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0.HK 300748.SHE
JL Mag sags in 2023, but seen rebounding this year

在釹價暴跌之後,該公司正在經歷艱難的調整,釹是其核心產品稀土永磁體的關鍵成分

重點:

  • 隨著釹價下跌40%,金力永磁去年的利潤和營收大幅下降
  • 中國在2023年三次擴大稀土產量配額,推動稀土價格下跌,供應過剩

    

譚英

這似乎有悖常理,但中國保持稀土材料和技術主導地位的雄心壯志,可能正在傷害業界領先的稀土磁材製造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

金力永磁上周發布了2023年業績快報,它延續了去年前六個月的中期業績下滑的趨勢。其全年的營收下降了6.7%,至66.9億元,利潤更是下降了19.8%,至5.64億元。這與2022年營收和利潤分別增長75.6%和55.1%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公司將形勢逆轉歸咎於稀土材料價格的波動,稀土材料是生產手機等高科技產品的關鍵材料。釹就是一種稀土,是金力永磁的磁性材料產品的核心成分,自2022年2月達到每噸150萬元的峰值後,它的價格一直在急劇下跌。這種元素現在的售價為每噸43.7萬元,不到峰值的三分之一,自2023年年初以來已經下跌了40%。

2022年1月在香港上市後,當時公司的情況看起來要強勁得多,利潤和收入均快速增長,釹價接近峰值。自那以後,與新經濟產品相關的其他原材料的價格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鋰是電動汽車和太陽能蓄電池的關鍵原材料,其價格已從2022年的峰值暴跌了逾80%。

但就金力永磁而言,釹價大幅下跌,降低了公司一種關鍵材料的成本,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並非如此。

釹是金力永磁生產的稀土永磁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永磁體,就是它們不會失去磁荷。最近,中國對這種產品的需求疲軟,尤其是在當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導致需求旺盛時生產的產品大量積壓。這其中就包括金力永磁的永磁體庫存,生產這些永磁體使用的釹,是在價格高得多的時候購買的,意味生產成本現在可能超過了能向客戶收取的實際價格。

除了需求疲軟外,壓低釹價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的釹和其他稀土產量大幅增加。中國最近提高了稀土產量,以維持在行業的主導地位,因為其他國家試圖開發自己的資源,以減輕對中國的依賴。

中國還採取措施,保護像金力永磁這樣直接購買稀土用於生產永磁體等其他產品的公司。去年12月底,中國禁止製造稀土永磁體的技術出口,之前還禁止了提取和分離稀土永磁體關鍵原材料的技術出口。

稀土主導地位

十年前,中國控制著全球90%的稀土開採和加工。現在,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加大開採和加工力度,這一比例已經降到了70%。但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中國在精煉稀土領域仍佔據主導地位,產量佔90%。

中國尋求通過提高生產配額(其實就是產量目標)來維持主導地位,目的是將價格壓低到足以阻止新的參與者進入市場的程度。雖然從長遠來看,價格下降或許有利於金力永磁這樣的公司,但短期來看,情況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因為客戶希望企業用降價的形式,將省下的大部分費用轉移給他們。這對金力永磁來說,可能是個問題,因為它當前的部分庫存是用釹價仍在高位時購買的稀土製造的。

這種態勢體現在金力永磁2023年的稀土永磁體產量增長25.6%,達到15,122噸,但公司當年收入卻下降了。

不過,分析機構預計,在釹價格更低、更穩定的新環境下,金力永磁今年將恢復強勁的利潤和收入增長。雅虎財經調查的十幾家分析機構預計,它2024年的營收將增長約50%,利潤增幅也應該會與之相當。

金力永磁並非唯一一家在去年感到痛苦的企業。北方稀土(600111.SS)今年1月宣佈,由於稀土價格持續下跌,預計2023年淨利潤為21.7億元至23.3億元,同比降幅高達三分之二。

金力永磁上周公布業績快報後,它在香港和深圳掛牌交易的股票走勢各異,一周後,前者下跌了5%多一點,後者則上漲了1%。

中國內地投資者總體上更看好該公司,其在深圳掛牌的股票當前市盈率為45倍,而在香港掛牌交易的股票市盈率要低得多,只有18倍。相比之下,僅在國內A股上市的北方稀土的市盈率為27倍。

金力永磁在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體市場佔據14.5%的份額,堪稱中國該領域的國家級旗艦企業之一。在它的收入當中,只有13%來自國際銷售,因此其產品相對不受地緣政治的衝擊影響。然而,這種情況也可能出現變化,因為該公司正在墨西哥建造一座耗資1億美元的回收廠,把廢棄合金轉化為永磁材料,這可能表明該公司有更大的全球抱負。

稀土價格反彈可能會使永磁體今年的預期反彈複雜化。但至少從目前來看,價格反彈似乎不太可能。專家認為,中國還將繼續擴大稀土開採和選礦的產量目標。該公司2023年的總配額達到創紀錄的25.5萬噸,較2022年增長21.4%,今年這一數字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以維持它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J&T is a delivery company

新聞概要:極兔速遞東南亞業務強勁增長 營收利潤雙升

這家物流公司上半年處理包裹約140億件,在東南亞及南美、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實現強勁增長   余特莉 全球物流服務商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1519.HK)上周五披露,得益於新市場拓展成效顯著,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147.1%,由去年同期的3,100萬美元躍升至1.56億美元。 近年來極兔全球佈局提速,業務版圖從最初的東南亞和中國,擴展至沙特、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等新區域。 今年上半年,在東南亞、中國以及拉美、中東等新市場的包裹量大幅增長的推動下,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13.1%至55億美元,其中快遞業務收入佔比為97.1%。公司盈利能力顯著改善,主要受東南亞業務擴張驅動,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上升24.2%至4.36億美元。 極兔速遞副總裁後軍儀表示:「我們在東南亞的領先地位更加穩固,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但仍保持增長韌性,新興市場業務迎來盈利拐點。」 上半年公司處理包裹量達139.9億件,較去年同期110億件增長27%。優勢市場東南亞增速領跑,在電商業務日趨繁榮,以及依託價格優勢在非電商領域取得的拓展下,該區域包裹量增至32.3億件,同比增長57.9%。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數據,該增長使極兔在東南亞的市佔率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至32.8%,連續六年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公司稱該區域單件成本同比下降16.7%,競爭力持續增強。 公司最大業務區域為中國市場,上半年包裹處理量達106億件,同比增長20%,市佔率11.1%。儘管價格戰激烈,通過運營提效,單件成本仍降低10.3%。 新興市場包裹量增至1.7億件,同比增長21.7%,南美表現尤佳。隨著拓展成效顯現,該區域收入貢獻增至3.6億美元,並首次實現經調整EBITDA盈利157萬美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784萬美元。 截至6月30日,公司擁有6,900家網絡合作夥伴,較2024年末減少100家;服務網點增加100個至19,200個;分揀中心數量維持239個。 極兔速遞在2015年創始於印度尼西亞,現已成為東南亞頭部快遞企業;2020年進軍中國市場後,業務已覆蓋13個國家,目前持續向拉丁美洲及中東拓展。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富氫能折讓17%配股 集資9,099萬港元

氫能儲運設備製造商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日公布,以每股配售價54港元,配售合共最多173萬股新H股,集資總額9,347萬元,所得淨額9,099萬元(1,167萬美元)。 配售股份佔經擴大之已發行H股總數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約2.13%及1.62%。每股配售價較上周五收市價65.1元折讓約17%。 公司擬將配售所得款項用於為中國及海外氫能項目,包括但不限於製氫工廠、加氫站及氫氣液化工廠的投資與合作撥付資金。 國富氫能上半年錄得收入1.09億元,按年下降19.2%。虧損由上年同期1.12億元,收窄至8,925萬元。 公司股價週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64.4港元,跌1.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大行科工招股集資近4億元

折疊自行車製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一公開招股,發售792萬股H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每股售價49.5港元,集資3.92億元,本月4日截止認購,8日正式掛牌。 公司的自行車銷量由2022年的148,956輛,上升至2024年的229,525輛,複合年增長率24.1%。今年首四個月,銷量93,398輛,同比上升46.5%。 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2.54億元增至去年的4.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3%,期內盈利則由3,140萬元,增至5,230萬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9.1%。今年首四個月收入及盈利分別為1.85億元及2150萬元,同比上升46.8%及69.3%。 集資所得三成用於生產系統現代化及擴大運營規模、三成用於強化經銷網絡及策略性品牌發展、另外三成用於研發,餘下一成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訂單量突破1,400萬 蘿蔔快跑領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並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蘿蔔快跑(Apollo Go)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累計已完成1,400萬單。這鞏固了其行業領導地位,未來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總經理Gary Black近期亦稱該公司為「全球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導者」。 財報顯示,僅第二季度蘿蔔快跑完全無人駕駛訂單超220萬單,同比增長148%。百度表示,其車隊迄今累計實現超2億公里無人駕駛里程,且保持優異的安全記錄。與此同時,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計付費訂單量達1,000萬單,並宣布其無人駕駛里程達1億英里(約1.6億公里)。 截至六月,蘿蔔快跑業務版圖已覆蓋全球16個城市,並逐步擴大公開道路測試範圍。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區域啓動中東路測。香港是蘿蔔快跑首個右舵車市場,近期測試已拓展至東涌和南區,推進商業區與住宅區更複雜路況的測試。 百度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在上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在那裡(香港)的經驗為進軍其他右舵車市場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增強了我們在全球擴展蘿蔔快跑業務的信心。」 七月,百度與Uber達成多年期合作,計劃在亞洲和中東等多個市場部署數千輛無人駕駛車輛。八月又宣佈與Lyft在歐洲達成合作,首站覆蓋德、英兩國,加快推進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全球佈局。 阳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