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屬於第二梯隊的中國保險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傳聞將籌資10億美元

重點:

  • 有機會成為中國第十家上市險企的陽光保險,由於投資收益下降,預告今年利潤或同比下降
  • 陽光人壽為公司重要保費收入來源,上半年貢獻66.8%總保費收入,其內含價值更佔集團整體內含價值達八成

羅小芹

自從中國人保(1339.HK; 601319.SH)在2018年11月於上海交易所登陸A股市場後,過去四年再沒有中國境內保險公司上市。但在不久的將來,國內第十家上市險企或會粉墨登場。

10月25日,在中國人身險及財險市場分別排名第12及第7位的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繼今年4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文件並於10月19日失效後,已於10月25日第二次呈交已更新的招股書,由華泰金融控股、中金公司(3908.HK)、瑞銀集團和建銀國際擔任上市聯席保薦人。市場消息指出,該公司如獲港交所批准上市,會盡快展開招股程序,甚至希望能於月內成功掛牌,計劃集資10億美元(73億元)。

根據中國證監會於10月14日的信息披露,該會已核准陽光保險在港發行不超過約39.68億股H股的計劃。

陽光財險成立於2005年,是集團開展的首項業務,兩年後,陽光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陽光人壽相繼成立,2008年初獲當時的中國保監會核准,陽光保險控股正式易名為陽光保險集團。發展至今,集團業務遍及財險、人身險、信用保證保險、資產管理、醫療健康等多項業務。

截至今年6月底,陽光人壽和陽光財險擁有共2,855家分支機構,覆蓋了中國全部省、直轄市、自治區、94.3%的地級市及63%的區縣,擁有2,083家專屬代理門店,專屬代理門店將進一步擴大營業網點範圍。目前陽光保險擁有約3,150萬名個人客戶和約80萬家團體客戶。截至今年6月底止,集團總投資資產規模為人民幣4,162.7億元。

表現領先五大巨頭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該公司的總保費收入由2019年的879.1億元,穩步增長至去年的1,017.6億元,今年上半年為629.5億元,按年上升14.3%。不過,受疲弱市況影響,期內投資收益按年減少12.3%至73.7億元,公司上半年淨利潤下降2%至17.9億元,更預告全年盈利可能比去年低。

據中國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全國保險公司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8萬億元,按年增長5.1%,但環顧前五大壽險巨頭的累計淨利潤,則下挫15%至1,220億元。因此,相對第一梯隊的險企來說,陽光保險期內保費收入能大增逾14%,而且盈利僅稍微下降,表現已算可圈可點。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公布的2020年數據,以原保險保費收入計,陽光財險的市場份額為2.7%,在中國87家財產險公司中排名第7,陽光人壽的市場份額則為1.7%,在中國91家人身險公司中排名第12位。

陽光人壽的保費收入,一直是陽光保險的主要收入來源,過去兩年,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分別增加14.5%和10.4%,佔總保費收入近六成,其表現亦遠優於財產險的倒退5.8%和增長9%。踏入今年上半年,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陽光人壽仍實現19.54億元新業務價值,保費收入達420.6億元,佔集團整體收入比例升至66.8%。

從內含價值看,陽光人壽的重要性更加明顯。截至今年6月底,陽光人壽的內含價值為746.2億元,已佔集團整體內含價值八成。

不過,中國保險市場一向高度集中,無論是財險還是壽險,強大的「馬太效應」讓中小險企艱苦求存,作為行業第二梯隊的陽光保險,如何在巨頭窺伺下殺出重圍,是投資者最關心的課題。

不易集資10億美元

陽光保險在招股文件披露未來策略,計劃強化數據科技能力、加快數碼化經營轉型,持續打造國內一流的保險資產管理品牌,強化戰略投資與保險主業協同等。

陽光保險的戰略目標,與眾安在線(6060.HK)有異曲同工之感。事實上,加強數碼渠道專業化建設及加快數碼化經營轉型,幾乎已是險企必走之路。不過參考眾安在線的例子,其上半年保費收入淨增長6.8%,期內卻轉盈為虧,錄得6.22億元淨虧損,可見中小險企不易突圍。

就估值而言,陽光保險可與中國人保、中國人壽(2628.HK; 601628.SH)與中國平安(2318.HK; 601318.SH)的預測市盈率約3.2倍至4.8倍作比較,若取其平均4.2倍,以陽光保險上半年淨利潤引伸到全年、預計約35.8億元計算,估計其市值僅為162億港元(150億元),也就是20.7億美元左右。

如果該公司真的如市場消息所言計劃集資10億美元,可能需大幅調高上市估值,但以其較小的業務規模,加上港股近況疲軟,恐怕會較難實現。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漲

晶片製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漲16%,收市報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過上市集資22.6億港元,首個交易日收盤市值達152億港元。 香港的公開發售獲得137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超額認購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發行1,870萬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與其科創板現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公司專注於無刷直流(BLDC)電機控制及驅動晶片領域,此類晶片通過電磁力驅動,與傳統電機存在技術差異。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46%至6億元(折合8,400萬美元),利潤增長27%至2.22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果鏈巨頭藍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 300433.SZ)周三在港掛牌,開市升近4%報18.88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19.06元,升4.8%。 公司發售2.62億股,每股以上限18.18元定價,錄得超額認購近462倍,國際配售超額16倍,集資淨額46    .9億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9億美元,當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資產、Redwood Elite及世運線路版等。 藍思科技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去年收入約6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汽與Stellantis合資車企廣汽菲克正式宣告破產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與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資成立的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產管理人申請法院裁定破產。管理人表示,公司已無重整及和解可能,資產不足以償還全部債務,無力清償到期負債。 廣汽菲克透過管理人微信公眾號披露破產清算最新進展。該公司曾憑藉Jeep車型本土化生產,在中國市場取得高峰,但隨後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吸引力下滑,最終陷入長期停產。 2022年10月,廣汽菲克因經營不善,且實際資產無法償還全部債務,正式進入破產程序。隨後近3年裡,廣汽菲克拍賣了超過3,000件標的物,包括模具、試驗車等。至於土地、建築物及生產設備等核心資產已五次公開拍賣,但因無人出價而全部流拍。雖然該公司曾招募投資者重整,但一直無人問津。 廣汽集團表示,此為法院及破產管理人依程序推進的正常安排,集團將尊重並支持相關工作。Jeep品牌雖已停止中國本土化生產,但牧馬人、大切諾基等高端車型仍透過進口方式銷售。 廣汽股價周三低開,至中午休市報2.96港元,轉升1.0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牛電動次季銷量按年增長36.6%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銷售電動出行產品350,090台,較去年同期的25.62萬台增長36.6%。 其中中國市場銷售318,719台,佔總量約91%,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長53%;國際市場方面,小牛電動第二季銷售31,371台,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5%。銷售數據涵蓋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滑板車和電動自行車。 公司表示,於「618年中購物節」期間,小牛多款高端車型在天貓、京東與抖音平台均登上銷售排行榜,有效鞏固其於中國高端智能兩輪市場的領導地位。 小牛電動股價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報3.42美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