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US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operated under a licensed-in model saw its market value halved just a few days after listing.

這間以授權引模式為主的醫藥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數日,市值已跌去超過一半

重點:

  • 阿諾醫藥目前尚未有產品上市銷售,過去兩年多已錄得逾1.3億美元虧損
  • 其核心管線是一款泛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劑,正開展全球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但近年來同類藥物的上市接連遇阻

 

莫莉

在股市寒冬中,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難度愈來愈大,作為中概股,要在美股登陸,更是難上加難。偏偏卻有勇者選擇逆流而上,抗癌藥物研發企業阿諾醫藥(Adlai Nortye,ANL.US)在2021年衝刺港交所未果後,近期終於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阿諾醫藥在這次IPO中合共發行25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發行價定為每股23美元,總市值約8.49億美元(60億元)。在IPO發行的同時,日本製藥公司Nippon Kayaku(4272.T)認購阿諾醫藥價值4,000萬美元的A類普通股。通過IPO發行及同步進行的私募配售,阿諾醫藥共計募資約9,750萬美元。

阿諾醫藥是一間以授權引進(License-in)模式為主的醫藥公司,曾先後從諾華(NOVN.SWX)、衛采株式會社(Eisai,4523.T)等全球醫藥巨頭手中引入腫瘤管線,公司六條研發管線中,有三條已經進入臨床階段。其中進展最快的兩款藥物均為License-in產品。

或許是投資者對阿諾醫藥的研發實力信心不足,該公司闖蕩美股的開局並不順利,9月29日掛牌首日的開市價僅為18美元,較發行價下跌21.7%,全日更大跌34.8%;隨後5天,其股價亦連續大幅下跌,上周五收報10.87美元,意味上市首6天,已蒸發近53%市值。

作為一間正處於研發階段、尚未有上市產品的醫藥公司,阿諾醫藥的財報並不好看。招股書顯示,阿諾醫藥在2021年曾與Biotime合作,獲得銷售知識產權收入4,573萬美元,之後再無任何收入。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個月的營運虧損,分別為864.6萬美元、6,727萬美元以及1,526萬美元;淨虧損分別為5,668萬美元、5,879萬美元以及1,502萬美元。

一方面,阿諾醫藥的License-in需要支付高額費用,另一方面,其自主研發以及臨床開發的龐大支出,意味該公司必須長期依靠外部融資輸血,成立以來的累計融資額已超過2億美元。長長的投資者名單中,不僅包括CRO龍頭泰格醫藥、藥明生物產業基金等醫藥資本,也包括經緯創投、德同資本、工銀資管、聯想之星等知名投資機構。2021年7月,阿諾醫藥完成最後一輪融資,獲得9,740萬美元,投後估值約6.47億美元,但最新市值已跌至僅約4億美元。

在阿諾醫藥的候選藥物管線中,被寄予厚望的是進展最快的AN2025(Buparlisib),如今正在北美洲、歐洲、亞洲和南美洲的18個國家和地區、180多個研究中心開展一項全球多中心、隨機分配、開放性的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患者入組。

同類藥物上市遇阻

Buparlisib是一款泛PI3K抑制劑,有望成為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上皮細胞癌(HNSCC)的同類首創(first in class)藥物。HNSCC是全球第7大常見癌症,每年全球新增病例超過80萬宗。

但是,由於PI3K抑制劑的毒性較強,近年來同類藥物的上市接連遇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不斷收緊對PI3K抑制劑的評審。去年1月,國際藥企吉利德(GILD.US)撤回了上市6年的PI3Kδ抑制劑Idelalisib的部分適應症,同期拜耳(BAYN.DE)自動撤回PI3K抑制劑Copanlisib在歐盟的一項適應症上市申請,而中國藥企信達生物(1801.HK)也在9月底主動撤回PI3K抑制劑Parsaclisib在中國的上市申請。

雖然同行紛紛撤回上市申請,讓PI3K抑制劑的競爭格局變得更加寬鬆,而Buparlisib成為了全球範圍內唯一處於三期臨床試驗中的泛PI3K抑制劑。但是,Buparlisib還在諾華手中時,就已經進入臨床二期,並且因療效數據在2016年7月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即使如此,Buparlisib還是因毒副作用大、耐受性差等問題,被諾華以較低的價格將全球權益轉讓給了阿諾醫藥。

阿諾醫藥能否更好地解決副作用問題,將這款重磅產品成功商業化,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招股書顯示,阿諾醫藥預計在三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後,即2024年上半年,向美國FDA遞交新藥上市申請(NDA)尋求快速審批,隨後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歐盟藥品管理局、日本PMDA和其他監管機構遞交進一步的上市批准申請。

另一方面,阿諾醫藥的其他管線均處於臨床早期階段,其中AN0025正在進行一期臨床試驗,有望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乳腺癌症(TNBC)等疾病,內部研發的AN4005則正在美國和中國進行一期臨床試驗。

雖然阿諾醫藥前期備受一級市場青睞,獲得大量融資支持,但是若核心管線Buparlisib未能成功上市,在如今偏淡的資本市場中,該公司恐怕難以獲得更多資金,以支持其他管線的研發。相反,若然Buparlisib可以獲得全球多地監管部門批准並成功上市,就能拿下頗為可觀的市場空間,投資者不妨再留心觀察其研發進展。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了解更多詳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偉新材低位定價 首掛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產商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掛牌平開報34元,股價之後回軟,中午收市報32.3元,跌5%。 公司發售1.04億股,每股售價34至37.8元,最終以低位定價。公開發售錄得超額26.9倍,國際配售則錄得超額3.08倍,集資淨額34.3億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長17.4%至402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億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同比升6.1%至213.2億元,但盈利則下跌14.8%至7.53億元。 集資所得的50%,將用作擴大生產及供應鏈能力,約40%用於新能源電池材料的研發及推進數字化,餘下10%作為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eeking a profile boost, Boxihe pivots to Hong Kong IPO

騰訊及啟明創投撐腰 伯希和轉攻港股上市

戶外服品牌伯希和正申請在港上市,由於中國內地性能戶外服飾人均支出仍遠較美日低,伯希和所處的市場仍有一定提升空間 重點: 獲騰訊及啟明創投入股 廣告開支佔比高,拖低2025上半年純利增長   白芯蕊 中國零售業有回暖跡象,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升3%,好過市場預期,加上港股氣氛仍熾熱,除科技股尋求在香港上市外,高性能戶外服飾及裝備品牌商伯希和戶外運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在港遞交上市申請文件。 集團前身為險峰服裝,由公司主席劉振2006年成立,最初只是經營海外品牌服裝出口貿易,2012年推出旗艦品牌伯希和,隨著品牌迅速獲得認可,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按2024年零售額計算,伯希和躋身中國內地三大本土高性能戶外服飾品牌,市場份額達5.2%。 騰訊持股逾一成 伯希和原先計劃在內地深圳交易所上市,但集團稱由於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市場,能提供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渠道,增強融資能力及股東基礎,因此轉到香港尋求上市。 上市前,集團股東陣容強大,當中包括騰訊(0700.HK)及内地知名風險投資機構啟明創投,分別持有10.7%和5.4%股權,至於大股東為劉振及其配偶花敬玲,合共持有63.2%股權。 雖然2019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但無阻戶外服飾行業增長,單是中國市場規模從2019年1.7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2.03萬億元,複合增長達3.1%,當中伯希和主攻的功能性服飾的市場增長更快,同期複合增長達10.3%,佔2024年中國戶外服飾行業規模的23.9%,達4,843億元。 隨著戶外活動越來越受歡迎,消費者越發重視服飾的技術特性、耐用性及功能性,市場估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達8,231億元,相當於2025年至2029年複合增長加快至10.9%。 尤其是中國高性能戶外服飾人均支出仍低,參照2024年數據,人均支出僅73元,對比美國及日本,其人均支出分別達440元及170元,明顯落後一大截,意味中國高性能戶外服飾未飽和,伯希和作為龍頭之一,未來仍有增長空間。 第二大衝鋒衣褲 特別是伯希和在衝鋒衣褲行業表現突出,更是中國第二大衝鋒衣褲品牌,衝鋒衣褲為高性能戶外服飾重要類別,為在戶外活動中抵禦極端天氣而設計的高性能外套,公司在2024年市場份額6.6%,平均售價為400至1,000元,該業務在2024年及2025上半年毛利達5.81億元和2.3億元,佔集團總毛利的55%和40%。 在銷售上,內地線上零售生態發達,伯希和以網上直接面向消費者(DTC)模式和電子商務平台為主,例如天貓、抖音及京東,當中線上門店數量由2022年的37家,增至2025上半年的62家,至於透過旗艦店及向電商平台銷售所產生的收入,便分別佔集團總收入76.5%和70.7%。 除線上佈局外,伯希和為增加與消費者互動及黏性,正擴大線下銷售渠道,截至2025年6月底,集團擁有163家線下零售店,主要位於內地一線及二線城市未來亦計劃穩步實體零售店網絡,重點關注經濟實力強勁兼戶外消費潛力高的城市。 廣告佔比逾四成 儘管集團積極佈局線上與線下業務,帶動2024及2025上半年銷售收入增長94%和62.3%,但純利增長卻明顯放慢,由2024年按年升86.3%,大幅放慢至2025上半年的3.7%增幅;其中集團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比大幅攀升,分別由2023年和2024年的30.5%和33.2%,急增至2025上半年的41.5%,最終拉低伯希和純利增長。 環顧香港上市的內地體育用品股中,包括安踏體育(2020.HK)、李寧(2331.HK)及特步國際(1368.HK),目前的預期市盈率為15.7倍、16倍及9.8倍,但市值差異大,當中安踏市值已超過2,200億港元,李寧則不足500億港元,特步市值更細,目前約150億港元左右。 整體來講,伯希和作為中國第二大衝鋒衣褲品牌,若以15倍預期市盈率上市,其估值實屬合理,一旦低於10倍,估值更吸引,但集團最大問題是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比大幅攀升,一旦佔比由升轉跌,將有助盈利重拾增長,甚至有能力挑戰安踏及李寧地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虧

影音平台嗶哩嗶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錄得淨利潤4.69億元(6,59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980萬元, 成功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達7.86億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公司期內收入按年增長5%至76.9億元,其中廣告營業額按年急增23%至25.7億元;增值服務收入達30.2億元,增長7%。移動遊戲收入則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而下跌17%至15.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連續13個季度按季改善。 用戶數據方面,日活用戶增長9%至1.17億,月活用戶增長8%至3.76億;月付費用戶增加17%至3,500萬,日均使用時長達同比增加6分鐘至112分鐘,再創歷史新高。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提升廣告效益與內容生態,並在技術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資節奏,以鞏固長期增長基礎。 嗶哩嗶哩美股周四高開低走,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毛利率急跌的創新實業 招股集資55億元

電解鋁和氧化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五公開招股,發售5億股份,當中一成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10.18至10.99港元,一手500股,入場費5,550.42港元,11月19日截止,11月24日開始掛牌交易。 公司今年首五個月的收入達7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22.6%;但盈利卻不升反跌14.4%至8.56億元,公司解釋是有若干主要原材料的市價上升,導致毛利下跌所致。 據招股書資料,公司去年的毛利率高達28.2%,但今年首五個月已急跌至19.9%,即大幅下跌了8.3個百分點。 是次集資金額約55億港元,扣除開支使費後,約50%用於拓展海外產能,包括建設一家電解鋁冶煉廠,另外40%將用於建設綠色能源發電站及購買設備,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