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汛猛,坊間出現搶購糧食潮,有大行認爲,即食麵製造商日清食品將成爲明確受惠者

重點:

  • 野村稱日清食品受惠香港“搶糧潮”,加上毛利率觸底反彈,股價有三成多潛在上升空間
  • 日清估值比內地同業高,或顯示市場對其前景更樂觀

何仲尼

有沒有想過,一個號稱國際金融中心的先進城市,會被新一波新冠疫情連累至百業蕭條,甚至出現“搶糧潮”,連超市貨架上的罐頭和即食麵也被搶購一空?但在這場“疫戰”中,也有公司意外成爲贏家,獲大行建議買入,更聲稱其股價擁有三成多上升空間,它就是聚焦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下稱香港)市場的即食麵與食品生產商日清食品有限公司(1475.HK)。

野村上周四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爲,香港居民出現恐慌性購買,擁有本地生產設備、而且在香港即食麵市佔率高達60%的日清食品,將會成爲疫情的明確受惠者,因此把2022財年香港銷售額增長,由本來預測的1%調升至6.1%。該行維持日清的投資評級爲“買入”,目標價調高2.7%至7.6港元,以該股上周五收盤價5.68港元計算,潛在升幅達34%。

作爲疫情受惠者,日清的股價在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初期,曾經從6港元漲至9.2港元的歷史新高,但市場消化利好消息後,它去年走勢疲軟,直到今年初爆發高傳染性奧米克戎病毒株,日清1月曾漲至6.55港元,比去年底僅上升約10%左右。雖然該股被野村唱好,但對走勢沒有幫助,發表報告當日,日清仍跌約1%。

事實上,日清爲提高生產效率與增加產能,去年11月公布獲得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批出資助,在大埔創新園設立全新智能生產綫,讓即食麵生產過程全綫自動化,項目投資額約1.94億港元。然而,這項投資施工期需於2023年完成,未能趕及配合近期的產品需求增長。

過去兩年抗疫表現不俗的香港,爲甚麽會突然出現“搶糧潮”呢?自從兩名空中服務員將變種奧米克戎病毒帶入社區後,疫情在兩個月內迅間爆發,截至3月4日,香港每日感染個案已高達5萬多宗,累計已有40多萬港人染疫。

因應疫情發展,香港特區政府預告推行全民强制檢測病毒,官員更露了口風,暗示强檢期間會仿效內地城市爆發疫情時實施的“禁足令”。消息傳出後,香港市面一片恐慌,多區連日出現搶購糧油雜貨的人龍。由於即食麵易於儲存,而且價格便宜,一向受港人歡迎的日清食品旗下產品出前一丁與合味道杯面,無論在實體超市或網購平台,貨架上都顯示全部售罄。

至今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中,由於香港政府限制每桌堂食人數與時間,加上鼓勵市民留家抗疫,不少公司也讓員工在家工作,市民飲食習慣本已改變,其中即食麵成爲快捷省時的選擇。最近加上“搶糧潮”這個催化劑,日清食品的收入前景再度受到憧憬。

事實上,聚焦中國內地與香港業務的日清食品,在新冠變種病毒疫情中,營業額一直表現穩定。去年首9個月,該公司收入同比上升6.4%至28.6億港元(23.4億元),其中中國業務收入增長12.9%至18.2億港元,主要受惠於杯麵銷量上升;但由於港人去年前三季對袋裝即食麵及冷凍食品需求激增的情况放緩,香港業務收入同比减少3.2%至10.4億港元。另外,由於原材料價格上升,抵銷部分利好因素,期內毛利率同比减少1.9個百分點至31.5%,股東應佔純利也同比减少12.3%至2.31億港元。

毛利率觸底回升

爲解决這個痛點,日清食品今年1月宣布,3月1日起調整主要即食麵產品在中國的出廠價格,增幅爲中單位數百分點,是11年以來首次加價,以提升毛利表現。母公司日本日清(2897.JP)也在2月公布,包括合味道在內的共180種產品,將於今年6月起在日本加價最多13%,以抵銷運輸成本增加與主要原材料小麥粉的價格升幅。由於消費者對方便食品的價格敏感度較低,加上在疫情中需求龐大,市場普遍認爲不會對日清的收入帶來負面影響。

去年首三季佔日清食品約36.4%的營業額的香港業務,因應新一波疫情的搶購潮,其產品在香港出現爆炸性需求,除了營業額可望錄得升幅,收入貢獻佔比或得以提升,因此在港股下挫的背景下,日清仍然獲得野村祝福。

雖然日清去年毛利率下降,但隨著3月的漲價已覆蓋在中國出售的85%產品,野村認爲其毛利率可能已觸底,預測今年毛利率將反彈0.8個百分點至32.3%。因應香港市場產品需求猛漲,該行同時把日清今明兩年整體銷售額預測上調最多2.8%,並把同期淨利潤預測提高最多3.3%。

日清的產品除了在香港受歡迎,在更大的中國市場,亦因其日本品牌產生差異化效應,在高檔即食麵市場穩佔一席,即使它的產品比內地生產商康師傅(0322.HK)和統一企業(0220.HK)存在溢價,仍然受到消費者垂青。以日清去年首三季的盈利計算,假設第四季表現一致,其預測市盈率(P/E)約20倍,比主要競爭對手康師傅、統一企業的18倍與16倍預測市盈率存在溢價,顯示市場對日清存在較爲樂觀的看法。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1藥網第二季度營收下滑

醫藥銷售商1藥網(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4%至32億元,面向藥房及醫療機構的核心藥品銷售業務營收下滑6.2%。面向消費者的藥品銷售業務規模較小的,當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運營成本及費用同比下降6.3%至32億元,上年同期為34億元。受此影響,1藥網當季實現營業利潤10萬美元,但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400萬元擴大至1,950萬元。 財報發布後,公司股價周三收跌6.2%,該股過去六個月累計下跌4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奇瑞啓動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車企上市案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 Ltd)周三啓動香港IPO,計劃籌資10億美元以上,有望成為今年最大汽車企業IPO。周三發布的新上市公告顯示,公司擬發售約2.97億股,每股定價區間為27.75至30.75港元。若以定價區間上限計算,此次募資總額將達91.4億港元(11.8億美元)。 奇瑞從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 。2024年公司營收達2,690億元(37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5.4%,同期淨利潤增長37.2%至143億元。 根據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書披露的最新數據,公司今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5年一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549億元增至682億元,增幅達2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成為關鍵驅動力,同比激增約四倍至187億元,佔營收總額四分之一以上。 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公司正加速在全品牌線部署其智駕系統,提供多級自動駕駛功能。此次IPO募集資金部分將用於拓展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升級新能源動力系統及新能源汽車平台架構,並將投入大規模研發以強化核心技術能力。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盟折讓8.9%配股籌15億港元 無極資本成單一大股東

電商服務供應商微盟集團(2013.HK)周四宣布,配售6.88億股予無極資本,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約16%,配售價為每股2.26港元,較微盟上日收市價折讓8.9%,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5.6億港元。 微盟表示,所得款項淨額約30%將用於探索AI在SaaS中的整合及應用。30%用於擴大媒體渠道及加強精準營銷服務。10%用於海外業務發展,30%撥作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完成配售後,無極資本持股16%成公司最大單一股東,孫濤勇、方桐舒及游鳳椿組成的主要股東集團持股比例,則由8.1%降至6.8%。 微盟股價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61港元,升5.24%。年初至今累跌20.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富氫能配股集資1億元

氫能設備製造商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三公布,將以每股50.13元配售199.48萬股新股,集資金額約1億元。 配售價較公司周三收市價55.5港元折讓9.68%,配售股份將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約1.8%。 集資所得的72%資金,將用作支持集團業務的營運,包括支付薪金、社保,以及供應商款項;20%用於償還現有信貸融資,餘下8%用於投資中國及海外氫能項目。 國富氫能周四開市跌0.1%報55.45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