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3.HK
The bottled water giant has waded through a series of online controversies this year, most recently a disputed report about chemical residue in one of its products.

這家自稱是「大自然搬運工」的飲用天然水企業,最近成為中國內地與香港的網絡熱門

重點︰

  •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表聲明,承認為農夫山泉分類時出錯,認為農夫山泉的飲用水產品可安全飲用,將整體評分由4.5星上調至5星
  • 內地樽裝水陷入減價戰,價格重回10年前,分析認為將持續一段時間,並削弱農夫山泉的盈利能力

 

裴梓龍

最近,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9633.HK)成為了內地和香港的網絡熱門,事源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化驗了多款在香港市面銷售的樽裝水,並在7月份的《選擇》月刊中刊登結果。在消毒劑殘餘及副產品測試中,農夫山泉的樣本被檢出每公升3微克溴酸鹽,含量達歐盟對天然礦泉水及泉水的標準上限,而攝取大量溴酸鹽可引致噁心、腹痛、嘔吐及腹瀉,嚴重情況下甚至影響腎臟及神經系統。當天,農夫山泉股價應聲下挫4.6%。

報告發布翌日,農夫山泉立即向消委會發律師信,並派出執行董事韓林攸和律師代表直闖消委會辦公室,指責其報告有三大錯誤,包括適用標準、標準判斷有誤及明顯主觀誤導,引起香港及內地消費者恐慌,對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其後,消委會發聲明承認出錯,稱與農夫山泉代表會面後,了解到有關產品既非「天然礦泉水」,也非「純淨水」,而是「飲用天然水」,根據歐盟對飲用水的溴酸鹽標準,最大限值為每公升10微克,農夫山泉遠低於該標準,因此可安全飲用,將整體評分由4.5星上調至5星。

消委會道歉後,農夫山泉股價反彈超過6%。不過,這並無法令投資者滿意,因為農夫山泉的股價今年已累積下挫23.7%,而持續下滑的走勢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農夫山泉今年2月已經站在風口浪尖,先是在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病逝後,曾在娃哈哈打工的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被指忘恩負義;之後再有網民質疑農夫山泉旗下東方樹葉的產品包裝上是日本建築,還有人稱鍾睒睒的兒子是美國籍,質疑他不愛國,雖然農夫山泉發文澄清,已令生意承受巨大壓力。

「無論是消委會事件,還是鍾睒睒被指忘恩負義等,都是短期問題。農夫山泉股價持續下挫,最重要的其實是市場『內捲』,現在內地連樽裝水都陷入減價戰,投資者認為這將削弱農夫山泉的毛利。」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

這一輪減價戰正是由農夫山泉掀起,例如在超市小程序上購買農夫山泉綠瓶純淨水,使用優惠券後,一包12樽裝的價格低至7.92元,即一瓶價格低至0.66元。

眼見龍頭老大也減價,其競爭對手如怡寶、娃哈哈、康師傅、統一及百歲山等樽裝水紛紛劈價迎戰,例如12瓶550毫升的怡寶量販裝純淨水劈價至11.9元,每瓶只需0.99元;12樽裝的596毫升的娃哈哈純淨水更只需9.9元,每瓶低至0.83元。內地樽裝水重回1元以下時代,價格回到10年前。

價格重回1元時代

10年前,伴隨國內經濟高速增長,中產階級崛起,內地樽裝水品牌開始追求更高毛利率,在水源上大搞營銷,宣傳更乾淨的水源等,正中國民追求健康的理念,陸續將樽裝水價格推上3元以上水平,造就了農夫山泉老闆鍾睒睒、百歲山創辦人周敬良這些靠賣水成功的百億富豪。

曾經,娃哈哈一直稱霸內地樽裝水市場,鍾睒睒創辦的農夫山泉大肆宣傳其天然水,加上大規模的營銷活動,最後成功擊敗娃哈哈,公司在香港上市後股價節節上升,更獲入恒指成份股,皆因投資認為樽裝水本身價格不高,但銷量極高,加價1毛錢對消費者影響不大,但能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盈利增長。

楊韻銳分析說︰「以前消費升級,農夫山泉的確交出不錯的增長,過去三年收入增長超過15%,純利增長也超過27%,所以市場才給予這麼高估值。但現在大環境逆轉,減價對公司利潤影響大,由於農夫山泉毛利高,意味仍有減價空間,但要面對這麼多競爭對手,以現時市盈率約28.5來看,仍遠高於其他食品或飲品股,恐怕其估值也可能有下調空間。」

另一方面,近年華潤飲料旗下的怡寶打着純淨水的旗號,與農夫山泉鬥得難分難解,曾批評純淨水的鍾睒睒,都不得不跟隨推出純淨水產品,包裝更用上與怡寶一樣的綠色。

事實上,華潤飲料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根據上市文件顯示,怡寶在中國純淨水市場排名第一,貢獻超過92%收入,如果成功上市,怡寶便有更多本錢與農夫山泉打價格戰。

「消委會事件已經令消費者開始反思,原來農夫山泉賣的是飲用天然水,那是否與水庫的水一樣呢?當怡寶上市後,農夫山泉便不再是港股飲用水股份的唯一代表,到時候投資者就會對比兩者的業績及估值,恐怕會對農夫山泉不利。」楊韻銳說。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丘鈦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長150%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預期於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綜合溢利,較2024年同期的1.15億元(1,600萬美元)增長約150%至180%。 該公司稱,預期綜合溢利明顯增長,主要由於期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之規格繼續提升,令集團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繼續提升,並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團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數量較同期增長約59.7%,銷售數量和產品結構的雙重改善令得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收入明顯增長,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聯營公司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鈦科技攝像頭模組銷量達3,434.8萬套,按年增長4.1%,指紋識別模組銷量1,390萬套,按年增長7.3%。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4.22%,至中午休市報10.68港元,升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代幣化點石成金 德林股價一度狂飈

從事金融服務的德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709.HK)周四公布集團資產代幣化的進展,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可完成合作框架與資產評估,並將向監管機構遞交申請,到明年第二季度起,平台可正式上線並開始長期監控。 集團上月公布,把持有的資產進行代幣化,涉及金額最高5億港元,首批的資產包括位於中環的德林大廈若干權益,以及三項由集團管理的基金資產。 德林表示,將資產代幣化後,將以分派方式贈予合資格股東、德林證券(香港)的合規用戶,以及「突觸科技」平台的認證用戶。透過實物分派,讓參與者能夠直接持有鏈上資產,享有更高的透明度與流動性,並參與新一代的數字金融生態。 德林股價開市升4.2%報4.18港元,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達4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多晶硅製造商擬設公司 收購業內陷困境對手

財新網周三報道,因多晶硅供應過剩,導致過去一年價格持續暴跌,中國有主要多晶硅製造商,計劃設立一家公司收購國內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以拯救被受產能過剩困擾的行業。 財新援引熟悉計劃的消息人士稱,參與該倡議的主要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和協鑫科技(3800.HK)。新公司將與較大生產商合作,以便更好地控制行業產出並支撐價格。 新公司的籌建談判始於今年初,目前參與方包括主要多晶硅製造商、潛在收購目標和金融機構,並已就推進方案達成共識。 大全新能源 (DQ.US; 688303.SH)的現狀折射行業困境,2025年首季度多晶硅銷售均價跌至每公斤4.37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66美元驟降43%。但大全在2025年首季度的平均生產成本達每公斤7.57美元,相當於每售出1公斤產品即虧損3.2美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杰倫進駐抖音 巨星傳奇股價暴漲

短影音平台抖音周三宣布,華語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正式開設名為「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引爆市場話題。由其親屬控股、在中國大陸經營周杰倫IP的香港上市公司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周三股價暴漲94.37%,收報12.44港元,公司市值突破100億港元(12.74億美元)。 據財新報道,周杰倫帳號在未發布任何影片下,短短10分鐘粉絲即從16萬激增至45萬,半小時內突破百萬,至周四已突破千萬。市場傳言,周杰倫簽約費高達九位數人民幣,抖音官方則予以否認,稱為謠言。 巨星傳奇成立於2017年。由周杰倫母親葉惠美及經紀人等親友創立,總部位於江蘇省崑山市,於2023年在香港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新零售與IP運營。2024年,公司總收入5.84億元(8,1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8%,淨利潤5.024萬元,同比增長21%。總收入中,來自以「魔酮咖啡」為主的零售消費品收入約佔45%,與IP、內容授權有關的收入約佔53.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