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教育服務供應商的股票在過去五個交易日上漲70%,成交量巨大,多個曾困擾該公司的問題看似得到解決

重點:

  • 一起教育似乎是最新一隻引起投資者興趣的在美上市中概股,股價在上周飆升逾70%
  • 本月呈現類似大幅上揚的其他中國公司,包括摯文集團和高途在綫,反映出對這批飽受打擊的公司情緒不斷改善

陽歌

首先是今年較早前中概迷因股的異動。在一股投機交易狂潮中,一批籍籍無名的中國小公司股價突然飆升,然後又急劇下跌。現在,這個現象的2.0版正在上演。只是這次,這批一飛沖天的在美上市中概股,股價上升趨勢或可持續。

教育服務供應商一起教育科技集團公司(YQ.US)成了最新一隻引發買入狂潮的股票。其股價在過去5天上漲70%,其中上週五漲29%,週一再漲32%。

那兩天,該公司的美國存托憑證(ADS)交易量巨大,合計250萬份ADS易手,相當於在那兩天的時間裏,該公司股票換手率約為5%,而相比之下,平日ADS的平均交易量在10萬份左右。

兩周前我們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當時,約會應用軟件營運商摯文集團(MOMO.US)在公佈了一份乏善可陳的財報後,股價單日飆升近30%,交易量約為平時的10倍。急升後的第二天,該公司股價再次大漲,自公佈業績以來,漲幅已達56%。

我們注意到,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最近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雖然沒有重大新聞,但在一兩天裏也是股價大幅攀升,伴隨巨大交易量。其中包括另外兩家教育公司高途在綫(GOTU.US)和洪恩教育(IH.US),過去一周ADS分別上漲95%和41%。而新聞應用軟件營運商趣頭條(QTT.US)過去兩周同樣大漲57%。

那麼,到底發生過甚麼事?

上周介紹摯文集團股價大漲的時候,我們提到,這可能反映了新進入的投資者持倉該公司。這些投資者可能是較小的機構買家,而非摩根士丹利或貝萊德這樣的巨頭。因為這些公司市值小,後者多半被禁止投資這些公司。更重要的是,這些新投資者可能大部分都把持股份額控制在5%以下,因為超過這個比例就需要對公眾披露。

也就是說,接下來應該研究的問題是,這種情況為什麼會在現在發生,以及會不會持續下去?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和當中很多公司目前估值極低直接相關。過去一年半,它們的股價大幅下跌,有時市值蒸發超過90%。導致股價下滑的兩大原因是:中國的監管打擊,尤其是在某些行業,比如教育,還有就是中美摩擦。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威脅要把200多隻中概股從美國交易所踢出去,除非中國允許其獲取這些公司審計檔的存取權限。

問題已基本解決

籠罩在大多數中國企業頭上的兩大問題,似乎已經基本上得到了解決。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在過去兩年的監管打壓已經基本上結束,政府甚至可能開始對民營企業總體上表現出友好態度,因為政府希望重振低迷的經濟。

與此同時,在美中雙方的證券監管機構在8月簽署信息共享協議後,退市威脅正在迅速消退。這項協議使得美國證交會(SEC)可以獲取中國在美國上市公司的審計底稿文件。上周較後時間,這個問題有了重大進展,美國證交會的會計部門發佈了一份進展報告,稱在香港進行的第一輪檢查中,已經「完全獲得」了它需要的資訊。

隨著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迅速消退,投資者似乎在努力猜測,在那些規模較小且被低估的公司當中,哪些是財務狀況最為強勁、最有可能出現反彈。話到這裏,我們再回頭看看一起教育,它所在的行業去年受到了嚴厲的監管打擊。

該公司於2020年底上市,之後不久,中國在去年9月開始禁止向K-12學生提供核心課程的課後輔導服務。一起教育在今年年初宣佈,它高達94%的收入來自新規禁止的領域。

隨著為K-12學生提供定制輔導的業務一夜之間煙消雲散,該公司與大多數同行一樣,轉向了新的商業模式。它現在將服務對象定位於學區和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學生,在備課和授課、與家庭作業有關的活動和學業評估等方面提供幫助。

新的商業模式似乎初具成效。該公司兩周前發佈的最新季報顯示,由於失去了核心的K-12業務,第三季收入按年下降75%至1.25億元。但與一年前1,920萬元的非K-12業務收入相比,最新的收入實際上增長了六倍多。

更重要的是,一起教育似乎是一家表現相對較好的公司,至少從盈利能力來看是這樣。該公司第三季非GAAP利潤為830萬元,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毛利率也出現了大幅改善,從去年同期的49.4%上升至最近一期的74.5%。

即使在最近其股價大漲之後,一起教育的市銷率也只有0.55倍,遠低於同等規模的洪恩教育的0.9倍,也遠低於規模更大的高途在綫和新東方教育(EDU.US; 9901.HK)的1.8倍和2.3倍。公司表現正面加上宏觀趨勢樂觀,難怪至少有一個較大的投資者似乎認為,一起教育的股票可能有巨大的上漲空間。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訂單量突破1,400萬 蘿蔔快跑領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並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蘿蔔快跑(Apollo Go)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累計已完成1,400萬單。這鞏固了其行業領導地位,未來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總經理Gary Black近期亦稱該公司為「全球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導者」。 財報顯示,僅第二季度蘿蔔快跑完全無人駕駛訂單超220萬單,同比增長148%。百度表示,其車隊迄今累計實現超2億公里無人駕駛里程,且保持優異的安全記錄。與此同時,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計付費訂單量達1,000萬單,並宣布其無人駕駛里程達1億英里(約1.6億公里)。 截至六月,蘿蔔快跑業務版圖已覆蓋全球16個城市,並逐步擴大公開道路測試範圍。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區域啓動中東路測。香港是蘿蔔快跑首個右舵車市場,近期測試已拓展至東湧和南區,推進商業區與住宅區更複雜路況的測試。 百度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在上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在那裡(香港)的經驗為進軍其他右舵車市場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增強了我們在全球擴展蘿蔔快跑業務的信心。」 七月,百度與Uber達成多年期合作,計劃在亞洲和中東等多個市場部署數千輛無人駕駛車輛。八月又宣佈與Lyft在歐洲達成合作,首站覆蓋德、英兩國,加快推進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全球佈局。 阳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腦動極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虧損仍擴大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億元(美元)。不過,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期內錄得虧損1.27億元,按年擴大11%,經調整淨虧損為8,802萬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來自購買系統的醫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數亦由約180萬次增至259萬次,院外使用人數增至12,915人。同時,醫療AI大模型解決方案貢獻逾2.4億元收入,成為新業務增長點。然而,銷售成本、行政及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拖累整體虧損擴大。 腦動極光是一家專注於認知障礙數字療法解決方案創新企業。今年6月,公司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抑鬱症辭職。 腦動極光股價周五平開,至中午休市報5.36港元,跌1.8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上市首份中期業績賺4,700萬美元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新增業銷售額以按年化新保費計算,同比上升38%至12.46億美元。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淨利潤達4,700萬美元。 稅後營運利潤增長9%至2.51億美元,當中香港與澳門、泰國和柬埔寨、日本及新興市場等地區持續為集團帶來正面頁獻。 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表示:「將公開招股所得,用於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及財務靈活性,包括減少整體債務,以支持業務增長及拓展客戶及渠道覆蓋滲透的機會。」 富衛周五接近平開報42.7港元,公司本周股價急升逾一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禾賽計劃赴港進行二次上市

根據周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在其網站發布的通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禾賽科技 (HSAI.US),計劃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上資料,主營光探測和測距(激光雷達)技術的禾賽科技,計劃在香港上市發行5,120萬股普通股, 禾賽科技於2023年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籌資1.9億美元。股價自去年10月以來上漲近五倍,目前交易價較IPO價格高出約40%。本月公司發佈第二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54%至7.06億元。本季扭虧為盈,淨利潤達4,400萬元,一年前則虧損7,200萬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