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HK
奶茶连锁奈雪的茶正面临市场不同的挑战

這家茶飲連鎖企業被剔除出恒生綜合指數 剛又宣布高管離職

余特莉

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中國茶飲市場中,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周三宣布元老級員工、首席運營官鄧彬辭職。公司稱,自2016年加入奈雪的鄧彬因「個人原因」離職,但未有公布繼任者。

此次人事變動發生前數日,奈雪的茶與多家傳統消費及醫藥股在恒生綜合指數(HSCI)季度調整中被剔除。儘管負面消息頻出,奈雪的茶股價在周三午盤仍上漲近19%。

截至午間休市,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茶百道(2555.HK)股價亦漲超5%至10.04港元,而新上市的古茗(1364.HK) 微漲近1%至11.06港元。

茶飲股逆勢上漲,或許部分得益於茶飲龍頭蜜雪冰城赴港上市的積極市場情緒。據報道,蜜雪冰城IPO零售部分獲超額認購逾2,500倍,創下港股新紀錄。公司計劃發行約1,710萬股,募資約34.5億港元(約4.44億美元)。

奈雪的茶於2021年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登陸港股,一度被視為行業領軍者,但近年採取特許經營模式擴張的對手已後來居上。相比之下,奈雪的門店以自營為主。

來自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的壓力已反映在奈雪疲軟的業績中。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9%至25.4億元(約3.5億美元),淨虧損4.35億元,逆轉上年同期6,600萬元的盈利。

自營模式下的拓店速度也令奈雪的門店數量被對手甩開,截至去年9月,自營店1,531家、加盟店353家。

蜜雪、古茗、茶百道和滬上阿姨等頭部品牌均以加盟模式快速擴張——截至2024年9月,蜜雪冰城門店超4.5萬家,穩居中國門店數與銷量雙冠,其99%以上為加盟店;古茗2023年底門店超9,000家(同比增35%),自營店僅7家,99%收入來自加盟店。

儘管周三股價反彈,但過去一年奈雪股價仍累計下跌超50%,反映在茶飲紅海競爭中,市場對其前景的擔憂。當前奈雪的股價約1.50港元,較17.50港元的上市定價縮水逾90%,而投資者可選擇的其他茶飲股增多,或進一步限制其回升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WH Group flies on turnaround for North American pork business

北美豬肉業務扭虧 萬洲國際股價破頂

上半年中美肉品走勢分化,萬洲藉美國養殖端的成本控制成功扭虧,帶動收入與經營利潤走高,打開估值重估的想像空間 重點: 豬肉業務經營利潤2.55億美元,按年增加168.4% 績後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李世達 中美的肉品市場在今年上半年走出不同的節奏,立足兩端的中國最大肉品生產商萬洲國際有限公司(0288.HK),正感受截然不同的市場氣候,試圖找到平衡點,對上節拍。 萬洲國際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8.9%至133.87億美元,經營利潤同比升10.4%至12.59億美元,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後股東應佔利潤7.88億美元,同比升0.5%。董事會建議派發每股0.20港元中期股息,為去年同期的一倍。 一個會計層面的細節顯示,上半年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對損益的淨影響為收益6,2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收益9,600萬美元有所收斂。代表上半年利潤的改善,更多來自經營端的實質修復,而非公允價值變動的「順風」。 從業務結構看,豬肉業務是帶動業績成長的主動力。上半年豬肉業務收入56.23億美元,按年增加14.1%,經營利潤2.55億美元,更是大增168.4%。而肉製品業務則年增2.3%至66.4億美元,經營利潤卻按年下降7.9%至10.47億美元。 豬肉業務的轉折點出現在北美,上半年北美豬肉業務收入32.79億美元,按年大增21%,經營利潤1.63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400萬美元。在中國,豬肉業務收入按年增8.4%至17.95億美元,經營利潤2,8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從價格來看,上半年中國平均生豬價格為每公斤15.5元,按年下降3.1%。中國生豬價格下跌的影響,也反應以在德康農牧(2419.HK)的業績上,該公司以中國生豬銷售為主,中期業績顯示,受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大跌93.89%拖累,中期淨利潤下跌26.8%至12.9億元。 美國市場則是另一番景象,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上半年平均生豬價格每公斤1.5美元,按年上升8.7%;美國農業部口徑的平均豬肉價值每公斤2.17美元,按年升4.5%。 關鍵之處在於北美養殖端的結構調整,當生豬上漲幅度大於豬肉價值、或出口受關稅與談判拖累時,屠宰加工的利差會被擠壓,但只要飼料成本同步下行、在養殖段扭虧,整體豬肉分部的利潤便能快速修復。 輕資產模式轉嫁風險 萬洲此前在美國與Murphy Farms、VisionAg Hog Production達成合作,轉讓部分母豬資產,由合資夥伴供應生豬,集團提供飼料與運輸服務,形成「輕資產、穩供應」的模式,降低自營養殖的資本負擔與波動敏感度,加上期內穀物走弱帶動飼料成本下降,使得盈虧拐點更快到來,帶動整體豬肉業務成長。 不過,養殖層面的風險始終存在。豬肉價值的漲幅仍落後於生豬,對屠宰企業的經營環境並不溫和;同時,對中國的美豬付運在高關稅與談判不確定下按年下滑20%,出口仍受美中談判與關稅牽制,壓力如影隨形。中國市場則要面對熟食消費需求復蘇緩慢的問題,歐洲市場生豬價格下行,也讓利潤承壓。 萬洲國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郭麗軍表示,受惠於集團全球布局及產業鏈一體化優勢,上半年在收入、銷量及盈利均表現向好。 對中美貿易戰的衝擊,郭麗軍直言,美國對中國出口的豬肉關稅是57%,副產品關稅是30%,現時仍有盈利空間,貿易正常進行。集團美國市場的採購及銷售主要在美國原地,而且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及地區,因此中美貿易戰對集團影響不大。 這份成績單讓市場感到滿意,績後首個交易日,萬洲國際大漲約6.23%,報8.36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初至今亦錄得38.87%漲幅。當前市值約1,072億港元,突破千億大關。市盈率方面,萬洲國際約8.4倍,低於美國泰森食品(TSN.US)的25.6倍及牧原股份(002714.SZ)的10.42倍,估值具吸引力。 花旗重申「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由8.2港元升至8.6港元;美銀證券則將公司今明兩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上調3%,目標價升4%至8.5元,重申「買入」評級;瑞銀則上調公司今明兩年的淨利潤預測2%和3%,目標價由7.6元上調至8.5元,維持「買入」評級。 考慮到目前股價相對便宜,若北美養殖維持改善且中國肉製品銷量回升,萬洲國際股價仍有上行空間,估值有望向同業靠攏,但投資人仍須關注關稅政策變化及豬肉價差帶來的影響。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gora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中國業務拖累 聲網二季度收入持平

實時互動技術服務商聲網(API.US)周一報告稱,二季度營收同比持平,主要是其全球業務超越下滑的中國業務,成公司最大營收來源。 聲網報告稱,二季度營收達3,4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微增0.1%。其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7%,達1,820萬美元;聲網中國業務收入下滑12.4%至1.16億元。公司國際業務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12.4%,增至1,880家;中國業務活躍客戶數微增1.4%,達到1,997家。 二季度實現盈利150萬美元,標誌著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聲網預計三季度營收將在3,400萬至3,600萬美元間,意味同比增幅處於7.6%至13.9%。 聲網股價於報告發布後次日(周二)下跌7.8%,收於每股3.67美元;年內股價累計跌幅達1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社區服務業務推動增長 萬物雲半年純利升4%

物業管理平台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602.HK)周一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升3.1%至181.4億元(25.3億美元);期內純利7.92億元,按年升3.9%;核心淨利潤則增長10.8%至13.2億元,派發中期息每股0.951元。。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來自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收入按年升11.8%至113.3億元,成為最大貢獻來源。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收入增7.7%至51.7億元,帶動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總收入僅跌5.2%。不過,AIoT解決方案收入大減66.2%,拖累相關板塊按年下滑23.6%。 萬物雲周二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5.96港元,升7.27%。該股今年以來累升約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unlei does video

回歸視頻本業拓展海外直播 迅雷重拾增長動能

受直播業務激增86%的推動,這家雲服務及視頻服務提供商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0.6% 重點: 公布第二季度營收增長31%後,迅雷股價過去三日累計漲幅高達96%,近一年累計飆升逾五倍 在將業務重心由視頻服務轉向雲服務後,這家公司如今似乎正通過海外直播開闢新增長曲線    陽歌 迅雷有限公司(XNET.US)已淡出我們視野多年,因為該公司基本放棄了原有流媒體業務,轉向雲服務領域,採用看似有趣但未能引起市場興趣的資源共享商業模式。在此過程中,該公司市值一度跌破1億美元門檻(該市值規模以下的企業通常不在我們追蹤範圍內)。 然而,近期這家公司的股價強勢反彈,不僅彰顯其名中的「雷霆」之意,更讓人追憶其引領中國在線視頻革命的高光歲月。發布二季度財報後,迅雷過去三個交易日股價暴漲96%,推動其近一年累計漲幅逾五倍,當前市值達5.5億美元。 有些戲劇性的是,投資者對迅雷重新聚焦在線視頻本業的戰略方向展現濃厚興趣。該公司今年6月完成對體育資訊平台虎撲5億元(約合7,000萬美元)的收購,向該領域邁出關鍵一步。與早年試水監管嚴格的中國在線視頻市場不同,迅雷的最新視頻戰略將目光投向監管環境更為寬松的海外市場。 迅雷的視頻業務歸屬直播板塊,該業務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5.5%,躍居公司三大主營業務之首。 此外,投資者對迅雷在影石創新(688775.SH)的投資斬獲頗豐感到振奮。這家全景運動相機生產商6月上市A股募資19億元,創有「中國版納斯達克」之稱的創業板逾一年最大IPO規模紀錄。鑒於其當前股價較發行價暴漲逾五倍,影石創新實際募資潛力遠高於現有規模。 最新財報顯示,迅雷對影石創新的投資收益達7.22億美元,當前持股市值約12億美元。除可觀的投資回報外,投資者期待影石創新能助推迅雷高增長的流媒體業務。雙方可能通過影石廣受歡迎的相機設備,為迅雷新興直播業務激發更多用戶原創內容產出。 迅雷股價大漲還印證了我們近期提出的另一現象:美國投資者正掘金中概股「價值窪地」。過去四年,這些在美上市中概股遭嚴重低估,如今才被重新發現。我們關注的其他標的包括醫美機構新氧(SY.US)及運動穿戴設備商Zepp(ZEPP.US),二者年內股價漲幅均達數倍。 即便經歷股價飛漲,迅雷市銷率仍處於1.21的低位區間。頭部研究機構均未覆蓋該股,近期財報電話會無人提問的冷清場面即為明證。 細究主要股東名錄可見,多家巨頭仍看好迅雷股價上行空間。雅虎財經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摩根士丹利持股佔比2%,瑞銀、野村、巴克萊持股位於0.18%-0.34%的區間內。 回歸視頻本業 如前所述,迅雷最初以中國在線視頻市場為主戰場,與百度旗下的愛奇藝(IQ.US)及阿里系優酷等資本雄厚的對手角逐。過去十年間,此類平台主要通過分流傳統電視台觀眾建立龐大用戶群。 不過,這一市場競爭白熱化,且內容監管風險令企業承壓,多數平台歷經多年虧損近年才扭虧為盈。迅雷雖由此起家,卻戰略收縮,直至重啓新的直播業務。當前,該公司似乎正放棄本土市場,導致去年二季度直播收入同比驟降54%。 今年該業務強勢反彈,二季度營收達3,760萬美元(即前文所述85.5%的同比增幅),超越其原最大收入來源,同比增10.5%至3,640萬美元的訂閱服務。雲計算服務作為第三大收入來源增長13.6%,達3,000萬美元。 三大業務協力推動迅雷二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30.6%至1.04億美元。公司管理層坦言,部分增長源於收購虎撲,但強調當季並表收入僅320萬美元。剔除該因素,公司季度收入增速仍達27%,較一季度10%的增幅顯著提升。 迅雷將直播業務高增長歸因於海外直播業務擴張、廣告增收及虎撲併表效應。雖未披露海外營收具體數據,但可合理推測其直播收入超半壁江山源自海外,且該佔比有望持續提升。 該公司亦指出,直播與雲計算業務仍處虧損狀態,僅訂閱業務實現盈利。儘管如此,其當季毛利率仍維持在49.3%的亮眼水平,去年同期為51.1%。若剔除影石創新的投資重估收益,迅雷第二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320萬美元升至830萬美元。 核心結論在於,若能深耕海外直播業務(或鎖定海外華人群體),迅雷可能具備堅實增長潛力。該公司雲業務採用整合第三方計算資源的共享模式,迥異於傳統自建資源運營模式,亦具創新價值,但增長空間相對有限。 即使經歷大漲,迅雷股價仍較2014年發行價低約三分之一。疊加其低市銷率考量,預示該股或存進一步上探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