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藉中國子公司 為新項目籌百億‘便宜錢’

這家領先的太陽能板製造商將利用其上海上市的子公司明顯更高的估值,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籌集資金
重點:
- 晶科能源將通過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發行至多100億元的可換股債券,為今年早些時候宣佈的兩個大型專案提供資金支援
- 這次融資利用了它在美中兩地上市的公司之間巨大的估值差距,前者市盈率為40倍,後者為130倍左右
陽歌
隨著西方發達經濟體爭相建設新的太陽能發電場來減少碳足跡,太陽能板製造商無疑正迅速成為金融市場最新的熱門投資目標。今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這個趨勢又獲得了新的動力,西方國家更加渴望安裝可再生能源,以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
但熱度是相對的,尤其是在股票方面。如今在美國的熱門股票,在中國會更加火爆,這體現在美國的中概股與它們在中國上市的對應公司之間巨大的估值差距上:後者的估值要遠遠高於前者。
最新一個利用這種估值差距的例子是太陽能電池板巨頭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JKS.US),它上週四宣佈,計畫通過其名稱相似的中國上市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88223.SH)發行可換股債券,募集約100億元。美國和中國的投資者對此反應平淡,公司股價在公告發佈當天分別上漲了2.7%和0.3%。
雖然兩只股票都上漲,並且有人可能認為在美國2.7%的漲幅十分可觀,但其表現都大大落後於其他太陽能股,由於我們前面提到的原因,這些股票在過去幾日異常火爆。晶科能源公告發佈當天,中國同行阿特斯太陽能(CSIQ.US)上漲了5.7%,美國同行First Solar(FSLR.US)大漲15%。覆蓋面更廣的Invesco全球乾淨能源指數基金(Invesco Global Clean Energy ETF)當天也上漲了6.2%。
稍後,我們將仔細研究公告發佈當天晶科能源的兩只股票可能發生了什麼,以及投資者可以從中吸取哪些教訓。
但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份公告,以及為何晶科能源選擇利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發行可換股債券。公告顯示,本次發行100億元可轉債的期限為六年,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生產和營運資金。
這次大規模融資似乎與晶科能源今年早些時候的另一份公告有關,當時,該公司宣佈了兩個新的大型建設項目,需要208億元投資——意味著新的融資將覆蓋掉該金額的一半左右。
其中一個項目是,晶科能源將在內陸的青海省西寧市建設年產能30GW的單晶硅拉棒生產線。項目分為兩期,總成本100億元,第一期將在2024年完工。晶科能源將與青海多個政府機構共同開發該項目。
第二個項目位於晶科能源的大本營上饒,該公司將與上饒廣信區政府共同投資108億元,建設年產能24GW的光伏元件設施。
在與國內外的眾多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經歷了10年的激烈競爭之後,這兩個項目應該有助於晶科能源鞏固其作為世界頂尖太陽能板製造商的地位。晶科能源目前控制著該領域15%的市場份額,它之前預計,今年出貨量將達到35到40GW,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為250GW。
便宜的資金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晶科能源為什麼決定利用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籌集資金,而不是通過在美國上市的子公司發行債券。這家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58.6%的股份由在美國上市的晶科能源控股持有。
首先,大部分或全部的資金可能會用於上述兩個專案,這兩個專案都在中國。這樣看的話,既然這些資金將用於國內,用人民幣而不是美元籌集資金就更有意義。
但更重要的是,這家中國上市公司的股價遠高於在美國上市的晶科能源控股。
更準確地說,在美國上市的晶科能源控股目前的市盈率約為40倍,大約是中國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後者在130倍左右。這意味著,利用中國子公司籌集資金的成本是利用美國上市子公司的三分之一,同時在美中上市的中國公司當中,這種巨大的差距並不罕見。
晶科能源早在2010年就在美國上市,這使其大部分時間裡是只在美國進行交易的公司。不到一年前,它在中國類似納斯達克的科創板上市,與歷史更為深遠的上海和深圳的主板相比,科創板對這種高增長、新興行業的民營企業更為開放。
晶科能源決定使用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為這次最新擴張提供資金,此前多晶硅製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也採取了類似舉措, 今年1月,該公司宣佈,將使用在中國上市的新疆大全(688303.SS)籌集 110 億元,幫助準備一處大型新生產設施的建設資金。與晶科能源類似,大全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市盈率只有4倍,是中國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後者為12倍。
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這個看起來相當精明的融資計畫,投資者的反應並不熱烈。雖然晶科能源的兩只股票在公告發佈當天僅小幅上漲,但自7月19日以來,該公司在中國上市的股票實際上已經上漲了30%,這讓我們不能不懷疑,在公告發佈前一兩周,該消息就已經在市場上流傳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提前走漏風聲的事情在中國太常見。
在此期間,它於美國上市的股票也出現上漲,但是漲幅小得多,僅為10%,這表明美國投資者可能在公告出來之前並不知道這個消息。對於中概股的買家來說,這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也就是說,要留意中國股票在小道消息的刺激下可能出現的重大波動。
歸根結底,這個最新進展看起來對晶科能源及其中國子公司來說似乎相當有利,表明它們將能夠利用中國子公司籌集的廉價資金保持自己的市場領先地位。或許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何晶科能源在美國的市盈率雖然遠低於中國子公司,但仍高於在美國上市的同行,比如First Solar 為38倍,阿特斯太陽能只有28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