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在香港IPO但其後放棄近一年後,中國最大的電競營運商獲得沙特阿拉伯一個財富基金2.65億美元的投資

重點:

  • 中國領先的電競公司英雄體育,通過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遊戲部門的一筆新投資,籌集2.65億美元資金
  • 這筆交易對該公司的估值最高可達10億美元,並且可能是其重啟之前赴港上市計畫的前奏

陽歌

如果你可以從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獲得更多資金,而且該基金的董事長剛好也是一名狂熱的遊戲玩家,那麼誰還需要IPO投資者呢?

這似乎正是中國電競巨頭英雄體育(VSPO)之前的心思,該公司上周較早前宣佈,將以2.65億美元(18億元)的價格,將多數股份出售予沙特阿拉伯。真正的投資者是Savvy Games Group,它是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全資擁有的遊戲投資部門。

這項投資有不少有趣的解讀角度,包括它預示英雄體育有可能會在今年稍後進行IPO。這還反映了最近中東投資流向中國的趨勢,以及沙特自身對成為全球遊戲和電競中心的興趣。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它代表著電競的一種「成熟」,電競由熱門遊戲的大型網路錦標賽組成,它有望成為全球遊戲行業的一個主要新分支。

我們會逐一看看這些角度,首先是該公司今年晚些稍後進行大規模IPO的可能性。英雄體育並未提及上市一事,但實際上它在大約一年前曾申請在香港上市,當時用的是一個類似的名字VSPN Group Ltd.。

該申請後來終止,但它透露了一些有關該公司業務的基本資訊,這些資訊仍可參考之前的媒體報道,儘管申請書已從港交所網站上刪除。英雄體育和沙特阿拉伯都沒有透露Savvy Games將從這筆投資中獲得多少股份,但他們表示,Savvy將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外部投資者。

之前的IPO招股書顯示,英雄體育目前最大的外部投資者是中國遊戲巨頭騰訊(0700.HK),它當時持有該公司約13.5%的股份。其他投資者包括摩根士丹利、海納亞洲創投和中國第二大短片平台快手(1024.HK),後者與騰訊簽署了一項重要的遊戲協議。

英雄體育在2021年首9個月盈利約13億元,按年增長144%,同期虧損3.17億元。將收入數字年化,並假設去年的增長率約為100%,意味該公司2022年的收入約為35億元。

要了解英雄體育的最新估值,我們可以將它的市銷率與快手和虎牙(HUYA.US)進行比較,這兩家情況相對接近的同行,目前的市銷率分別為2.5倍和0.84倍。假設英雄體育將介乎兩者之間,它的市銷率可能在1.5倍至2倍,該公司的估值將高達10億美元附近,使其躋身於「獨角獸俱樂部」(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

這意味著Savvy Games可能通過最新這筆投資獲得了約25%的股份,雙方表示,這是電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直接投資。英雄體育較早前的IPO申請得到了包括美國銀行、中金公司和瑞士信貸在內的大投行的支持,這意味著該公司的融資目標幾乎肯定超過1億美元。

重啟IPO

最新一輪融資的時機,加上投資者情緒較一年前大為改善,讓我們相信這筆新交易可能是今年稍後英雄體育重啟IPO的前奏。上市地點可能在香港,不過紐約現在也可能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因為之前一些阻止中國企業進入華爾街的障礙已基本消除。如果要打賭的話,我們會押注紐約。

由於電子競技在全球的快速增長,以及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它的上市可能會吸引一些大投資者的興趣,根據其早期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在中國佔據了70%的高端電競市場份額。據Statista提供的數據,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在2019年規模近10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16億美元。

英雄體育的早期招股說明書稱,它營運29款電競遊戲,其中包括《王者榮耀》、《絕地求生手機版》以及《英雄聯盟》等熱門遊戲。最新的公告強調,該公司不但在中國營運,而且在世界其他大多數主要市場都有業務。

它表示,它將使用新資金進行擴張的地區之一是中東,那裡是Savvy Games的總部所在地。Savvy成立於2021年,主要投資遊戲和電競領域,入股了任天堂、動視暴雪、藝電和Embracer等全球巨頭。它由沙特王儲薩勒曼擔任主席,據報道他是一名狂熱的遊戲玩家。薩勒曼曾表示,他希望將沙特變成一個遊戲中心,作為其擺脫對石油依賴的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並希望到2030年,該行業能貢獻1%的GDP。

最後,我們應該注意到,這筆交易似乎代表這個仍處於陰影中的行業正走向「成熟」。​騰訊高級副總裁馬曉軼表示:「今天,在全球範圍內,電競已逐漸成為擁有巨大產業創新力和社會文化價值的新興競技類體育項目。」

英雄體育成立僅7年,由此可見該行業相對年輕。該公司表示,新獲得的資金不僅將用於地域擴張,還將投資於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

重啟IPO將令我們有機會了解它最近的財務狀況,包括是否正在接近盈利。但考慮到這筆來自沙特的重大投資,再加上該公司有可能通過首次公開招股再融資1億至2億美元,我們預計該公司手裏並不缺現金,目前可能更專注於擴張,而不是近期的盈利能力。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產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億美元,同比下降70.2%,股東淨虧損為7,180萬美元,較上季淨虧損1.8億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550萬美元。 首季度,公司錄得毛損8,15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毛利7,210萬美元;毛利率錄得-65.8%,去年同期為17.4%。期內,多晶硅銷量為28,008噸,按年下跌48.1%;平均售價為4.37美元,低於現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陽能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持續存在,多晶硅價格低於現金成本水平,導致公司本季度維持淨虧損,但虧損額已環比收窄。預計第二季度將生產約2.5萬至2.8萬噸多晶硅,全年則將生產約11至14萬噸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報12.77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聯華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億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業績,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億元。 集團旗下的大型綜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億元,超級市場跌9.3%至31億元,便利店則跌13.8%至4.1億元。集團沒有解釋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內聯華超過在華東地區關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區內新開的門店為34家,當中21家為加盟店。 周三聯華超市開市升7.4%報0.365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超過三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lass tycoon unfazed by Trump: Fuyao Glass’s net profit surges by nearly 50% in the first quarter

玻璃大王無懼特朗普 福耀玻璃首季純利升近五成

曾是中美製造業合作典範的福耀玻璃,在關稅風暴中仍能站穩腳跟,在汽車市場復蘇的帶動下持續盈利 重點: 公司一季度淨利大增46.25%至20.3億元 供美產品本地生產率達70%   李世達 在「中國製造」的大範疇裡,曹德旺創辦的福耀玻璃無疑是一個典範,曹德旺從福建小鄉鎮出發,憑藉一塊玻璃,敲開世界汽車工業的大門。然而,過去因在美建廠被譽為「中美製造合作典範」的福耀,去年一度遭美國執法機構調查,「中美合作」的大敘事也遭遇關稅戰的挑戰。儘管如此,福耀玻璃仍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全球汽車玻璃龍頭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606.HK; 600660.SH)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99.1億元(13.55億美元),同比增加12.16%;股東應佔溢利20.3億元,同比大增46.25%。公司表示,盈利增加主要受益於收入增長較快,以及匯兌收益增加。受到業績激勵,福耀港股績後兩日反彈近9%,基本收復對等關稅帶來的跌幅,過去一年累升29.6%。 福耀玻璃的故事要從1987年說起,當年41歲的曹德旺,在福建福清接手一家瀕臨倒閉的鄉鎮玻璃廠,從給卡車生產擋風玻璃起步,創立了福耀玻璃。 彼時中國汽車工業尚未起飛,進口玻璃價格高昂、依賴國外,曹德旺毅然投入研發,成功打破外資壟斷,逐步打入一汽、上汽等車廠供應鏈。2001年,福耀進入國際市場,拿下通用汽車訂單,成為全球主流汽車品牌供應商,並於2014年在美國俄亥俄州投資超7億美元設廠,成為當時中國製造業最大一筆赴美投資,後來還被拍成紀錄片《美國工廠》。 如今的福耀玻璃,全球汽車玻璃市佔率超40%,在中國汽車玻璃市場市佔超70%。為奔馳、寶馬、奧迪、通用、豐田、大眾等眾多世界知名汽車品牌及中國車廠提供汽車玻璃。 汽車玻璃不只是玻璃 汽車玻璃雖屬傳統產業,在智能化浪潮中也迎來技術革新與價值重估。隨著汽車產業快速變革,對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福耀不再只是「做玻璃」,而是跟著整車廠開發天幕玻璃、可調光玻璃、HUD抬頭顯示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例如,特斯拉Model Y配備的全景天幕玻璃,就由福耀供應。 此外,隨著SUV車型與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單車玻璃使用面積也越來越大,從4平方米提升至逾5平方米,價格與毛利同步成長,汽車玻璃已從低技術產品轉型為結構功能融合的新賽道。 根據2024年報,公司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調光玻璃、抬頭顯示玻璃、輕量化超薄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較上年同期上升5.02個百分點。同期汽車玻璃客單價(ASP)增長7.5%至每平方米229.11元,帶動整體毛利率提升。去年度公司毛利率35.5%,較2022年的32.7%增長2.8個百分點。 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微降至約35.4%,主要是因為公司會計準則變化。此外,首季度銷售費用同比下降22.9%,管理費用下降3.8%,也助力淨利潤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一季度公司應收帳款年增12.4%,來到72.88億元,約佔去年度淨利潤97.2%。公司表示,雖然應收帳款增加,但回款效率高、並有保險保障,風險可控。 「關稅影響不大」 為了應對貿易戰與關稅不確定性,福耀早在多年前就啟動了「本地生產、本地服務」戰略,在美國、德國、俄羅斯、摩洛哥等地設廠,將產能分散到全球,這也成為其抵禦關稅衝擊的重要屏障。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佔比約44.8%,與2023年的45%相若。 曹德旺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福耀玻璃供應美國的產品中,美國本土生產率達到了70%。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影響不大。對於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曹德旺在2018年就領教過。當時他表示「不管美國加多少稅,反正不賺錢我是不賣」,認為只要需求在,加稅就不能解決問題。 美銀認為公司已將大部分關稅影響增加轉嫁給客戶,訂單狀況仍然穩定,未來兩個月預期不受影響。高盛則指,集團的生產線遍布全球不同地區,加上在市場上具領先地位,有望在汽車供應鏈行業保持穩健經營,維持「買入」評級。 從市盈率看,福耀玻璃目前約為16.3倍,略高於聖戈班(SGO.PA)的15.9倍與信義玻璃(0868.HK)的8.9倍。作為汽車玻璃的行業龍頭,福耀仍握有主動優勢,其全球化布局能夠有效應對風險,隨著智能汽車滲透率提升,業績持續增長可以預期,對投資人來說仍具吸引力。

簡訊:鷹瞳科技H股全流通獲批

眼科影像識別方案提供商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備案通知書,完成其合共5015.1萬股未上市股份實施H股全流通的備案。股份轉換涉及26位股東。 成立於2015年的鷹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識別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發萬語醫療大模型,從單一影像診斷向全科醫療問答、健康管理領域延伸。今年2月,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升級並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億元(2,100萬美元),虧損由2023年的1.33億元擴大至2.55億元。公司股價自2021年11月上市以來累跌83.22%,今年至今則跌7.9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