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9.HK
Hongjiu Fruit issues more shares

洪九果品宣布配股集資逾八億港元,期望能解決現金緊張問題

重點: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佔流動資產比重達92.4%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現金流實現轉正,錄得淨流入2,690萬元

    

李世達

中國水果分銷龍頭企業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6689.HK)1月21日宣布按配售價每股4.35港元,向不少於六名獨立承配人配售最多1.89億股新股,集資約8.2億港元(7.4億元),設一年禁售期。配售股數相當於已擴大後H股數目的16.6%,以及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1.8%。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淨額將用於強化水果供應鏈、償還有息債務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公布翌日,洪九股價暴跌14%,報3.74港元,較2022年9月5日的IPO發行價跌去91%,市值蒸發約134億港元。

上市年半三度抽水

事實上,洪九上市16個月,已經三度向市場「抽水」。去年4月4日,洪九曾以每股16.4元價格,向境內投資者增發不超過約3,048.8萬股新股,募資5億元;同月19日,公司再向23名承配人以每股23.61港元配售合共1,496萬股,募資總額約3.5億港元。

之所以需錢應急,因為公司一 直處於「燒錢狀態」。洪九從2019年到2022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始終處於負值,至2023年6月30日仍為負3.14億元,直到公司去年10月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才終於轉正,錄得約2,690萬元淨流入。

公司解釋,經營活動現金流緊張,主要因為應收款項大幅增加,以及公司為採購優質水果付出的預付款。根據2023年中期業績,公司賬上現金約5.6億元,貿易及其他應收款卻高達102億元,佔整體流動資產92.4%。

挑夫變果王

應收款如此之高,與洪九的經營模式有關。創始人鄧洪九曾是重慶朝天門碼頭的一名「棒棒」(挑夫),從挑著扁擔賣水果起家,之後自己創業,在台灣、東南亞、甚至南美洲智利建立供應鏈,打造優質水果品牌。經過20多年發展,洪九已成長為中國最大自有品牌鮮果分銷商,以及中國最大的東南亞進口鮮果分銷商

去年4月,洪九在上海舉辦「榴槤自由節」,推廣「洪九泰好吃榴蓮」品牌。按2022年的收入計,洪九是目前國内最大的榴蓮經銷商,同時也是山竹、火龍果及龍眼的前五大分銷商。

與對手百果園(2411.HK)直接面對消費者不同,洪九主要銷售對象是批發商,強調「端對端」的整合能力,從與海外優質果園合作,從產地直接採購,減少水果進口批發的中間過程,解決水果損耗大、利潤低的問題。

依靠這個商業模式,洪九實現15.4%的毛利率,高於百果園的11.3%。2023年前三季,公司營收134億元,同比增長26.4%,股東應佔溢利則未公布。根據半年報,截至去年6月30日,股東應佔溢利為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5億元小幅下滑。

儘管公司營收持續成長,過高的應收款項卻影響公司財務,迫使公司必須持續借貸。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銀行貸款達27.8億元,而上年同期為18.6億元,同比增長約49.2%。

為了留住終端批發商,洪九通常給予客戶180天的周轉期,而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品牌水果的稀缺性和品質,還需要向供應商提供預付款。

供需兩面夾擊

根據2023年半年報,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從2022年的144.8天,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188.5天。截至2023年6月30日,貿易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1.8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4億元增加47.75%。

公司稱,受到疫情影響及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區域終端批發商和小型超市客戶日常經營遭遇困難,因此應收款周期延長。簡單來說就是客戶「賴賬」。

與此同時,支付給供應商的預付款項不斷在增加,周轉天數卻在減少。公司指出,為確保產地穩定供應,預付款項周轉天數從2022年的38.3天進一步降低至33.4天。

換句話說,收回賬款速度愈來愈慢的同時,公司還要以更快的速度支付預付款,加上公司仍持續不斷在擴張,原本引以為傲的「端對端」模式,為現金流帶來龐大的壓力。在經濟大環境仍未復蘇的情況下,投資人對公司能否收回欠賬打上問號,股價自然也直線下滑。

除了繼續以各種辦法融資外,洪九正嘗試解決應收賬款過多的問題,針對不同客戶情況逐一分析,收緊客戶的信用額度,並會增加信用審核環節,提升催收款項的力度。同時也調整下游渠道規劃,通過加大對直播電商及綜合電商的布局,增加「短賬期」客戶佔比。

另外,根據去年12月公布的股東大會結果,公司將擴大經營範圍至互聯網與蔬菜行業。蔬菜是民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市場需求大、覆蓋面廣,但要如何與水果供應鏈連動,實現推動營收增長的效果,仍有待觀察。

目前洪九的股價徘徊在歷史低點,市盈率已跌至3.9倍,對手百果園則為12.5倍。在疫情因素消失、資金狀況改善,以及銷售渠道拓寬、進口水果通關效率提升等因素下,洪九股價或將有很大的反彈空間。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玄武雲料上半年虧損增至2,700萬元

智能客戶關係管理服務(CRM)供應商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2,700萬元(376萬美元)的淨虧損,遠高於2024年同期約610萬元的虧損,反映公司業績持續承壓。 公司指出,虧損擴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國電信行業加強監管,導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務銷量下滑。不過,玄武雲亦強調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務的投入,使整體毛利率呈上升趨勢。董事會表示已加強現金流與財務控制,預計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將轉為正數。 玄武雲股價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57港元,轉升1.95%。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約4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效率提升嚴控成本 小菜園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飲運營商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於經營效率提升,預計2025年上半年利潤將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預計半年度利潤將介乎3.6億元至3.8億元間,中值較去年同期2.8億元的利潤水平增長32%。 公司聲明:「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集團多措並舉優化運營效率、嚴格管控成本費用,以及深化精細化管理,推動集團整體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小菜園股票周一高開,早盤上漲4.7%至9.79港元,相較去年12月上市價8.50港元上升約1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持續關店 呷哺呷哺預告虧損大減

火煱餐廳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發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跌18.9%,但虧損大幅收窄至8,000萬元至1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74億元。 公司指出,期間持續成本優化,以數字化供應鏈降本增效、不斷升級新型物流樞紐及標準化流程,以及優化餐廳佈局結構。期內關閉低效餐廳,並聚焦高潛力區域,預計在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開報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下跌2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ull Truck Alliance deals in trucks

增貨運經紀收費 滿幫危中有機

這家貨運平台企業警告,上調貨運經紀服務費率可能導致業務量顯著下滑,或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重點: 隨著政府補貼減少,滿幫將上調貨運經紀服務收費,以建立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這家貨運應用運營商,一季度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5%,不良貸款率攀升至2.2%   陽歌 滿幫集團(YMM.US)一度因忽視監管機構而付出代價,如今這家貨運應用運營商正迎來一道基礎經濟學新課題。 這源於公司上周五發布的簡訊預警,其第二大收入來源貨運經紀服務的收費上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滿幫坦承此舉幾乎必然導致部分客戶流失,公司的客群主要由貨車司機與貨主構成。 這是滿幫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穿越更崎嶇道路的最新調整舉措之一。其他變動包括去年的裁員,以及針對核心客戶小微企業放貸規模的快速擴張,這些企業常需短期融資維持運營。 以上的舉措對維持業務良性運轉確有必要,但亦伴隨風險,也彰顯企業未雨綢繆規避深層隱患的主動性。這正是投資者樂見的治理水平,或是雅虎財經調研中13位分析師中11位給予「買入」或「強烈買入」評級的原因之一。 滿幫稱最新漲價旨在「保障貨運經紀業務可持續性」,該業務致力於為貨主精准匹配運力。歷史財報顯示,該業務曾獲大量政府補助,而今政策力度似在減弱:今年一季度,政府補助總額為4.67億元(折合6,500萬美元),同比下降41%,上年同期則達7.95億元。 公司聲明稱:「預計自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季度起,貨運經紀服務交易量將顯著收縮,導致該業務營收下滑;同時對應營收成本上升,可能對公司利潤產生一定程度負面影響。」 公告發布前的周五,滿幫股價下跌7.7%,表明市場當日或已充斥漲價傳聞。該股年初至今基本持平,但52周累計漲幅達50%。 憑借以運滿滿、貨車幫兩大應用為核心的輕資產模式,該平台為連接貨主與司機提供多元化服務,展現出較強吸引力。輕資產模式外,滿幫以自有資金獨立運營小貸業務。 伴隨中國經濟放緩的壓力傳導至貨運從業者,該業務需求持續攀升。截至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表內,中小微企業貸款額4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億元增長25%。與此同時,其不良貸款率由2023年末的2.0%微升至2.2%。 監管合規風波 穩定貨運經紀業務的舉措,僅是滿幫的最新調整。三年前,公司因赴美上市前,未完成網信辦數據安全審查遭遇重罰。 作為處罰,2021至2022年,公司兩大主力應用被暫停新用戶註冊約一年。最終完成審查後,獲准重啓新用戶註冊。 2022年,中美證監機構就中概股審計底稿爭議激化時,滿幫據傳曾考慮赴港二次上市。但伴隨中美最終達成信息共享協議而化解爭端,滿幫終止這一計劃。 即使當前漲價舉措及前述貸款擴張,加上不良率攀升令壓力加劇,但公司業務此前對經濟放緩展現較強韌性。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9%至27億元,但三大主營業務增長顯著分化。 核心交易服務營收同比躍升51.5%至10.5億元,超越貨運經紀業務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滿幫將前者飆升歸因於平台活躍度提升,應用訂單履約量同比增長22.6%達4,820萬單,平台月活躍貨主增長28.8%至276萬。 相比之下,一季度貨運經紀服務收入基本持平於約9.66億元。新漲價機制實施後,該業務或於三季度起轉入收縮通道,幅度可能顯著。第三大收入來源貨運信息發布服務,當季增長10%至2.35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僅10%。 輕資產模式賦予滿幫顯著盈利優勢。去年,其毛利率已達54.6%的高位,今年一季度更躍升至69.2%,主要受益於政府增值稅減免,這是另一支持小微企業紓困的政策紅包。 去年裁員5%亦提振盈利表現,助推一季度管理費下降30%。當季淨利潤翻倍至12.8億元,現金及投資餘額仍保持293億元高位。這一切印證縱使其面臨經濟放緩風險,這家企業善於在問題惡化前主動破局的稟賦。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