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life's SPAC listing approved

這家為藍領提供服務的公司,即將完成在納斯達克的SPAC上市,以籌集少量資金

重點:

  • 放棄赴港上市嘗試兩年多後,優藍國際終獲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進行SPAC上市
  • 由於兩年前在香港IPO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商業模式不賺錢,公司可能急需現金

  

梁武仁

絕望肯定是促使人把事情做完的強大動力,不管是好是壞。

這是從優藍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中得出的一個教訓,作為面向藍領的招聘和職業教育服務提供商,公司在上市道路上又回到一個不那麼理想的備選計劃。這計劃在上周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優藍國際,利用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在納斯達克上市。

借殼上市並非優藍國際原來的計劃。公司曾於2022年底嘗試在香港申請IPO,並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申請。但此事在六個月時間里毫無進展,計劃因此失效,此後公司沒有提供任何更新文件。

相反,去年5月,優藍國際宣布與在納斯達克交易的SPAC 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DIST.US)合併。像Distoken這樣的SPAC是空殼實體,可作為實體公司通過反向合併上市的工具,從而繞過傳統上市很多繁瑣要求。

上周四,中國證監會終於批准了這筆交易,為優藍國際掃清一項關鍵的監管限制。從2023年初開始,中國要求那些尋求海外上市的公司先獲得此類批准。

據報道,最初嘗試在香港IPO時,優藍國際試圖籌集至少1億美元資金。考慮到它在IPO前的融資中獲得的估值,這個目標在當時看起來是可行,因市場對中國藍領的服務需求旺盛,投資者看好它的增長故事。

在提交IPO申請前,公司在六輪融資中籌集約13億元(1.78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電魂網絡(603258.SH)的子公司杭州電魂、三七互娛(002555.SZ)的子公司安徽尚趣玩、海寧中南和新東方基金。當時,最後一輪融資對優藍國際的估值高達33億元。

優藍國際未能實現香港上市的原因不得而知,但部份公司因不滿足香港交易所和香港證券監管機構的要求而放棄是常事,首次申請上市的公司尤其如此。在申請失效後,優藍國際就從股票投資者的視線中消失了,直到傳出 與Distoken的交易。

但有一點很清楚,如果順利完成SPAC上市,優藍國際的估值可能會小得多。該SPAC在2023年2月的IPO中僅籌集到6,900萬美元,其市值一開始就不高,現在更是縮水到3,740萬美元。估值下滑似乎與2023年11月按照修訂條款,贖回價值約3,200萬美元的股票有關,此舉是為了讓SPAC有更多時間完成合併。這似乎表明其原始投資者,對SPAC能按時完成合併的信心下降。

Distoken的發起人兼投資者借了一些資金來彌補部分現金損失,但這家SPAC的資金仍大幅減少。截至2023年底,其信託賬戶中有大約4,100萬美元,這筆資金可提供給其合併目標。這意味優藍國際通過Distoken借殼上市獲得的資金,將遠遠少於其原計劃通過香港IPO獲得的資金。

盈利之路漫漫

所有這些都表明,自最初的香港上市申請以來,優藍國際的估值可能已經下滑。公司很可能正努力提高利潤(如果還能盈利的話),而且可能急需現金。Distoken尚未在文件中披露Youlife的任何財務信息。但優藍國際早前在香港IPO的招股說明書中,提供了一些關於該公司財務狀況的線索。

截至2022年上半年的三年半時間里,優藍國際累計淨虧損超過5.4億元。這並不僅是折舊成本等屬於非現金性的會計損失。公司實際上消耗了相當多的現金,截至2022年6月底,經過多年的負現金流後,其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4.42億元。

優藍國際的商業模式依賴中國藍領就業市場的需求。中國需要此類勞動力來實現其高質量經濟發展,以及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現代化。然而,這類工人通常供不應求,因許多年輕人傾向取得大學學位,這樣就能找到收入較高、體力要求較低的工作。

這種供需失衡本應為優藍國際帶來豐厚的收益,公司自稱是「中國領先的藍領人才終身服務提供商」。公司的服務涵蓋藍領員工可能需要的全方位服務,從招聘到職業培訓。優藍國際甚至在2021年收購了合肥的一所職業學院。

但優藍國際並非唯一追逐藍領需求的公司。這個領域高度分散,競爭激烈,使得任何一家服務提供商,都難以快速增加收入或佔據有意義的市場份額。

更糟糕的是,由於關鍵功能依賴於外包,優藍國際的成本高昂。正因如此,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不到0.5%。到2021年,這個比例提高到略高於20%,但對於一家自稱通過「先進的技術賦能」的公司來說,仍然不夠鼓舞人心。

鑒於優藍國際轉向小型SPAC上市,外界可以合理推測,自嘗試香港上市以來,它的境況並沒有好轉多少。Distoken的時間也不多了,因在美國,SPAC在IPO後通常最多有兩年的時間來完成合併,若按此計算,其截止日期本應在本月到來。Distoken在與優藍國際達成合併協議後,將截止日期延長到了今年11月,又多了九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交易。

儘管如此,雙方對達成這筆交易的渴望顯而易見。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星展看好億咖通客戶多元化增長潛力

星展銀行本周首次覆蓋智能座艙製造商億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給予12個月目標價2.80美元,較現時股價高約24%。報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擺脫對母公司吉利的業務依賴,客戶多元化前景強勁。 星展在10月14日研報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極氪、沃爾沃、路特斯等,貢獻億咖通約80%收入。但大眾集團的戰略合作有望推動客戶結構多元化,該合作涵蓋大眾、斯柯達品牌。星展表示:「大眾計劃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銷售搭載億咖通產品的車型,協議未來可能擴展至歐洲市場,成為新增增長動能。」 報告強調,基於2026年預估銷售額,億咖通當前企業價值/銷售額比率為0.9,低於行業中位數1.5。「估值折讓部分源於客戶過度集中於吉利集團,疊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壓,”星展分析稱,“但伴隨客戶多元化進程加速及毛利率預期修復,該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億咖通股價過去52周累計上漲約2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正力新能折讓8%配股籌5億港元

鋰離子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五宣布,擬配售4,592.1萬股新H股,佔擴大後的已發行H股的3.09%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8%,集資5.04億元,每股配售價10.98元較前一日收市價11.92元折讓7.89%。 公司稱,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中,約70%用於支持集團與常熟的新生產工廠二期工程有關的建設、設備購置及預備費;約10%用於全固態電池中試線的建設;約10%用於研發活動,及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正力新能於今年4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31.72億元,同比增長71.9%,其中動力電池收入29.85億元,同比暴增81.9%;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9.9%大幅提升至17.9%;淨利潤2.2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01港元,跌7.63%。上市至今,該股累升約3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暗盤已交投 海西新藥上市突延期

福建海西新藥創制股份有限公司(2637.HK)原訂今天在香港掛牌上市,但周四晚突公布,就最終發售價、國際配售認購意向水平、香港公開發售股份分配基準等,未能在本周五上午8時前定稿及獲取監管機構批准,因此上市時間要順延。 有券商在本周三下午已通知客戶中籤結果,更有定價86.4元。有劵商平台在周四已開始暗盤交易,富途暗盤早段一度高見200元,較定價高131%,其後升幅大幅回落至只升兩成多。 海西新藥發行1,150萬股H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介乎69.88元至86.4元,集資9.9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華為第三季度痛失中國智能手機王座

國際數據公司(IDC)周三發布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陷入頹勢的華為在中國市場痛失桂冠,而東山再起的蘋果(AAPL.US)公司憑借iPhone 17的熱銷實現排名躍升。IDC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市場的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0.6%至6,840萬台。 華為市場份額從第二季度的18.1%跌至第三季度的15.2%,排名從榜首滑落至第三。競爭對手vivo以17.3%的市佔率佔據首位,其第二、三季度市場份額持平。蘋果是期內少數實現份額增長的企業,最新季度市佔率提升1.9個百分點至15.8%,使其從上一季度的第五位躍居本季度中國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 躋身前六的還有市佔率10%的小米(1810.HK)、9.9%的OPPO及9.8%的榮耀。六大頭部品牌中,僅蘋果與OPPO在最新季度實現同比銷售增長。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