必會被推到風口浪尖。 事實上,在生物科技領域禁止中國企業的呼聲,早在去年11月就已出現,當時有16個保守團體致信國會參眾兩院,呼籲在國防授權法案(NDAA)修正案中修法禁止與「敵對生物技術公司」,特別是中國的華大基因(300676.SH)簽訂合約。 總統拜登最終簽署的2024年國防授權法中,與中國相關的技術合作、技術轉移等受到重點關注,尤其是在新能源、生物技術、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因此無論法案最終是否成為法律,美國政府逐漸收緊與中國生物技術領域的合作,已經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慎防政治風險 然而,有投資銀行認為市場目前的反應過於激烈,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即使該法案成為法律,亦只是限制接受聯邦資金的項目外判給海外公司。藥明康德作為一家高性價比的服務提供商,可於生物製藥行業發展中得益。大和則稱,藥明生物曾於美國商務部的未經核實名單中排除,或可作為類似事件的參考,將藥明生物評級由「持有」上調至「買入」。 醫藥研發仍是增長快速的領域,目前藥明康德市盈率跌至15倍,低於藥明生物的21倍,仍高於同業凱萊英(6821.HK;…
中美雖開上市綠燈 公司規模受制數據審查
已有80多家公司成功在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備案,申請在美國和香港上市,另有23家公司申請在歐洲發行GDR 重點: 中國最高證券監管機構表示,自去年3月推出新規以來,已有86家公司成功備案,申請在香港和美國IPO 由於數據敏感性問題,在香港和美國新上市的公司,可能主要是融資金額不足1億美元的較小公司 陽歌 今年境外中概股可能開局不算良好,但不要將其歸咎於監管機構。 上周四,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一次行業活動上表示,中國證監會「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開放,將會同各方,進一步完善境外上市機制」。在表態支持中國公司境外上市約一個半月前,美國監管機構在去年11月底也表達了類似的支持。 但這些支持性的表態,並沒有給香港和美國的中國股票投資者帶來太大鼓舞。僅在今年前兩周,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中國ETF-iShares MSCI (MCHI.US)均下跌約5%,延續了2023年下跌超過10%的趨勢,而標普500指數去年飆升了20%以上。 我們可以反過來看,認為中概股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上漲,因為許多中概股目前的估值都非常低。去年這個時候,這種樂觀情緒似乎是有依據的,並引發海外上市中概股大幅上漲。當時中國剛剛取消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美國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都發出信號,顯示自2021年中期以來新股上市幾乎凍結的問題,都已得到解決。 就在監管障礙似已消除、疫情結束後反彈在即時,中國經濟卻成了阻礙。去年中國經濟預計增長5%左右,遠低於往年。最近很多經濟指標依然相當黯淡,沒有跡象表明房地產危機會很快得到解決。 說實話,目前中概股的低估值狀態,對價值投資者來說似乎是完美的買入機會,因為即便收入和利潤增長為零,這些股票在達到合理估值之前仍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但很多投資者去年就在等這樣的上漲,卻始終未能如願。 儘管經濟形勢低迷,但值得慶幸的是,當投資者重新發現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騰訊(0700.HK)等公司時,監管問題應該不再會成為障礙。這兩家公司一度位列全球十大市值最高公司,而現在,阿里巴巴的市值僅為1,800億美元,約是微軟(MSFT.US)2.9萬億美元市值的二十分之一,後者上周超越蘋果(AAPL.US),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美國此前曾威脅要驅逐所有在紐約上市的中國股票,但之後在與中國證監會達成信息共享協議,得以查閱中國公司的會計記錄後,美國的威脅意味大大減弱。去年3月,中國證監會還向擬赴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推出了備案管理制度,通過讓之前不受監管的流程正式化,消除了另一個重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大量IPO籌備中 讓我們回到方星海最新的支持表態,他還談到中國公司備案海外上市的最新數據。方星海說,自去年3月底實施新規以來,有51家擬在香港上市、35家擬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完成了備案。 他還說,累計核准23家上市公司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合計募資約122億美元。不少中國企業利用GDR在瑞士、德國和英國的證券交易所融資,這是中國政府鼓勵企業在海外融資行動的一部分。 雖然方星海表態支持,而且成功備案的公司數量也相對較多,但我們應該指出,至少到目前為止,成功拿到備案的都是規模相對較小的IPO。我們《詠竹坊》報道過一些成功備案企業,包括有家保險和墨盒製造商星圖國際,兩家的規模也比較小。到目前為止,只有電動汽車製造商極氪,有可能籌集到1億美元以上,這通常被視作大型IPO的起步標準。 自成功在中國證監會備案以來,已有兩家公司在美國股市上市,分別是制藥商阿諾醫藥(ANL.US)和汽車保險公司車車科技(CCG.US),後者利用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借殼上市。這兩家公司上市後的表現都很糟糕,阿諾醫藥自去年10月上市以來股價下跌了一半以上,車車科技自去年9月上市以來更是下跌了三分之二。 在2021年中的IPO凍結前,醫療大數據公司零氪科技、基於雲計算的室內設計公司群核科技,以及和在線約會應用Soulgate等公司都曾提交申請,希望通過在美國上市融資1億美元或更多。但這些公司後來都撤回了申請。只有Soulgate曾試圖在香港重啓IPO,並於2022年年中提交了申請,但最終未能上市。 雖然與金融相關的監管障礙已經全部清除,但剩下的最大障礙似乎是數據安全。中國目前要求所有用戶超過100萬的IPO申請者都要接受數據安全審查,而且由於擔心這些公司的敏感用戶數據可能會被外國政府獲取,中國似乎並不急於批准這些公司在海外上市。 這類障礙可能會使很多中國最大的企業難以在海外上市,因為100萬用戶的門檻適用於許多公司。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在紐約和香港進行大規模IPO的日子,可能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過去。儘管如此,我們可能依然會看到一些製造商的大規模上市,比如極氪,它們的IPO應該不那麼敏感,因為不存在大量的用戶數據。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萬物新生預計2023年循環利用3,200萬台電子設備
公司預計今年收入將達到130億元人民幣,得益於與蘋果的合作和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其業務量有望在2024年得到進一步提升。 陽歌 回收專家萬物新生(RERE.US)在本周三表示,今年有望回收循環利用大約3,200萬台電子設備,其中近一半將通過它的兩個超級回收中心進行。同時,公司也希望將其愛回收品牌拓展至其他多元化回收領域。 萬物新生今年處理的消費電子產品中,大約40%是iPhone。公司最大的兩家回收中心——分別位於東莞和常州——完成了大量的任務。萬物新生的回收網絡包括兩個主要自動化中心、五個規模化運營中心和15個較小的服務中心,整個網絡今年將循環利用3,200萬台電子產品,數量跟21年和22年都比較接近。 總部位於上海的萬物新生最初是一家智能手機回收專家。不過在過去兩年,開始利用其面向消費者的愛回收品牌進入二手奢侈品、攝影設備、黃金甚至名酒等領域。 今年中與蘋果(AAPL.US)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後,公司預計未來幾年,其核心智能手機回收業務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公司在第三季度通過該項合作新增了3千萬元人民幣的銷售額,並預計該合作最終可能帶來高達15億元人民幣的額外銷售。 同時,萬物新生正採取各種措施來提高效率,比如開展更多城市級別的回收業務;增加與消費者的直接交易,以繞開成本高昂的中間商;以及更多的自動化流程。公司還在嘗試增強智能手機翻新業務,相比於直接出售原狀態二手手機,該業務的利潤率更高。同時,二手設備得到升級後,售價也會提高。 萬物新生希望通過這些努力來提升收入,並實現首次淨利潤。隨著消費者的支出越來越謹慎,公司希望向包括京東在內的合作平台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公司今年前九個月收入同比增長32%,而其淨虧損縮減了約一半,至1.59億元人民幣。其第三季度的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履約成本從去年同期總收入的10.7%降至8.7%,反映效率的提升。公司在non-GAAP基礎上是盈利的,除去員工股票補償、攤銷相關的費用後,第三季度淨收入為4,760萬元人民幣。 儘管萬物新生的收入屢創新高,並且逐步接近淨利潤,但就其股票而言,2023年可能是公司想要回收下跌的一年。由於投資者普遍對中概股持謹慎態度,擔憂中國經濟放緩,其股價今年已下跌約40%,目前的市銷率僅為0.25。對於消費者而言,萬物新生提供的二手手機非常物超所值;對投資者而言,萬物新生的股票可能也同樣物超所值。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