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鉬業盈利翻倍 政治風險不容忽視

洛陽鉬業去年盈利翻倍,但在各國爭奪戰略資源的背景下,其收購擴產計劃因國際政治因素而面臨阻力
重點︰
- 國際銅價和鈷價持續上升,帶領洛陽鉬業去年盈利同比大增119%,收入也同時增加53.9%,兩者同創歷史新高
- 鈷成爲不少國家的戰略資源,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洛陽鉬業在非洲的一個礦場被法院判罰暫停開採半年,將來的收購也可能面對困難
裴梓龍
過去半年,礦產資源成爲投資市場熱愛的產品,投資者對鈷、銅、鎳及鋰這些產品絕不陌生。鈷,一種銀灰色金屬,是新能源電池中的主要成份之一,隨著新能源車需求增加,現價鈷的價格半年來漲了超過六成,現價銅的價格也漲了7.5%。
正準備將公司英文名字中“鉬”的名稱除去、以便更好地反映目前業務的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洛陽鉬業)(3993.HK; 603993.SH),其中一項主營業務是採掘鈷和銅,因此成爲礦產價格上升的受惠者。公司周日晚間公布去年詳細業績,去年全年盈利同比大升119%至51.1億元,收入也增加了53.9%至1,738.6億元,同創歷史新高。
洛陽鉬業解釋,去年盈利表現理想,主要因爲銅和鈷的價格上升,加上成本管控做得好,令公司各項利潤指標都同比大幅增長,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淨資收益率同步上升,後者更從5.83%大升到12.93%。
公司上周三早上公布初步業績表現時,遇上中國國務院宣布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要求金融機構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等利好消息,洛陽鉬業跟隨大市單日大漲13%,翌日再漲10%至3.82港元,但其股價仍比去年8月的一年高位6.68港元低43%。
到上周四晚間,洛陽鉬業再公布一項利好消息──爲滿足經營發展需要並降低融資成本,公司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發行不超過100億元債券,更明言會用部分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來實施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
以洛陽鉬業這份業績計算,目前市盈率約13倍,與其業務最接近的金川國際(2362.HK),預計去年全年業績同樣受惠鈷價和銅價上升,預測市盈率約15倍;再對比其他同業平均市盈率約17倍,洛陽鉬業在估值偏低時回購,也並非沒有道理。
光大證券國際財富管理策略師溫杰認爲,洛陽鉬業早已發了盈利預喜,加上市場都知道銅價和鈷價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漲幅,認爲其盈利表現並沒有太大驚喜。
“但是,在新能源電池的需求帶動下,我預計銅、鈷和鎳的價格今年會維持高位,沒有太大回落空間,因此公司今年的業績不會太差。” 溫杰說。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則表示,全球不同的汽車生產商,無論是傳統汽車或新能源車,對鋰和鈷的需求仍然巨大,“洛陽鉬業未來還有增長空間,但投資者要留意政治的風險,例如個別國家將鈷定爲國家戰略資源,對洛陽鉬業未來收購鈷礦會有一定影響。”
礦場被要求暫停開採
事實上,目前全球都在爭奪鈷資源,而洛陽鉬業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就遇到了阻礙。過去這十多年來,中國企業一直該國打拼,擲下巨資收購不少鈷礦,洛陽鉬業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公司花了26.5億美元(168億元),從自由港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手上收購TFM銅鈷礦場;2018再耗資5.5億美元(34.9億元),從對方手上收購當地Kisanfu銅鈷礦的95%權益,可見公司“求鈷若渴”的態度。
根據洛陽鉬業去年上半年年報顯示,剛果民主共和國貢獻的營業收入達60.6億元,佔礦山採掘及加工業務收入一半以上,毛利率也是最高,達50.5%。由於利錢豐厚,公司已揚言會更積極布局在當地增產。
剛果民主共和國是目前全球鈷蘊藏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去年產量佔全球70%。面對世界對鈷的需求愈來愈大,該國政府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决定去年成立委員會,評估中國企業在當地大型礦場的儲量和審查相關交易。美國總統拜登也擔心在鈷資源方面落後於人,今年曾派代表團到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當地官員會面,而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辛格(Daleep Singh)更批評中國在當地採礦合約“不透明”。
無獨有偶,今年3月初,當地法院裁定洛陽鉬業要暫時停止開採TFM銅鈷礦半年,因爲持股20%的剛國民主共和國國有礦業公司Gecamines SA,指控洛陽鉬業以少報礦產儲量來逃避支付數百萬美元的特許使用費。《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指洛陽鉬業已提出了和解方案,希望盡快解决問題,但進展十分緩慢。
隨著新能源車成爲未來大趨勢,鈷資源供不應求,更成爲大國的戰略資源,各國爲爭奪礦產而各出其謀。雖然洛陽鉬業去年盈利大升,但面對中美政治角力的大環境下,中國企業未來要繼續在非洲等地大肆收購增產,可能會遇到龐大阻力。投資者在追捧相關股份前,不能輕視相關的政治風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