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L.US
Dingdong records first annual non-GAAP profit

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生鮮電商,因專注利潤最高的市場,第四季度的收入下降了近 20%

余特莉

總部位於上海的生鮮店商叮咚買菜(DDL.US)上週四公佈業績,通過專注於利潤最高的市場,公司在 2023 年首次實現非GAAP年度利潤 4,540 萬元人民幣(合 630 萬美元),其前競爭對手每日優鮮 (MFLTY.US) 因戰略失誤而於 2022 年中期倒閉,與此形成鮮明對比。

但伴隨著這個利潤里程碑卻有一個重要的備注,公司正逐步退出無利可圖的較小市場,這些市場曾經是其增長故事的主要部分,因此公司的收入也在加速萎縮。

叮咚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梁昌霖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非公認會計准則基礎上,我們在 2023 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這對叮咚和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補充道:「這反映我們如何成功應對極具挑戰性的宏觀經濟和競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許多人對公司的可持續性曾經表示擔憂。」

去年第四季度,叮咚的收入接近50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了19.5%。這一下降歸因於疫情限制放鬆後導致訂單量減少。此外,叮咚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撤出了幾個利潤較低的城市,進一步對該季度的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

全年看,叮咚的營業收入為199.7億元,較2022年的242億元人民幣下降了約17%。然而,2023年的平均訂單價值從58.6元增加到72.1元,平均每月訂單頻率增加到4筆訂單。

儘管存在這些積極的發展,投資者更關注持續的營收下降而非其盈利里程碑。在此次業績發佈後,叮咚的股價下跌了10%。自公司兩年多前公開招股上市以來,叮咚的股價已經縮水了超過90%。

關於盈利能力方面,叮咚在去年實現了非GAAP淨利潤率為0.2%,這是繼2022年的淨利潤率為負2.4%和2021年的負30.4%之後的正面轉變。

按季度計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了非GAAP淨利潤1,630萬元,這是連續第五個季度實現非GAAP利潤。然而,公司在該季度仍然錄得440萬元的淨虧損,儘管這相比去年同期4,990萬元的虧損有了顯著改善。

梁昌霖說:「我們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度能再度實現非GAAP盈利,」他續稱: 「在當前環境保持盈利,能夠凸顯我們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並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提供額外資源。」

公司表達了對今年重新獲得增長勢頭並保持非通用會計准則盈利能力的信心,並表示將繼續貫徹其專注於高端市場的新策略,將自己定位為高質量服務提供商,並達致最高的成本效益。

公司剛於1月底宣佈了一項2,000萬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來支持其股價。

叮咚於2017年在上海成立,2021年在紐約上市。公司在主要城市經營廣泛的分銷和送貨網絡,向消費者提供新鮮農產品、熟食和其他食品產品。它還在自己的設施中經營較高利潤的自有品牌業務,涵蓋各種食品類別。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專利侵權互訴 晶科能源與隆基綠能終和解

據《光伏雜誌》周五報道,光伏行業巨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KS.US;688223.SH)與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012.SH)兩家企業的聯合聲明,通過一系列交叉許可協議,就多項相互指控的專利侵權訴訟達成和解。 此次和解經逾一年的法律爭端,事源於2022年晶科能源從韓國LG集團收購相關專利後,旋即在中國、日本、歐洲及澳大利亞對隆基綠能發起多次侵權指控,隆基綠能則以在中國和美國對晶科能源提出類似指控作為回應。 報道稱,雙方在宣布和解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將「探索深化合作機遇」。 當前兩家企業正持續承受光伏行業長達一年的價格戰衝擊,伴隨價格戰愈演愈烈,晶科能源公告今年一季度營收下滑40%,並錄得13.2億元虧損。同時,隆基綠能亦披露今年上半年營收下滑15%,期間虧損額達25.7億元。 周五晶科能源在紐交所上市的股票上漲3.5%,隆基綠能滬市股票當日上漲0.5%,但周一回吐全部漲幅,最終收跌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ongsys makes memory products

江波龍獲中證監開綠燈 香港上市邁進一大步

這家存儲器製造商獲准在香港進行第二次募股上市,作為A股上市的補充 重點: 江波龍在中國存儲器行業的低端定位,讓它有機成為相對穩健的投資 公司營收增長在年初疲軟後,隨著全球存儲器價格企穩回升,於第二季度顯著改善   陽歌 在中國半導體企業中,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301308.SZ)似乎更能規避地緣政治風險。這家存儲器製造商正籌備香港上市,這種優勢或成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關鍵。 上周三,公司香港上市計劃獲中國證監會備案,為推進上市計劃鋪平道路。2022年,江波龍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今年3月提交香港二次上市申請。該申請是近期浪潮的一部分,眾多深滬上市公司,正通過香港二次上市提升國際影響力,吸引全球投資者。 遺憾的是,江波龍香港上市申請在獲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幾日後,即觸及六個月有效期上限。2023年起,企業赴港上市需獲得證券監管機構備案,這很可能是該公司赴港上市計劃停滯的癥結。 獲證監會放行後,江波龍終於可推行上市計劃,預計下個月將提交更新版上市申請。此次延期反成利好,因去年開啓並延續至今年一季度的行業低谷後,江波龍所處的存儲器市場近月明顯回暖。 基於上述背景,我們重申此前觀點,相較於當前募資的其他中國半導體企業,此次上市風險更低。簡言之,江波龍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晶片製造商,而是各類存儲模組及U盤等消費端存儲設備的龍頭供應商,其產品主要集成DRAM與NAND類型存儲晶片。 這意味著,在存儲晶片產業鏈中,這家公司技術門檻較低,體現在其毛利率顯著低於美光科技(MU.US)、韓國SK海力士(000660.KS)等實體晶片製造商,也不及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等中國新興企業。 江波龍從美光等供應商採購存儲芯片,意味其不太可能遭受美國此前對長江存儲、長鑫存儲實施的技術封鎖及投資限制。但也導致該公司自有技術儲備相對薄弱,毛利率因此受限。 公司通過Foresee、Lexar International及Zilia品牌,服務消費端與企業客戶。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僅為13.28%,遠低於美光約37%和SK海力士54%的水平。 晶片製造的雄心 儘管在存儲市場定位低端,江波龍確懷晶片製造的雄心。2023年,公司宣布從台灣封測巨頭力成科技(6239.TW)收購蘇州某存儲晶片封裝廠70%股權,已顯露此意圖。 在交易公告中,江波龍強調已推出自研SLC NAND閃存晶片,儘管目前對公司收入貢獻甚微。不過,晶片封裝作為原始晶片設計與製造的關鍵環節,可能推動其實現成為國內主要存儲晶片製造商的終極目標。 現階段,江波龍多數收入源於PC及手機等設備的嵌入式存儲產品,該品類去年貢獻約半數營收,固態硬盤佔比近25%,移動存儲約佔20%,其餘來自存儲模組。 需警醒的是,近年人工智能與雲計算迅猛發展,正使存儲需求從PC、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向雲端轉移,構成江波龍的重大風險。該趨勢或最終衝擊其消費端業務,但部分損失將被雲計算中心運營商等企業客戶的增量需求抵消。 因存儲行業強週期屬性,江波龍業務近兩年波動明顯。去年營收從2023年的101億元猛增73%至175億元人民幣(約合24.6億美元),較此前22%增速明顯加快。但今年上半年,增速驟降至12.8%,營收從上年同期的90.4億元增至102億元。 增速放緩的元兇仍是供需失衡,去年下半年延續至今年初的供應過剩壓低了存儲價格。但隨著二季度行業庫存出清,市場頹勢初現轉機。江波龍披露其二季度營收達59.4億元,環比較首季大增40%,創單季歷史新高。 需補充說明,江波龍海外業務盈利能力遠超境內業務,此現象在眾多高科技產業鏈中相當普遍。佔其總收入約70%的海外產品,上半年毛利率達15.02%,境內產品毛利率僅為8.37%。 受供給過剩拖累,上半年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5.94億元大跌98%至1,480萬元。但公司強調,剔除一次性項目後,二季度2.34億元的淨利潤已達首季利潤的兩倍左右。 投資者視角下,公司基本面總體向好。其存儲器領域的低端定位本可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但涉足實體晶片製造或改變這一局面。同時,市場對中國晶片題材的強勁需求疊加存儲晶片行業復蘇,也構成潛在利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泰車聯網招股集資逾10億元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一公開招股,共發售1,043.69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02.23元,最高集資10.7億元。招股於本周四截止,下周二在港交所掛牌。 博泰車聯網至今累計售出約4.6百萬台智能座艙產品,其中域控制器出貨量,由2022年的48.8萬台增至2024年的91.5萬台,複合年增長率達36.9%。今年首五個月,售出26.6萬台域控制器,按年增長20.4%。 公司的收入從2022年的12.18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至去年的25.57億元,期內虧損亦由4.52億元增至5.4億元。今年首五個月,公司收入按年升34.4%至7.54億元,虧損同比減少10.2%至2.2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mid stablecoin wave, 361 Degrees floats payment trial

趕潮流風口 361度擬用穩定幣支付

穩定幣成為香港近期財經市場的熱議題目,運動品牌361度忽然公布,研究採用穩定幣作支付 重點: 在中國內地以外將可採用穩定幣支付 公司強調該支付模式可提升效率,並降低交易成本   劉智恒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大力推動虛擬貨幣,今年7月簽署天才法案(Genius Act),明確規範「支付穩定幣」(Payment Stablecoins)的發行條件。與此同時,香港亦成為中國試行發展穩定幣的地點,近幾個月先後有多家本港上市公司公布相關發展,本月中就連運動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也不甘後人,表示研究使用穩定幣支付及結算解決方案。 361度表示,已在一名獨立第三方服務供應商處開設賬戶,該供應商深耕法定貨幣及穩定幣全渠道數字支付解決方案,並協助企業在全球實現高效及無縫的價值流動。 公司又指出,全球企業對加密貨幣的接受程度日益提升,集團亦服務眾多跨境電商及境外線下門店,而他們對跨境結算有相當需求;公司採用穩定幣支付方式,可提升效率及降低成本,從而滿足跨境電商客戶需求,更有助降低匯率風險。 下一站:海外 361度一直計劃要開拓海外市場,並借助跨境電商平台作為海外發展的銷售渠道,在東南亞與Shopee及Lazada等平台合作,根據不同國家消費者偏好,調整營銷方式去開疆拓土,提升品牌在海外電商市場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今年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Aeon Bukit Tinggi購物中心,開設海外首家直營店,標誌品牌在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擴展。 公司強調:「將更加注重海外市場的穩健發展,積極鞏固美洲、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市場基礎,並拓展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提升在海外的影響力。」 事實上,361度近年強調的目標是「專業化、年輕化及國際化」。因此,推行穩定幣支付,作為新嘗試及部署,不就是為國際化帶來更方便的支付模式,而且現時使用者多是年輕人,亦與集團的年輕化切合,至於專業化,更加是不言而喻。 當然,目前內地政府未容許虛擬貨幣,361度只能在中國以外地區推展穩定幣支付服務,而公司的國際業務,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雖接近20%,但只是區區的8,760萬元,佔集團的總收益只有1.5%,暫時似只是作為一個支付的補充。 營銷推廣多方嘗試 361度近年在公司發展、營銷推廣或分銷渠道上,均積極作出新嘗試。其中一項是與外賣平台合作,希望可藉著外賣平名引流以增加銷售。公司與美團閃購及美團團購達成業務合作,後者讓361度構建起「綫上引流、綫下核銷」的銷售模式。 另外,361度於上月公布,旗下的361度(廈門)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與斯坦德機器人訂立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成立AI智能公司,專研發機器人穿戴的服飾及鞋類。同時,又推動傳統鞋服製造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加速智造與零售產業價值鏈的變革。 業績理想具值博率 除了在營銷推廣方面的不斷推陳出身,公司近年在業績上確達到理想增長。2022至2024年的業績分別獲盈利7.47億元、9.61億元及11.48億元。至今年上半年,收入57億元,同比上升近11%,賺8.58億元,同比增長7.2%。毛利率微升0.2個百分點至41.5%,手頭現金按年升7.5%至43億元,負債比率只是2.2%。業務不斷向上,財務表現亦相當健康。 現時361度的延伸市盈率只是9.2倍,安踏(2020.HK)是16倍、李寧(2331.HK)15倍,特步(1368.HK)是11倍。與內地幾家體育品牌相比,361度的估值偏低,雖然其規模並不能與安踏與李寧媲美,但過去幾年361度增長理想,加上公司的積極布局,具一定潛力,有一定的值博率。 多家證券行給予361度正面評級,其中國泰海通指其跨境及電商業務成主要增長動力,加上品牌躍升,將可帶動股價創新高,建議「買入」,目標價8.15港元。平安證券也指出,361度的品牌專業化和渠道擴張能力突出,童裝業務發展潛力大,給予目標價7.2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