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GJ.US
Li Bang tries again for Nasdaq IPO

這家不鏽鋼商用廚房設備供應商,自2022年8月申請紐約上市後,近日重啓新的上市申請

重點:

  • 利邦提交在紐約上市的申請,計劃籌集900萬美元,較其2022年原計劃募集的2,500萬美元大幅下降
  • 自當年提交上市計劃以來,公司的收入和利潤雙雙下降,這讓外界很難理解公司為何要現在上市

譚英

兩年前首次公布赴納斯達克上市計劃的利邦國際股份有限公司(LBGJ.US),主要為酒店、學校、醫院和政府食堂提供商用廚房設備,在其業內是有一定優勢。當時,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強勁,儘管截至2021年6月的財年,這兩個數字都相對較小,分別為1,590萬美元和260萬美元。

時間來到現在,公司上周提交了新版招股說明書,重啓上市計劃。但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沒有表明公司實現了更多增長,反而顯出多項指標明顯惡化。提交初版招股書以來的兩年里,公司的年收入已在2023年6月的財年降至1,400萬美元,而淨收入縮減至僅61.4萬美元。

從那時起,情況變得愈發糟糕,利邦截至去年12月的六個月的業績陷入虧損。公司期內收入從上年同期的800萬美元,暴跌54%至僅370萬美元,利潤從上年同期的82.6萬美元轉為虧損140萬美元。

如果在2022年甚至是2023年成功上市,它可能還有一個好點兒的故事可講。但現在上市似乎有些不成熟,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財務狀況惡化的情況下,公司仍推進上市計劃。IPO追蹤機構文藝復興資本上周報道,該公司擬募資金900萬美元,遠低於2022年首次申請上市時的目標2,500萬美元。

關於利邦的好消息﹐是它所處的行業穩如磐石,並且在中國市場,它與地方政府和國際客戶關係良好。其客戶包括崑山杜克大學、鹽城萬豪酒店和上海松江希爾頓酒店,以及上海腫瘤醫院等。根據最新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幫助遍布中國各地,以不鏽鋼為大約120名客戶設計和裝備廚房。

利邦和它的各運營實體,生產80種廚房用品和300種廚房設備,從爐灶到湯鍋,還有排氣系統和垃圾處理器。

公司解釋,2020年至2022年期間財務狀況惡化,部分歸因於疫情的影響。收入下降的部分原因在於人民幣貶值,因公司的所有收入都以人民幣計價,但報告業績卻是以美元計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從2021年的6.45左右,大幅跌至2023年的7.08。這意味著,即使公司以人民幣計價的收入保持不變,但換算為美元計價也會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也很難理解利邦現在推進上市計劃的邏輯。這一決定必然來自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峰夫婦,他們持有公司大部分股份和投票權。

估值過高?

這次上市利邦嘗試更換了主承銷商,從紐約的精品投行萬通證券換成了洛杉磯的西苑資本。不過,它保留了在紐約和北京設有辦事處的精品審計機構達慶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此次發行160萬股,每股定價在5美元至6美元間,扣除承銷和發行費用後,預計集資淨額650萬美元,其中一半用於營運資金,30%用在利邦的大本營江陰建設兩家新工廠。

如果發行價位於中間,即5.50美元,發行後流通股數為1,860萬股,利邦的市值將略高於1億美元,市銷率(P/S)為6.6倍。與家電製造商JS環球生活(1691.HK) 的0.48倍和全球同行Middleby Corp. (MIDD.US)的1.69倍相比,這個數字看起來相當高,果利邦此次完成上市,其股價可能立即會面臨一些壓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千禧一代和Z世代,對在家做飯更感興趣,整個中國廚房設備市場可能會繁榮發展。但商用廚房及其設備有所不同,它涉及工業規模產品和設計。

根據招股說明書,2023年中國商用廚房行業共有735家企業,去年的資產規模為1,320億元,員工人數14.45萬人。根據中國產業研究網的數據,2019年至2023年,行內的製造業年增長率約為6%,該機構還預計,今年市場的規模將達到880億元。

利邦的廚房設備似乎並沒有瞄准蓬勃發展的獨立餐廳市場,京東的一項調查顯示,這個市場正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預計2023年的銷售額將達到60億元。相反,利邦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向學校、醫院和酒店等機構銷售設備和服務。這解釋了其每年收入的部分波動,原因是項目起跌不均,成本通常在開始時很大,隨著項目接近完成而下降。2023年,公司開始燒錢,淨現金從2022年的478,768美元降至2023年的308,692美元。

利邦在國內的競爭對手大多是民營企業,它們通過OEM和ODM模式生產全球60%至70%的廚房設備。儘管公司的財務數據是以美元計算,但根據招股說明書,它在中國以外沒有任何銷售。

利邦是最近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典型代表,這些公司大多規模很小,往往不會受到中國監管機構的太多審查。這意味上市在監管層面遇到阻力的機會不大。相反,利邦面臨的更大挑戰,將是如何吸引投資者的眼球。鑒於公司最近營收不斷萎縮、利潤不斷消失,這恐怕不容易做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Keep Inc.預告中期虧損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錄得淨虧損約3,600萬元(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3億元大幅收窄約78%。同期經調整淨利潤轉為正數,達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1.6億元明顯改善。 公司指出,業績好轉主因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收入質量提升及AI技術賦能,令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與人效穩步提升,經營費用亦得以壓縮。不過,受產品精簡策略影響,短期內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公司稱,將持續聚焦於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產品發展,優化運動場景與工具,以提升用戶體驗與留存率,並加強新品開發與拓展銷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開4.6%,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5.45港元,跌3.3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資產減值後 華寶國際上半年盈利翻倍

電子煙產品製造商華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進行多項資產減值後,公司於2025年上半年盈利約倍翻。 公司預計2025年前六個月的利潤介乎1.51億元至1.77元間,同比增幅分別為91.3%至124.3%,較2024年上半年報告的7,900萬元顯著提升。 公司表示:「該增幅主要於2024年同期確認了商譽減值約0.293億元、其他資產減值約人民幣0.202億元,以及聯營公司的投資減值撥備約0.480億元所致,而本報告期間則沒有類似減值撥備。」 在調整後,即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和減值相關損失後,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2.236億元至2.496億元,同比增長1.1%至12.9%。 華寶國際股票周一開盤上漲,每股港幣3.42元,漲5.2%。該股年內已上漲54%。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核數師對恒達持續經營產生重大疑問

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2%,並錄得虧損2.7億元,2023年同期則有盈利4,094萬元。 期內集團的現金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4.1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3.7億元,長期銀行借款為3.88億元。公司的槓桿比率為66.8%,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約15.7個百分點。 公司的核數師指出,恒達向第三方及一名關聯方提供的財務擔保,可能產生現金流出達68.4億元,鍳於集團現金流較低,而產生足夠現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恒達自去年4月2日開始在聯交所暫停買賣,停牌前報0.26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個月的第一季度,整體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轉跌勢至雙位數增長,分別按年升13%及14%。整體同店銷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場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銷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銷售升1%,澳門跌1%,海外市場升20%。至於內地市場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銷售,分別升14%、31%、19%。 公司稱,雖然季內國際平均金價升約四成,按重量計價的黃金產品同店銷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本季進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團全球有3162間店舖,上季淨減少125間,主要是內地品牌店減少。公司對內地中長線業務前景審慎樂觀,計劃今年度在海外淨增加約20間店舖。 六福集團周五股價高開0.7%,至中午休市報22港元,升3.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