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US

該回收專家去年第四季錄得經調整後的連續第二個季度盈利,並可能在2023年實現全年經調整後盈利

重點:

  • 萬物新生集團,原稱愛回收,去年第四季取得non-GAAP營運盈利,並預測收入增長將在本季度反彈
  • 該公司從規模優先轉向有品質的發展,以跟上其他中概股的步伐,向市場顯示他們能夠實現持續盈利 

 

陽歌

回收利用的核心在於加長商品的使用年限,從而能產生更多的回報。但中國回收行業的領導者萬物新生集團(RERE.US)的最新財報中,為這個概念賦予新的含義,因為它二手產品回收目錄日漸豐富,例如翻新智能手機到奢侈品,甚至從名酒獲取更多的回報。

萬物新生把重點從「不惜代價追求增長」轉向提升效率,這個主題在中國科技初創企業中日漸流行,因為全球投資者越來越關注投資對象的長期生命力和盈利能力。這與幾年前截然不同,當時投資者被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所吸引,總是有強烈的投資願望。

潛力依然存在,萬物新生最新業績報告中引述的第三方數據反映了這一點。數據顯示,中國二手物品及相關服務市場預計在2021年2026年間每年增長26%,到2026年達到9,880億元的商品交易總額(GMV)。但只有當你擁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不依賴持續的現金注入來彌補虧損時,這種潛力才有意義。

「我們已經從早期的『規模優先』實現IPO,轉向『效率優先』實現穩定增長,」萬物新生創辦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上周公佈業績後召開的公司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過去三年,我們在華南和華東的營運中心逐步實現了質檢和定價的自動化,從而提高了倉儲和物流效率。」

效率提升的跡象貫穿該公司的最新財報。在整體戰略方面,萬物新生正在努力讓盡可能多的回收流程自動化,與使用人工相比,其規模化的成本更低。在一個質檢和質保起到重要作用的行業,這種自動化也降低了出錯率。

自動化方面的一個重大進展,是萬物新生透露它第四季在東莞開設了一個第二代自動化營運中心,使得因質檢失敗而造成的損失比上年減少了22%。

該公司目前的營運網路包含8個區域營運中心,其中包括兩個類似東莞營運中心那樣的自動化營運中心,還包含17個較小的城市級服務站。它還通過其在全國266個城市的1,920家門店,越來越多地直接回收二手商品,並越來越多地直接銷售其回收的產品,而不是通過中間商,以此提高效率。它還試圖在城市層面進行更多直接回收,這通常比在全國各地運送產品更為高效。

效率提升幫助萬物新生在去年第四季實現non-GAAP經營利潤,這是過去五個季度中的第四次。該公司還公佈了第四季2,250萬元的非GAAP淨利潤,這是其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非GAAP盈利。這一準則剔除了與員工股權激勵、攤銷和減值相關的成本。若按GAAP淨額計算,它仍處於虧損狀態,第四季淨虧損21.5億元,主因是與疫情影響相關的18億元減值費用。

該公司尚未就今年是否可能實現GAAP標準的扭虧為盈發表評論,不過雅虎財經上唯一的一條分析師預測顯示,該公司能夠做到這一點。萬物新生持續向盈利邁進,也讓投資者欣喜,在業績公佈後的三個交易日內,將其股價抬高了4%。

收入反彈

說了這麼多,我們將在本文的後半部分深入研究該公司的最新業績,透過這些數字,可以看到它的效率是如何提高的。我們還會看看該公司的最新動態,它最初專注於智能手機,現在則試圖將品牌拓展到其他產品。

萬物新生第四季總營收29.8億元,增長22.4%,與之前的指引一致,但與前一季度29%的增長幅度相比有所放緩,這是因為中國在10月和11月推出了極為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但有一個跡象表明,公司業績在1月中旬的春節前後開始出現反彈,它預測首季度總營收將在27.7億元至28.7億元之間,這意味著若是按中位數計算,增長將加速至28%。

雖然處境艱難,其收入增長依然相對強勁,但其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量卻並非如此,該季度交易量從2021年第四季的910萬筆下降到750萬筆,降幅達17.6%。這似乎表明該公司從重量向重質的轉變,因為交易量有所下降,但每筆交易的收入卻大幅上升。公司首席財務官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已經調整了收入結構和利潤戰略,優先考慮高品質、可控的1P業務(直接從消費者端回收二手商品)」。

對提高效率的關注,也體現在該公司的non-GAAP履約成本上,該數字從2021年初佔收入的14.7%,下降到去年第四季的8.7%,這主要是通過自動化提高質檢效率來實現的。

從去年開始,萬物新生還試圖擴大其收入基礎,它利用品牌優勢,從最初專注的智能手機領域擴展到一些新的品類。目前包括二手行李箱、腕錶、影像器材,甚至是名酒,截至去年第三季末,多品類業務在50家門店展開試點。

萬物新生表示,計畫在今年上半年將類似門店的數量擴大至150家,並補充說,新品類業務在今年前兩個月實現了盈虧平衡,在此期間月度GMV突破5,000萬元大關。

儘管財務狀況有所改善,但投資者對萬物新生的估值仍然相對較低,它的市銷率為0.5倍。這低於美國二手服裝銷售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8倍,但遠高於陷入困境的網上二手車經銷商Carvana(CVNA.US)的0.07倍。

我們將以一條全球回收行業的大新聞作為結尾:今年1月,舊衣回收商Poshmark被韓國互聯網巨頭Naver以12億美元(82.6億元)的價格收購,這比Poshmark當時的股價高出不少。大型科技公司應該已經嗅到了此類回收商的良好價值,即使股票買家尚未發現這一點。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手回料中期扭虧為盈 最多賺6.8億元

保險中介服務提供商手回集團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淨利潤介乎6.6億(9,200萬美元)至6.8億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7,500萬元,實現轉虧為盈。 公司表示,業績轉正主要受惠於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收益,該項收益較去年同期的變動虧損增加約7.95億至8.15億元。 然而,期內經調整股東應佔淨利潤預計為5,600萬至7,600萬元,按年減少約5,000萬至7,000萬元,主要因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大、金融消費需求放緩,以及保險業在「報行合一」政策下調整中介經紀費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億至5.65億元,按年減少約1.4億至1.6億元;成本及費用則減少約7,500萬至9,500萬元,跌幅低於收入降幅。 手回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4.93港元,升5.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7月銷售續向好 攝像頭模組同比升16%

攝像頭生產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五公布7月的銷售數據,上月手機攝像頭模組售出3,783.6萬件,按年及按月均上升15.9%;指紋識別模組售出1,440.2萬件,按年及按月升2.6%及3.6%。 今年首七個月,手機攝像頭模組共售出2.2億件,按年跌10.8%,指紋識別模組累計售出1.087億件,按年大升48%。 丘鈦周五開市升0.2%報12.7港元,股價自年初以來接近倍翻。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eahka targets Japan

拿下日本收單牌照後 移卡能否輸出「中國模式」?

移卡攻入日本市場,獲得當地信用卡業務資格,揭示其從跨境支付走向本地商業服務的全球戰略轉型 重點: 公司獲得在日本開展線上與線下掃碼收單業務的資格 不只服務海外中國遊客,而是試圖成為當地支付市場參與者    李世達 在日本,電子支付的選擇不少,但現金依然是支付主流。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2024年國內無現金支付比率僅42.8%,且以信用卡(佔82.9%)為主,行動支付(如掃碼支付)僅佔9.6%,大多集中於如PayPay、LINE Pay、Rakuten Pay等本地品牌。這樣的市場特性,讓外來支付工具難以真正打入日常場景,只能在觀光區或特定商戶中擁有一席之地。 正是在這樣一個高壁壘、低轉換的市場中,來自中國的支付科技公司移卡有限公司(9923.HK)選擇正面進場。本周,移卡宣布其日本子公司Yeahpay Japan已取得日本《割賦販賣法》下的信用卡合約業務者註冊資格,並同步通過PCI DSS國際安全標準認證,正式獲得在日本開展線上與線下掃碼收單業務的資格。 牌照讓移卡得以從跨境支付「遊客模式」,晉升為具備在地清算與商戶服務能力的參與者,也揭示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新階段。 本地業務「新參者」 移卡此次在日本取得的牌照,與Alipay、WeChat Pay在日本的運營模式有本質區別。Alipay、WeChat Pay主要透過當地收單合作夥伴與商戶簽約,以「跨境支付」方式接入日本商戶,也就是說,當中國旅客使用這些App掃碼付款時,實際的結算仍發生在中國本土系統,商戶透過當地收單服務商完成結匯。這是一種依賴「遊客消費」的輔助性場景,商戶也多集中在觀光區與連鎖零售。 移卡此次獲得的是一張真正的「本地經營牌照」,是進入「本地商業支付體系」的門票,可以自主與日本商戶簽約,建立收單與結算網絡,合法串接日本的信用卡支付體系,進行本地清算與商戶服務,為商戶提供一體化的收單與商業服務平台,服務日本本地消費者與中小企業,而非僅依賴中國遊客的流量輸入。 這也不難看出移卡的出海策略:不只是服務海外的中國遊客,而是試圖成為當地支付市場參與者的一員。 然而,日本支付市場遠比表面看來更複雜。日本本土市場早已由PayPay、Rakuten Pay、d払い與交通系IC卡如Suica等主導,不僅用戶數龐大,還深度整合了電商、電信與積分體系,使消費者黏性極高。與此同時,來自Square與Recruit旗下AirPay等國際與科技型平台,也憑藉簡易的POS設備與一體化的商戶解決方案,佔據中小企業市場。 平台生態聯動 移卡著眼的,是將其在中國累積的商戶服務能力、會員經營與數位廣告推廣等優勢成功移植,或許能在高度飽和的日本市場中,尋找到具備特色的利基切入點。 根據公告,移卡將與其投資企業富匙科技共同推進日本業務發展,並借助其在小紅書、大眾點評海外版等平台的運營經驗,為品牌商家提供「到店+本地生活」整合服務,輸出類似中國的商業數字操作系統。富匙科技主要為線下商戶提供數字化營運解決方案,已在東南亞地區與超過兩萬家門店建立合作關係。 更進一步看,若能以「中資電商平台出海的基礎設施商」為核心定位,綁定內容、供應鏈、支付、會員經營等多環節,或許也有望在海外市場突圍。 除了日本與東南亞,移卡在今年5月底剛拿到美國亞利桑那州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牌照,以及去年底獲得的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牌照,其海外布局似乎將逐漸迎來收成階段。…

簡訊:貸款中介業務拖累 樂信二季度營收微跌

線上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四公布,二季度營收微降。儘管科技賦能服務板塊強勁增長,仍未能完全抵消核心信用貸款中介業務的頹勢。 截至6月的三個月內,公司錄得營收35.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4億元下降1.5%。其中信用貸款中介服務營收同比縮水15%至22.7億元,科技賦能服務收入則躍升55%達8.3億元。 公司淨利潤由上年同期的2.27億元飆升至5.11億元,增長逾倍有餘,主要源於貸款及貸款擔保相關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大幅波動。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四下挫4.2%。該股年內累計漲幅約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