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8.HK
When will profits come for RoboSense Technology? Three or Ten years?

速騰聚創剛公布首九個月營運數據,業務持續表現理想

重點:

  • 公司連續三季錄得銷售增長
  • 股價暴跌後,市場對公司有戒心

 

劉智恒

「讓世界更安全」是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2498.HK)的口號,但過去半年,公司的小股東非但沒有安全感,更被摔個四腳朝天,苦不堪言。股價由高峰時足足下跌近90%。投資者焦頭爛額,信心好一陣子也未能復修。

速騰聚創主要是製造及銷售激光雷達產品,所謂激光雷達,是利用光來測量物體距離或範圍的遙感系統,主要用於汽車自動駕駛及機械人領域。

集團剛公布今年第三季度的業務數據,激光雷達產品按季持續上升、用於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產品的銷量為138,600台、用於機器人的雷達為131,400台、其它產品為7,200台,合共277,200台,分別較第二季的246,000及第一季度的240,800台,高出12.7%及15%。

若與2023年比較,增長更是相當理想,去年全年才售出259,600台,換言之今年單一季度的銷量,已經與去年全年相若。

股價急升暴跌

今年1月速騰聚創才以每股43港元成功上市,初期股價一直徘徊在此水平,至5月中時股價突然爆升,至6月衝上137.5港元高位,但旋即高位跳水,股價斷崖式下跌,最低見10.82港元,暴升暴跌教投資者大為驚訝!

市場當時估計,因鎖定期結束,上市前的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令股價一下子崩潰。事實從交易所資料顯示,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菜鳥,於8月時將持股量由10.25%減至8.21%,每股平均成交價15.33港元。

股價暴瀉,公司無計可施下急祭出「回購」一招。中期業績後,頻頻在市場出手,由8月至今,回購逾二十次,價格由11至17港元不等。

可是回購也未能提振市場信心,直至港股在9月底美國減息,加上內地政府推出政策刺激,港股出現小陽春;在市場氣氛帶動下,速騰聚創股價才有所反彈,然而高位25港元只是曇花一現,近日回落至18港元水平,相對上市價仍然低近六成。

何時可見盈利?

市場除了被其股價大起暴跌嚇怕外,投資者總會問一句:「公司何時有盈利?」

過去四年,集團錄得股東應佔虧損分別是2.2億元、16.6億元、20.9億元及43.3億元。雖然部份原因是金融工具公允值的變動影響,但在經營方面,虧損也是持續擴大,前年是6.16億元,去年擴大至9.4億元。

今年中期收入達7.2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2倍,但最終仍是虧損2.69億元。若單從業務看,經營虧損更達3.22億元,相對去年中期的4.61億元收窄30%;但不難看到,生意做大了,對業績的推動收效不大,別說盈利,收支平衡也做不到,此點教投資者抱有戒心。

銷量無疑是增加了,盈利卻遲遲未出現,主要是產品價格持續向下走。2021年時,激光雷達一台大概10,000元,到去年已跌至3,200元,今年上半年更降到2,600元。

箇中原因在於內地新能源車內捲嚴峻,各大車企競相降價。既然車企收入減少,很自然要在生產成本想辦法,其中就是向生產各零部件的廠商壓價,激光雷達當然不能倖免。

最重要是活下來

激光雷達似乎仍是一塊雞肋,研發費用龐大,許多企業都覺得盈利之路遙遙無期。中國的市場更加惡劣,無利可圖外,因競爭慘烈,生產商為免失去市場份額,紛紛「以價換量」,導致價格非但不能上調,反要連年下降。

難怪德國的博世集團及採埃夫先後放棄開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日本的先鋒電子黯然退出戰場,巨企除了中國的禾賽科技(HSAI.US)、速騰聚創及圖達通三大龍頭外,國際巨頭只餘下法國的法雷奧在內地苦苦掙扎。

禾賽科技股價相對去年高位30.355美元比較,下跌超過八成。集團也是未有盈利可言,市銷率亦只有2.4倍。相比下速騰聚創的市銷率高達6.8倍,遠高於龍頭的禾賽,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激光雷達的前景,或許我們可以聽聽禾賽科技聯合創始人李一帆的說話:「長期來看,激光雷達可以在國內實現盈利,但不確定這個長期有多長,是三年就夠了,還是一不留神到十年去了。」

看來,今天激光雷達的企業先別說盈利,最重要還是活下來。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字節跳動為獅騰提供AI設施

電商企業獅騰控股有限公司(Synagistics)(2562.HK)周二宣布,將使用字節跳動提供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開發為商戶提升效率的工具。 根據公告,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獅騰將與BytePlus合作,後者將提供Skylark大語言模型及數據分析工具,助獅騰開發為亞洲市場量身定制的下一代企業應用,雙方未披露合作財務條款。 週二下午交易時段,獅騰股價下跌5.3%。公司於去年9月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方式在香港上市,成為港交所2022年推出SPAC後,首家以此方式上市的企業。當前股價較SPAC上市首日收盤價累計上漲約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螞蟻擬分拆海外業務赴港上市

財新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計劃將其海外業務部門「螞蟻國際」在港交所上市。螞蟻目前正在就潛在上市事宜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 在新加坡註冊的螞蟻國際,業務規模約佔集團總收入的20%。該公司擁有四大核心產品線:跨境支付平台Alipay+、國際收單業務安通環球(Antom)、跨境匯款服務萬里匯(World First)以及創新支付解決方案Bettr,涵蓋消費者端支付、商戶端收單及企業間跨境結算等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 螞蟻國際董事長由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兼任。 2020年,螞蟻原本計劃在上海與香港兩地同時進行總額達37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但最終遭中國監管部門叫停,其後被迫重組並遭罰款近10億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的上月斥5.5億回購A股

家電品牌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二公布,集團截至4月底止,已斥資近5.54億元人民幣(下同)回購774萬股A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1%,每股成交價由69.5元至75.02元。 美的於今年4月9日公布回購A股方案,回購金額介乎15億元至30億元,每股回購價不超過100元,實施期限為一年。集團表示,回購是用於股權激勵計劃及員工持股計劃。 美的周二港開市跌2.5%報73港元,公司過去半年股價基本持平。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ewborn Town stands to become the winner as it is seen as a haven stock amid the trade war

貿易戰下變避險股 赤子城有機成贏家

經營社交平台及遊戲研發的赤子城,首季度派出一份亮麗的業務成績表,股價近期表現更教人眼前一亮 重點: 公司首季度社交業務收入按年增長4成 首季社交業務的下載量按年升26% 劉智恒 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的一場貿易關稅戰,大大衝擊全球股票市場,港股短短三天大跌3,000點,中概股幾乎無一倖免,紛紛被投資者拋售,股價接連下挫。但在云云中概股中,有「中東Tinder」之稱的赤子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911.HK)非但未受影響,反之股價一騎絕塵,成為逆市奇皅。 香港市場未必熟識赤子城,但在中東及北非,其社交軟件手執當地牛耳,旗下四大王牌包括直播社交平台MICO、語音社交平台YoHo、遊戲社交平台TopTop,以及陪伴社交平台SUGO。另外,去年更推出多元人群社交平台HeeSay。 公司近日公布首季度營運表現,業務持續理想,首季度社交業務下載量達8.2億,按年上升26%,平均月活用戶達3,283.5萬,按年增長15%。 首季的社交業務收入預期可錄得13.45億元至13.95億元,同比增長約39.1%至44.3%。創新業務的增長更可觀,較去年同期升66.7%至88.2%,達1.55億元至1.75億元。 季度數據公布後,翌日股價上升5.1%,今年以來,赤子城的股價已上升一倍,表現跑贏大市,特別在4月受貿易戰影響的股市中,股價不跌反升,全月上升39%。 貿易戰下避風港 原來,公司在貿易戰中成為受惠者,市場認為赤子城業務性質是營運社交平台及遊戲服務,兩項均不是貿易戰的針對目標,更不受加徵關稅的問題影響。地域方面,赤子城主要市場在中東及北非,並非美國重點打壓的中國、歐洲及加拿大。公司也不用擔心如TikTok般,面對被美國強迫出售的困擾。可以說,赤子城雖然是中資企業,卻完全可獨善其身,避開貿易戰。 亦因為遠離美國的威脅,投資者在沽出受影響的股份後,會考慮將部份資金泊在赤子城這個避風港。特別是赤子城業績表現理想,盈利連年上升,有其一定的投資價值。 公司的業績表現一直理想,2019年上市以來業務蒸蒸日上,雖然2021年錄得虧損3.9億元,卻非業務出問題,而是以股份為基礎的報酬開支增加6.51億元所致。2022至2023年,分別錄得盈利1.3億元及5.1億元。2024年盈利表面下跌6.3%至4.8億元,實則是2023年因收購而錄得一次性收益,若剔除後去年盈利升30%。 有機納入港股通 今年另一個潛在的爆發點,就是有機會被納入港股通,根據目前港股通主要條件,香港上市公司須為恒生指數、或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又或市值達到50億港元或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 以赤子城目前規模,市值超過100億港元,股票的交投開始活躍,公司有可能被納入恒綜小型股指數,再而納入港股通。一旦成為港股通名單,南下資金可買賣公司股份,將可推動其股價表現。 尋找第二增長點 公司目前更銳意拓展「第二增長曲線」,開始不斷投資研發精品遊戲,去年收入4.6億元,按年增長21.3%。公司強調,精品遊戲的重點是以質為先,策略是打造生命周期長、用戶體驗好的「常青樹」遊戲。旗下的Alice’s Dream:Merge Games,接連進入Sensor Tower中國手遊海外收入TOP30榜單。 事實上,赤子城在中東北非地區的社交業務封王後,近年有計劃進一步開疆拓土,將版圖拓展至歐洲及日本。集團的高級副總裁及高級秘書宋明亮對外表示,公司正在歐洲及日本物色併購機會,藉以提升收入空間。他強調這些市場的移動互聯網未賦予用戶更多情感價值,集團有一定發展空間。 雖然赤子城股價表現一枝獨秀,但行業中的龍頭Match Group(MTCH.US)只是15倍,與赤子城規模相近的雅樂科技(YALA.US)也是9.5倍,赤子城今年以來股價倍翻,市盈率已高達22倍,過去一個月更急升暴漲,隨時有回調的風險,高追要審慎而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