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2.HK
Lenovo’s biggest risk: Thucydides Trap

年前《人新聞周刊》一篇文章直指中國製造的電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建議要禁止使用,文章最近被廣泛關注

重點:

  • 市場擔心聯想有被制裁風險,公司股價一度急跌
  • 英特爾的盈利前景指引較預期低,市場擔憂聯想的生產將減少

 

劉智恒

古希獵學者修昔底德認為,斯把達人對雅典日漸強大心生恐懼,最終讓斯巴達與雅典爆發戰。近年有美國學者指出,新興強國威脅現有霸主地位時,雙方愈可能爆發戰爭或衝突,此之被稱作「修昔底德陷阱」。

今天中美爭拗雖未至於爆發戰爭,但美方已接連向中資科網企業開火,巧立名目,藉以在經濟及科技層面打壓中國的崛起。近日被針對的,就是中國電腦巨企聯想集團有限公司(0992.HK)。

過去一年,港股下跌,成份股中只有寥寥幾家公可以逆市上升,聯想是其中一家成為支撐恒指的成份股,股價勢如破竹,一枝獨秀,2023年累升81%,冠絕一眾藍籌股。

市場看好AI PC前景

隨著人工智能(AI)日漸發展,將AI整合到個人電腦(PC)已成趨勢,作為內地電腦龍頭的聯想,市場對其AI PC的發展寄望甚殷,而聯想似乎也不負眾望,去年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展示40多款人工智能全新設備與解決方案,其中更有十多款AI PC亮相。

聯想大騷肌肉,市場眼前一亮,認為這將是未來的增長點,因而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為其搖其吶喊。

即使去年上半年聯想業績按年下跌,市場仍對它不離不棄。去年9月底,聯想上半年收入273.1億美元(1,960.7億元),按年跌19.8%,股東應佔溢利更按年下跌近60%至4.26億美元。聯想解釋,是因為疫情期間智能設備的庫存積壓,需要時間消化,才短時間影響公司盈利。然而,集團在第二季的情況已經開始改善,收入按季升12%。

投資銀行對聯想都投以信心一票,高盛的報告指出,聯想的電腦出貨量正處於轉折點,並將迎來新產品的周期,給予「買入」評級,調升目標價14.6%至13.51港元。匯豐也指出,商用電腦今年將迎來換機潮,相信會成為聯想增長動力,維持「買入」評級,將目標價由9.9港元調升至11.4港元。

不過,大環境對聯想的有利,賦以投行的唱好,一切美麗的前景,突然被一篇文章衝擊,聯想股價單日下跌近10%,市場開始如夢初醒,原來之前一直忽視聯想的潛在風險。

政治風險縈繞不休

事緣是《彭博商業周刊》的報道,提及美國的《新聞周刊》年前一篇針對聯想的評論文章是別有用心,《新聞周刊》的文章引用一家名為「中國科技威脅」(China Tech Threat, CTT)組織的一項調查,認為大多數人不大意識到電子間諜的活動,並將去年蒙大拿州的氣球,與美國政府大量採用聯想電腦進行類比,指電腦會向中國發送數據,將影響美國的安全,建議立法禁止使用。

舊事被重提,投資者即時想到,就是聯想可能成為美國制裁對象,倘真如是,聯想有機失去北美市場。要知道北美佔聯想的收入36%,沒有這個市場,集團的業績勢必大幅下跌,而之前投資銀行推算的估值模型將變得毫無價值。

聯想在《商業週刊》文章發表後發表聲明,指對文章中揭露的「虛假資訊活動」感到「震驚」。聯想表示:「任何有關聯想受中國政府控制,或與中國的關係而損害網路安全的說法都是錯誤。」

禍不單行,文章被廣泛注意的時候,英特爾(INTC.US)又公布第一季銷售預測為127億美元,雖較去年同期為高,卻低於分析師的預期。投資者猜度,是否個人電腦市場將會不濟,以致影響英特爾的銷售,聯想作為龍頭的電腦製造商,自然首當其衝受到拖累。

事實上,聯想主席楊元慶曾減持公司股份,於去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期間,以每股平均9.65至9.79港元,在市場沽出3,200萬股,套現3.1億港元。先前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William O. Grabe,亦於10月時以每股均價8.59港元售出約42萬股,套現361萬港元。

商業對手的陰謀?

對於聯想在AI PC的前景,我們暫時未敢妄下判斷,但現實擺在眼前的,是美國始終針對中國科技企業,即使今天未出手攻擊,難保未來會否向相關企業開火,特別是聯想這類內地科技龍頭企業,正是美國政府要打壓的對像,實在是存在相當政治風險。

《新聞周刊》那篇針對性報道,當中引用CTT的調查,原來CTT一直將聯想的電腦形容為中國政府的工具,以此作為網路間諜活動的切入點。《彭博商業周刊》引述消息指出,CTT背後主要的一個金主,是聯想的主要競爭對手戴爾(DELL.US)。

CTT是以一個獨立組織出現,但它實際上是公共事務和詢公司DCI Group的一個項目,DCI的客戶包括戴爾和美光。

雖然有人認為若是戴爾背後發功,全屬商業陰謀,並不構成政治威脅,起碼不是美國政府的取態。然而縱然是商業對手幕後操縱,亦有機會影響美國政府的取向,事實美國兩黨中也時有針對聯想的意見,亦特別受到各部門的關注。

因此聯想的政治風險未來是一直存在,只不過之前大家好像忽略此一事情,現在《新聞周刊》的文章讓投資者當頭棒喝,你就明白甚麼基礎分析未必最重要,畢竟政府封殺會對一家企業造成嚴重傷害,以後投資聯想前,都要認真考慮一下這個潛在風險。

本文已更新,以反映《商業週刊》和《新聞週刊》引用的兩篇文章的發表時間順序,並添加聯想的聲明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Lalamove relaunches IPO

新聞概要:拉拉科技實現兩位數增長 海外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這家物流服務供應商表示,將重啟香港IPO,計劃在進一步拓展中國同城貨運市場的同時,加速進軍全球物流市場   余特莉 物流巨頭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Lalatech)27日提交的最新上市申請文件,文件顯示上半年營收及關鍵運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海外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帶動整體收入結構進一步多元化,延續穩健上升勢頭。 拉拉科技運營兩大物流品牌: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採用Lalamove,中國內地市場使用貨拉拉。公司採用平台模式,通過整合海量承運商資源在線連接商戶與司機,滿足即時或預約貨運需求。其一體化「閉環」平台可管理從下單支付到匹配、追蹤及結算的全流程交易。該模式使其成為全球閉環「商品交易總額」(GTV)最大的物流供應商,去年以53.3%的份額主導該細分市場。 公司最新招股書顯示其上半年GTV同比增長17.7%,從2024年同期的50.7億美元增至59.7億美元。當期內全球履約訂單量達4.55億,較去年同期的3.39億單同比提升34.3%。 拉拉科技上半年營收同樣保持強勁增長,同比攀升31.8%至9.346億美元,經調整利潤達2.716億美元。其海外營收同比增長34.3%至8,89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6,620萬美元),占營收總額比例由9.3%提升至9.5%。截至6月末,平均月活商戶數達1,970萬,平均月活司機數為200萬。 Lalamove於2013年在中國香港創立,次年即同步進軍東南亞及中國內地市場。此後持續拓展其他海外市場,包括拉美、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截至6月末,公司業務覆蓋全球14個主要市場逾400座城市,憑藉行業經驗成功在多地複製其商業模式。公司表示,東南亞及拉丁美洲仍是未來投資布局及提升市佔率的核心區域,同時計劃今年進軍中東等其他市場。 以GTV計,2024年海外同城道路貨運市場規模約為中國市場的三倍。據招股文件披露,東南亞和拉美市場2024年合計實現1,243億美元GTV,預計將以年均4.1%的增速增長,到2029年達1517億美元。 拉拉科技表示,作為公路貨運行業數字化領域的先行者,憑藉其技術基礎設施優勢,公司在深耕核心同城業務的同時,亦可拓展城際貨運市場。截至今年6月,超過70%的首次使用城際貨運服務的商戶是使用其同城貨運服務的現有客戶。 詠竹坊專註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裡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簡訊:美的第三季度盈收雙升

家電品牌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三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上升10%至1,11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升9%至118.7億元。 今年首三個季度,累計收入3,631億元,同比上升13.8%,盈利上升22.3%至371.4億元。 公司首三個季度,在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的收入,分別是306億元、281億元及22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是21%、25%及9%。 周四美的集團開市升0.06%報81.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上升9%。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nnovent’s license deal

信達生物達成百億美元BD  股價為何下行?

這項合作的總金額高達114億美元,一舉刷新了中國創新藥單筆對外授權的總金額紀錄,其中12億美元的首付款金額也僅次於三生製藥與輝瑞的交易 重點: 信達生物在核心資產IBI363上採取 「Co-Co」模式,共同承擔中國區以外的全球開發成本 獲得了在美國市場與武田共同商業化IBI363的權利,有望成為第二家在美國擁有團隊直接參與創新藥銷售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    莫莉 近期,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對外授權合作(Business Development)交易似乎陷入了一種「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從7月的榮昌生物到10月的諾誠健華、翰森製藥等公司,多筆大額對外授權合作公布後,資本市場的反應普遍冷淡。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創新藥頭部企業信達生物製藥(1801.HK)在上周三達成的超百億美元重磅大單也未能例外,消息公布後當天股價在高開後迅速走低,最終收盤下跌1.96%。 10月22日早間,信達生物公布一項被業內譽為「歷史級」的BD協議:公司與全球制藥巨頭武田製藥(4502.JP)達成一項涉及三款在研產品的全球戰略合作。這項合作的總金額高達114億美元,一舉刷新了中國創新藥單筆對外授權的總金額紀錄,其中12億美元的首付款金額也僅次於三生製藥與輝瑞的交易。在首付款中還包括武田制藥認購的1億美元的戰略股權投資,認購價較協議日期前3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溢價20%。 這筆交易的合作方武田制藥是全球知名跨國藥企,2024年營收達306億美元,在美國市場擁有深厚的根基和豐富的商業化經驗。無論是首付款比例和總成交金額,還是合作方的過硬能力,信達生物這筆交易可謂貨真價實。可是,資本市場卻並不買單,消息公佈後 信達生物的股價竟然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累計下跌2%。市場的矛盾表現背後,既有市場對BD交易結構的短期誤讀,也隱藏著當前生物醫藥板塊整體面臨的估值壓力。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創紀錄的交易組合的管線產品,信達生物此次將三款核心在研產品 以「打包」形式授權給武田制藥。其中,最重磅的IBI363是全球首創的PD-1/IL-2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在PD-1/L1抑制劑之後,IBI363所在的領域被寄予厚望成為腫瘤免疫的下一代基石療法。IBI363已進入多項註冊臨床開發,包括一項小細胞肺癌的全球III期註冊臨床研究,II期臨床試驗的數據顯示優異的療效和安全性。IBI363已獲中國突破性療法認定,計劃於2026年向美國FDA申請加速審批。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IBI363這一核心資產,信達生物並未採取大多數BD常見授權海外權益、收取銷售分成的方法,而是採用「Co-Co」模式(共同開發),雙方將按武田60%、信達生物40%的比例共同承擔IBI363在中國區以外的全球開發成本,尤其在美國市場,雙方將進行共同商業化,並按同樣比例分享利潤或分擔虧損。在除大中華區及美國以外市場,信達生物將商業化權益授予給武田制藥。 此外,信達生物還將一款靶向CLDN18.2的抗體偶聯藥物(ADC)IBI343和靶向B7-H3和EGFR的雙特異性ADC IBI3001授權給了武田制藥。CLDN18.2是近年來消化道腫瘤領域最熱門的靶點之一,競爭激烈,武田獲得了IBI343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獨家權益。IBI3001尚處於臨床I期早期階段,臨床前數據顯示出廣闊且高安全性的治療窗口,武田則鎖定了大中華區以外的獨家選擇權。 市場擔憂「共同開發」成本 股價下行的背後,或許反應了市場對於IBI363 「Co-Co」模式的成本擔憂。有觀點認為,信達生物仍需承擔40%的海外開發成本,需要有持續的、巨大的現金流出,相較於直接將權益賣出、只收取銷售分成的「輕資產」模式,Co-Co」模式可能稀釋短期利潤,顯得「不划算」。 但是,市場所不看好的模式恰恰代表了信達生物重視的長遠發展,董事長俞德超在電話會議中強調,在「Co-Co」模式中,BD金額不是首要的,未來走向會如何才是關鍵。這意味著信達生物並非被動等待分成,而是能深度參與全球臨床試驗設計、決策和執行,這對於一家志在成為全球性生物制藥公司的企業至關重要。另一方面,IBI363核心適應症已進入臨床後期,後續開發成本的確定性較高,武田承擔60%後也能緩解信達的現金流壓力。 本次交易的另一大亮點也與共同開發模式直接掛鈎,因為信達生物獲得了在美國市場與武田共同商業化IBI363的權利,這使其有望成為繼百濟神州之後第二家在美國擁有團隊直接參與創新藥銷售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這標誌著中國藥企出海從簡單的權益授權,邁向了更深層次的、建立在自身商業化能力基礎上的國際合作階段。 回顧信達生物2025年中期財報,其營收達到59.5 億元,同比增長50.6%,國際財務報告標準下盈利8.34 億元,現金流狀況持續改善。當前信達生物的市銷率約為11倍,而創新藥另一大巨頭百濟神州(688235.SH; 6160.HK; ONC.US)的市銷率約為7.5倍,顯示前者已得到較高溢價。當12億美元的首付款落地,信達生物的財務實力將得到極大增強,為其他管線的研發和自身的商業化建設提供充足「彈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興通訊第三季淨利大減87%

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第三季度收入達289.67億元(40.8億美元),同比增長5.11%;但淨利潤僅2.64億元,按年大跌87.84%。 前三季度計,收入總額達1,005.2億元,同比增長11.63%,淨利潤降至53.22億元,按年下滑32.69%。期間營業成本大增30.08%至698.11億元,增速遠高於收入增幅。 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按年減少77.9%至17.77億元,主要因購買商品、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加;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報268.01億元,按年減少15%。 中興通訊A股周三低開7.9%,至中午休市報45.95元,跌6.96%。香港股市周三因公眾假期休市。該股在深證及港股在過去六個月均上漲近5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