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ge offers risk management services

公司申請在香港上市,過去兩年收入大幅增長,但利潤率卻非常低

重點:

  • 為保險公司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的白鴿在線申請在香港上市
  • 自2022年以來,公司收入大幅增長,但由於業務模式複雜,公司利潤率極低

  

梁武仁

風險管理對保險公司至關重要,它們需要盡可能準確評估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便為客戶提供充分保護的同時,自己也能賺取豐厚的利潤。白鴿在線(廈門)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利用此類服務需求在香港上市。儘管這個想法確實說得通,但公司慘淡的盈利能力引發了一​​更大的問題:投資者是否會盲信它的故事。

白鴿在線申請在香港上市,民銀資本和中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在上市申請文件中,白鴿在線自稱中國「領先的場景險數字化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

乍一看,公司似乎做得不錯。2023年收入較上一年增長逾60%,達到約6.6億元(9,000萬美元)。去年前九個月,公司收入同比再漲近40%至6.31億元。風險管理服務是白鴿在線的主要收入來源,去年前九個月佔其收入的90%以上。

風險管理聽起來很簡單,為保險公司提供此類服務,並賺取酬金。但白鴿在線並不簡單,它採用的商業模式成本高昂,除了簡單的風險管理服務外,還承擔了更多任務。

你可能預料到,該公司通過提供風險管理服務賺取佣金,幫助保險公司開發定制化程度更高的產品,這些產品的利潤率往往高於標準化產品。但白鴿在線的作用不止於此,它還自掏腰包給銷售渠道和經紀人出錢,幫助將保險合作夥伴的產品分銷給客戶。

這意味白鴿在線更像是保險公司的全能中間商,不僅為保險公司提供風險管理服務,還提供一些經紀和營銷服務。實際上,公司似乎在告訴客戶:「用我們的服務開發新產品,我們會幫您把這些新產品賣出去。」

但此類營銷和經紀服務的成本,最終會侵蝕它自身的盈利能力。這一點體現在白鴿在線風險管理業務不到10%的毛利率上,這個水平對一家服務提供商來說低得驚人,尤其是運營在線平台的服務提供商。

雪上加霜的是,白鴿在線的毛利率從2022年到2024年前九個月出現了惡化,表明它為了贏得更多業務而犧牲了盈利能力。白鴿在線在申請文件中預計隨著業務增長,其支付的分銷費用將增加,意味利潤率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與此同時,包括營銷和研發成本在內的運營費用,很容易超過白鴿在線的毛利潤。公司還產生了大量財務成本,主要因2022年發行的可贖回優先股的利息。由於所有這些項目都侵蝕了白鴿在線的利潤,2024年前三個季度其淨虧損約為1,560萬元,較2023年同期擴大約6%。

盈利能力面臨逆風

所有這些都表明,白鴿在線在實現盈利的道路上會遭遇一些阻力,在目前的低利潤率商業模式下,白鴿在線實現盈利唯一可行的方式應該是迅速擴大收入,以實現更大的規模經濟,同時還要控制運營成本。但對任何企業來說,快速擴張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資金投入。

要實現業務的快速擴張,白鴿在線必須迅速擴大客戶群。但公司似乎很難做到這點。白鴿在線表示,2022年,公司與70多家保險公司合作,但它一半以上的收入(約 55%)來自前五大客戶。而且,依賴一小部分客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在2024年的前九個月,它佔到公司收入近80%。

理論上說,白鴿在線能夠從這個小客戶群中贏得更多業務,但這些保險公司將風險管理,外包給白鴿在線等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空間非常有限。相反,如果這些關鍵客戶中的任何一個離開白鴿在線(這是有可能的,因為它們不是關聯方),其收入都將遭受重創。

白鴿在線可能難以實現客戶群多元化,原因之一似是競爭激烈。公司在上市文件中引用第三方數據稱,以2023年收入計算,其在中國場景類保險數字化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中位列第一。但市場份額僅為4.4%,表明白鴿在線在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中,與許多類似的服務提供商競爭。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它有必要向客戶提供分銷和營銷服務,而最終拖累了它的利潤率。

更糟糕的是,由於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削減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中國的保險銷售目前並不景氣,可能會影響白鴿在線吸引新客戶的能力,使其更加依賴目前的那些大客戶。

不出所料,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國保險相關企業的估值不高。金融壹賬通(OCFT.US;6638.HK)本周披露其母公司平安集團發起的私有化計劃,為金融服務行業提供服務的公司所面臨的困難可見一斑。金融壹賬通主要為銀行提供服務,多年虧損導致其股價低迷。

就其他保險公司而言,在線保險經紀商水滴(WDH.US)目前的市銷率(P/S)相對較低,約為1.2倍。按照白鴿在線2023年的收入,以類似的市銷率計算其市值將超過1億美元。但對白鴿在線來說,即便是這樣的估值把握也不大,因為它可能會面臨投資者對其前景的質疑,他們也需要管理自己的風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Baozun does e-commerce

寶尊三年首錄盈利 Gap今年擬增40門店

這家電子商務服務和品牌管理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長7.7%,並計劃今年在中國淨新增40家Gap服裝店 重點: 寶尊電商去年第四季度取得三年多以來的首次淨盈利,其品牌管理和電子商務服務業務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截至去年底在中國擁有152家Gap門店,並計劃2025年再淨新增40家門店 陽歌 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的最新季度報告滿足了所有人的需求。公司營收繼續以可觀的速度增長,旗下的中國Gap網絡實現了同店銷售額增長,在當前消費者信心低迷的環境下,這是罕見的成績。最重要的是,公司還報告了三年多以來的首次季度盈利,並承諾2025年將「帶來變革」。 但投資者對此並不買賬,周四在最新財報公佈後,該股下跌12.7%,給原本看起來非常不錯的財報潑了一盆冷水。即使在這一輪拋售之後,該股在過去六個月里仍上漲了15%,似表明投資界對公司越來越有信心。 雅虎財經調查的七家分析機構中,有五家將寶尊評為「買入」,另外兩家則給予「持有」評級。但投資者對寶尊的評價並不高,其市銷率僅為0.17倍,相比之下,Gap Inc.(GAP.US)的市銷率為0.52倍,競爭對手零售商佐丹奴國際(0709.HK)的市銷率為0.63倍。當我們將寶尊電商與其他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這是寶尊的另一項主要業務)進行比較時,差距進一步拉大。國內競爭對手微盟集團(2013.HK)的市銷率為3.12倍,而美國巨頭賽富時(CMS.US)的市銷率為7.18倍。 要更好地理解投資者為何如此不看好寶尊電商,我們需要追溯該公司的歷史。它最初是一家為電子商務商家提供軟件服務的供應商,與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生態系統關係緊密。直到今天,阿里巴巴仍然是其主要股東之一。但近年來,這塊業務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停滯。 不久前,公司引發媒體關注,它在2023年收購Gap的中國業務,邁出了進軍品牌管理的步伐。其後不久,公司還與Authentic Brands Group成立合資企業,將這家美國品牌所有者旗下的Hunter品牌引入亞洲市場。 進軍品牌管理行業的舉措最初引起了很多質疑,因它與寶尊電商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核心服務相對距離遙遠。品牌管理業務最初也拖累了寶尊電商的整體業績,因為該公司關閉了許多Gap門店,並試圖重新定位該品牌,使其更具競爭力。這些努力似終取得了一些成果,品牌管理業務現在約佔寶尊電商收入的五分之一。 該公司第四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7.7%,從27.8億元增至30億元,是公司連續第二年實現全年收入增長,而2021年和2022年這個數字均出現了收縮。 訂單履約成本同比持平,而銷售和營銷成本增長了17%。 由於這兩個因素相互抵消,公司報告本季度盈利10萬元,是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首次淨盈利。董事會主席仇文彬表示,這一勢頭在2025年繼續保持,分析機構紛紛預測,公司今年將實現年度盈利,這將是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 仇文彬在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5年是我們戰略轉型的結合,為未來的增長奠定基礎。」他續稱:「我們加強了高級管理團隊,以推動下一階段的發展。」 Gap拓展版圖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瞭解公司的兩項主要業務,首先是較新的品牌管理業務,這業務在經歷了初期的收縮階段後,正步入增長模式。儘管寶尊電商表示,最近在上海和馬來西亞開設了首批Hunter實體店,但Gap品牌門店仍佔這塊業務的大部分。 品牌管理業務的產品銷售(主要來自Gap門店),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7.3%,從上年同期的4.56億元增至5.35億元。 公司稱,去年下半年,新開了40家Gap門店,其中第四季度新開16家,截至2024年底,中國Gap門店總數達到152家。公司表示,計劃今年再開設50家新店,在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後,今年門店的淨增量將達到40家。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表示Gap門店在第四季度實現「低個位數的同店銷售額增長」,在當前許多零售商,都在報告銷售額下滑的經濟環境下,這一表現相當令人鼓舞。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進展是,公司正與加盟商合作,把店開到二線城市,這是許多品牌越來越多采用的策略,以便向中國較小城市拓展業務。 「我們在全年開設新門店的同時,也戰略性地關閉了一些表現不佳的門店,以優化線下門店網絡,使2024年成為結構升級的一年。」寶尊品牌管理的首席財務官Ken Huang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展望未來,我們計劃加快擴張步伐,優先考慮人流量大、銷售潛力最大的地點。」 Ken Huang還表示,繼最近在上海開設了一家Hunter門店後,公司正計劃將該品牌拓展到中國的其他市場,如北京、深圳和杭州。 在電子商務方面,公司表示其服務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長了9.3%,從上年同期的17.3億元增至18.9億元,主要得益於網店運營和營銷服務兩位數的增長。但由於消費者情緒疲軟,電商產品銷售額從上年同期的5.98億元下降4.3%至5.72億元,部分抵消了這一增長。 品牌管理業務的良好表現,加上電子商務服務業務的出色業績,抵消了電子商務產品銷售業務的疲軟,使寶尊電商的經營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40萬元增至7,320萬元。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公司在經歷了三年多的虧損後,也重新實現了盈利。…

簡訊:上美股份去年盈利增長近七成 下半年增速放緩

中國化妝品公司上海上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2145.HK)周四公布,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62.1%至67.93億元,淨利7.81億元,同比增長69.42%,淨利增速較2023年的增長2.13倍顯著放緩。 公司主要收入來自化妝品生產與銷售,旗下品牌韓束去年貢獻收入55.9億元,同比增加80.9%,佔期內公司總收入82.3%,成長主要來自韓束品牌的整體升級,在各渠道收入快速增長。同時,公司的營銷及推廣開支為33.2億元,按年增長90%,全年增速較上半年的169.2%有所放緩。 去下半年,公司收入32.9億元,低於上半年的35.02億元,是公司上市以來首次出現下半年收入低於上半年的情況,與2023年下半年相比僅增長約26.3%,亦遠低於上半年的增長120.7%。 上美股份周五高開2.6%報45.7港元,至中午收市轉跌1.12%,報44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地商置轉盈為虧蝕42億元

經營商業地產的金地商置集團有限公司(0535)周四公布2024年業績,去年轉盈為虧蝕近42億元人民幣(下同),2023年有盈利8.3億元。公司收入132億元,按年減少24%。 收入減少主要是確認的物業銷售收入下跌43.7億元,而內地房地產市場持續不景氣,集團為若干附屬公司物業存貨減值5.6億元,同時也為應收賬款減值約4億元。 展望2025年,公司指出中國經濟應有4至6%的增長,預計房地產市場於今年有輕微復蘇。 金地商置開市跌0.4%至0.249港元,股份在過去一年已下跌近五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Kanzhun’s net profit jumped by 42.6% to 1.57 billion yuan last year

就業大潮來臨 看BOSS直聘能否抓住拐點

企業招聘穩步復蘇,帶動BOSS直聘業績顯著增長,面對今年的就業大潮,公司將迎來更大的機遇與挑戰 重點: 公司去年淨利潤增長42.6%至15.7億元 去年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增長25.3%至5,300萬    李世達 套一句電視劇裡的台詞,「風浪越大,魚越貴」,意指當環境越差,獲得的回報就越豐厚,人力資源行業似乎也是這樣的生意。近年內地經濟低迷,求職人數增加,也讓人力資源行業的「客戶」越來越多。但實際上,唯有當市道開始好轉,企業招聘需求增加,真正的效益才能顯現。 中國最大網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近日就用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績單,預告經濟復蘇的轉捩點即將到來。 BOSS直聘的母企看準科技有限公司(2076.HK; BZ.US)近日公布,去年度收入及盈利雙雙增長,年收入增長23.6%至73.6億元(10.2億美元),淨利潤更大增42.6%至15.7億元。截至去年底,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資總額為147億元,較2023年底的129.1億元增加了13.8%。 其中,公司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長15.4%至18.2億元,為連續六個季度保持雙位數增長;淨利潤則為按年增長34.1%至4.44億元。受到亮眼成績激勵,BOSS直聘美股在財報發布後漲幅逼近5%,或可視為當前的市場環境與公司的增長邏輯受到市場。 公司業績的增長,來自用戶的持續增加。2024年,公司平均月活躍用戶(MAU)達到5,300萬,按年增長25.3%,不過,去年第四季度MAU則從第三季的5,800萬下滑至5,270萬。儘管如此,若以第三季的數據比較,BOSS直聘的MAU量相當於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及同道獵聘(6100.HK)等競爭對手的總和。 企業客戶帶動業績增長 求職者就像大海裡的魚,越是風高浪急,越是成群結隊。事實上,招聘網站賣的是求職者的履歷,付費的則是企業主。BOSS直聘的收入決定大部分來自企業的付費服務。 公司表示,去年全年,企業用戶的活躍度也顯著提升,付費企業客戶數達到610萬,同比上漲17.3%。企業客戶的線上招聘服務收入由2023年的58.9億元增加23.4%至2024年的72.7億元,是帶動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另外,向求職者提供的增值服務收入,也按年增長36.2%至8,57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BOSS直聘的營銷費用由2023年的19.9億元增加4.1%至2024年的20.7億元,主要由於僱員相關費用增加,部分被廣告及營銷費用減少所抵銷。截至去年底,BOSS直聘共有5,688名僱員,較2023年的5,346人增加342名增長6%,其中銷售和營銷人員佔比超一半。 接入DeepSeek 而在技術層面,BOSS直聘APP也已接入DeepSeek-R1,在APP中的一些場景中進行灰度測試。同時,産品上也採取自研模型「南北閣」提供服務。公司稱「南北閣」與DeepSeek的結合,能夠在保障用戶服務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 在面對招聘端者的服務中,能夠利用AI在龐大的求職者數據庫中自主選擇和匹配,向僱主推薦候選求職者,並以具體的推薦理由提供參考,進階的服務則包含進一步與目標求職者溝通等。而針對求職者端,則提供「向AI提問」的交互模式,支持用戶用更自然的語言表達需求,獲取職位、就業相關信息及問題答案,同時也提供模擬面試功能。 瑞銀發表報告指出,今年以來企業招聘情緒正穩步復蘇,該行對公司近期表現持更正面看法,將今年首季及全年收入預測分別上調3.5%至0.4%,至按年增長12.2%及12.1%,維持「中性」評級,美股目標價從17美元上調至19.5美元。 從市盈率來看,目前BOSS直聘約為40倍,高於萬寶盛華(MAN.US)的19倍,顯示投資人頗為看好其未來的增長前景。不過,內地經濟是否如近期股市所反應的那般,迎來市場拐點,才是真正的考驗所在。 「就業難」問題一直是最受關注的社會議題,而今年將是「就業大年」。統計預測,今年夏天將有1,222萬名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市場是否有足夠的招聘需求相匹配,很快就會見真章。對招聘網站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持續增長的就業需求,與AI技術的日漸進步,BOSS直聘雖然在人力資源行業依然保持領先地位,但仍需繼續充分利用用戶優勢與技術優勢,以應對市場的改變與競爭。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