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HK
CDF is getting in the groove

與上海、北京機場簽署租金補充協議後,中國中免成本端壓力大減,但民眾消費力能否提升,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重點

  • 中國中免去年多賺33.5%,收入同比升24.2%至675.8億元
  • 第四季度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大增275.6%

    

李世達

儘管跨境旅行防疫措施已悉數取消,旅客數量快速恢復,但內地旅遊消費市場始終瀰漫「旺丁不旺財」氣氛。1月8日,內地免稅巨頭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601888.SH)公布2023年度業績快報,以超出市場預期的業績表現為消費市場帶來曙光。

根據業績公告,2023年中國中免實現收入675.8億元,同比增加了24.2%,股東應佔溢利67.2億元,同比增長了33.5%。其中第四季度收入167.4億元,股東應佔溢利15.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1.1%及275.6%。

受到好成績帶動,翌日中國中免A股、H股分別大漲6.39%及4.17%,一掃去年以來股價大跌的陰霾。

新協議大減租金壓力

此前,公司於2023年12月26日發布公告,宣布與北京、上海機場分別簽訂租金補充協議,訂定機場免稅店租金計算方式,大幅減輕中國中免的租金壓力。

根據新協議,首都機場T2、T3航站樓和上海虹橋、浦東機場對中免商城的提成比例分別由47.5%、43.5%、42.5%統一調整為按不同品類在18%至36%之間取值。按照實際情況,分成比例大約在20%至25%之間。較原有比例大幅下降

保底經營費方面,首都機場由每年約30億元降至不到6億元;上海兩機場由原來的年均約61億元,降至年均約7億元。其中上海機場自2023年12月1日起實施新協議,首都機場則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在整體市場疲弱的情況下,租金成本決定了公司的獲利水平。2023年上半年,中國中免收入358.6億元,同比增長29.7%,但股東應佔溢利卻下降1.83%至38.7億元。

公司在回覆傳媒查詢時直言,新協議對業績會產生正面影響,近期旅遊出行熱情不斷攀升,但未來公司的業績等方面還將取決於消費能力。

免稅消費尚未恢復

2022年中國中免營業收入有63%來自海南。目前公司在海南擁有六家離島免稅店,包括目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免稅商業綜合體海口國際免稅城和三亞國際免稅城。2023年末,CDF三亞國際免稅城C區正式開業,是全球首個專營高端美妝香水的獨棟商業綜合體。

海口海關統計,2023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金額437.6億元,同比增長25%,人均消費6,478元,同比下降22%。今年元旦假期首日,離島免稅銷售金額1.82億元,同比增長7%,但人均消費6,843元則按年降20%,免稅消費依舊處於疲軟狀態。

滙豐指出,中國中免盈利下調周期可能結束,租金壓力在第四季度達到頂峰。短期内政策是主要催化劑,公司股價取決於海南自貿區政策是否在2025年落地。該政策的不確定性限制了盈利的上行空間。滙豐對其H股和A股均維持「買入」評級,但下調中國中免H股目標價13.7%,從135港元至116.5港元。

布局市內免稅市場

在旅客消費降級的趨勢下,中國中免也開始布局「市內免稅市場」。2023年3月,中國中免宣布以12.3億元增資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持有49%股權。

這項交易最大的意義,在於中國中免將拿到「入境後市內免稅牌照」,並且一次性攬獲中出服在上海、北京、杭州、重慶等共計12家市內免稅店。

與出境前市內免稅牌照針對將出境的外國人不同,「入境後市內免稅牌照」針對年滿16周歲的中國公民,入境後180天內可限額購買免稅品,購買額度5,000元,且可以現場提貨。

2020年2月28日出台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健全免稅業政策體系,將服務出境居民提升至服務境外人士同等位置,有利於實現出境本國居民市內免稅消費新場景。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長期來看市內免稅市場合理預期區間為1,010億元至1,524億元。相當於另一個「海南離島免稅」。花旗則稱,隨著外出旅遊增長勢頭加速,料針對市區的免稅政策或今年內推出,有望成為中國中免下一個催化劑。

機場補充協議的簽署、海南新免稅商場開業,以及盈利回升,中國中免在2024年有了好的開始。經歷去年大幅下跌,公司預測市盈率已跌至30倍,與前年收購海旅免稅的海汽集團(603069.SH)56倍相比,中國中免的估值更吸引。

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2024年內地入出境旅遊市場的復蘇將進一步加速,全年入出境旅遊人次和國際旅遊收入將分別超過2.64億人次及1,070億美元。在多項利好疊加下,人民幣一旦轉強及免稅店政策進一步放寬遇,中國中免主盈利能力將持續恢復。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訂單量突破1,400萬 蘿蔔快跑領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並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蘿蔔快跑(Apollo Go)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累計已完成1,400萬單。這鞏固了其行業領導地位,未來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總經理Gary Black近期亦稱該公司為「全球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導者」。 財報顯示,僅第二季度蘿蔔快跑完全無人駕駛訂單超220萬單,同比增長148%。百度表示,其車隊迄今累計實現超2億公里無人駕駛里程,且保持優異的安全記錄。與此同時,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計付費訂單量達1,000萬單,並宣布其無人駕駛里程達1億英里(約1.6億公里)。 截至六月,蘿蔔快跑業務版圖已覆蓋全球16個城市,並逐步擴大公開道路測試範圍。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區域啓動中東路測。香港是蘿蔔快跑首個右舵車市場,近期測試已拓展至東湧和南區,推進商業區與住宅區更複雜路況的測試。 百度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在上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在那裡(香港)的經驗為進軍其他右舵車市場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增強了我們在全球擴展蘿蔔快跑業務的信心。」 七月,百度與Uber達成多年期合作,計劃在亞洲和中東等多個市場部署數千輛無人駕駛車輛。八月又宣佈與Lyft在歐洲達成合作,首站覆蓋德、英兩國,加快推進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全球佈局。 阳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職教需求日增 中國東方教育盈收雙升

這家職業教育龍頭企業上半年營收增長10%,淨利潤飆升近50% 重點: • 中國東方教育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0%,較過去兩年的增長率翻倍有餘 • 公司受益於中國年輕人對職業培訓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後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陽歌 職業教育不僅助力中國青年應對嚴峻就業市場,更為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強勁動力。本週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公司幾乎所有核心指標均穩步增長,其中淨利潤增幅近50%。 對投資者更具意義的是,這家公司崛起,成為中國職業教育領軍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價強勢反彈,52周內累計漲幅逾200%,觸及近四年高位。不過,投資者跟風追漲前需注意,職教板塊已顯現分化格局,龍頭股表現強勁,中小同業則持續承壓,詳細分析見下文。 過往數年間,職教機構在中國龐大教育體系中一度遇冷,因資本競相追逐K-12學段服務,以及頂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長私營企業。2021年監管風波叫停多數K-12學科培訓服務,使前者幾乎清零;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後者近期也明顯承壓。 此消彼長之下,專注烹飪、汽修、計算機維修等實用技能培訓的職教機構,反成民辦教育領域表現最佳的板塊。與觸碰監管紅線的K-12教培機構不同,職業教育正持續獲得政策強力支持。 政策紅利直接體現於財報:中國東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補助金倍增至2,150萬元(折合3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170萬元。金額絕對值有限,但顯著印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類無須償還的資金既可衝減運營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潤空間。 近期關鍵政策突破在於,職教機構首獲頒發學士學位授權,這是原屬傳統高校的特權。除象徵高等教育類型平等化外,更具實質意義的是,職校畢業生由此獲得報考公務員及攻讀研究生的資格。 中國東方教育在財報中指出,為應對市場變局,其三年制長期課程的報名佔比持續攀升。為使日益趨近傳統高校模式的長期培養獲得更佳環境,公司正打造多個“職業教育產業園”。此概念實則暗合高校校園的職教版本。 新園區將與遍布全國的234個教學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學點)形成互補。目前,四川、山東、貴州、河南四省職教產業園一期已投入運營,江蘇、江西兩省同類項目也在規劃中。 公司強調:「本集團相信職教產業園,將成為增加學生對本集團教育服務需求的主動力,並可在未來達致成本協同效益。」 美容領域的大生意 財報深層數據進一步揭示,中國東方教育整體招生規模加速擴張,但當前疲弱就業環境下,各專業冷熱不均。時尚美業板塊表現亮眼之際,信息技術(IT)領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0.2%至21.9億元(上年同期為19.8億元),相較過去兩年3%至4%的年增速顯著提升。期內新生註冊量同比增長7.1%至83,521人,學員月均總數增長5.5%至152,817人。 時尚美業作為五大業務板塊中的業績明星,營收幾近翻番,學員月均人數增長76%。但該板塊營收佔比仍較小,最新財報期僅貢獻總營收的4%。 烹飪技術作為核心創收板塊,貢獻近半數營收,該部門營收同比增長11%,學員月均人數增長8.3%。規模較小的西點西餐部門表現更優,營收增長14%,學員月均人數增長18.5%。 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板塊成為業績窪地,期內營收同比下降3%,佔公司總營收17%。該板塊學員月均人數同比下滑6.8%。 招生規模擴容的同時,營業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實現了師資零擴張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動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終驅動淨利潤同比增長48.4%至4.0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72億元。 伴隨盈利提升,公司將去年的末期股息從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該舉措也是投資者青睞度攀升的潛在動因。 需要重申的是,並非所有職教股均享行業需求紅利。中教控股 (0839.HK) 作為另一業內主要參與者,當前市盈率27倍,與中國東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後者市值約為前者一倍。規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團 (2001.HK) 估值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則幾近虧損邊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腦動極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虧損仍擴大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億元(美元)。不過,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期內錄得虧損1.27億元,按年擴大11%,經調整淨虧損為8,802萬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來自購買系統的醫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數亦由約180萬次增至259萬次,院外使用人數增至12,915人。同時,醫療AI大模型解決方案貢獻逾2.4億元收入,成為新業務增長點。然而,銷售成本、行政及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拖累整體虧損擴大。 腦動極光是一家專注於認知障礙數字療法解決方案創新企業。今年6月,公司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抑鬱症辭職。 腦動極光股價周五平開,至中午休市報5.36港元,跌1.8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上市首份中期業績賺4,700萬美元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新增業銷售額以按年化新保費計算,同比上升38%至12.46億美元。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淨利潤達4,700萬美元。 稅後營運利潤增長9%至2.51億美元,當中香港與澳門、泰國和柬埔寨、日本及新興市場等地區持續為集團帶來正面頁獻。 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表示:「將公開招股所得,用於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及財務靈活性,包括減少整體債務,以支持業務增長及拓展客戶及渠道覆蓋滲透的機會。」 富衛周五接近平開報42.7港元,公司本周股價急升逾一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