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數據放眼後居靜時代 不確定因素讓投資者遲疑

在公佈了創始人的離職條件之後,這家數據中心運營商的股價反彈,但後來又回吐了這部分漲幅
重點:
- 秦淮數據表示,已與創始人居靜就其離職條件達成一致,包括大幅削減其超級投票股
- 這個方案將幫助公司繼續前進,儘管居靜曾大力推動的新業務充滿不確定性
梁武仁
運營數據中心的秦淮數據集團(CD.US)在創始人突然離職後,正在努力穩定形勢,因為其環保願景,是該公司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也許可以理解的是,投資者似乎並不急於上船,因為該公司的未來發展之路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上周,由私募股權巨頭貝恩資本控制的秦淮數據表示,在創始人居靜上個月突然辭去首席執行官職務後,該公司已經與他及其相關實體就其離職條件簽署了協定。
這份過渡協議約定,居靜將擔任公司董事會非執行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任期不超過18個月,除非另有延長。更重要的是,居靜通過兩個實體持有的大約1,300萬股B類股票將被轉換,大大降低他總的投票權。每一股B類股票給予他15票,而每一股A類普通股對應1票。
這種投票權集中在公司創始人手中的情況,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中比較常見,通常是通過發行具有這種超級投票權的特殊類別股票。
在居靜突然從最高管理職位上卸任後約一個月,他和秦淮數據達成了分手條件。雖然該公司在最初的公告中沒有解釋這一意外之舉,導致股價暴跌,但高管們隨後表示,由於在戰略上存在分歧,董事會決定免去居靜的職務。
過渡協議減少了居靜可能試圖利用他的超級投票權股份在決策過程中造成任何破壞的風險,可以説明秦淮數據更順利地向前發展。截至去年3月底,秦淮數據的所有B類股份都由貝恩資本公司和居靜持有,這使得他們有權力對任何關鍵決策:從任命董事會成員到收購不一而足,以施加過大的影響。
到去年3月底,居靜持有約4,100萬股B類股,約占該公司13%的投票權。一旦他按照約定轉換1,300萬股超級投票股,這一比例將大大下降。相比之下,貝恩資本公司通過自己的B類股共持擁有該公司81%的投票權。
在披露了過渡協定後,秦淮數據的股價稍有回升,但後來又跌去了所有的漲幅,交易價格低於公告前的水準。不過,上週五收盤時,該股的遠期市盈率(P/E)仍為76倍,是競爭對手世紀互聯(VNET.US)38.5倍的雙倍水準,表明儘管最近出現動盪,投資者仍對其持樂觀態度。分析師預計,中國另一家主要的獨立數據中心運營商萬國數據(GDS.US)今明兩年都不會實現盈利。
秦淮數據在市淨率(P/B)和市銷率(P/S)方面也高於世紀互聯,儘管它在這兩項指標上都落後于萬國數據。
新一代數據中心先驅
居靜和其他高管因為在公司發展方向上存在分歧而產生衝突,進而導致他的離職。居靜推動公司進入零部件製造和發電領域,而董事會其他成員則希望公司能專注於數據中心運營這一核心業務,或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正是居靜最初的想法。
居靜的英文名叫Alex,留著一頭灰白的長髮,又潮又酷,他于2015年創立了秦淮數據的數據中心業務。貝恩後來收購了該公司,並在2019年將它與另一家經營類似業務的公司合併,並於次年將合併後的集團上市。
年近半百的居靜,在數據中心和相關設備行業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除了秦淮數據,他還創辦了另外兩家企業:深圳市秦淮實業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怡安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他經常被視為所謂“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設計者和先驅,與過去的同類設施相比,新一代數據中心能夠以更低的延遲率和更低廉的成本,更快地傳輸大量數據。
居靜非常重視綠色能源,2020年接受業界雜誌《Capacity》採訪時,他稱自己是一個“零碳主義者”。他願景中的這一要素,使秦淮數據從其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並使該公司與中國政府減少碳排放的努力保持一致。這種一致性可以成為與政府實體合作的一個重要優勢,特別是在新項目的審批方面。
即使在居靜離開後,秦淮數據可能還是會繼續專注于以可再生能源為動力的下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看起來是深謀遠慮之舉,鑒於越來越多的公司轉向數位化並將數據管理外包,秦淮數據這樣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將獲得更多業務,而數據中心行業因此將以強勁的速度保持增長。
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師預計,該公司在發佈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的業績時,將公佈其上市以來的首個年度淨利潤,而且在過去一周,大概是因為發佈了新的過渡協議,分析師紛紛上調了對該公司的平均利潤預期。
但居靜的離開引發了人們對2020年底建立的三個新業務的懷疑。其中包括Chinpower和Chinidea,前者致力於發展可再生能源,後者致力於製造數位基礎設施設備。到目前為止,沒有太多關於這些新業務的細節出來。但在討論2020年四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管理層暗示,他們最終將把業務擴展到外部客戶,這可能已成為居靜和董事會之間的分歧來源。
Chinpower已經簽署了風能和太陽能專案的協議,Chinidea的生產設施已經開工。它們現在會被重新規劃,以服務於母公司,實質上成為其內部供應鏈的一部分嗎?或者秦淮數據會將這些業務掛牌出售,或者試圖吸引合作夥伴?許多問題還沒有答案,而缺乏一個能回答這些問題的正式CEO只會增加不確定性。
投資者對秦淮數據的前景持樂觀態度,這體現在其股票的估值上,而該公司在大型綠色數據中心的領先地位,或許可以證明這種樂觀態度的合理性,因為這些大型綠色數據中心可能會成為該行業增長的推動力。但在過渡協定消息傳出後,該公司股價先上漲後下跌,這表明投資者在該公司正式CEO上任,做出是否為該公司背書的決定之前,希望得到更多的戰略方面的澄清。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