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2.HK LNVGY.US
Lenovo's AI layout begins to pay off, but “geopolitics” keeps haunting

上半年盈利大增41%,聯想在AI技術上的布局正在獲得回報

重點:

  • 公司截至9月底止的半年度盈利大增41%
  • 上半年度,公司非個人電腦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達46%,創下歷史新高

 

李世達

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近日重申對AI技術的信心:「AI不是泡沫,是可持續的發展的機會。」受惠於對混合式AI技術的成功布局,聯想集團有限公司(0992.HK; LNVGY.US)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對AI技術的投入,已成為科技公司競爭力的關鍵,聯想最新的業績報告似乎證明了這一點。根據公司截至9月底止2024/2025財年上半年度業績,期內收入332.9億美元(2,406.9億元),按年升22%;股東應佔溢利6億美元,大增41%。其中第二季度錄得178.5億美元收入,年升24%;股東應佔溢利3.6億美元,年增44%,增長相當迅猛。

報告期內,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包括「智能設備業務」、「基礎設施方案業務」,以及「方案服務業務」,均全數錄得兩位數增長。

「智能設備業務」方面,受惠個人電腦與智能手機的快速增長,收入年增14.5%;其中個人電腦業務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至24%,對第二位的領先優勢擴大至四個百分點。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收入亦分別實現43%和19%的增長,表現強勁。

AI PC將佔主導地位

公司指出,於5月推出兩款AI PC(人工智能電腦),目前已佔集團在中國區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的兩位數份額。公司預計,到2024年底,AI PC將佔出貨量的10%,並預計到2026年將上升至60%、2027年則會升至80%。

根據行業研究機構IDC的數據,今年7月至9月,全球PC出貨量按年下滑1.5%,但聯想卻實現逆勢增長,同期個人電腦出貨量同比成長3%,主要競爭對手戴爾(DELL.US) 和蘋果(AAPL.US)出貨量則都出現下降。

另外,公司在「基礎設施方案業務」上,受惠客戶加大AI基礎設施投資,收入按年大增65%,虧損則較去年同期減少36%至7,300萬美元。

「方案服務業務」方面亦錄得12%的收入增長,主要受「即服務」及人工智能驅動解決方案的強勁需求帶動。

三大業務快速增長背後,是聯想在AI技術、全球市場擴展和多元化業務上的深入布局。

在楊元慶看來,AI不只在雲上面,聯想看好的AI是混合式AI(Hybrid AI),是「公共智能」和「私域智能」的結合,也就是「雲」和「終端」的整合,才是未來的大方向。

今年10月,楊元慶與輝達(NVDA.US)執行長黃仁勳在Lenovo Tech World 2024 大會上,共同發布了企業級AI功能全堆疊式平台「Lenovo Hybrid AI Advantage with NVIDIA」。該平台是以聯想的服務與基礎架構能力為根基,搭配輝達的AI軟件與加速運算技術。

黃仁勳在會上表示:「我們希望從根本上達到超人類的生產力」,「這將會是我們所見過規模最龐大的產業革命」。

雞蛋放到不同籃子

透過混合式AI布局,聯想正在將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裡,實現業務的多元化發展。圍繞混合式AI策略,聯想發表了針對企業的Hybrid AI Advantage、Lenovo AI Now和Lenovo Learning Zone軟件平台、用於伺服器的下一代Lenovo Neptune液體冷卻技術等一系列產品。

截至今年9月底止的上半年度,公司非個人電腦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重達46%,創下歷史新高。尤其「基礎設施方案業務」中,存儲、軟件和服務業務營收總和同比增長35%,海神液冷服務器營收同比增長超過48%,均達到歷史新高,顯示公司在業務多元化上收到成效。

不過,業務的擴展似乎也侵蝕了利潤。截至今年9月底止的上半年度,公司毛利率下降1.4個百分點至16.1%,主要是因為「基礎設施業務」方面毛利率較低,同時研發費用亦按年增加8%。

高盛指出,雲端服務器銷售增加導致整體毛利率降低,下調聯想目標價9.2%,從13.98港元至12.7港元,維持評級「買入」;美銀證券則擔憂美國潛在關稅可能推高成本,將目標價由11.6港元下調至10港元,評級為「中性」。

目前聯想市盈率為14.3倍,低於戴爾的24倍與蘋果的37.6倍,但高於華碩(2357.TW)的13.5倍。

透過AI技術的多元布局,聯想正在證明自己不只是硬件製造商,而是集硬件、軟件、服務一體化的科技企業。市場普遍認為,AI PC與Win 11系統帶動的換機需求,將有利聯想明年業績,但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公司股價仍然受壓。強勁業績能否反映在股價上,恐怕還是要看「場外因素」。

新聞

簡訊:鍋圈從居家餐飲趨勢中取增長

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17.HK)周一披露,隨著精打細算的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居家餐飲,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2%,淨利潤翻番。 鍋圈食品中期報告顯示,公司在半年內持續加速擴張其居家烹飪食材零售網絡,重點佈局價格敏感型下沈市場。截至6月末,全國門店數量達10,400家,以加盟店為主,保持了2024年末的增長勢頭。公司同時表示正積極探索開拓海外市場。 謹慎的消費情緒導致多數餐飲公司的客流與銷售同時降低,而鍋圈是行業中逆勢突圍的少數企業之一。公司營收由去年同期的26.7億元增至32.4億元(約合4.51億美元),淨利潤同比飆升123%至1.9億元。 鍋圈通過深化自動化應用與建設集中化生產中心提升運營效率。上半年,公司推出24小時無人值守零售模式——店員下班後,門店可以繼續自動運營。目前逾2,000家門店已完成這項智能化改造。為進一步拓展區域覆蓋,助推未來發展,鍋圈還計劃在海南儋州設立生產基地。 為迎合偏愛線上購物的年輕消費群體,鍋圈積極發展線上銷售渠道。上半年抖音賬號矩陣累計取得超32億次曝光,吸引了更多消費者,促使其抖音營業額同比漲超100%。 陽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epp makes wearable devices

新聞概要:營收重返增長通道 Zepp股價持續上揚

公司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並預測第三季度增速逾70% 陽歌 Zepp Health Corp.(ZEPP.US)周一股價大漲逾30%,延續自6月以來的強勁升勢,期間該股累計飆升近6倍,原因是這家可穿戴設備製造商重返營收增長軌道,且預示增速顯著提升。 Zepp股價當日收漲34%至17.42美元,創三年新高,該股今年大多在2至3美元區間上落。公司此前主要通過與小米集團(1810.HK)的授權協議代工創收,但近年開始轉型開發利潤率更高的自有品牌。 通過聚焦可穿戴設備市場入門級產品,Zepp以Amazfit及Zepp品牌推出廣受好評、售價普遍低於100美元的設備,成功開拓市場。隨著產品認可度持續提升,公司第二季度實現四年來首次營收同比增長。 公司周一披露當季營收達5,940萬美元,同比增長46.2%,同時預測第三季度營收將升至7,200萬至7,600萬美元,實現70%-80%的強勁增長。公司將優異表現歸功於Amazfit Bip 6、Active 2及T-Rex 3系列產品熱度攀升。 當季毛利率為36.2%,較第一季度的37.3%有所下滑,公司解釋是入門級產品銷量增長,拖低整體毛利率。隨著更多高端產品上市,Zepp預期毛利率將在第三季度重回“正向軌跡”。 「本季度僅是上升通道的起點」,董事長黃汪表示,「憑借完善的創新產品儲備,我們有能力延續當前勢頭,在2025年下半年及未來實現可持續增長與價值提升。」 自2021年以來,公司持續虧損,最新報告期內仍未扭轉頹勢。但隨著營收增速大幅超越經營支出5.2%的增幅,第二季度虧損收窄310萬美元至770萬美元,去年同期則虧損1,080萬美元。 公司表示本季度已通過更優惠利率,將「相當規模」短期債務置換為長期票據,將緩解近期流動性壓力。截至6月底其現金儲備為9,500萬美元,較三個月前的1.04億美元有所下降。 自2018年在美上市以來,Zepp經歷曲折發展。彼時其名為華米,命運與小米深度捆綁,那時來自小米的生意,貢獻約三分之二銷售額。但公司很快發現,這種合作模式既制約增長前景又擠壓利潤空間,遂於2021年前後戰略聚焦自有品牌Amazfit,同年更名為Zepp。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玄武雲料上半年虧損增至2,700萬元

智能客戶關係管理服務(CRM)供應商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2,700萬元(376萬美元)的淨虧損,遠高於2024年同期約610萬元的虧損,反映公司業績持續承壓。 公司指出,虧損擴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國電信行業加強監管,導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務銷量下滑。不過,玄武雲亦強調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務的投入,使整體毛利率呈上升趨勢。董事會表示已加強現金流與財務控制,預計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將轉為正數。 玄武雲股價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57港元,轉升1.95%。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約4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效率提升嚴控成本 小菜園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飲運營商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於經營效率提升,預計2025年上半年利潤將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預計半年度利潤將介乎3.6億元至3.8億元間,中值較去年同期2.8億元的利潤水平增長32%。 公司聲明:「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集團多措並舉優化運營效率、嚴格管控成本費用,以及深化精細化管理,推動集團整體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小菜園股票周一高開,早盤上漲4.7%至9.79港元,相較去年12月上市價8.50港元上升約1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