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哩嗶哩付費戶增 控制成本仍須努力

視頻分享平台嗶哩嗶哩公佈首季虧損擴大,令市場質疑公司控制成本的能力
重點:
- 嗶哩嗶哩首季營收大增約三成,淨虧損卻擴大152%, 主要因為營業成本水漲船高
- 公司在提升商業化方面達到一些成果,季內月均付費用戶增至2,720萬,付費用戶的滲透率達9.3%
羅小芹
一直標榜為內地Z+世代(1985-2009年出生)平台的嗶哩嗶哩股份有限公司(BILI.US; 9626.HK),其迎合新世代口味的內容經常成為人氣話題,在搶佔年輕人市場比其他視頻平台有一定優勢,但長期偏低的毛利率加上持續虧損,卻是尾大不掉的老問題。
根據嗶哩嗶哩上週四公佈的首季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期內營收50.5億元,同比增加30%,但由於向內容製作者的收入分成大增53%,加上研發開支更急升74%,令營業成本同比大升43%至42.5億元,反映公司在控制開支方面有很大改善空間。
在成本增速高於收入增速下,公司期內毛利同比倒退14%至8.1億元,淨虧損更明顯擴大152%至22.8億元,再度陷入“收入越多,虧損越大”的惡性循環。
當然,嗶哩嗶哩的最新業績也不是只有壞消息,至少季內月活躍用戶大增31%至2.94億,其中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增加33%至2.76億元。無疑,能夠維護一大群忠誠度高的創作者及用戶,對公司長遠發展是有好處,問題是付出的成本不能過高。
嗶哩嗶哩首席財務官樊欣也理解到這個問題,他在財報中提到,在選擇性投入研發以幫助提升商業化能力的同時,實施的費用控制舉措取得一定進展,例如銷售及行銷費用已錄得按季跌幅,公司在未來幾個季度,將繼續採取更多控制成本措施。
毛利率每況愈下
該公司的管理層年初曾展望首季營收在53億元至55億元之間,最終未能達標,更把第二季營收的目標調低到48.5億元到49.5億元,主要因為考慮到季內面對的防疫封禁措施,可能對公司收入造成不利影響。
面對長期虧損,投資者著緊的是公司有沒有改善短板的能力和決心,讓他們能看到隧道盡頭的曙光,但參考其港股在業績後的兩個交易日大挫15.6%,看來他們真的失望了。
事實上,嗶哩嗶哩偏低的毛利率一直受到市場詬病。自2020年第四季起,其季度毛利率開始一落千丈,由高位24.59%逐季跌至今年首季的16%,創三年新低。
如果比較全球串流媒體領先者Neflix(NFLX.US)及中國短視頻平台快手科技(1024.HK)的毛利率,前者過去五個季度只有一季低於40%,後者更於過去六個季度都高於40%。
即使是同行最弱勢的愛奇藝(IQ.US),今年首季受惠於成本控制得宜,毛利率創18.05%的歷史高位,優於嗶哩嗶哩。諷刺的是,愛奇藝過去五年的季度毛利率均低於12%,令人擔心嗶哩嗶哩會否步愛奇藝曾經低迷的後塵。
中國視頻平台的發展一直受官方監管政策困擾,各式各樣的內容審查,成為視頻營運及內容創作者隨時觸碰紅線的禁區,令經營環境越來越困難,例如愛奇藝去年底便傳出裁員最多四成的消息,而騰訊控股(700.HK)旗下視頻業務也傳出大重組。
然而,最近市場傳出中國政府有可能放寬對平台經濟的監管,或許會增加資金流入科技股的意向,但對視頻股能否帶來利好作用,仍然需時觀察,因為內容審查尺度能夠放寛的空間實在有限。
付費戶滲透率9.3%
儘管嗶哩嗶哩面對成本急增的挑戰,但其提升商業化能力值得肯定,首季付費使用者數目同比大增33%至2,720萬,付費用戶滲透率高達9.3%,甚至高於“行內標桿”快手科技的8.4%,首季度單個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更增至新歷史新高的95分鐘。
嗶哩嗶哩一直以專業個人使用者為核心的視頻創作者群,而用戶黏度也持續提升。據其首季簡報資料,季內日均觀看視頻約30億次,高於去年度的20億次。
與嗶哩嗶哩最能直接比較的公司,是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快手科技,前者最新市銷率為2.82倍,略低於後者的2.9倍,但遠高於愛奇藝的0.67倍,說明市場始終對規模較大的視頻平台較具信心。
因此,從正面去想,嗶哩嗶哩首季成本大增,或許可以當作提振員工士氣及穩定創作者軍心的投資。但如果要讓投資者重拾信心,以提振低迷的股價,管理層就必須在未來幾季交出理想成績。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