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sources Beverage vowing to be the No.1 in the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business

內地樽裝水品牌怡寶母企華潤飲料,據傳獲准在港交所上市,其與農夫山泉間的龍頭之爭也全面升級

重點:

  • 華潤飲料是中國最大飲用純淨水企業,市佔率達32.7%
  • 農夫山泉重返純淨水賽道,針對意味明顯

李世達

中國純淨水龍頭怡寶母企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正衝刺港股上市,據傳已獲港交所通過,集資額至多10億美元(72.5億元)。華潤飲料上市勢將挑戰農夫山泉(9633.HK)在港股飲用水領域獨霸的局面。

華潤飲料是華潤集團旗下的飲料公司,後者是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的中央企業,屬世界500強企業。今年4月22日,華潤飲料正式向港交所遞表申請上市,並於7月10日獲中國證監會的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備案通知書顯示,華潤飲料擬發行不超4.06億股。

截至目前,華潤集團旗下已擁有八家港股上市公司、九家A股上市公司。若成功上市,華潤飲料將成為集團第18家上市公司。

華潤飲料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蛇口龍環公司。1990年,蛇口龍環從香港引入樽裝水概念,以中文「怡寶」及法文「C’estbon」作為品牌商標,在全國推出樽裝純淨水。1996年,公司被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創業有限公司全面收購,2001年換成如今的「綠瓶」包裝。

怡寶去年銷146億瓶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按2023年零售額計算,華潤飲料已成長為中國第二大包裝飲用水企業,市場份額約18.4%;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飲用純淨水企業,市場份額約32.7%,是第二大企業的近四倍,超過第二至第五的純淨水公司零售額總和。

根據申請文件,2023年,公司賣出146億瓶「怡寶」品牌純淨水,零售額達到了395億元。除怡寶外,公司還擁有「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個品牌。

2021至2023年,華潤飲料的收入分別為113.4億、126.2億、135.2億元;毛利分別為49.7億、52.6億、60.4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約為8.6億、9.9億、13.3億元。

單看2023年,華潤飲料營收年增約7.1%,年內利潤增長34.3%;而同期農夫山泉營收達426.7億元,按年大增28.4%,股東應佔溢利則年增42.2%。毛利率方面,同期華潤飲料毛利率為44.7%,也低於農夫山泉的59.5%。

與娃哈哈或農夫山泉不同,華潤飲料營收幾乎完全仰賴賣純凈水。根據申請文件,公司過去三年營收有超過九成收入來自包裝飲用水,其餘飲料營收合計佔比不到一成。而飲用水業務佔農夫山泉比重已降至不到一半。

就在華潤飲料遞表翌日,主打天然水賽道、已經24年不賣純淨水的農夫山泉,突然宣布重操舊業開賣純淨水,而且包裝設計還是和怡寶「撞衫」的綠色。不僅如此,多年未接受專訪的農夫山泉老闆、中國首富鍾睒睒,近日也出現在央視節目中,回應外界一系列問題。

鍾睒睒不做又做

對於為何又賣純淨水,鍾睒睒稱,「『農夫山泉有點甜』這句廣告,就是寫給農夫山泉純淨水的,後來我們發現天然水對健康好,所以才改生產天然水,可是天然水是不甜的,跟廣告詞對不上了。」

「我們痛定思痛,決定兌現『農夫山泉有點甜』這句承諾,生產純淨水,把選擇的權力,交還給消費者。」鍾睒睒說。他提醒消費者,「如果要健康,就喝紅色的,如果要口味,就喝綠色的。」

「兌現廣告詞」相信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圍堵對手或許才是目的。重賣純淨水後,農夫山泉掀起了一場價格戰,中國樽裝水重回「一元時代」。毛利率高、無糖茶飲收入大增的農夫山泉,似乎有本錢低價廝殺,其他品牌只能忍痛割肉。

不過農夫山泉今年以來股價已下跌34%,市盈率降到25倍左右,這也影響到華潤飲料的上市估值。彭博早前報道,原本華潤飲料估值目標達60億美元,但潛在投資者尋求低於這一水平,主要原因就是農夫山泉股價大幅下滑。

儘管估值受到影響,但上市動作顯示華潤集團對怡寶市佔率及品牌影響力有更大企圖心,或將對飲料業務有更多布局。考慮到怡寶的品牌價值與母企的雄厚實力,相信具備一定的市場吸引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八大基石投資者力撐 綠茶招股集資12億

內地餐廳營運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68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招股價每股7.19元,集資約12.1億元,本月13日截止認購,16日掛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無鍚紫鮮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認購6.73億元股份。 綠茶起源於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廳數目達493家,覆蓋28個省市地區,去年收入為38.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億元人民幣。 是次集資所得,約63.3%用於擴展餐廳網絡,26.3%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5.4%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5%則撥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產項目降風險 復星國際續瘦身

葡萄牙曾是復星國際全球化戰略的重要據點,隨著「瘦身健體」策略的推進,公司正持續出售葡萄牙資產 重點: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產項目中的部分單位,代價約1.9億歐元 去年還債111億元    李世達 十幾年前,葡萄牙曾經是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話。不過,隨著復星逐步「瘦身健體」,遂行輕資產戰略,近年已陸續出售不少葡萄牙資產。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銀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於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項目中除M單元外的A2及A3幢大樓未來單元,包括作為其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車位,基礎代價約1.92億歐元(約15.8億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區域,正進行「Entrecampos 綜合開發計劃」的大型城市再生項目,交易中的兩幢大樓屬於該計劃六幢大樓中的兩幢。項目由葡萄牙保險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導,而復星國際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東。根據公告,這兩幢資產所涉及的建築面積,約佔Entrecampos整個項目預期總建築面積的19%。 降低地產項目風險 2018年,Fidelidade以約2.74億歐元的價格從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購得 Entrecampos區域的多塊地皮,總開發面積約為25公頃。開發計劃預計總投資額在7.5億至8億歐元之間,將建設約900套住宅單位,其中279套為市場銷售,其餘為可負擔租賃住房,並包括辦公室、零售商業、餐飲、綠地和社區設施等多元用途。整個項目預計於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稱,出售葡萄牙項目可降低房地產風險敞口、通過引入信譽優良之首批進駐機構提升項目聲譽,以及減少可出租辦公空間以降低租賃風險,有助於最小化與空置率相關的不確定性並符合風險緩釋目標。公司表示,交易成立後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葡萄牙一直是復星國際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2014年,復星國際以10億歐元代價獲得Fidelidade控股權,其後又以8.6億歐元持有光明醫療,也以1.75億歐元成為葡萄牙商業銀行BCP的大股東。這三大核心業務建立起復星在葡萄牙的「保險+醫療+銀行」企業協同體系,葡萄牙也成為其國際化經營路線的代表性地區。 不過,隨著從2022年開始,復星進入所謂的「瘦身健體」階段,陸續出售非核心、非主營資產,以減低負債壓力,一些海外資產也陸續脫手。 2024年1月,復星國際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復星將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國私人銀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給荷蘭銀行,交易金額約為6.7億歐元。7月,再以約408億日圓將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給日本不動產投資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億元資產 根據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報,僅2024年一年,復星在集團層面簽約退出資產達175億元,合併報表層面則約為300億元。2022年至2024年,累計完成資產退出約750億元。2024年,公司兌付境內外公開債務合計111億元。 根據年報,雖然截至去年底總債務增長約1%至2,141億元,總債務佔總資本 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為52%,但公司手頭現金較2023年底增加138.8億元至1,063.4億元,資金流動性仍然強勁。公司管理層則喊話,要在一至兩年內將歸屬集團的有息債務降至約500億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總收入達1,921.4億元,同比略減3.1%,產業運營利潤則達到49億元。合併報表後股東應佔虧損達43.5億元,但主要由於去年阿里巴巴低價回購菜鳥股權導致賬面減值51億元所致,剔除該因素後,股東應佔溢利達7.5億元,反映實際經營狀況優於表面數據。 另外,去年復星國際完成了復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復宏漢霖(2696)的私有化則遭小股東否決。董事長郭廣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這說明小股東對復宏漢霖充滿信心。他將復宏漢霖稱為復星最具未來想像力的企業,是復星未來的「珠穆朗瑪峰」。 郭廣昌說:「我們講『有進有退』,退的是重資產項目和一些非核心產業,進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廣闊成長空間的創新產業。」話音未落,旗下復星醫藥(2196.HK)便於4月中增持復宏漢霖約3.9%股份,總持股來到63.43%。…

簡訊:中國業績拖累 百威亞太首季利潤勁挫近兩成

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周四公布,2025年首季度營收同比下降7.5%至14.6億美元。儘管多數市場實現穩健增長,仍難抵消中國區業務的下滑。 當季淨利潤同比下跌18%,由去年同期的2.87億美元降至2.34億美元。 中國營收同比減少12.7%,導致亞太地區西部整體營收下降11.7%。而在韓國市場雙位數增長的拉動下,亞太地區東部營收同比得以增長11.7%。 公司稱:「2025年第一季度,我們在亞太地區的業務部分抵消中國的挑戰。但仍受到主要運營地區和即飲渠道持續疲軟影響,而佔我們約四分之一的中國市場庫存銷量亦下跌。」 財報公告後,百威亞太股價周四收跌1.8%至8.31港元,目前股價處於52周波動區間中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鈞達股份首掛升逾6%

光伏電池製造商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65.HK; 002865.SZ)周四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報22.20港元,較招股定價22.15港元高0.2%。至中午收報23.6港元,升6.54%。 公司公布,全球發售6,343.23萬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佔10%,淨籌約12.92億港元(1.66億美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3.5倍認購,國際發售獲1.08倍認購。 鈞達股份主營高效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該公司的N型TOPCon電池全球市場份額達至約24.7%,排名第一。 今年首季,公司收入18.75億元,同比下降49.52%,錄得淨虧損1.06億元,虧損較去年第四季收窄約3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