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季績倍增 陽光背後烏雲隱現
在旺盛的需求和多晶硅成本暴跌下,抵消了太陽能組件價格下滑,晶科能源第三季度利潤得以倍增 重點: 晶科能源第三季度出貨量增長超過一倍,但因太陽能組件的價格下降,公司收入增長只是63% 公司表示,得益於全球需求旺盛,「有信心」超過不久前才上調的年出貨量預測 陽歌 雖然太陽能組件的價格正在暴跌,但主要原料多晶硅的價格下降得更快。這種差異不僅推動全球太陽能組件需求意外增長,還提升了製造商的收入和利潤。 這兩種趨勢,在全球最大太陽能組件製造商之一的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JKS.US;688223)的最新業績中展現出來。公司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翻了一番。需求的激增,不僅幫助公司超過了早先公佈的本季度收入指引,還將超越三個月前才上調的全年指引預測。 投資者對業績的整體情況表示滿意,週一晶科能源在紐約發佈業績後股價上漲了14%。 但我們應該注意到,即使在經過這一輪上漲後,該股價格依然相當低。晶科能源目前市盈率僅為3倍,甚至低於不及它有名的中國競爭對手阿特斯太陽能(CSIQ.US)的3.3倍。在中國上市的同行天合光能(688599.SH)和隆基綠能(601012.SH)的市盈率均為11倍,遠高於晶科能源,不過我們又注意到,晶科能源在中國上市的股票市盈率為17倍,遠高於這兩家公司。 因此,美國投資者似乎知道一些中國投資者不知的事情。他們的擔憂可能是兩方面的,涉及地緣政治因素和對未來價格走勢的擔憂。 地緣政治因素,與西方對中國在太陽能組件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擔憂有關,這導致了持續的保護性關稅威脅,尤其是來自美國的威脅。2019年,晶科能源在佛羅里達州投建一個大型生產基地,成為少數幾家通過在美建廠,以解決關稅問題的中國公司之一。公司今年早些時候表示,佛羅里達工廠1GW的大型擴建項目,已於上月開始投產。 與此同時,令投資者擔憂的價格趨勢是一種全球現象,超出了晶科能源的控制範圍。來自pvXchange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0月,太陽能組件的價格大幅下降,自1月份以來,效能最高的型號降幅達32%,低端產品的價格下降42%。 但正如我們前面所指出,在2022年達到歷史高位後,太陽能組件的主要原料多晶硅的成本跌得更多。行業領先的多晶硅生產商之一的大全新能源(DQ.US;688303.SH),於週三發佈的最新業績報告中表示,三季度多晶硅的平均售價比去年同期每公斤36.4美元,下跌了四分之三以上,降至每公斤7.68美元。 晶科能源指出,多晶硅價格暴跌,是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5.7%提高至19.3%的主要因素。不過,儘管多晶硅價格似很快就會觸底,但沒有跡象表明,太陽能組件成品的價格已接近底部。 收入增長 晶科能源的最新業績,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我們剛才談及的所有趨勢。它的整體出貨量(主要是太陽能組件,也包括一些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硅片),在該季度同比增長108%,達到22.6GW。營收也增長強勁,但速度要較出貨量的增長低,同比增長63%,達到318億元(約合44億美元),反映了我們前文所述的組件價格下跌。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在財報中表示,「自從三季度以來,供應鏈價格下跌刺激了終端需求。」 關於需求旺盛的情況,中國本土市場就是一個例證。李仙德表示,僅今年前9個月,全國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就達到128.9GW,比2022年全年新增裝機容量高出近50%。晶科能源上周還宣佈了另一項重大交易,將向一個沙特阿拉伯客戶供應3.8GW的太陽能組件,而根據價格走勢,這筆訂單將產生至少20億美元的收入。 旺盛的需求使晶科能源預測第四季度組件出貨量將達到23GW,高於三季度的21.4GW。公司還表示,「有信心」全年組件出貨量,將超過三個月前給出的70GW至75GW的指引。在今年初,公司曾將2023年組件出貨量的預測從60GW,大幅上調至70GW。 這一繁榮景象目前看來對該行業有利,並幫助晶科能源最近一個季度的利潤,從上年同期的5.5億元增加一倍多至13.2億元。但如果過去能預測未來的話,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在最近的繁榮之後,已經開始成形的大幅回調將接踵而至。 最後,我們就未來可能引發關切的幾個方面再略作補充。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人民幣匯率下行,影響到所有中國公司。晶科能源報告稱,第三季度因人民幣匯率下滑,導致淨匯兌損失近3億元,與去年同期淨匯兌增加5.2億元形成鮮明對比。 公司最近似乎也在消耗現金,持有量從6月底的170億元降至9月底的141億元,降幅近20%。其中至少有部分可能用在償還到期債務上,因公司的有息債務,從3個月前的343億元降至9月底的308億元。 另一略微令人擔憂的跡象,是公司的第三方應收賬款,從去年底的167億元增至9月底的258億元。但由於公司整體銷售額大幅增長,這種增長可能屬於意料之中。 歸根結底,由於多晶硅價格暴跌,晶科能源目前的情況相當不錯。然而,那些陽光明媚的日子可能很快就會結束,因為其成品組件的價格可能也會持續下降。儘管如此,公司在美國上市的股票目前看起來有點超賣。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KS.US
688223.SHG
多晶硅價格暴跌 大全新能源焦頭爛額
這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關鍵原料製造商報告第二季度收入下降50%,並宣佈兩名高管離職 重點: 由於產量增加不足以抵消多晶硅價格下跌近三分之二,大全新能源第二季度收入下降一半 該公司宣佈兩名高管離職,暗示可能即將發生重大變化,包括私有化 陽歌 山芋燙手? 這是多晶硅製造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DQ.US;688303.SS)宣佈兩名高管離職的一個可能的解釋。而就在這之前的半個小時,該公司公佈最新業績,顯示其所處的這個起伏不定的行業嚴重過熱。高層的重大變動可能預示著該公司未來將發生更多變化,包括它在紐約上市的潛在私有化。 你永遠猜不到這樣的私有化可能正在進行中,至少從週四公佈第二季度業績後大全的股價來看是這樣。 該股當日跌幅高達7.4%,最終收跌4.7%。該公司在紐約上市的股票過去 52 周內損失了大約一半的價值,使得大全的往績市盈率僅為1.8倍。 這種慘淡的景象與一年前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由於多晶硅需求旺盛,大全及其同行紛紛報告收入和利潤創歷史新高。多晶硅是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原料,後者正迅速成為主要電力來源。去年,旺盛的需求推動多晶硅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建立在可再生能源炒作基礎上的典型泡沫。 這個泡沫在第二季度徹底破裂。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數據是大全的多晶硅平均售價,從去年同期的每公斤33.08美元(237元)下跌近三分之二至每公斤12.33美元。哎呦。 去年,隨著多晶硅價格飆升,大全及其同行(大部分位於中國)開始大舉增加產能,這是這種熱門行業的典型做法。大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計劃在內蒙古地區建立一個新的大型生產中心,到2022年底將年產能從大約10萬噸增加兩倍以上,達到30萬噸。 「第二季度,多晶硅行業面臨的挑戰增多,價格波動幅度大,」大全首席執行官張龍根在離任告別講話中說道,聽起來像是對今年以來的輕描淡寫。「隨著多個多晶硅新項目和新進入者最終投產,其中一些項目在今年上半年達到滿產,過去兩年的多晶硅短缺局面結束了。」 這是張龍根擔任首席執行官五年來的最後一次講話,公司宣佈他因「個人原因」辭職。與此同時,該公司稱創始人徐廣福也將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但仍將留在大全董事會。該公司任命徐廣福的兒子徐翔為公司新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這意味著徐廣福很可能會繼續在大全發揮作用。徐翔之前任大全的副董事長,並在公司擔任過多個職務。 庫存出清 多晶硅價格暴跌很好地概括了大全在第二季度所感受到的痛苦。但為了想要瞭解更多信息的讀者,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些其他數據,看看情況到底多糟糕。大全第二季度營收較去年同期的12.4億美元下降約一半,至6.367億美元,因為價格大幅下跌完全抵消了新產能投產後多晶硅銷量37%的增長。 大全的生產成本也下降了約 5%,但這仍然不足以抵消收入的暴跌。因此,該公司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76.1%下降至40.7%。 該公司詳細介紹了第二季度多晶硅的價格走勢,指出多晶硅價格在6月下半月觸底,到7月中旬又從低點反彈了 15% 至 20%。 隨著價格暴跌,大全稱它開始收到「客戶激進的定價要求」,導致買家在價格開始反彈前瘋狂搶購多晶硅。 結果,大全成功出清了幾乎所有庫存,這些庫存是在上個季度積累起來的,因為買家(主要是太陽能電池製造商)等著泡沫破裂,並最終如願。「由於客戶訂單和需求旺盛,我們進一步將多晶硅庫存減少到非常健康的水平,大約相當於兩家工廠一周的產量,」 張龍根稱。 有人可能會說,這種放血是必要的,雖然很痛苦,而且大全及其同行在今年剩餘時間里情況應該會開始好轉。反映了這一點的是,大全年產19.3萬噸至19.8萬噸多晶硅的目標保持不變,這表明它對今年余下時間價格的上漲充滿信心。 話雖如此,我們最後還是要回到之前的預測,即大全的最新變動可能預示著未來將發生更多重大變化,包括可能從紐約退市。大全是2010年左右在紐約上市的那批中國太陽能公司中,最後仍留在華爾街的幾家公司之一。在歷經了美國投資者多年興趣低迷後,那些公司中大多數後來進行了私有化,並在中國重新上市。…
DQ.US
688303.SHG
多晶硅供過於求 大全利潤蒙陰影
這家為太陽能電池板製造供應主要材料的生產商表示,隨著平均售價較去年第四季的最高位下跌25%,第一季庫存激增 重點: 隨著多晶硅價格下跌,公司庫存增加,大全新能源第一季營收和利潤驟降約一半 第二季隨著新產能投產和清庫存,該公司的平均售價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陽歌 開始放血吧。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DQ.US; 688303.SS)的最新季報裏充滿了這樣的血腥,作為全球龍頭企業,其所在的多晶硅行業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價格大漲後,進入了備受矚目的修正期。多晶硅是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全球主要的生產商大多都大量增加新產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這種修正。 這些公司目前被嚴重低估,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的產品更多地被視作一種商品,而不是像成品太陽能電池板這樣的高附加值產品。由於正在發展中的痛苦修正,投資者目前對這些公司的態度也相當悲觀,在市場吸收所有即將投產的多晶硅新產能期間,這種情況可能至少要持續一兩年。 大全新能源的股價一直低於同行,這可能是因為其總部位於有爭議的新疆地區。該股目前的市盈率非常低,僅為2倍,不過由於預計今年在多晶硅行業修正期間其利潤將下滑30%,其遠期市盈率略有提升,為2.4倍。 但這兩個數字都遠低於大全新能源的本土競爭對手協鑫科技(3800.HK)目前4.7倍的市盈率,後者本周早些時候也公佈了一些初步的第一季數據,比大全新能源好得多。德國瓦克化學(WCH.DE)的市盈率也高得多,為5.7倍,但同樣由於利潤下降的預期,其遠期市盈率為12.8倍。 大全新能源很能代表中國多晶硅等熱門行業經常出現的情況。隨著行業升溫(多晶硅行業是受全球安裝更多可再生能源熱潮的推動),供應鏈上的生產商往往會大量增加新產能,試圖從熱潮中獲利。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年產能約為10萬噸,但它在內蒙古地區的一處在建大型項目,將使其年產能增加兩倍,達到約30萬噸。 在最新財報中,大全新能源稱已於4月完成該項目一期10萬噸產能的建設,預計到6月將實現滿負荷生產。 隨著新產能投產,大全新能源表示預計第二季多晶硅產量將在4.4萬噸至4.6萬噸之間,與第一季的3.38萬噸相比增加約35%。該公司計畫全年生產多晶硅19.3萬噸至19.8萬噸,比去年增加45%。 「我們相信,不斷增長的高純多晶硅需求,將有助於我們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因為我們有能力生產下一代N型技術所需的這種多晶硅,」大全新能源首席執行官張龍根說,這解釋了大全新能源為何預計隨著全球所有新產能投產,自己將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 庫存增加 接下來,我們將仔細研究大全新能源的最新業績,從中可以看到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即價格暴跌加上庫存積壓,該公司計畫在本季度清理庫存——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清理庫存的做法可能會進一步壓低價格,削減公司的收入和利潤。 大全新能源在第一季多晶硅的產量為3.38萬噸,較兩年前的2.2萬噸增長了67%。但是,儘管生產了這麼多多晶硅,該公司僅售出了2.53萬噸——約佔其總產量的四分之三。 由於多晶硅的平均價格在去年底見頂後,本季度繼續暴跌,庫存不斷增加。大全新能源表示,該公司本季度多晶硅的平均售價為每公斤27.38美元,較第四季平均每公斤37.41美元的最高價下降了約25%。 由於銷售和多晶硅價格都在下降,大全新能源第一季的收入從上年同期的12.8億美元(88.5億元)降至7.1億美元,降幅達45%。該公司的利潤降幅類似,從上年同期的5.358億美元降至2.788億美元。 「由於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季節性放緩,1月份多晶硅需求疲弱,」大全新能源首席執行官張龍根說。「2月份,較低的元件價格刺激了終端市場需求,導致整個太陽能價值鏈都出現了需求大幅復蘇,價格也出現了改善。」 至少基於清理庫存的計畫,該公司似乎希望價格能夠穩定下來,甚至可能略有反彈。張龍根表示,大全新能源計畫將第二季的出貨量提高到5.9萬噸至6.1萬噸,這將比第一季的出貨量大幅增長約140%。這樣的舉措看起來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庫存的進一步增加,但如果價格再次開始下跌,也可能會導致麻煩的出現。 在初步的第一季數據中,協鑫科技表示,第一季收入和利潤實際上分別增長了35%和60%,與大全新能源在這兩個數據上的大幅下滑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預告的簡短評論中,協鑫科技表示:「在多晶硅市場價格回歸正常水平前,公司將主動引導多晶硅產品價格回歸更加可持續的水平,持續擴大顆粒矽的市場份額。」 儘管其業績不盡如人意,令人略感意外的是,報告發佈當天,大全新能源在紐約的股價實際上上漲了3.7%。這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該股的市盈率已經很低,這表明投資者此前的預期可能更糟。儘管第一季的數據相對強勁,但在發佈報告的第二天,協鑫科技在香港的股價下跌了2.5%。 總而言之,隨著新產能投產並最終被全球市場吸收,大全新能源、協鑫科技及其他同行在未來幾年似乎都將面臨一條崎嶇的道路。與此同時,大全新能源的股價目前似乎確實被嚴重低估,如果今年晚些時候其產量和利潤顯示出企穩跡象,它可能會有一些潛在的上行空間。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Q.US
688303.SHG
大全投資92億 擴建多晶硅項目
這家多晶硅製造商公佈了大規模擴建計畫最後一個階段的項目,項目產能10萬噸,應該會在明年底投產
轉型太陽能發電商 瑞能新能源業績升
受惠於新的太陽能電站營運業務收入倍增,該公司第三季營收增長86%
快訊:大全新能源第三季利潤增長11%
最新:多晶硅製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週四公布,其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長約一倍,達到 12億美元(86.5億元),而同期利潤增長了11%,達到3.23億美元。 利好:利潤增長緩慢主要歸因於與員工股票激勵相關的成本,如果不包括這個因素,公司第三季度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利潤從去年同期的2.95億美元翻了一番,達到5.9億美元。 值得關注:由於已用滿產能,公司的多晶硅產量從第二季度的35,326噸降至第三季度的33,401 噸。 深度:大全新能源是中國主要的多晶硅生產商之一,多晶硅是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的關鍵成分,而太陽能電池板在全球的發電量正在不斷增長。受惠於市場對新太陽能發電廠的旺盛需求,過去兩年多晶硅的價格大幅上漲,使該公司及其同行受益良多。第三季度多晶硅價格繼續上漲,大全第三季度的平均售價為每公斤36.44美元,而第二季度為每公斤33.08美元。但隨著大全及其競爭對手建立新產能以挖掘蓬勃發展的需求,預計價格將在明年企穩,並開始回落。 市場反應:業績公佈後,週四在紐約的交易中,大全股價下跌了4.6%。年初至今,該股上漲了約 20%。 翻譯: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產能大幅擴張在即 大全覓得慷慨買家
雙良硅材料已同意在未來五年收購大全新能源多晶硅產量的10%或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