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HK
Henri d'Estaing leaves Fosun Tourism board

正重新把業務重心放在中國和東南亞的復星旅文,集團執董亨利∙吉斯卡∙德斯坦(Henri Giscard d’Estaing)已離開董事會,以「投入更多時間及精力」於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業務

重點:

  • 長期擔任地中海俱樂部總裁的亨利∙吉斯卡∙德斯坦已辭去復星旅文的董事會職務
  • 疫情結束後地中海俱樂部的業務暴增,平息了復星旅文可能出售這家法國度假村運營商的猜測

     

譚英

復星旅遊文化集團(1992.HK)在聖誕節前夕宣佈,大名鼎鼎的聯席首席執行官、已故法國總統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之子,將辭去公司董事會的多個職務時,投資者出奇地平靜。可能部分歸因於德斯坦將繼續掌管地中海俱樂部,自2001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其總裁,遠早於復星國際(0656.HK) 2015 年收購這個連鎖度假村。

相反,德斯坦離開了復星旅文的董事會,看起來更像是母公司正發生轉變的一個信號,它正試圖將業務重點擴大到地中海具樂部連鎖之外,後者目前佔其業務的最大份額。這可能也預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現年66歲的德斯坦開始逐漸退出公司。

在復星旗下,德斯坦對地中海俱樂部進行了重塑,將其從「整套享樂主義的提供者」變成了一個高端、多元文化、適合家庭的連鎖度假村。12月22日,復星旅文發布公告,在為品牌找到新的生命後,德斯坦將繼續擔任復星旅文聯席首席執行官和地中海俱樂部總裁職務,但辭去了復星旅文執行董事和董事會副董事長職務。

消息公佈後的翌日,復星旅文股價上漲不到1%。但該股去年全年下跌了大約一半,目前也比疫情前低一半左右,這或許反映了對其母公司財務狀況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

復星旅文在全球度假村領域相對不起眼,與全球領先的萬豪國際(MAR.US)比較則相形見絀,後者是全球最大的酒店運營商之一。復星旅文尚未獲得全球同行享有的重視,其目前的市銷率(P/S)僅為 0.40倍。這只相當於萬豪國際2.94倍和希爾頓酒店(HLT.US)4.82倍的零頭。

這三家公司都屬於數量眾多的旅遊和旅行相關運營商,疫情後,在「報復性旅遊」的浪潮中,這些運營商復蘇強勁。

德斯坦離開復星旅文董事會一事,讓人回想起從2022年開始的傳言,稱復星可能正考慮出售地中海俱樂部,因為整個復星集團面臨沈重的債務負擔。2022年11月,彭博新聞社報道,復星非正式地尋求以最高1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地中海俱樂部,而在那一個月前,復星剛表示計劃處置最高價值800億元的資產,以鞏固資產負債表。

復星繼續通過2022年和2023年初的資產出售,籌集了近8億美元的資金,將債務股本比從2022財年末的 138.7%,降至2023財年中期的114% 。

早前復星否認擬出售地中海度假村,因為是其核心資產。由於公司的債務狀況有所好轉,目前看來出售的可能性較小。但如果不出售,那麼德斯坦為什麼要離開復星旅文董事會?

股權的轉移

截至去年6月30日,復星旅文84%的收入來自地中海俱樂部。過去一年,德斯坦出售了復星國際的股份,購入復星旅文的股份。他在後者的股份從2022年底的152萬股,增至去年年中的185萬股。同期,他持有的復星國際股份從258萬股減至175萬股。

德斯坦留在地中海俱樂部的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是,該連鎖品牌在疫情結束後取得了飛速成功。由於亞洲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該地區仍是全球最大的增長市場之一,地中海俱樂部在亞洲還大有可為。

2023年上半年,復星旅文的收入同比增長39%,達到89億元,從去年同期的1.97億元虧損轉為4.72億元盈利。從業務板塊來看,地中海俱樂部收入增長34%,達到75億元,而規模較小的三亞·亞特蘭蒂斯則增長了85%,達到9.37億元。公司新成立的度假資產管理中心板塊業務收入增長72%,達到3.9億元。

10月公布的業務更新消息顯示,三亞·亞特蘭蒂斯去年前三季度營業額增長83.2%,達到13.7億元。地中海俱樂部2023年下半年的累計預訂量比2019年下半年(疫情暴發前的最後一個時期)增長了23%,與2022年下半年相比也增長了6%,反映出疫情後旅遊業的強勁反彈。

地中海俱樂部的66家度假村絕大多數是租賃或管理,僅10家是直接擁有,因為它依賴「輕資產」戰略來降低成本,這種戰略在酒店和度假村行業越來越普遍。該連鎖品牌仍有近一半的客戶來自其歷史最悠久的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但去年下半年,這些地區的客戶數量下降了10%,而其較新的美洲和亞洲地區的客戶數量分別增長16%和10%。

復星旅文董事長徐曉亮表示,作為輕資產戰略的一部分,公司正在加快重資產項目的出售:「未來我們可能不會投資於旅遊地產,而是投資於旅遊內容和旅遊知識產權。」去年4月,他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稱:「過去兩年,我們經歷了旅遊業最冷的冬天,現在我們將迎來最好的時光。」

公司計劃未來三年新開17家度假村,國內外市場並重。徐曉亮還表示,他預計中國將成為地中海俱樂部最大市場(目前是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大市場),每年累計客戶超過50萬。公司在東南亞也有大計劃,預計該地區的收入和利潤將在未來三到五年翻一番。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美麗田園料中期純利年增不少於35%

美容與健康管理集團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預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不少於14.5億元(2.02億美元),按年增長不少於27%;淨利潤不少於1.7億元,按年升幅不少於35%。 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雙美+雙保健」的高毛利商業模式持續優化,提升收入結構與毛利率表現,同時「內生增長+外延擴張」雙輪驅動戰略帶動業務規模擴大及市場佔有率提升,推動規模效應持續釋放,令淨利率穩步上升。 美麗田園周一高開1.3%,至中午休市報29.55港元,轉跌0.84%,股價今年以來仍升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361度Q2銷售佳 零售電商拍住上

運動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營運概要,主品牌產品及童裝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於電子商務平台的產品,整體流水同比亦錄得20%增長。 公司表示,已進一步深化落實「科技賦能產品創新升級」戰略,針對多樣化市場需求持續推出新品,進一步深化「專業化、年輕化及國際化」的品牌定位。 期內,分銷商於廣州、長沙、天津、上海及大連等地增設39家361度超品門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的超品門店數量達49家。 周一361度平開報4.99港元,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升近1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irrus Aircraft primed for new financing as its thinly traded stock surges

股價倍升流通量低 西銳飛機融資是時候

西銳飛機大股東減持股份,套現近7億港元,料公司有機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重點: 過去半年,西銳股價升幅逾倍 母企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的陰霾漸淡化   劉智恒 作為香港市場第一隻飛機製造股,西銳飛機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後,並不受市場注目,但隨著今年股價的飛升,開始漸漸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公司大股東中航通飛香港亦趁機減持手上股份。 西銳發公布,中航通飛香港於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折讓8%),出售1,750萬股西銳股份,佔總發行股本的4.78%,套現近7億港元。出售完成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減持翌日,西銳股價即時受壓,開市後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關口,收市報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東的減持,對股價的實際影響沒原先估計嚴重。抗跌力強的背後,值得我們進一步分析西銳的投資價值。 上市受盡冷待 先說說西銳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飛香港的母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稱中航工業),於2011年從美國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購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權,公司有兩條飛機產品線,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戶使用的單引擎活塞飛機;另外是願景噴射機,供零售客戶或在較小範圍內包機運營之用。 中航工業接手後,西銳業務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飛機於過去23年間,一直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單引擎活塞機。西銳早有上市打算,豈料2021年,美國將中航工業列入制裁清單,雖說西鋭未被列入其中,市場還是對此有保留,畢竟美國政府態度陰晴不定,來自當地的質疑聲音亦從沒停過。 因此西銳去年中在港招股時,就受到市場冷待,公司發售5,488萬股,只佔發行股份的15%,公開發售的更只有548.8萬股,佔發行股份的1.5%。 最終公開發售超額僅0.56倍,國際配售亦只超額0.57倍,結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價,集資淨額只有13.92億港元。當時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資者,購入8.51億港元股份,持股量為8.5%。 有機坐上融資快車 西銳的實際集資極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資者分別是國調基金二期、太倉高科、常熟東南、無錫建發新投及無錫金投,沒有國際機構投資者的身影,也沒有內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機會只是為支持西銳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資者,公司實際在市場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價長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較上市價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後鎖定期完結,未見基石投資者大手拋售。相反,踏入今年二月,西銳股價開始如飛機升空,一飛沖天,上月高見47.45港元,較上市價高73%。 股價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場流通量低,今次大股東減持股份,預計公司未來有機在市場進行集資行動;始終去年上市融資規模細,如透過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資金配合未來發展,亦可將市場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機構投資者,更能進一步優化股東組合。 盈利續增估值合理 事實上,西銳的業績大有條件吸引投資者。2021至2023年間,收入分別為7.38億美元、8.94億美元及10.6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0.3%;盈利7,240萬美元、8,810萬美元及9,110萬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億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億美元。公司表示,期內的飛機交付量達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訂單更增加114架。訂單量增加下,預期今年的業績表現可以持續。 至於一直威脅西銳的地緣政治問題,今年特朗普上場後的關稅戰,對西銳未有影響;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單,至今西銳未受牽連。投資者見過了一段時間,西銳未被美國針對,原先的戒心逐漸放下,加上眼見業績連年增長,都開始對西銳另眼相看。 現時西銳的市盈率約16倍,競爭對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國的市盈率約19倍,相較下西銳並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業績有望續增長,現價仍具值博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長150%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預期於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綜合溢利,較2024年同期的1.15億元(1,600萬美元)增長約150%至180%。 該公司稱,預期綜合溢利明顯增長,主要由於期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之規格繼續提升,令集團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繼續提升,並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團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數量較同期增長約59.7%,銷售數量和產品結構的雙重改善令得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收入明顯增長,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聯營公司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鈦科技攝像頭模組銷量達3,434.8萬套,按年增長4.1%,指紋識別模組銷量1,390萬套,按年增長7.3%。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4.22%,至中午休市報10.68港元,升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