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遇疫挑戰 長期前景依舊光明

這家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稱,其收入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錄得環比下降,但指出,烏克蘭戰爭正在加速全球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重點:
- 晶科能源將第一季度收入環比下滑10%歸咎於新冠疫情造成的業務中斷,但補充說,挑戰是「短期的、可控的」
- 該公司預測今年總出貨量將在35GW至40GW之間,意味著它將從競爭對手那裡搶奪市場份額
陽歌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KS.US; 688223.SH)剛剛發佈的兩份最新公告,傳遞出不少信息。公司的盈利狀況似乎表明,在這個擁擠的行業打滾十餘年之後,它正在崛起為世界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之一。太陽能行業目前才剛剛開始圍繞幾家大型企業進行整合。
當中涉及的意義重大,因為隨著各國爭相部署越來越高效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從而減少碳足跡,該行業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現爆炸式增長。
晶科能源的行業領先優勢在周三發佈的第一份重要公告中體現出來,公告稱,該公司開發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高達25.7%,創下了世界紀錄。這個消息顯然有點自吹自擂,因為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一直在不斷提高。該公司甚至指出,之前的紀錄25.4%也是自己在去年10月創下的。但對發電廠建設者而言,每一次的提升都會讓太陽能比傳統的燃煤和燃氣發電更有吸引力。
晶科能源在另一份重要公告,即周四發佈的更常規的季度財報中提及了這個話題。晶科能源指出,隨著西方國家努力擺脫對俄羅斯最大出口產品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烏克蘭戰爭似乎注定會加速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安裝。
這種依賴在俄烏戰爭期間頻繁表現出來,歐洲國家多次譴責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但同時仍然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在俄羅斯本周早些時候突然切斷天然氣供應時,其中兩個國家——波蘭和保加利亞,已經痛苦地意識到無法兩全其美。
「在歐洲,俄烏戰爭已經突顯了太陽能需求,預計今年年內該需求會持續增加,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將進一步穩定增長」,晶科能源董事長兼CEO李仙德在季報附帶的聲明中說。
在一連串新信號的影響下,晶科能源的股價表現相對良好,一周前預先公佈部分業績之後,其股票上漲了2.3%。在宣佈了創紀錄的轉化效率之後,其股價又上漲了10%。在周四最終業績發佈後,其股價出現下跌,可能是由於早期上漲之後的獲利止盈。總之,該股票在上周上漲了約5%。今年迄今也上漲了15%——這是許多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做不到的。
在估值方面,晶科能源和在美國上市的同行阿特斯集團(CSIQ.US)的交易價格,似乎仍然低於在其他地方上市的中國同業及非中國同業,這是因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目前面臨著中美爭端引發的退市風險。晶科能源在美國的股票基於2023年盈利預期的市盈率為15倍,阿特斯集團的市盈率為僅為8倍。相比之下,美國龍頭企業First Solar (FSLR.US)的市盈率為32倍。在中國上市的競爭對手天合光能(688599.SH)基於2023年盈利預期的的市盈率也高於晶科能源,為23倍。
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
說了這麼多,我們將在本文的後半部分關注晶科能源的最新業績,從中似乎可以看到,它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中繼續擴大市場佔有率。我們將從一些背景數字開始,晶科能源預測今年全球將有250GW的光伏新增裝機,比2021年的183GW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該公司預計將銷售35GW至40GW的裝機容量,這意味著擁有全球市場約15%的份額。這裡我們應該指出的是,這個市場份額可能略高,因為該公司今年的銷售預測包括太陽能硅片、電池和組件,而不僅僅是成品。但一個類似的計算顯示,晶科去年在全球市場上佔有約13.6%的份額,這意味著隨著行業的整合,其份額正在增長。
這些數字,再加上該公司在提高轉化效率方面的領先地位,似乎預示著晶科能源的長期發展前景良好。不過,短期業績略顯遜色,該公司第一季度出貨量為8.4GW,比去年同期增長56.7%,但比上一季度下降13.4%。一季度的收入也環比下降10%,至148億元(22億美元)。
「自3月份以來,中國的疫情防控政策導致物流擠擁,運輸能力大幅下降,這進一步增加了成本壓力」,李仙德在公告中說。晶科的生產地點相對多元,在中國之外的美國、越南和馬來西亞都有設廠。這是迴避對中國製造實施反傾銷處罰的一個重要因素。過去五六年裡,美國和歐洲一直在對中國商品實施反傾銷處罰。
但總的來說,晶科能源的大多數生產仍然放在中國,由於實行新冠清零政策,頻繁、意外的封鎖令很多企業陷入了混亂狀態。雖然這在一二季度給晶科能源造成了一些痛苦,但它表示,總體影響應該是「短期的、可控的」。
財報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是晶科的毛利率,該公司上季度的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7.1%降至15.1%。該公司將下降歸咎於高昂的材料成本,即過去一年多晶硅成本的飆升。但這些價格似乎已經見頂。全球最大多晶硅生產商之一的大全新能源(DQ.US)一周前公佈,一季度的平均售價從上一季度的每公斤33.91美元降至32.76美元。
在利潤方面,晶科能源最新的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2.21億元降至2,900萬元,不過這似乎主要跟部分債務的公允價值變化有關。總而言之,這份財報似乎主要延續了最近的趨勢,顯示出晶科正在成為整合中的太陽能行業的領導者,該行業將在技術進步和各國急於擺脫化石燃料的推動下加速成長。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