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直播遊戲平台今年首季錄得虧損和收入下滑,在上周出台最新限制措施之後,它們警告將面臨更艱難的時期

重點:

  • 曾經有望合併的虎牙和鬥魚,首季雙雙錄得虧損和收入下滑
  • 上周宣佈了對網路打賞的最新限制之後,兩家公司將在本季度繼續苦苦掙扎

陽歌

頂級遊戲直播平台虎牙(HUYA.US)和鬥魚(DOYU.US)的最新季度業績可謂烏雲密佈,幾乎所有主要指標在這三個月都在萎縮。兩家公司在報告中都煞費苦心地指出了一兩個仍在增長的指標,但悲觀仍然是總基調。

兩家公司在財報隨附的措辭幾乎相同的聲明中都強調,困難才剛剛開始。線上直播是去年國內遭遇新一輪監管整治的諸多行業之一,就在上周,它再次遭受打擊:四個政府部門宣佈了限制未成年人消費的最新舉措。

最新規定將禁止未成年人給他們最喜歡的主播打賞——這是平台營運方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此外,各大平台將被禁止顯示打賞額度排名,這同樣是針對年輕用戶群體,他們對金錢的概念尚未成熟,喜歡在打賞時進行攀比。最後,新規還包括打賞在內的某些互動功能將在晚間8點到10點受到限制,這是未成年人和年輕上班族看直播的黃金時段之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規的影響在本季度才會顯現,意味著它們無法將糟糕的一季度業績歸咎為最新的監管行動。不過,兩家公司用幾乎相同的聲明強調了這一最新進展,表明聲明背後可能有監管機構的參與。

“公司預計(新規)以及即將採取的合規措施,將對包括本公司在內的行業參與者的直播服務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可能不利於公司的業務運營和財務狀況,”鬥魚在聲明中說。

兩家公司的股票目前都處於歷史低位,這已經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普遍現象。這些股票去年受到了來自中美雙方不確定性的打擊。但有趣的是,兩者之中規模較大、收入構成也略微更加多元的虎牙,在宣佈最新業績後的兩個交易日股價上漲了5.6%。其中週三上漲了3.3%,與此同時,美股大盤下跌了4%——為兩年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

鬥魚的走勢與市場更加一致,周三公佈業績之後股價下跌8.6%。

就像中國的許多互聯網公司一樣,在直播行業風靡全國之後,虎牙和鬥魚曾經是風光無限的互聯網超級明星。兩家公司的主要投資者都包括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後者在2020年制定了兩者合併的計畫。但中國的市場監管機構去年否決了該交易,這成為它們此後遭遇的諸多挫折的開始。

希望之光?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篇幅關注一下這兩家公司的最新財報,看看能否從中看到恢復增長的希望之光。坦率地講,增長似乎不會在短期恢復,儘管情況有可能在明年穩定下來,得到扭轉。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快手(1024.HK)這樣實力更大的公司,有可能將這段疲軟期視為購買機會,發起併購要約。

在這兩家公司中,鬥魚規模稍小,實力也稍遜一籌,它在2020年第四季度錄得虧損,並在接下來的一季度出現營收萎縮。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前,虎牙原本一直保持增長,此後也開始報告收入萎縮和淨虧損。

上季度,這一趨勢延續了下來,鬥魚的收入下降17%至18億元,而虎牙的收入小幅下降5%至25億元。鬥魚的虧損實際上按年收窄了15%至8,690萬元,這對該公司來說是一個不無積極的跡象。虎牙錄得330萬元的虧損額,扭轉了上年同期取得1.86億元利潤的局面。

兩家公司都沒有對營收下滑給出詳盡解釋,不過鬥魚含糊地將其歸咎於“在監管環境收緊的預期下,實施了謹慎的運營策略”。兩家公司都沒有提供當前季度的任何指引,面對如此多的不確定性,這是可以理解的。

鬥魚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是毛利率有所提高,首季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2.1%升至13.6%,這可能有助於解釋該公司虧損收窄的原因。

虎牙的毛利率實際上下降了不少,從一年前的19.7%下降到一季度的13.5%。虎牙的亮點之一是,虎牙直播移動端MAU(月均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8.5%。其季度付費用戶持平,而鬥魚則出現了9%的下降。

在收入多樣性方面,虎牙看起來也略好於鬥魚,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投資者對前者的悲觀程度略低於後者。虎牙上季度88%的收入來自直播,相比之下,鬥魚的這一比例為96%。這兩家公司的剩餘收入都來自廣告,這不太可能受到最新監管規定的衝擊。

目前,這兩家公司的市銷率都不高,不過,虎牙再次小幅領先,為0.46倍,而鬥魚是0.35倍,而兩家公司的市淨率大約為0.5倍。總而言之,雖然一些中國科技股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現反彈,但這兩家公司幾乎肯定還無法走出困境,除非情況穩定下來,並找到新的、更多樣化的收入來源。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簡訊:津上精密預告年度利潤急升

機床製造商津上精密機床(中國)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稱,預計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將實現淨利潤7.8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的4.8億元增長約60%。 公司指業績增長因中國製造業信心恢復,帶動汽車、氣動液壓及一般機械加工領域支出增加。公告補充:「本集團推進全員參與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作為日本津上精密專於中國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間業績發布後,股價應聲上漲9%。目前價格處於52周區間的中位水平。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復星醫藥增持復宏漢霖至63.43%

復星醫藥(2196.HK)周一公布,於4月11日至17日期間,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購子公司復宏漢霖(2696.HK)合計2,103.43萬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購價24.6港元,約佔股份總數3.87%,涉資共計5.17億港元。 復星醫藥表示,今次增持是基於對復宏漢霖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並擬以自籌資金支付本次增持對價。今次增持完成後,集團持有復宏漢霖的股權比例將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復星醫藥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復宏漢霖,但今年1月遭少數股東反對而失敗。過去六個月,復宏漢霖股價上升65.5%,來到36.5港元左右。 復宏漢霖股價周二早盤上漲,至中午收市報37.95港元,升11.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ewtrend makes sweetners like syrup

貿易戰看不到盡頭 新琪安上市陰霾密布

公司超過三分之一的收入與美國密切相關,隨著關稅和產能過剩問題導致前景承壓,其港股上市計劃面臨不確定性 重點: 儘管國內外面臨雙重壓力,新琪安赴港上市申請已獲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 公司嚴重依賴美國市場,去年佔其收入的35.2%,隨著新關稅的影響顯現,可能擠壓其盈利能力    夏飛 中國人造甜味劑生產商正掀起一股甜蜜風暴,其中一員正密鑼緊鼓地準備在香港上市。但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戰,讓這個上市計劃增添了一絲苦澀。 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甘氨酸和三氯蔗糖等甜味劑生產商之一。上周,公司在香港的上市計劃獲得了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備案,即將加入其他六家已公開上市的中國甜味劑生產商行列。 產能過剩是中國很多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同於許多中國同行,新琪安似乎受此影響不大。這是因為通過專注全球客戶,主要是美國和歐洲客戶,得以避免這個問題,通過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工廠,為這些客戶提供服務。 去年,新琪安近80%的收入來自海外客戶,其中北美地區佔總收入的 41%。根據貿易數據庫沃爾扎(Volza)的數據,新琪安的主要客戶包括美國食品和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卡夫亨氏等公司。 雖然到目前為止,海外戰略讓公司獲得良好的發展,但隨著中美陷入一場看不到盡頭的貿易戰,這一戰略可能很快就會成為一個拖累。這可能會引發人們對新琪安前景產生疑問,如果完成港股上市,其估值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美國夢漸遠? 儘管新琪安的總部位於內陸的江西井岡山(那裡是毛澤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地方,如今也是備受愛國人士推崇的熱門旅遊景點),但該公司卻有著不同尋常的全球視野。 2003年成立的新琪安,抓住新一代消費群體對健康注重的商機,大力生產三氯蔗糖,這是一種第五代人造甜味劑。新琪安在2月份提交的上市文件中披露,預計未來五年內,三氯蔗糖將成為增長最快的一類甜味劑。 2023年,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多家全球機構宣布,1965年問世的第三代人造甜味劑、最受行業歡迎之一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這一消息給新琪安和其他三氯蔗糖生產商帶來了機遇。 與金禾實業(002597.SZ)以及其他一些競爭對手不同,新琪安是中國唯一一家將生產放在海外的人造甜味劑生產商,2019年它建立了首個海外工廠。這一舉措頗具前瞻性,旨在避免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第一屆任期內捲入中美貿易戰。 公司在上市文件中表示:「為分散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風險,我們在印尼工廠生產食品級甘氨酸,並從印尼向美國客戶出口我們的食品級甘氨酸。」然而,從印度尼西亞出口的甘氨酸最終仍需繳納美國徵收的4.2%的反傾銷稅,而從中國運往美國的三氯蔗糖繳納的關稅稅率相近,為3.7%。 如今,中美貿易戰迅速升級,很可能會給把美國作為最重要海外市場的新琪安造成更大的打擊。 本月,特朗普政府將所有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了145%,促使中國採取了報復性措施。但對新琪安來說更關鍵的是,特朗普還威脅要對印度尼西亞的進口商品徵收32%的關稅,對泰國的進口商品徵收36%的關稅。後來,特朗普對這些威脅要加徵的關稅暫停實施90 天,以此向這兩個國家施壓,迫使它們在此期間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 去年,新琪安向美國銷售三氯蔗糖和可食用甘氨酸的收入佔總收入的35.2%,較2022年的僅9%大幅上升。該公司披露,去年約41%的收入來自北美地區,2022年僅為9.3%,而同期來自歐洲的收入佔比從32.1%降至20.9%。 2022年,新琪安的收入達到7.62億元(約合1.043 億美元)。隨後,由於甘氨酸和三氯蔗糖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下跌,2023年的銷售額暴跌逾40%,降至4.47億元。去年,其收入有所回升,達到5.69億元,不過仍遠低於2022年的水平。 國內挑戰重重 目前尚不清楚新琪安的美國客戶是否會承擔部分或全部新增關稅,新增關稅可能會使產品價格翻倍還不止。如果客戶不承擔,海外市場利潤率更高的新琪安,可能會被迫承擔部分新增成本,並且還得更加依賴國內需求。但國內市場也絕非一片坦途,由於產能過剩,國內市場價格戰激烈。 這意味著,向國內市場的轉移可能是一場硬仗,導致該公司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承壓。卜市文件顯示,隨著國內三氯蔗糖價格從2022年的每噸386,261元降至去年的每噸148,904元,新琪安的毛利率已從2022年的25.6%跌至2023年和2024年的17.9%。 隨著盈利空間受到擠壓,公司利潤從2022年的1.22億元降至2023年的4,500萬元,去年進一步降至4,300萬元。 在謀求港股上市前,新琪安早前曾試圖在上海和深圳的國內A股市場上市,但未獲成功。去年8月,由於頻繁的股權變更,以及對計劃項目可能不符合環保標準的擔憂,公司在面臨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的審查後放棄了這一計劃。 新琪安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也值得關注,不過這對中國的家族企業來說並不罕見。67歲的創始人王小強與妻子丁丹通過多家實體共持有公司54.8%的股份。兩人34歲的兒子王皓畢業於康奈爾大學,擔任執行董事並領導銷售團隊。 自2022年以來,行業老牌領軍企業安徽金禾實業的股價已經下跌了近一半,而同樣生產甜味劑的金禾實業萊茵生物(002166.SZ)的股價,也從2022年的高點下跌了44%。 儘管如此,目前這兩家公司的市盈率分別在25倍和34倍左右,遠高於1976年發明三氯蔗糖的英國泰萊集團(TATE.L)的8.6倍。如果新琪安的市盈率處於同行的中間水平,那麼它的估值將在13億元左右。但投資者有理由擔心,由於中美貿易戰帶來的所有不確定性,該公司上市後可能出現的任何“甜蜜”上漲行情都有可能是短暫的。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從玉智農發盈警料去年盈轉虧

從事農業種植及銷售的從玉智農集團有限公司(0875.HK)周一發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淨利潤轉為淨虧損,預計蝕1.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23年則有盈利5,140萬元。 公司表示,期內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減少,同時又確認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相反2023年則有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的回撥。 從玉智農周二開市沒起跌,報0.58港元,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從高位下跌超過7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