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控股和新高教集團公佈截至8月的上一財年營收,增幅均介乎25%30%之間

重點:

  • 受惠於利好政策和經濟形勢,中教控股上一財年營收增長29%,利潤上升31.5%
  • 新高教集團上一財年收入增長24.6%,但因成本激增,且招生人數略有下降,利潤僅錄得6.5%增幅

陽歌

各種因素疊加而成的「完美風暴」,推動了中國職業教育行業的增長,其中包括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增速放緩的經濟,後者促使更多年輕人推遲就業,轉而選擇繼續教育。

這股浪潮提振了中國的民辦職業教育機構,包括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839.HK)和中國新高教集團有限公司(2001.HK)。兩家公司都在本周公佈了截至8月的上一財年業績。在公佈最新數據後的兩個交易日,兩家公司股價上漲逾6%,反映出了普遍的樂觀情緒。

儘管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尤其是強勁的營收增速,但也有一些關鍵的差異表明,兩家企業既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就此而言,中教控股似乎比新高教集團略勝一籌。這體現在兩家公司的市盈率上。中教控股當前的市盈率約為13倍,而新高教集團的市盈率是6倍。

我們稍後會進一步探討兩家公司之間的差異。但首先,我們會從宏觀層面開始,分析職業教育為何是少數在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情況下,似乎仍處於有利地位、能夠繁榮發展的行業之一。這是因為,眼下就業市場的形勢確實非常糟糕,青年人失業率在20%左右。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時,最先想到的辦法之一便是繼續教育,學習新技能,以便在最後真的進入就業市場時更具競爭力。

中教集團在最新財報中提到了這一現象,指出中國2021年和2022年高考人數持續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078萬和1,193萬。該公司稱,其2022/23學年國內註冊新生人數71,000人,同比大增48%。

同時,職業教育機構也受惠於大力支持該行業的政府政策。這種支持對在中國做生意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它往往會開啟享受直接或間接的政府援助大門,從財政補助到新業務快速獲批,不一而足。

另一方面,缺少這種支援也可能會給一個行業帶來滅頂之災,正如去年政府突然禁止民辦企業提供K-12學科類課後輔導服務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個突然的轉變實際上扼殺了整個行業。目前,這些公司正在奮力尋找其他商業模式。

相比之下,職業教育公司的境況相當不錯,至少目前是這樣。鑑於經濟可能在接下來的至少幾年進一步放緩,而這類學校像「海綿」一樣吸收失業的年輕人,並讓他們忙碌起來,我們完全可以預計,民辦職業學校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年應該會繼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策支持

在兩份財報中,中教控股較為樂觀,還大談積極的政策環境——這也反映出公司的強勁表現。為了印證這個趨勢,它還引用了國務院2021年10月下發文件中的表述——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它更進一步指出,今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了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國家鼓勵、指導、支援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舉辦職業學校」。

在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放緩對其前景的支持下,中教控股最近一個財年的收入增長29%,至47.6億元,而中國新高教集團在同期的收入增長了大致相的24.6%,達到22.6億元。

但它們的相似之處似乎僅限於收入。根據我們前文提到的數據,中教控股的註冊新生人數似乎在飆升,但新高教集團的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後者表示,在2022/2023學年,總在校生人數140,535人,較一年前的143,764人略有下降,逆轉了前一年14.4%的增長。它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僅表示新生人數「穩健增長」,生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集團持續穩步推進「高品質發展」戰略。

新高教集團正在進行的明確調整,在報告的多處地方都得到了體現,包括最近一個財年的毛利率從一年前的44.6%降至39%。毛利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公司的銷售成本上升了42%,遠高於其24.6%的收入增長,這是行銷成本大幅增長所致。

因此,新高教集團最近一個財年的利潤近增長了6.5%,至6.3億元。相比之下,中教控股的利潤增長了31.5%,至19.4億元,與同期29%的收入增長大致相當。後者沒有提供毛利率數據,但它的毛利率佔收入的比例為58%,與上一年基本持平。

總而言之,新高教集團似乎存在一些問題,它正在設法解決,以充分利用目前對職教機構非常有利的經濟和政策環境。如果能夠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隨著它與中教控股等同行估值差距縮小,股票可能會有一個相當大的上升空間。不管怎麼說,可以肯定的是,除非股市出現重大的動盪,否則這類股票在未來兩三年內可能都會穩步增長。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腦動極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虧損仍擴大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億元(美元)。不過,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期內錄得虧損1.27億元,按年擴大11%,經調整淨虧損為8,802萬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來自購買系統的醫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數亦由約180萬次增至259萬次,院外使用人數增至12,915人。同時,醫療AI大模型解決方案貢獻逾2.4億元收入,成為新業務增長點。然而,銷售成本、行政及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拖累整體虧損擴大。 腦動極光是一家專注於認知障礙數字療法解決方案創新企業。今年6月,公司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抑鬱症辭職。 腦動極光股價周五平開,至中午休市報5.36港元,跌1.8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上市首份中期業績賺4,700萬美元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新增業銷售額以按年化新保費計算,同比上升38%至12.46億美元。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淨利潤達4,700萬美元。 稅後營運利潤增長9%至2.51億美元,當中香港與澳門、泰國和柬埔寨、日本及新興市場等地區持續為集團帶來正面頁獻。 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表示:「將公開招股所得,用於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及財務靈活性,包括減少整體債務,以支持業務增長及拓展客戶及渠道覆蓋滲透的機會。」 富衛周五接近平開報42.7港元,公司本周股價急升逾一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禾賽計劃赴港進行二次上市

根據周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在其網站發布的通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禾賽科技 (HSAI.US),計劃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上資料,主營光探測和測距(激光雷達)技術的禾賽科技,計劃在香港上市發行5,120萬股普通股, 禾賽科技於2023年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籌資1.9億美元。股價自去年10月以來上漲近五倍,目前交易價較IPO價格高出約40%。本月公司發佈第二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54%至7.06億元。本季扭虧為盈,淨利潤達4,400萬元,一年前則虧損7,200萬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haojin Mining's profit double in first half

受惠金價牛市 招金中期盈利飆升

國際金價持續走高,帶動招金礦業上半年淨利增逾160%,但盈利結構與偏高的估值可能讓投資人卻步 重點: 公司上半年收入69.73億元,淨利同比大增160.4%至14.40億元 「其他支出」達9.43億元,按年暴增293%,其中減值損失7.11億元    李世達 黃金行業絕對是今年上半年乘風破浪的一大板塊,國際金價在地緣政治、美元債務風險,以及央行持續買盤推動下屢創新高。從倫敦現貨金價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到上海黃金交易所金價較去年同期飆升近四成,這場黃金牛市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818.HK)不例外,也成為這一趨勢的受益者。 根據招金礦業最新公布的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收入達人民幣69.73億元,同比大增50.7%;母公司股東應佔溢利14.4億元,同比暴漲160.4%。 這份業績 放在同業之間絲毫不遜色,規模更大的紫金礦業(2899.HK; 601899.SH)上半年淨利潤按年增長54%至232.9億元;山東黃金(1787.HK; 600547.SH)淨利潤按年增長102%;至於中國黃金國際(2099.HK)則實現扭虧賺1.16億美元。 相比其他同業多樣化經營相比,招金的收入主要來自黃金開採與冶煉,屬「純黃金公司」,自產金佔比高,利潤與金價高度掛鈎。金價上升的同時,公司產量亦錄得增長,上半年黃金總產量達14,288公斤(約45.9萬盎司),同比增長8.42%,其中礦產金貢獻10,236公斤,同比增長13.8%。公司在金礦相關的收入(主要來自黃金銷售)約為61.64億元,佔總收入比重達88%。這種「黃金純粹性」在金價上漲時期帶來更大的利潤彈性。 同時,公司在成本端亦展現出一定控制力,上半年公司綜合克金成本僅小幅上升2.9%至每克216元,遠低於同期國際金價約25%的漲幅。公司毛利率由42.7%提升至43.7%,創多年高位,顯示其成本控制與金價紅利疊加的效果。 財務結構方面,上半年總資產升至582.7億元,淨資產同比增長近9.5%至275.8億元,現金及等價物達32.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六成。雖然總負債增加8.1至306.8億元,但槓桿比率已由去年底的43.4%降至41.2%,財務壓力有所緩解。 減值拖累單季表現 不過,對於投資銀行而言,這份業績並不完全滿意,瑞銀在最新報告中對招金的評價就顯得審慎。雖然上半年業績增長160%,但單看第二季度,淨利潤僅為7.81億元,雖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但卻低於瑞銀預期的9.5億元。換句話說,單季的表現其實不及個別投行的預期。 更令人擔憂的是「其他支出」達9.43億元,按年大幅增加293%,其中單是減值損失就高達7.11億元,吞噬了不少利潤,也暴露出部分資產與項目在經營上的不穩定性。 若將全年預期納入考量,市場普遍預測招金2025年度淨利潤約為33億元,而上半年僅完成44%,意味下半年需要持續保持甚至超越二季度的水準,才能不負市場的期望。對投資者來說,這樣的節奏並非沒有隱憂。 另一方面,公司在產能與勘探開發方面積極布局,上半年山東瑞海項目日產1.2萬噸的系統已試車,夏甸金礦深部開拓亦在加速,為未來數年的產能增長奠定基礎。同時,公司設立超億元勘查基金,在多個成礦帶推進探礦工作,上半年新增資源量達25噸,儲備能力進一步強化。 目前市場前景看似仍對黃金有利,美國赤字居高不下,地緣局勢持續緊張,央行買盤意願強勁,這些因素共同支撐金價。然而,風險同樣存在。若美元意外走強,或避險需求出現回落,金價可能快速回調。瑞銀在報告中小幅上調了招金2025與2026年的盈利預測,並將目標價由23.6港元調升至25.3港元,但同時提醒,需要密切關注未來可能出現的減值風險。 股價方面,業績公布首交易日,招金微升0.84%至21.58港元,今年累升逾96%。高金價與亮眼業績確實提供了股價支撐,但估值水平已不低,目前市盈率達56.8倍,遠高於紫金礦業的16.7倍及山東黃金的39.5倍。考慮到目前價格及公司收入高度依賴黃金,雖然能夠在金價牛市裡成為最大贏家,但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行情轉折,跌幅也可能遠超同業。短線投資者需要警惕高追風險,耐心等待金價或股價震盪回調後再行布局或更合適。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