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仍在努力盈利,這家美顏應用程式營運商遭谷歌高管出身的風險投資者李開復減持股份

重點:

  • 知名風險投資者、前谷歌中國負責人李開復已將其持有的美圖股份從0.75%降至0.52%
  • 雖然該公司稱經調整後已實現盈利,但按照國際通行的IFRS標準,它依然處於淨虧損狀態

梁武仁

面對苦等多年仍未看到它首次真正盈利的投資者,身為美顏應用程式開發商的美圖公司(1357.HK),只能盡量美化自己的財務現狀。

一位知名投資者可能正在對該公司失去耐心,因為在它上市多年後持續虧損,導致其股價暴跌至遠低於IPO價格的水平。據週二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一份文件顯示,谷歌高管出身的風險投資者李開復將其在美圖的持股(他於該軟件營運商2016年上市前購入)的比例,從上月的0.75%大幅削減至0.59%,本周進一步降至0.52%。李開復仍是美圖董事會的非執行董事。

李開復出售美圖的股票,可能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圖為了盈利苦苦掙扎的普遍失望情緒,而這是影響其股價的主要因素。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盡最大努力說服投資者,它具備實現盈利的條件。

早在2021年3月,美圖就宣稱在前一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但也有一個重大警告。也就是說,它的淨利潤是在「調整」基礎上計算得出的,而沒有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也就是在香港廣泛使用、與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AAP)相若的準則。如果根據IFRS,不但在2020年,而且在之後直至去年上半年的每個報告期,美圖都處於虧損狀態。

雖然企業這種做法並不罕見,但問題在於缺乏單一標準,這就意味著它們可以排除任何通常屬於IFRS準則的一部分,但他們認為不應被用來決定其真實盈利能力的項目。這就是為什麼投資者依靠基於IFRS的數字,以統一的標準比較不同地點和行業公司的原因。

例如,美圖調整後的淨利潤不包括投資減值損失,尤其是加密貨幣。該公司在2021年對比特幣和以太幣投資1億美元(6.77億元),隨著這些貨幣價格暴跌,這兩項交易都帶來了巨大損失。

此類投資不屬於美圖的主要業務,該公司可能認為將其排除在利潤計算之外是合理的,因為它們不能代表其經營表現。但是,將資金投入加密貨幣市場,是美圖在尋找利潤的壓力下,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的一項戰略性決定。

盡管多次回購以支撐股價,但美圖的股價仍較IPO價格下跌了80%以上,而且公司不分紅。許多像李開復這樣的長期股東在IPO後損失了大筆資金,這與他們從股息或股價上漲中獲得豐厚回報的初衷相去甚遠。

大幅損失80%

目前還未清楚李開復是甚麼時候購入美圖股份的。但他似乎是參與該應用程式營運商IPO前最後一輪融資的投資者之一,因為股票發行是在2016年6月完成的,他在那時之後不久成為董事會成員。該公司的IPO招股書顯示,當時投資者以每股約7.4港元的價格買入了該公司的股票。按照這個價格和李開復最近一次拋售股票時的平均售價1.5港元,可以算出他的投資損失了80%。

美圖的股價週二收於1.51港元,與李開復的平均售價大致相同。由於近期中國科技公司普遍上漲,該股已從10 月底的低位上漲了一倍多,這可能也是他決定賣出的一個因素。

美圖之前最出名的是其應用程式,即提供類似Instagram風格的簡單濾鏡,也有Adobe Photoshop的修圖技巧,使得用戶可以對自拍進行修圖。但盡管這款應用大受歡迎,美圖卻很難讓它以及其他的軟體產品實現盈利,這迫使該公司不得不尋找其他盈利途徑。

2013年,美圖採取了一項重大舉措,開始了智能手機業務,生產、銷售帶有高解析度攝像頭的手機,這成為當時美圖的主要收入來源。但事實證明,美圖的手機銷售就像它幫助用戶創造的美麗一樣短暫,促使該公司停止了這項業務,將重點轉向廣告服務。

該公司還銷售VIP訂閱,為其應用程式提供高級功能,並免去廣告。2022年上半年,這些成為美圖最大的收入來源,銷售額同比增長61%,而同期線上廣告收入收到打擊,因為去年的新冠疫情爆發,導致企業紛紛削減市場預算,業務為此大受影響。

美圖還為企業客戶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產品,例如面向化妝品零售商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以及面向醫學美容機構和美容水療中心的使用人工智能的皮膚分析工具。

因此,該公司已經不僅是一家噱頭十足的應用程式開發商了。但擁有多樣化的產品陣容未必就一定帶來盈利。首先,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它的收入增長看起來很一般,而且隨著業務結構的不斷調整,它的收入增長也很不穩定。2021年,美圖公佈了40%的收入增長,這個數字還不錯,但也不算驚人。去年上半年,增速急劇放緩至略高於20%。

美圖最新業績中最令人不安的,或許是雖然專注於高利潤的軟件業務,但它的毛利率依然從2021年上半年的66%下滑至52%左右,這意味著該公司的銷售成本要高得多。因此,其毛利率在去年上半年實際上有所下降,再加上其他費用和加密貨幣資產的減值損失,美圖的淨虧損在此期間翻了一番以上。即使經過調整,其淨利潤也僅增長8%。

美圖股票的市銷率約為3倍,對於一家科技公司來說,這並不算高。由於它業務眾多,因此很難找到直接的同行進行比較。但考慮到它對SaaS業務的日益關注,與該領域的公司進行比較有助於正確看待其估值。例如,電子商務SaaS提供商微盟(2013.HK)目前的市銷率約為5.6倍,而專注於房地產的SaaS公司明源雲(0909.HK)的市銷率甚至更高,為6.9倍。

從美圖目前的估值來看,投資者並沒有在該公司的前景中看到太多它的名字所蘊含的魅力。在無需過濾掉它所認為的非必要元素也能實現真正的盈利之前,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改變。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多點數智上市不足八月 急不及待配股集資3.9億

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多點數智有限公司(2586.HK)周三公布,以每股11.1元配售3,540萬股,佔現有已發行股本約3.93%。配售價較多點數智周三收市價每股12.34元折讓10%,集資約3.93億元。 多點數智表示,配售是希望可進一步擴大股東基礎、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並支持公司的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公司擬將集資所得,用於穩定幣及區塊鏈的研發投資、完善技術,以及一般企業用途。 去年公司才上市集資6.3億元,當時的上市價為30.21元,首日已大幅下挫54%。本月初公布,將申請香港的穩定幣牌照,並在HashKey Exchange開設交易賬戶,雙方在數字資產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周四多點數智開市升10%報13.58元,隨後股價回軟倒跌2%。自上市以來,公司股價已勁挫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萬國數據分拆數據中心 以REIT模式上市集資24億

數據中心運營商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 周三表示,已完成分拆包括中國內地數據中心在內的項目,以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REIT)模式在上海上市。 萬國數據表示,本次發行吸引投資者濃厚興趣,其中散戶部分錄得455倍超額認購,機構投資者配售部分錄得165倍超額認購。早前報道,公司計劃發售8億股,每股定價3元,預計募資金額約24億元。 萬國數據稱,上述證券以「南方萬國數據中心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508060.SH) 之名,預計8月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同期,周三萬國數據在美掛牌的股價收漲1.1%,公司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6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uXi AppTec's profit surge

藥明康德走出風波 上半年淨利潤翻倍

2025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85.61億元,較上年同期激增101.92% 重點: 有望完成年初定下的業務指引,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 一季度TIDES業務同比增速高達187.6%,將成為未來業績的重要增長驅動    莫莉 2025年上半年,中國醫藥板塊經歷了大幅上漲,但在細分板塊中,創新藥與醫藥外包服務(CXO)板塊卻明顯出現分化。恆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年內累計漲幅超60%,領跑港股市場,而CXO概念股漲幅相對平淡,直到7月11日, 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公佈了超預期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不僅宣告公司走出了去年業績下滑的陰霾,也重新點燃了市場對CXO板塊的熱情。 7月10日盤後,藥明康德披露這份亮眼的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207.99億元,同比增幅達20.64%;其中持續經營業務表現更為亮眼,收入同比增長高達24.24%。利潤端的表現更是超乎預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85.61億元,較上年同期激增101.92%。即便剔除32.1億元藥明合聯(2268.HK)減持等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亦錄得26.47%的顯著增長。 在公告中,藥明康德稱業績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受主營業務影響,公司持續聚焦獨特的「一體化、端到端」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業務模式,緊抓客戶對賦能需求的確定性,不斷拓展新能力、建設新產能。從半年報的業績來看,藥明康德有望完成年初定下的業務指引:「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0%~15%。」 相比之下,一年之前的藥明康德還曾面臨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的境遇,當時業績下滑一方面因為新冠項目減少影響業績,但更主要源於年初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帶來的巨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該法案雖未最終落地,但對市場信心和公司短期業務拓展造成了衝擊。如今,藥明康德的業績回升,顯示了中國CXO頭部企業穿越地緣政治風波的韌性,也宣告其已經重回高增長的軌道。 增長前景穩定 儘管業績預告並未披露具體的在手訂單數量,但是我們可以從一季度財報中窺見公司未來增長勢頭。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持續經營業務在手訂單達523.3億元,同比增長47.1%,不僅為其當下的高增長提供了保障,更成為公司未來發展動能的重要來源。其中最重要的化學業務(WuXi Chemistry)小分子研發與生產管線持續擴張,2025年第一季度累計新增分子203個,該板塊業務同比增長32.87%;TIDES業務(寡核苷酸和多肽藥物)的同比增速更是達到187.6%。 值得注意的是,多肽藥物是GLP-1類減肥藥的核心成分,也是ADC藥物的連接子(Linker)材料,寡核苷酸則常用於基因檢測、研究和作為藥物靶向RNA的工具,隨著全球減肥藥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以及ADC藥物研發的增加,藥明康德的TIDES業務將會成為未來業績的重要增長驅動。 另一方面,曾經為藥明康德帶來負面影響的地緣政治因素,或許也將拉動訂單增長。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12日簽署旨在降低藥價的行政令,並宣稱美國處方藥價格將下降30%至80%。儘管市場普遍認為該行政令的實際執行面臨較大挑戰,但長期來看,美國藥企對成本控制的訴求可能進一步強化,從而提升對CXO企業的依賴度。這意味著擁有廣泛海外業務的藥明康德,有望承接更多來自美國藥企的外包訂單,驅動業績增長。 面對這份遠超預期的成績單,資本市場迅速作出了反應。7月11日早盤交易時段,藥明康德在港股市場股價大幅上揚,收盤漲幅超過10%。A股市場反應更為熱烈,其A股股票當日強勢封住漲停板,收報77.15元/股;H股亦漲超10%,收報88.15港元/股。在「藥明系」的帶動下,整個CXO板塊表現活躍,泰格醫藥(300347.SZ, 03347.HK )、康龍化成(300759.SZ; 03759.HK )等 「A+H」上市的CXO企業上周股價累計上漲超過10%。 作為CXO行業龍頭,藥明康德當前的市盈率為21倍,明顯低於凱萊英的市盈率30倍,意味著在業務雙位數增長、在手訂單激增的背景下,藥明康德的市值仍然被低估。公司強勁的業績已有力回應市場質疑,業務前景確定性增強,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海外收益提升 泡泡瑪特料上半年多賺350%

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9992.HK)周二公布,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增長不低於200%,不包括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淨利潤增長不低於350%。 集團指出,業績大幅增長主因包括旗下IP在全球認可度提升、產品品類多樣化推動營收增長、海外市場持續擴張帶動收入結構優化,以及規模效應與成本控制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泡泡瑪特股價周三低開,至中午休市報246.4港元,跌6.3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