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汛猛,坊間出現搶購糧食潮,有大行認爲,即食麵製造商日清食品將成爲明確受惠者

重點:

  • 野村稱日清食品受惠香港“搶糧潮”,加上毛利率觸底反彈,股價有三成多潛在上升空間
  • 日清估值比內地同業高,或顯示市場對其前景更樂觀

何仲尼

有沒有想過,一個號稱國際金融中心的先進城市,會被新一波新冠疫情連累至百業蕭條,甚至出現“搶糧潮”,連超市貨架上的罐頭和即食麵也被搶購一空?但在這場“疫戰”中,也有公司意外成爲贏家,獲大行建議買入,更聲稱其股價擁有三成多上升空間,它就是聚焦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下稱香港)市場的即食麵與食品生產商日清食品有限公司(1475.HK)。

野村上周四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爲,香港居民出現恐慌性購買,擁有本地生產設備、而且在香港即食麵市佔率高達60%的日清食品,將會成爲疫情的明確受惠者,因此把2022財年香港銷售額增長,由本來預測的1%調升至6.1%。該行維持日清的投資評級爲“買入”,目標價調高2.7%至7.6港元,以該股上周五收盤價5.68港元計算,潛在升幅達34%。

作爲疫情受惠者,日清的股價在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初期,曾經從6港元漲至9.2港元的歷史新高,但市場消化利好消息後,它去年走勢疲軟,直到今年初爆發高傳染性奧米克戎病毒株,日清1月曾漲至6.55港元,比去年底僅上升約10%左右。雖然該股被野村唱好,但對走勢沒有幫助,發表報告當日,日清仍跌約1%。

事實上,日清爲提高生產效率與增加產能,去年11月公布獲得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批出資助,在大埔創新園設立全新智能生產綫,讓即食麵生產過程全綫自動化,項目投資額約1.94億港元。然而,這項投資施工期需於2023年完成,未能趕及配合近期的產品需求增長。

過去兩年抗疫表現不俗的香港,爲甚麽會突然出現“搶糧潮”呢?自從兩名空中服務員將變種奧米克戎病毒帶入社區後,疫情在兩個月內迅間爆發,截至3月4日,香港每日感染個案已高達5萬多宗,累計已有40多萬港人染疫。

因應疫情發展,香港特區政府預告推行全民强制檢測病毒,官員更露了口風,暗示强檢期間會仿效內地城市爆發疫情時實施的“禁足令”。消息傳出後,香港市面一片恐慌,多區連日出現搶購糧油雜貨的人龍。由於即食麵易於儲存,而且價格便宜,一向受港人歡迎的日清食品旗下產品出前一丁與合味道杯面,無論在實體超市或網購平台,貨架上都顯示全部售罄。

至今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中,由於香港政府限制每桌堂食人數與時間,加上鼓勵市民留家抗疫,不少公司也讓員工在家工作,市民飲食習慣本已改變,其中即食麵成爲快捷省時的選擇。最近加上“搶糧潮”這個催化劑,日清食品的收入前景再度受到憧憬。

事實上,聚焦中國內地與香港業務的日清食品,在新冠變種病毒疫情中,營業額一直表現穩定。去年首9個月,該公司收入同比上升6.4%至28.6億港元(23.4億元),其中中國業務收入增長12.9%至18.2億港元,主要受惠於杯麵銷量上升;但由於港人去年前三季對袋裝即食麵及冷凍食品需求激增的情况放緩,香港業務收入同比减少3.2%至10.4億港元。另外,由於原材料價格上升,抵銷部分利好因素,期內毛利率同比减少1.9個百分點至31.5%,股東應佔純利也同比减少12.3%至2.31億港元。

毛利率觸底回升

爲解决這個痛點,日清食品今年1月宣布,3月1日起調整主要即食麵產品在中國的出廠價格,增幅爲中單位數百分點,是11年以來首次加價,以提升毛利表現。母公司日本日清(2897.JP)也在2月公布,包括合味道在內的共180種產品,將於今年6月起在日本加價最多13%,以抵銷運輸成本增加與主要原材料小麥粉的價格升幅。由於消費者對方便食品的價格敏感度較低,加上在疫情中需求龐大,市場普遍認爲不會對日清的收入帶來負面影響。

去年首三季佔日清食品約36.4%的營業額的香港業務,因應新一波疫情的搶購潮,其產品在香港出現爆炸性需求,除了營業額可望錄得升幅,收入貢獻佔比或得以提升,因此在港股下挫的背景下,日清仍然獲得野村祝福。

雖然日清去年毛利率下降,但隨著3月的漲價已覆蓋在中國出售的85%產品,野村認爲其毛利率可能已觸底,預測今年毛利率將反彈0.8個百分點至32.3%。因應香港市場產品需求猛漲,該行同時把日清今明兩年整體銷售額預測上調最多2.8%,並把同期淨利潤預測提高最多3.3%。

日清的產品除了在香港受歡迎,在更大的中國市場,亦因其日本品牌產生差異化效應,在高檔即食麵市場穩佔一席,即使它的產品比內地生產商康師傅(0322.HK)和統一企業(0220.HK)存在溢價,仍然受到消費者垂青。以日清去年首三季的盈利計算,假設第四季表現一致,其預測市盈率(P/E)約20倍,比主要競爭對手康師傅、統一企業的18倍與16倍預測市盈率存在溢價,顯示市場對日清存在較爲樂觀的看法。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丘鈦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長150%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預期於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綜合溢利,較2024年同期的1.15億元(1,600萬美元)增長約150%至180%。 該公司稱,預期綜合溢利明顯增長,主要由於期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之規格繼續提升,令集團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繼續提升,並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團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數量較同期增長約59.7%,銷售數量和產品結構的雙重改善令得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收入明顯增長,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聯營公司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鈦科技攝像頭模組銷量達3,434.8萬套,按年增長4.1%,指紋識別模組銷量1,390萬套,按年增長7.3%。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4.22%,至中午休市報10.68港元,升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代幣化點石成金 德林股價一度狂飈

從事金融服務的德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709.HK)周四公布集團資產代幣化的進展,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可完成合作框架與資產評估,並將向監管機構遞交申請,到明年第二季度起,平台可正式上線並開始長期監控。 集團上月公布,把持有的資產進行代幣化,涉及金額最高5億港元,首批的資產包括位於中環的德林大廈若干權益,以及三項由集團管理的基金資產。 德林表示,將資產代幣化後,將以分派方式贈予合資格股東、德林證券(香港)的合規用戶,以及「突觸科技」平台的認證用戶。透過實物分派,讓參與者能夠直接持有鏈上資產,享有更高的透明度與流動性,並參與新一代的數字金融生態。 德林股價開市升4.2%報4.18港元,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達4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多晶硅製造商擬設公司 收購業內陷困境對手

財新網周三報道,因多晶硅供應過剩,導致過去一年價格持續暴跌,中國有主要多晶硅製造商,計劃設立一家公司收購國內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以拯救被受產能過剩困擾的行業。 財新援引熟悉計劃的消息人士稱,參與該倡議的主要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和協鑫科技(3800.HK)。新公司將與較大生產商合作,以便更好地控制行業產出並支撐價格。 新公司的籌建談判始於今年初,目前參與方包括主要多晶硅製造商、潛在收購目標和金融機構,並已就推進方案達成共識。 大全新能源 (DQ.US; 688303.SH)的現狀折射行業困境,2025年首季度多晶硅銷售均價跌至每公斤4.37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66美元驟降43%。但大全在2025年首季度的平均生產成本達每公斤7.57美元,相當於每售出1公斤產品即虧損3.2美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杰倫進駐抖音 巨星傳奇股價暴漲

短影音平台抖音周三宣布,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正式開設名為「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引爆市場話題。由其親屬控股、在中國大陸經營周杰倫IP的香港上市公司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周三股價暴漲94.37%,收報12.44港元,公司市值突破100億港元(12.74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周杰倫帳號在未發布任何影片下,短短10分鐘粉絲即從16萬激增至45萬,半小時內突破百萬,至周四已突破千萬。市場傳言,周杰倫簽約費高達九位數人民幣,抖音官方則予以否認,稱為謠言。 巨星傳奇成立於2017年。由周杰倫母親葉惠美及經紀人等親友創立,總部位於江蘇省崑山市,於2023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新零售與IP運營。2024年,公司總收入5.84億元(8,1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8%,淨利潤5.024萬元,同比增長21%。總收入中,來自以「魔酮咖啡」為主的零售消費品收入約佔45%,與IP、內容授權有關的收入約佔53.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