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8.HK
Alibaba to sell Sun Art

持有大潤發超市運大股的高鑫零售表示,阿里巴巴正與潛在買家洽談出售

重點

  • 有意收購阿里巴巴持有79%的高鑫零售股份的私募股權基金,包括德弘資本和高瓴資本
  • 這家超市運營商在上一財年陷入虧損,但在截至9月的六個月內恢復盈利,因它採取了關閉門店、削減成本的措施

譚英

2017年被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收購後,超市運營商高鑫零售有限公司(6808.HK)以為自己找到了救星。現在,七年過去了,這家超市運營商似乎對這樁聯姻有了別的想法,並開始物色新伴侶。

投資者似乎喜歡結束聯姻這個想法,因為10月16日,隨著高鑫零售在宣布一名潛在買家有意收購阿里巴巴的股份後復牌,其股價盤中一度上漲30.7%。更令人興奮的是,高鑫零售當天還發布了正面盈利預警。

這份正面盈利預警與2023年全年業績形成鮮明對比,公告去年業績前,曾發盈警稱截至3月31日的財年出現嚴重虧損。公司最終的年度報告,去年虧損高達16億元,營收725億元,較上年下降13%。

最新盈利預告中的消息要好得多,高鑫零售表示,預計截至9月的六個月內,稅後淨利潤將達到1.5億元至2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3.78億元。公告發佈後的第二天,停牌近三周的高鑫零售復牌,股價大幅上漲,成為當天恒生綜合指數中漲幅第三大的成分股。

自市場情緒高漲的那一天之後,高鑫零售的股價已經穩定下來,因大家意識到新東家可能只是公司向好的開始。但該股周三的收盤價為2.11港元,仍比公告發布前高出約18%,該股今年迄今已上漲50.7%,市值達到201億港元。

根據彭博新聞社9月底報道,高鑫零售的求購者包括德弘資本和高瓴資本。2017年,高鑫零售率先吸引了阿里巴巴的關注。當時,這家電商巨頭對傳統實體零售商進行了一系列的投資,作為將線上線下購物相結合的「新零售」戰略的一部分。

阿里巴巴的影響力似乎並沒有給高鑫零售的業務帶來多大幫助。高鑫零售是法國的歐尚集團與中國台灣的潤泰集團,於上世紀90年代末在上海創辦。阿里巴巴先是在2017年投資224億港元,收購了高鑫零售36%的股份,三年後又出資280億港元增持股份至70.94%。

現在,即將結束與高鑫零售的聯姻,似是阿里巴巴處置在鼎盛時收購的一系列資產的一部分,因為它正試圖重建自己核心的電商業務。

「瘦身」

阿里在2023年3月推出的一項分拆計劃遭遇阻力、曾被譽為創始人馬雲接班人的張勇也離開了公司後,決定「瘦身」。馬雲在4月份發給阿里員工的長文中承認了錯誤,現任董事長蔡崇信也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承認,忘記了公司真正的客戶是誰。

雖然高鑫零售在阿里旗下時財務狀況時好時壞,但它頗受歡迎的大潤發連鎖超市和其他資產仍有一定價值。

到2007年,該公司擁有200多家門店,並於2011年在香港上市。由於原來的大賣場模式不再受歡迎,它於2023年在揚州開設了第一家付費的M會員商店,走的是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的路子。儘管2022年至2024年期間的收入和利潤表現參差,但高鑫一直在效仿沃爾瑪和開市客在中國的做法,建立更多的倉儲式會員店,同時減少傳統大賣場的數量。

隨著開市客和山姆會員店等倉儲式商店提供更優惠的價格,及以消費者為導向的選擇,像大潤發這樣的大賣場在中國已經失寵。截至今年3月,高鑫零售的門店數量從去年同期的498家增加到507家,但總建築面積卻從去年同期的1,370萬平方米縮減至1,350萬平方米。

根據數據聚合平台Statista的資料,按零售額計算,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潤發品牌是中國去年第五大零售連鎖運營商。該消息來源稱,它在去年銷售額達47萬億元的中國零售市場上擁有強大的品牌知名度。

雖然高鑫零售近幾年的營收和利潤表現並不特別亮眼,但其毛利率一直相對穩定,截至2023年3月的財年為24.6%,截至2024年3月的最新財年為24.7%。近年來,它的收入持續縮水,最近的數字是從截至2023年3月財年的836億元,降至截至今年3月財年的726億元。高鑫零售表示,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關店和公司供應鏈業務萎縮。與阿里一樣,高鑫零售如今也專注於「回歸零售本質,回到大潤發建立的初心和立根之本」。

現在從中受益的,就包括穆里耶家族。該家族的吉哈·穆里耶於1961年在法國北部的魯貝創立了歐尚集團。歐尚被稱為歐洲的沃爾瑪,在12個國家設有門店,擁有逾15萬名員工。雖然93歲的穆里耶不會從阿里出售高鑫零售股份中獲利,但他肯定很高興自己當年出售了這家中國合資企業的股份。多年前他以每股約8.10港元的價格出售的這家公司,現在的股價為2.10港元,約為當時價格的四分之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五個八十後的夢想 卡諾普藉焊接機器人闖港交所

乘著資本市場對機器人青睞有加之際,相關公司蜂湧到港上市,主打工業機器人的卡諾普,成為最新一家搶上港交所的機器人公司 重點: 公司去年在製造焊接機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國第一 盈利仍不穩定,去年虧損1,294萬元   劉智恒 內地紅得發紫的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近日表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機器人的「萌芽與探索」期,那下一個十年將是「生長與綻放」,機械人將從「能運動」走向「能做事」,從「行業工具」升級至「生活夥伴」。 機器人仿彿已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炙手可熱,一家接一家搶著到香港上市,令機器人逐漸成為港股一個重要板塊。眼見機不可失,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後人,近日已遞交上市申請。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更賺844萬元。相比眾多香港上市的機器人公司,表現可算不俗;畢竟在港上市的同類公司,能有盈利的簡直屈指可數。 卡諾普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當中又以工業類的焊接機器人為主,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在焊接機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屬及機械加工行業機器人應用方面,在中國亦屬領先企業。 夢想成真 卡諾普的成立,是五個八十後年輕人夢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當時工業機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鄧世海與四名朋友深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本土製作的機器人將成未來主流,於是拼湊起50萬元資本,頭也不回就向夢想直奔。 由於資金緊絀,他們選擇在成都龍潭大學生創業園的一個小間開展起業務,並以零部件為起步點,專注於業機器人控制器。經多次嘗試、失敗、摸索,卡諾普的控制器漸漸得到市場認可。但長久做零部件始終不是辦法,要突破,就要轉型做整機(即製作整台機器人)。 當時幾位創始人也曾為此爭論不休,畢竟要轉型,除了放棄現時的舒適區外,更要斥重資冒險,一旦失敗,似乎就無路可退。可幸這一役押對了注,公司在焊接機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後獲四輪融資,讓卡諾普茁壯成長。 業績起伏不定 卡諾普在一眾規模龐大的對手中取得盈利,在資本市場亦屬一賣點。然而,細心分析,其業績極為波動。2022年取得盈利2,826.5萬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萬元,去年更加錄得虧損1,294.4萬元,今年上半年則能扭虧為盈。可見公司在業務上仍未能企穩陣腳,能否持續穩定有盈利,尚屬言之過早。 至於公司的現金流,表現亦不穩定。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達2,670萬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別流出3,088萬元及1,775.6萬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現金流入888萬元。 另外,佔公司超過五成收入來源的焊接機器人業務,市場增長並不十分吸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焊接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0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8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只為4.4%。預計市場從2025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9年的15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亦只為13.4%,別忘記這個還屬估計數字。 未具絕對優勢 事實上,卡諾普即使位列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商第一位,但其營業額亦只是1.37億元,緊隨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別收入1.28億元及1.2億元,與卡諾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諾普在行業中,並非佔據一個絕對優勢,隨時可被對手超越。 相反,卡諾普另一強項的金屬及機械加工工業機器人,雖然在中國市場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對手,收入分別是9.39億元及7.33億元,業務規模遠遠拋離卡諾普,相信要趕上首兩大競爭者並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純機器人公司中,規模較大的優必選(9880.HK),去年收入13.05億元,市銷率達44倍;極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億元,市銷率12.3倍。與兩家公司比較,卡諾普的收入相對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熾熱市況而給予其25倍市銷率,市值亦不到50億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