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te's strategy U-turn drives self-owned brand into bright future

受惠於戰略調整得宜,廚具品牌商卡羅特(Carote)近年業務出現爆炸性增長,公司由年青的管理層領導,正計劃通過資本市場,擴大在線零售市場份額

重點:

  • 卡羅特過去三年收益和利潤均呈爆炸性增長,去年淨利潤由2022年的1.09億元大增118%至2.37億元
  • 近年公司逐步將重心由ODM轉移至毛利率更高的品牌業務,去年品牌業務佔收益比重高達87.2%

     

羅小芹

卡羅特有限公司上周五(8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由法巴及招銀國際出任聯席保薦人。卡羅特的發展軌跡始於浙江卡羅特,它成立於2007年,現仍是卡羅特在中國的重要營運實體,卡羅特既是公司名,也是旗艦品牌。

卡羅特發展至今,因應市況轉變適時進行多項重要的戰略轉型,公司早期為海外品牌提供OEM服務(原設備製造商),至2013年轉而專注發展ODM(原設計製造商)業務,為國際品牌所有者及零售商設計、開發及製造定製化廚具產品。

策略改變盈利上升

2016年卡羅特進行一項影響其長遠發展的戰略轉型,就是推出自家品牌「卡羅特」,初期借助內地電商平台銷售卡羅特品牌,翌年透過Amazon(AMZN.US)將銷售網絡擴大至北美,迄今已於中國、美國、西歐、東南亞及日本等地的線上廚具市場建立一定銷售份額。

根據上市申請文件顯示,卡羅特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的收入分別為6.75億元、7.69億元及15.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53%。其中,品牌業務收入由2021年的2.83億元激增至2023年的13.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21%。

從收入佔比看,2021年ODM與品牌業務收入佔比為58:42;至2022年品牌業務已「反客為主」,佔收入比重提升至69%,2023年進一步提升至87.2%,而更重要的是,品牌業務毛利率遠高於ODM,造就公司過去兩年淨利潤三級跳。

2022年品牌業務和ODM的毛利率分別為45.9%和13.3%,2023年兩者毛利率分別為39.2%和11.8%,可以看出品牌業務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增益,另2023年兩者毛利率出現下跌,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客戶及維持競爭力,公司下調若干產品價格所致。

隨着品牌業務的收益佔比不斷提升,毛利率亦大幅改善,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18%至2.37億元,高於收入同比增長的106%。

美國收入急增

還有的是,2023年品牌業務中,美國收益由2022年的1.22億元大增逾5倍至7.4億元,收益佔比增至46.8%,中國收益由2022年的2.73億元僅增18%至3.23億元,收益佔比為20.4%,2023年中國業務表現落後美國,這已是一般公司所面對的情況。

家電製造商JS環球生活(1691.HK) 今年初發盈警,原因之一便是中國市場業務受行業競爭加劇、渠道加速變化、內外銷收入結構變化、 優勢品類收入仍未企穩等不利因素影響。

美國早於2022年初便開始疫後重啟,經濟復常也早於中國,令專注美國業務的公司率先獲得甜頭,雖然去年美國市場的競爭已轉趨激烈,但中國經濟也未如預期般復蘇,特別是中國內需疲軟,房地產銷售低迷,拖累家用廚具或家電的銷情,所以美國業務仍然為企業帶來更多機會。

最後是生產模式的改變,公司於2022年2月決定放棄由合資格合作夥伴的外包製造和內部生產相互結合的生產模式,完全轉向外包及輕資產,一方面改善毛利率,另方面能夠更靈活地調動企業資源,部分原因是應對近年各國不同形式的貿易保護政策。

第二代接棒

卡羅特經歷多項重大戰略轉型,都與年輕化管理層加入的時間重疊,這反映公司交棒過程無縫連接,不但沒有影響公司發展步伐,新人初擔大旗後亦沒有冒進的通病,而是遵循市場需要制訂合適的戰略部署,須知道廚具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入行門檻不低但也不高,若然要押注這間行業的新勢力,最大理由是管理層的素質。

卡羅特的前身浙江卡羅特,由李惠平及章之慧兩位創始人於2007年創立,李惠平女兒呂伊俐與章之慧兒子章國棟於2011年同時加入公司,其時兩人均約23歲,至2013年李惠平將其55%持股以275萬元代價轉讓予呂依俐,而這一年正是卡羅特由OEM服務轉而專注發展ODM業務的重大轉型期間,至2019年另一位創始人章之慧亦將其45%持股以同樣估值,即225萬元代價,轉讓予章國棟。

有趣的是,章國棟與呂伊俐,亦即是目前卡羅特的控股股東兼執行董事,兩人已結為夫妻,即是說李惠平及章之慧兩位創辦人由合作伙伴變成親家,親上加親。目前章國棟為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制定業務策略,呂伊俐則為首席產品官,主管產品開發,各有分工。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1藥網第二季度營收下滑

醫藥銷售商1藥網(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4%至32億元,面向藥房及醫療機構的核心藥品銷售業務營收下滑6.2%。面向消費者的藥品銷售業務規模較小的,當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運營成本及費用同比下降6.3%至32億元,上年同期為34億元。受此影響,1藥網當季實現營業利潤10萬美元,但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400萬元擴大至1,950萬元。 財報發布後,公司股價周三收跌6.2%,該股過去六個月累計下跌4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奇瑞啓動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車企上市案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 Ltd)周三啓動香港IPO,計劃籌資10億美元以上,有望成為今年最大汽車企業IPO。周三發布的新上市公告顯示,公司擬發售約2.97億股,每股定價區間為27.75至30.75港元。若以定價區間上限計算,此次募資總額將達91.4億港元(11.8億美元)。 奇瑞從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 。2024年公司營收達2,690億元(37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5.4%,同期淨利潤增長37.2%至143億元。 根據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書披露的最新數據,公司今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5年一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549億元增至682億元,增幅達2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成為關鍵驅動力,同比激增約四倍至187億元,佔營收總額四分之一以上。 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公司正加速在全品牌線部署其智駕系統,提供多級自動駕駛功能。此次IPO募集資金部分將用於拓展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升級新能源動力系統及新能源汽車平台架構,並將投入大規模研發以強化核心技術能力。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盟折讓8.9%配股籌15億港元 無極資本成單一大股東

電商服務供應商微盟集團(2013.HK)周四宣布,配售6.88億股予無極資本,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約16%,配售價為每股2.26港元,較微盟上日收市價折讓8.9%,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5.6億港元。 微盟表示,所得款項淨額約30%將用於探索AI在SaaS中的整合及應用。30%用於擴大媒體渠道及加強精準營銷服務。10%用於海外業務發展,30%撥作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完成配售後,無極資本持股16%成公司最大單一股東,孫濤勇、方桐舒及游鳳椿組成的主要股東集團持股比例,則由8.1%降至6.8%。 微盟股價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61港元,升5.24%。年初至今累跌20.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富氫能配股集資1億元

氫能設備製造商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三公布,將以每股50.13元配售199.48萬股新股,集資金額約1億元。 配售價較公司周三收市價55.5港元折讓9.68%,配售股份將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約1.8%。 集資所得的72%資金,將用作支持集團業務的營運,包括支付薪金、社保,以及供應商款項;20%用於償還現有信貸融資,餘下8%用於投資中國及海外氫能項目。 國富氫能周四開市跌0.1%報55.45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