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CL.US
This Chinese cell therapy specialist, whose core product is still in phase 1 trials, will avoid future cash flow difficulties by selling itself to the European giant.

成立於2017年的亘喜生物專注細胞療法賽道,其進展最快的核心產品仍處於臨床一期階段,未來將在中、美展開多項臨床試驗,賣身阿斯利康有望規避現金流不足的風險

重點:

  • 此次併購的交易額最多達12億美元,比該公司消息公佈前的收市價溢價86%
  • 美國FDA在11月底宣佈調查CAR-T療法導致T細胞惡性腫瘤的嚴重風險,讓該行業蒙上陰影

 

莫莉

在剛過去的2023年,資本市場的寒意持續籠罩生物醫藥行業,許多未盈利的創新藥企業即使成功上市,也面臨跌破招股價、後續融資困難的困境。2023年底,中國創新藥企亘喜生物(GRCL.US)被阿斯利康(AZN.LON)收購的好消息,為尚在掙扎之中的醫藥公司指出新的出路。作為中國第一間被跨國藥企全資併購的中國生物科技企業,亘喜生物得以在跨國藥企並購熱潮中成功賣身,是極富吸引力的一條退路。

上週二,亘喜生物宣布,已與阿斯利康公司對其收購提案達成最終協議。亘喜生物將獲得普通股每股2美元(相當於每股美國存托股份(ADS)10美元)的現金,比亘喜生物在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盤價溢價62%,這部分的現金首付的交易價值約為10億美元。如果研發的藥物達到特定監管相關里程碑,阿斯利康還將支付普通股每股現金價格0.3美元(相當於每股ADS約1.5美元),兩者相加後的交易總金額高達12億美元,比12月22日的收盤價溢價86%。

消息發佈當日,亘喜生物在二級市場受到熱捧,即日大漲60.3%,以9.92美元收市,成交金額甚至達到了1.6億美元;回顧前一個交易日,即12月22日,其收市價僅為6.19美元,成交額不到400萬美元。對於股價長期低迷、交易量極低的亘喜生物來說,被阿斯利康收購,相信是過去三年闖蕩納斯達克征程的第二次光輝時刻。

亘喜生物成立於2017年,致力於開發創新、高效的細胞療法。2021年1月8日登陸納斯達克,當時IPO的發行價高達19美元,集資總額2億美元,上市當日,亘喜生物收漲31.9%,市值達到16.4億美元。但是中概股在美股市場不被看好,亘喜生物的管線尚在臨床早期,仍需持續輸血,上市初期與投資者的蜜月期過後,公司股價連續下跌,在去年4月一度跌至1.4美元,接近1美元的退市風險邊緣。

最近,隨著投資者對中國生物科技上市公司不斷需要新現金感到不耐煩,這種命運在這些公司中屢見不鮮。此外,由於中國政府要求任何納入國家醫保計畫的產品都必須提供大幅折扣,中國藥物市場也面臨著困難。

從2017年成立至今,亘喜生物持續虧損,進展最快的核心產品GC012F仍然處於臨床一期階段。不過,由於暫停了部分管線研發,亘喜生物研究、開發和臨床試驗的支出已明顯減少。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研發費用從2022年同期的1.33億元縮減至9,010萬元,令淨虧損從1.72億元收窄至6,760萬元。

亘喜生物8月完成了一筆總額最高達1.5億美元的私募配售融資交易,可以支援公司日常營運至2026年下半年。其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和有價證券總額為2.34億美元,阿斯利康收購後將獲得亘喜生物資產負債表上剩餘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因此實際的首付現金款項不足8億美元。

聚焦細胞療法

亘喜生物的核心產品GC012F是一款CAR-T細胞療法,這類療法需要將患者自身的免疫性T細胞提取出來,經過體外培養和基因改造,使之可以靶向攻擊致病性細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以精准治療腫瘤。這類療法屬於個性化治療,受限於生產成本,治療費用極其昂貴。亘喜生物自建了三大技術平台,其中GC012F依託的FasTCAR平台可以大幅提高細胞生產效率,從而顯著降低生產成本。

阿斯利康表示,此次收購亘喜生物將進一步夯實阿斯利康公司在細胞療法領域的實力,之前阿斯利康已構建了針對實體瘤的CAR-T和TCR-T管線,這次收購完成後,憑藉差異化的生產工藝,GC012F有望為血液腫瘤患者提供潛在同類最優的治療選擇,説明阿斯利康加速實現在血液腫瘤領域佈局細胞療法的戰略。

目前,亘喜生物已在美國啟動了一項評估 GC012F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的1b/2期臨床試驗,該藥物治療新確診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試驗最新成果顯示,總緩解率(ORR)為100%。美國FDA與中國國家藥監局,也已先後分別批准了GC012F用於治療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rSLE)的臨床試驗申請。未來亘喜生物要完成一系列臨床試驗,花費不菲,這或許也是公司選擇及時賣身阿斯利康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國FDA在11月底宣佈調查靶向BCMA或CD19的CAR-T療法導致T細胞惡性腫瘤的嚴重風險,也讓CAR-T療法賽道蒙上陰影。GC012F是一款針對BCMA/CD19雙靶點產品,暫時未知是否會受到美國FDA對此類療法調查的影響。

對於亘喜生物與阿斯利康的交易,醫藥行業普遍認為是為國內生物醫藥一級市場投資者開闢了新的退出路徑。浙商證券指出,當前國內生物醫藥投融資遇冷或與IPO暫緩、二級市場表現階段性波動較大、一級市場資金缺乏穩定的退出管道等因素有關。不過,隨著國內醫保支付端對高端創新產品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浙商證券看好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前沿創新領域及產品的投融資回暖趨勢。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騰訊音樂第二季多賺43.2%

線上音樂平台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 1698.HK)周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84.42億元(11.74億美元),按年上升17.91%,淨利潤24.09億元,按年增長43.22%。 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收入68.54億元,按年增26.36%,得益於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的強勁增長,以及廣告服務、藝人周邊和線下演出收入的上升;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收入15.88億元,跌8.53%。毛利率為44.4%,上升2.4個百分點。 另外,第二季在線音樂服務月活躍用戶數為5.5億,按年跌3.2%,付費用戶數為1.2億,按年升6.3%。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長至11.7元。 騰訊音樂港股周三高開12.8%,至中午收市報101.7港元,升15.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毛戈平發盈喜 料中期賺逾6.6億元

美妝品牌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發盈喜,預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約25.7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4%至31.9%,實現淨利潤6.65億元至6.75億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沒有具體給出業績增長主因,只表示持續為美妝愛好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建立具競爭力的品牌價值。消費者對毛戈平作為高端品牌認可度的提升,正持續轉化為業務增長的長期動能,促使整體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周三毛戈平開市升3.4%報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來,股價上升超過兩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直播收入續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轉虧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業績,因新興遊戲相關業務的強勁增長,抵消直播業務持續下行的影響,結束三年的下滑,並錄得連續第二個季度的收入增長。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從一年前的15.4億元小幅增長至15.7億元。當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億元,約佔公司總收入四分之三。但遊戲相關業務收入增長34%,從一年前的3.09億元增至4.14億元。 期內公司淨虧損550萬元,去年同期則實現淨利潤2,960萬元。經調整利潤則錄正數,但從一年前的9,700萬元降至4,750萬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業績發布後,虎牙周二股價上漲4.5%,該股年初以來累計上升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